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汉魏南北朝的名言名句

时间:2023-08-18 21:54:57 文/阿林老师 名言学文网www.xuewenya.com

汉魏南北朝的名言名句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解读]积累千千万万的家产,比不上学会一种小小的技艺。这句话说明一个人不能靠家里的财产过日子,而应该学会一些技能,掌握谋生的手段,能够自食其力,这样才靠得住。今天,我们讲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其中的学会生活是最起码的。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解读]应该记住别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别人的过错。现实生活中,不少的人容易记住别人的过错,记住别人对自己不好的地方;而容易忘掉别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解读]真诚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坚如金石的东西,也要被打开。愚公移山,感动了玉帝;程门立雪,感动了老师;韦唯唱的一曲《爱的奉献》,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程门立雪:指尊师重道。程:程颐,宋朝著名的学者。他本不愿收徒弟,一次,被两位站立在雪中苦苦等待的求学者所感动而答应受他们为徒。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解读]以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美德。学习、做学问,一定要静下心来,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目不窥园,离不开一个静字;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教学生练气功,就是要让学生能入静。入静则能放松,放松则能思考。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切美德都由节俭而来。一个人生活奢侈,挥霍无度,还能谈得上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 》

  [解读]靠近朱砂的就会变红,靠近墨汁的就会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环境可以影响、改变人的习性。交一个坏朋友,自己也不知不觉地跟着变坏。所以古人注重居家必须选择好的邻居,交游必须选择有德之士,这就是为了防止邪僻之气,而接近正直之人啊!朱:朱砂,红色的颜料。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解读]不辞劳苦的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直到死才停止。后人评诸葛亮的《出师表》为至忠之文,李密的《陈情表》为至孝之文。“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鞠躬:恭敬、谨慎。尽力:后人引用时引成“尽瘁”,竭尽劳苦的意思。已(yǐ):停止。

  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

  [解读]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一个好教师,胜过万本书。尊师敬师,拜师求学,是求知的捷径。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解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解读]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果:坚决。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解读]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仰:仰头。怍(zu):惭愧。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于.尽心下》

  [解读] 饱食伤心,欲多伤心。修养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最好的办法是减少私欲。欲:情欲,贪欲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解读]成语“一暴十寒”出自 这句话,原文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意思是: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虽:即使。暴(Pù):通“曝”,晒。寒:冻。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解读]了解自己这方面的情况,也了解敌方的情况的人,打一百次仗也没有危险。这是春秋末期吴国军事家孙武的一句名言,它的适用范围不限于军事方面,只要和他人有关的,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有一个知己知彼的问题。殆(dài):危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知子莫若父。――《管子?大匡》

  [解读]没有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儿子的了。知:熟悉。莫:没有。若:像。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解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汉魏南北朝名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解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

  百闻不如一见。――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解读]听得再多,不如亲眼看到一次。指看到的比听到的要可靠些。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曹植《七步诗》)

  [解读](豆萁与豆)本来都是豆根所生,(豆萁燃烧着)煎熬豆子,为什么这么紧急?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违背天理,为常情所不容。告诫人们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嫉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如不做到,就将处死。曹植未走完七步,便作成了一首诗,后人称为《七步诗》。广泛流传的四句是:“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萁(qí):指豆茎。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傅玄《傅子?口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不:亦作“焉”。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汉?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

  [解读]瓜是甜的,却有个苦的瓜蒂,枣是漂亮的,却长在荆棘上。比喻世上万物难以样样都好 。

  孤犊触乳,骄子骂母。――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仇览传》

  [解读]一胎只生一个的牛仔子,吃奶时用力冲撞母牛的奶,娇宠坏了的孩子会骂父母。小牛吃奶时用力冲撞母牛的奶,是为了汲取奶汁,并无故意顶撞母亲的意思,由此联想到骄子对父母的顶撞,说明了对独生子过于溺爱,那只会助长其骄恣,结果反受其害的道理。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乐府诗集?君子行》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解读]为了祖国利益忘记了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的利益忘了个人的利益。大禹治水,工作很忙,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一看,被传为佳话。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汉?贾谊《新书?容经》

  [解读]凡事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做过了头和不足都是不好的。凡事都需要掌握分寸,真理再往前跨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无名氏《古诗?行行重行行》

  [解读]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巢于向南的树枝。比喻人很难忘记故土。胡:我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越:百越,我国古代对南部和东南部各民族的统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解读]为了挽救国家的危难,投身于锋利的刀刃中,把死亡看作如同回家一样。捐躯:牺牲生命。《白马篇》是乐府歌辞,诗题又作《游侠篇》,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爱国壮士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汉?刘向《说苑?正谏》

  [解读]良药吃起来苦口却有利于治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却有利于办事情。

  前一句是喻体,本意落在后一句。从听话的一方来看,要学会辨别说话人的动机,仔细考虑他说的话是否有利于事情的成功,而不是看人家的话是否中听。从进言的一方来看,尽管是忠言,也还是要考虑对方是否能够接受,要尽量提高自己说话的技巧。逆耳:不顺耳,不中听。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解读]站在水边看见鱼,心里想得到鱼,不如回去织了网来捕捉更为现实。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治理国家不能空想而应有实际行动。由此可知,光喜爱、羡慕美好的东西是没用的,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有成果。结:织。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

