生态实习报告 篇1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
“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xx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
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
生态实习报告 篇2
专业:森林生态旅游
年级:XXXX级级
姓名:XXXX
学号:XXXXX
指导老师:王灵芝,杨明涵
实习单位: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旅游经贸系
实习地点: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
实习:时间:XXXX年月X日至XXX日
实习内容提纲
1热带花卉园概况
2曼阁佛寺参观 傣族的宗教信仰,小乘佛教
3曼听公园,赶摆
4傣族泼水节
5个人实习总结
前 言
为了加强对专业的认知和对学习方向的认识,我们于XXXX年X日至XX日到景洪市的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曼听公园,曼阁佛寺等地方进行了参观,学习傣族的习俗,宗教信仰的情况,学习带团的艺术和讲解的技巧,
内 容
4月10日至12日:在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进行景点导游跟团实习,第一天是有专门的导游带领我们参观,熟悉热带花卉园的概况,第二天是按照导游词自己去熟悉园内的花卉,植物,并由老师安排跟团学习带团的技巧和讲解的技巧,第三天是考核,本来是要进行实地模拟导游讲解但是由于下雨就不能按原计划进行,只能凭记忆讲解,通过这三天的学习,让我对专业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学习,知道了作为一个导游人员除了渊博的知识外还要具备很好的交际能力,这就得从很多方面努力,如:与人谈话的言辞举止要得体,灵活应变,有责任感。
4月13日上午:西双版纳曼斗寨曼阁佛寺参观,了解傣族的传统民居个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情况,下午澜沧江边观看民族歌舞表演,赛龙舟,放高升,通过这一天的参观让我知道了很多傣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在每年的4月中旬,节气3至5天,主要活动有堆沙,放高升,赛龙舟,泼水。赶摆等。关门节由称“进洼”即农历六月九日正值雨季农闲,佛教徒利用这段时间到佛寺里静坐,听经,开门节有称“出洼”即90天佛寺生活的结束,佛教教徒举行盛大集会拜佛,祷告,此后又恢复正常的农事,也是到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傣族的男性都要当几年和尚:傣族的文字是传男不传女的,所以每个傣族的男性都进寺庙当几年的和尚就是为了学习傣文,在以前没有当过和尚的傣族男性是受到歧视的,当然了千万不要认为傣族是重男轻女,因为他们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家产传女不传男。下午到澜沧江边看民族歌舞表演和赛龙舟,看着柔媚哦的孔雀舞,想起舞蹈老师说过刊授去最柔的舞蹈其实是最用力的。傣族是一个热爱水的民族,水是至柔也是至钢的,这种特性在傣族人身上得以很好的表现。赛龙舟时队员们和着强劲的象脚鼓声一起用力,用最快的速度划过澜沧江此起彼伏的加油声给不和适宜的大雨来了个彻底的冷场,我看到 一个个火热热的灵魂一股团结的力量,晚上看到孔明灯一个接一个的升起,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一切喧嚣都不再继续,看者一个个的希望我们能做的就是雯诚的祈祷。
4月14 日:曼听公园及西双版纳总佛寺的参观。了解傣族皇家园林及宗教信仰情况,走进 曼听公园,走进了一片人海这就是傣族的赶摆,路边有 各种各样的傣味食物,烧烤味弥漫了整个公园,透过人海,穿过人声,你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座独巨匠心的园林也充满着“傣味”它没有以宏伟的气派耸立在那里,而是以依山就势的自然美征服每个游客的心,在公园的正大门前方50米处有一尊周恩来总理1961年4月15日在此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纪念铜像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棵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公园后园南侧有西双版纳总佛寺“八吉寺“。是西双版纳的拜佛朝圣中心,总佛寺旁还有佛学院,很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带着同样真诚的心前来朝拜,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语“布塔沙散那”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大约公元六至八世纪传入傣族地区,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即原始宗教,在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还建有佛塔。
4月5日在景洪城区参加泼水活动,泼水是傣族最热闹的习俗,其含义是相互祝福,以消除灾难祈求平安,人们通过泼水交流感情,传递各种信息:向老人泼水表示敬重,想年轻人泼水表示爱慕,想来宾泼水表示欢迎,水是吉祥之水,尽情狂欢,尽情挥洒朗朗笑声,在这个日子里狂欢属于每个人,狂欢是西双版纳泼水节的代名词,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似乎都习惯了用这种超级热情和狂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或许是因为紧张的生活和高度的生存压力使然才会在这样一股特殊的日子里以特殊的'方式放纵自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的包容,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心理上没有距离。
