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练习题

时间:2023-08-24 23:06:21 文/李盛老师 诗词学文网www.xuewenya.com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练习题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_________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_________句是实写,后 _________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_________ ,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_________。

  4、这首诗的主旨是_________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 ,_________ 。

  海日生残夜, _________。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三、《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 ,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的情景。

推荐文章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7:05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53:13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50:07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6:59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4 12:43:10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4 12:39:13

关于古诗词三首的教学方案2023-08-16 06:25:57

高中文言文诗词必备的文章2023-08-21 08:47:49

解答高考古诗词试题的技巧2023-08-26 18:17:42

宋词精选55首2023-08-16 01:20:14

关于古诗词三首的教学方案2023-08-16 06:25:57

高中文言文诗词必备的文章2023-08-21 08:47:49

解答高考古诗词试题的技巧2023-08-26 18:17:42

感恩老师的古诗好词好句5首2023-08-22 07:22:51

关于对老师感恩的古诗词2023-08-20 01:19:11

关于七夕的伤感爱情诗句2023-08-12 19:55:25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