  [解读]羽毛未长成的鸟,不能够飞得高远。喻指国家的实力不强大就不可以征服四方。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学识修养不够,不可以担当起重任。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解读]山不厌烦高耸,土石越多越好;海不厌烦深,水量越多越好。这个比喻表达了曹操为了实现统一大业,求贤若渴的心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解读]水太清净了,没有鱼能够生存;人过于苛察,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徒:追随者,朋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附王肃》裴松之注引《魏略》

  [解读]书读上百遍,书中的意思自然能心领神会。见:同“现”,出现,显露。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汉?王充《论衡?雷虚》

  [解读]相隔千里所刮的风不一样,百里内所响的雷声也不相同。比喻地方不同,风俗各异。我们不要讥笑异地的风俗,最好是入乡随俗。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

  [解读]牢记前人的教训,以后做事情就可从中取得教训了。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牛顿说过,我之所以比前人站得高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师:借鉴,教训。

  巧伪不如拙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解读]伪装再巧妙,也比不上笨拙的诚实。假,往往与丑、恶联系在一起;真,往往与善、美联系在一起。考试舞弊,哪怕考的分数再高,也比不上真实的成绩,这里面蕴含了一个基本的美学原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解读]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就是前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就是后汉衰败的原因。用人的原则应是任人唯贤,任人唯亲小人就会蜂拥而至。亲;亲近。远:疏远。兴隆:兴旺。倾颓:衰败。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解读]一个人只怕不能立定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名得不到显扬呢? 立志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有志者,事竟成。有志不在年高。令:美好。彰:显扬。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解读]每个人都难免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连一根鸿毛的价值也不如。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如何对待死却是每个人都应认真对待的严肃的问题。有人受到一点小委屈,或是被老师、家长批评了几句,就以死相威胁,值得吗?固:本来。或:有的人。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解读]有个住在边塞的老人的马丢了,你怎么知道这就不是好事呢?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好事。一个人遭到暂时的挫折、或身处逆境时,不应灰心丧气。塞(sài):边塞。翁:老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导读]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它不必向人打招呼,人们也会在树底下走来走去,欣赏它的花朵和果实,以至于走成一条路。比喻实至名归,人应注重实际,不要图虚名。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

  [解读]我不能为那微薄的官俸弯腰行礼,侍奉乡里的小人。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郡里派督邮(官名)前来巡视,县里熟悉官场规矩的小官吏说,上司来巡视,县令应穿戴整齐地去拜见长官。陶渊明叹息说“~,~!”于是留下官印,离开县衙,回家种田,过起了隐居生活。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腰行礼。拳拳;奉持之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解读]不要认为小小的坏事,做了也没关系;也不要认为小小的好事,做了也没用。这是刘备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禅的话。人的修养,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问题,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变。小恶做多了,便成大恶;小善积多了,便成大善。勿:不要。

  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汉?刘安《淮南子?道应训》。

  [解读]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转向衰败,欢乐之极就转向悲哀。人逢喜事精神爽,但不可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好事变坏事。

  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

  [解读]除非自己不做坏事,做了坏事必定会有人知道。古人云:“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这里引用这句话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警戒世人莫做亏心事。

  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鸟。――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解读]一个网眼的罗网是捕不到鸟的。比喻对贤人无礼,得不到贤者的支持,个人再能干也将一事无成。这句话也可以用在学习、考试方面,如果不多学点东西,只想抓几道题目碰运气,是不会有好成绩的。目:网眼。罗:网。

  [解读]有坚定地志向的人,事情终究会成功。有志者会去拼搏,有拼搏终究会有成功。竟:终于。

  志当存高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外甥书》

  [解读]一个人应当有远大的志向。“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论文学》) 志:志向。

  小时了了,大来必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解读]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以后不见得就有出息。聪明和有出息不能划等号,生性聪明而没有勤奋努力,也不可能做出成绩来。了了:聪明。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梅经>》

  [解读]刑天挥舞着盾牌和大斧,它勇猛的斗志永远不衰。赞扬刑天的勇猛,表现出陶渊明隐士性格的另一个方面――鲁迅称之为“金刚怒目”,即对当时现实的极为不满。刑天:神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关于退股协议书集锦十篇2023-08-12 17:11:38

关于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汇总四篇2023-08-23 11:07:44

关于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800字(通用7篇)2023-08-25 10:35:41

描写钱的名言2023-08-13 03:43:34

描写钱的名言2023-08-13 03:43:34

关于自立的名人名言2023-08-15 08:48:33

有关于青春励志名言精选2023-08-16 10:10:49

团结合作的名言名人2023-08-16 22:15:58

通用生活的名言68句2023-08-21 11:24:22

描述兴趣的名人名言2023-08-25 11:26:0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