实习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因为有连续降雨,所以有些环节不能很好的进行名单我们还是在尽可能的抓住时间学习,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作为一股导游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也让我监视到了很多热带花卉,热带作物,亚热带植物,最重要的是 我觉得我走进了一个民族,一个热爱水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有自己的崇拜,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特色。
生态实习报告 篇3
实习目的1:
(1)巩固和加强生态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为林学、森保、环境、生物学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使学生掌握生态学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方法;
(3)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生态学调查一些常用的工具;
(4)熟悉和掌握野外工作的一些安全操作常识,增强实习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
(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习目的2:
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三.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四.实习内容以及体会:
我们于
爬山总是很累的,但是如果是集体爬山就会变得很有意思。所有人聚在一起,爬山的过程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让我们暂时忘记了疲惫。最喜欢的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三五一群坐在石头上,吃着自己从学校带来的东西,看着崂山美丽的风光确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崂山的路还算比较平坦,但是由于路途比较曲折蜿蜒,爬上山顶还会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不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相伴爬到山顶。在山顶休息的时候,大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种或大或小的成就感。
野外实习的第二天上午是在教我们生态学的柳新伟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进行的。我们主要是在崂山脚下做植被调查,选了两块不同类型的样地来进行实地调查,一是用样方法来对样地分别进行了乔木调查、灌木调查、草本调查了解了样地的植被物种构成,并利用实验数据对调查地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得出了物种多样性指数;二是采用了相邻样方法对样地进行了物种调查并绘制出来物种——面积曲线,以此来确定最小样方面积。在这次野外实习中不仅学习到了生态学的一些基本调查方法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实习第二天的下午,我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认识崂山地区的代表植物并了解了这些植物的药用经济价值。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植物检索表和植物志来查询不认识的植物,不仅能够把课堂上所学的植物分类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也握了在植物生态方面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技巧。
我个人觉得认植物是很好的一个实践活动。身在校园里面的我们,对很多常见的植物的基本信息感觉很陌生。很多植物我们天天见,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通过这次认植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树木和草本植物的名称。比如,在崂山最常见的黑松树,以及以前从没有见过的山茶黄杨还有樱桃树。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认识只是表面性的。如果想要做进一步的了解,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做一个有心人。多多动手多多动脑,遇见不认识的植物要多多翻阅资料或者上
在这短短的三天生态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生态学试验中划定样方和数植物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的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升华。这三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
生态实习报告 篇4
实习目的:
现代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在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污染,对土壤、水体、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同时还面临着不仅是环境资源问题,还有人口增长,资源不足与遭受破坏的综合作用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使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合理规划结构,调配资源。
实习材料:
卷尺,铅笔,记录本等
实习原理:
生态工程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和专业技术经验组装起来的,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工程系统。
在生态工程的设计中,还必须要考虑地理环境、效率、资源、技术、社会因素等条件。只有把一切考虑当中,才能提前对不利情况做出预测并制定应对措施,以避免实际生产中的损失。
实习步骤:
1.对生态农场进行实地考察,记录。
2.听取技术人员的讲解,学习生态农场经营者的经验。
3.产生给自己的想法,发现别人在生产中的不足或可以改进之处。
4.通过调查、对比、论证设计并提出自己的方案。
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方案—生态农业城镇化:
1.背景介绍与前景展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可耕作土地越来越紧张,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是一个不可绕过的课题,或者说是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思路。
与此同时,在物质基本丰裕的前提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的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枯燥、乏味、一层不变的生活与工作令人厌倦,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与加强烈。因此,将部分农业生产高效、集约地搬入城镇,充分利用城镇闲置空间,无乱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角度,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并非想要设计一个高度专一的生产模式,而是希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构建一种更加协调,更加宜于人们生活的模式。当然,在幻想的乌托邦之前,首先要考虑在经济上采取此类模式集体或个人能否接受。而其中要牵涉的问题,就是我下面要讨论的。
2.生态农业城镇化的风险与利益
2.1.风险及考虑因素
在城镇中利用节余空间和人力,其基础是必须是人们在脑海中建立一个集约、高效的意识。另外,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不能靠行政力量,不能靠公益号召,如果不能从市场的角度打开出路,并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切在最初的建设之后将会陷入僵局。
在公共场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避免不文明行为对作物的破坏,避免人们为自己利益对作物的破坏。
完善市常农业行为不可能离开生产资料的供应,种子、肥料、药剂以及必需的工具,并且参与者可能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市场不能规范,充斥假冒伪劣商品,将会迅速破坏整个产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前期的一系列建设将顷刻被荒废,一切努力将化为乌有。所以我在讨论其技术和方案之前首先将建议:①产业最初的建设必须公开透明,可以以地方为单位成立经销商商会,建立信誉,互相监督。对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的商家坚决逐出商会。②当产业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生产商要积极树立品牌,保证信誉。③政府监督商会,媒体也要积极介入监督官商关系。④商家可通过网络对客户进行指导与帮助,如果必要应派遣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建立融洽的市场关系。⑤压缩产业链,从生产商直接到面向用户的经销商之间,尽量压缩代理商的层次。这样不仅可以使各单元获得更多利益,还能压低产品市价,使消费者更易接受。
2.2利益的预估
2.2.1种植与栽培
①家庭小区栽培
城镇家庭在冬季有较好的供暖保温设施,可视为小型的温室。一户空出一平方米的空间,采用立体分层种植,假设为5层,则可以视为5m2。一年温室种菜产值可以达到10k元~15k(1k=1000)元/亩。为便于计算,可设为13.34k元,1亩≈667m2,那么按比例可粗略估算这一户可在工作之余额外产出20元。但事实还不止如此。由家庭种植的蔬菜从安全性上起码可以达到无公害标准,而市场无公害蔬菜价格在普通蔬菜两倍以上,且伪冒居多。并且除种菜外,还可以选择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并且可以为栽培腾出更多空间。另外,如一栋楼,如果做好预备工作,如排水、防虫,那么在楼顶栽培也是一个好的方向。这样算来,一个小区、一个街道、一个城镇乃至整个城市都这样做的话,产生的社会效益相当可观。
②单位企业栽培
不仅可以创造价值,还能优化人们在工作同时的环境,改善心情。在学校、医院等公益单位利用集体的闲暇时光进行栽培,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③公共露天种植
如公园,其管理措施可更接近规模化生产。例如在北方种植梨树、桃树,不仅有着经济价值,在花季还提供宜人的景观。再如公园走廊可以种植能搞攀爬的葡萄、豆角、番茄等,都能达到经济与景致的双赢。
④城市绿化
考虑到城市污染,建议不要种植以取食为目的的作物,例如在马路的绿化带中,可以种植棉花等以非进食为目的作物。
⑤消费休闲场所栽培
如图书馆、书店、咖啡厅等,这些地方一般环境较为优越,因而可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也更能创造价值。可以选择经济作物为主,当然配合环境,也可由不同的搭配。
2.2.2工程学的介入
城镇中人口密度较大,因而会有大量的排泄废物,将这些资源加以收集利用,由此发展出的生产链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这点具体的运作在下一部分“支持技术与操作路线”中会详细阐述。
3.生态农业城镇化的支持技术与操作路线
3.1立体栽培技术
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体化的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四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培,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
3.1.1立体栽培的类型
①柱状栽培
栽培柱采用杯状石棉水泥管、硬质塑料管、陶瓷管或瓦管,在管四周按螺旋位置开孔,并做成耳状突出,,以便种植作物,栽培容器中装入基质(张高远注:基质也可以使用土壤,配备足够的肥料),重叠在一起形成栽培柱。也可采用专门的无土栽培柱,栽培柱由若干个短的模形管构成,每一个模形管有几个突出的杯状物,用以种值作物。
②长袋状栽培
栽培袋采用直径15cm、厚0.15mm的聚乙烯筒膜,长度一般为2m,底端结紧以防基质落下,从上端装入基质成为香肠的形状,上端结扎,然后悬挂在温室中,袋子的周围开一些2.5-5cm的孔,用以种植作物。考虑起段设施成本、栽培效果和对温室大环境的要求等因素,立柱式无土栽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且投资少、效益高,在我国各地应用较多。下面就以立柱式栽培为例,介绍其设施结构与管理。
(张高远注:除此外还可以进行墙体栽培)
3.1.2立柱式无土栽培设施结构
立柱式无土栽培设施由营养液池、平面dft系统、栽培立柱、立柱栽培钵和立柱栽培的加液回液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①营养液池容积按667m2的水培面积需要15-20t水的标准设计。具体建造方法同前。
②平面dft系统。
③栽培立柱立柱是用来支撑和固定栽培钵和滴液盒的载体,立柱使各栽培钵中穿于一体,通向空中立柱由水泥墩和铁管两部分组成。水泥墩的规格为15cm见方,中间有一直径30mm,深10cm的圆孔,埋在水培床的两边地下用以固定立柱铁管,墩距为90cm。铁管直径为25-30mm,长约2m,材料用薄壁铁管或硬质塑料管均可,管下端插入水泥墩的孔中。
④栽培钵栽培钵是立柱上栽植作物的装置,形状为中空、六瓣体塑料钵,高20cm,直径20cm,瓣间距10cm钵中装入粒状岩棉或椰子壳纤维。瓣处定植6株作物,根据温室的高度将8-9个和滴液盒4部分组成。栽培钵错开花瓣位置叠放在立柱上,串成柱形。
⑤加液回液系统立柱栽培的加液系统由水泵加液主管、加液支管。加液主管为φ40~50mm硬质滴液管,加液支管为φ16mm无孔硬质滴管,滴液盒为一圆形塑料盒,盒的两端有两截空心短柄,用于连接加液支管,盒的底部四周有6个小孔,使营养液能下流。滴液盒的底部中心固定在立柱上方。
供液时营养液由水泵从液池中抽出,经加液主管、加液支管进入滴液盒,从滴液盒流入栽培钵,再通过栽培钵底部小孔,流入第2个栽培钵,依次顺流而下到达最下面一个栽培钵然后流入平面水培床,再流回营养液槽,完成一个循环。
3.1.3立体式无土栽培注意事项
①栽培蔬菜的选择
立柱式栽培并不适于所有蔬菜,扬长避短才能发挥立柱的作用,一般矮生型叶菜类适宜柱式栽培,其向上生长的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5cm,目前已试验成功的品种有紫背天葵、草莓、大叶筒蒿、散叶生菜、油菜、三叶芹等小株型的叶菜类。株型较高的蔬菜会因空间限制和重力作用茎秆倒下,影响生长,果菜类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一般不宜立柱栽培,但可以采取立柱最上部2-3层种植矮生型果菜,如草莓,下部种植叶菜的方法。由于立柱的特殊构型,蔬菜不能前后左右对称生长,结球蔬菜因外型不美观、商品性差而不适宜立柱式栽培。
②光照
光照是影响立体栽培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在柱式栽培下,光照强度随着栽培钵层数的下降而递减,并且立柱阳面植株获得的光照好于阴面。据测定,从立柱上到下,每下降一层,光照强度平均减少15%,除最高一层阴面与阳面光照接近外,其余各层的阴面只有阳面光照的50%左右。为了弥补光照的不足和差异,需要定期对立柱进行旋转,使每一层的6株作物都能接受足量的阳光,这是保证作物整齐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方法,另外也可以采取人工补光的方法。
3.2排泄物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利用废弃有机物养殖蚯蚓
蚯蚓饲料的调制和发酵工作,是蚯蚓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蚯蚓的饲料来源很广,凡是无毒的有机物质,如畜禽的粪便、各种植物器官、果皮、蔗渣、烂水果等,经过发酵腐熟后,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蚯蚓的生长繁殖,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主要的营养指标是碳氮比例。氮素饲料和碳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必须适量搭配,使其比例调整在20—30之间。蚯蚓是杂食性动物,要求营养丰富的有机物质。
3.3蚯蚓粪便作为肥料供给城市栽培
蚯蚓粪呈黑灰色粒状,无臭、无毒,结构疏松,保湿、保肥、透气性均好,是花卉栽培中一种较好的有机肥.经测试,蚓粪含全氮2.5%,磷酸1.12%,氧化钾0.7%,分别是一般园土的5倍、7倍、11倍,比一般家畜粪所含养分高.此外还富含多种酶、激素和微生物,有益于营养物质的分解,极易被植株根系吸收.其偏酸性,是栽植茶花、月季、菊花、松柏类、白兰、米兰及培养树桩盆景的理想有机肥。
3.4整体结
4.成本分析
对于一户居民而言,设施估计售价100元,肥料由于用量细微,参考市场花卉蚯蚓粪肥料的价格可估算一年约使用15元,如果能够接受,也可以在自己的栽培器皿中养殖蚯蚓节约成本。
对于企业,由于各种原材料获取渠道不同,盈利难以具体就估计。但是这种路线能够衍生很多相关产业,带动一套产业链。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教育教学个人述职报告(精选五篇)2023-08-27 05:06:15
教师寒假的述职报告范文2023-08-13 21:50:39
士官班长半年的述职报告2023-08-22 16:29:00
大学实习报告三篇2023-08-17 17:58:07
大学实习报告三篇2023-08-17 17:58:07
寒假教育集训营班主任实习报告范文2023-08-12 01:14:46
热动生产实习报告2023-08-25 17:17:59
自动化生产实习报告合集10篇2023-08-22 18:16:44
有关物流大学生实习报告四篇2023-08-21 16:30:48
酒类实习报告范文锦集九篇2023-08-19 0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