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一历史教案1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中的亮点之一,它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辉煌及衰退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于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另一幅灿烂的政治画卷,让我们去亲自感受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历程中地位和重要影响。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本课在整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这一课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概念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等。
2)结合历史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3)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懂得每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其国情、经济发展等因素相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影响;感受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理解希腊奴隶制度是把双刃剑的含义;体会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作用。
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九年级上册历史时已经对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阶段不重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对相关内容的印象比较模糊,而且学生对政治文明的内涵还不甚明了,对古代西方的历史更是陌生,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知识比较深奥难懂,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确有难度。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外,本课涉及的民主政治话题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片面理解或是偏激言论,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正确疏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
三、说学法 新课程的设置,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主动探究式学习。
自主学习:在一定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的有效自主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教师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共同探究本课问题,开展互助性学习,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探究学习:怀疑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带着质疑走进课堂,带着对历史的质疑走进生活,这样才能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态度与情感。
四、说教法 1.以高中新课标为依据,主要围绕“示今通古”的宗旨,努力体现时代精神及素质教育思想。
2.备课活动依靠课标;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3.遵循新教材中中外史合编体例的设计,即注意展示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4.遵循新教材编写原则,即注重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政治参与意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及撰写历史论文,给学生留下大量的学习与想像的空间
五、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悬念:“你知道以下这些英语名词的最初来源吗?你知道这伟大的雕塑作品产生于何时何地吗?你知道以下这两位伟人诞生的地点吗?他们产生于同一块土地,同一个时代,他们一起演绎了那个时代的辉煌。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如此辉煌的文明?”让学生在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教师发出召唤:让我们一起参观西方文明的摇篮,探寻西方文明之根……
2.问题探究(1)总论: 指出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之源,被称为“海洋文明”
一句话概括本单元主要内容:文明表现:从政治文明看,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世界文明贡献良多。
概念剖析:民主政治的含义 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2)讲解民主的形成过程: 首先多媒体展示古希腊地图,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并解释古希腊的地理位置。
资料引入:利用图片和文字立体的展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进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3)民主政治的特点 情境创设:“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伯利克里时代的3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你能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通过此题,培养学生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强化学生对民主政治内容的理解。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名报社记者,你的上司要求你写出一篇有关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操作流程及评价的报道,你将会采访哪些人,提出哪些问题?去参观哪些地方?采访后你将会给你的报告拟一个怎么样的题目?如果你是被采访者,你又将如何回答提问,评价希腊民主政治?”完成此题的要点是教师必须指给学生明确的操作程序,并作好示范,如教师分别示范记者与希腊公民,并在最后作好评价。设置此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理的想像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辩证的评价能力,强化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的认识。
最后,在已经充分了解民主政治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这样,结论显得水到渠成。
(4)评价民主 通过对雅典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的介绍及展示伯利克里的讲话、陶片放逐法,使学生认识到,雅典的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并促进了希腊人完整人格的形成。
通过伯利克里讲话、图片、文字分别讲述希腊人重责任感、渴求知识的民族性格,并请学生朗读有关雅典人生活的有关文字,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情逐渐升温,引发学生对民主的充分认同及对雅典人重精神生活的无限神往。
3.问题设置:让学生思考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西方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同时指出“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民主政治的必然性。
用书中的两段材料分析希腊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其影响。
4.课堂小结 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5.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6.布置作业 撰写历史论文
首先布置论文范围、主题;其次进行举例;最后提供相关查阅资料的网址。
此题设置的目的,是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与概括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并深化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河北高一历史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立的史实,认识中国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的新
变化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清朝边疆政策的了解,认识到正确处理边疆民族关系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图文资
料分析和思考,使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演进过程并且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封建专制制度,并且认识到君主专制
制度的积弊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清代的边疆政策
教学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代专制皇权的了解通常受大量历史影视节目的影响,对专制皇权的起
源、发展等存在一些误区,而且大部分同学初中基础不扎实,习惯于形象思维,
对于较抽象的概念难把握。因此,对于许多史实和观念有待引导与纠正。
四、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用多媒体教学,以讲解为主,同时辅以图表、史料分析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训练
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外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教材讲授
(1)导入:主要采用复习式提问导入
(2)讲解:通过分析史料讲解、图表分析来讲解内阁制度、军机处的设立、边
疆政策等内容
(3)小结: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
教材讲授:
一、导入:(5’)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句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播放P
PT),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很大的权利,相信大家应该都在古装电视剧或
者电影中经常看到。那么一般而言,在我国古代什么样的官职才有如此之大的权
力呢?
生:丞相
师:大家回答的很对,那么大家好好想想,丞相这个官职最早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生:秦朝
师:刚刚大家都已经说到是秦朝,我们在第三课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讲与强化中也
已经学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
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板书),那大家再好好想
想,丞相都有些什么职能?
生: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预设)
师:不错,从丞相的这些职能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丞相的权利很大?
生:是师:权利大了就必然会威胁到皇权,导致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加深,历代统治者为
了巩固皇权,必定要采取一些措施,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到(汉代:设立内外
朝 唐代:三省六部制度 宋代: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院),那么到了明
清的时候统治者究竟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皇权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这一课来了解,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7页,先预习一
下第一节的内容。
教师过渡: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制时代晚期主要指的是明清两代,本节课老师也主要分成两个
朝代来讲。接下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明朝统治为加强皇权措施。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一)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板书)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明太祖时期采取的措施,请大家先看下面这段材料,大
家边看材料边思考,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措施?这一措
施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示材料)(2分钟)
材料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
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
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师:这段的意思大家都懂吧?懂的话老师就不解释了,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
看出明太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他的皇权?(4分钟)
生:废除丞相,权分六部(预设)
师:很好,那同学能不能再告诉老师,明太祖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是什么?
生甲:吸取了历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 (预设)
生乙:为了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巩固统治。
师:同学们讲的都很对,明太祖一方面是吸取了前朝宰相专政乱权的教训,另一
方面是为了巩固他的君权。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明太祖才开始废除丞相,使得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且规定以后的皇帝都不许设立丞相,
使皇权得到了高度集中。到此,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取得了胜利。
师:那么,宰相制的废除又有什么影响呢?(4分钟)
生甲:有利于解决君相矛盾,加强皇权,巩固统治。(预设)
生乙:易形成君主的独裁专制,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生丙: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不利于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预设)
生丁: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预设)
师:大家分析得有道理。宰相制度的废除一方面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
了皇权,巩固了统治。另一方面,易形成君主的独裁专制,军国大事均由皇帝 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师:明朝终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矛盾,但正如大家所说此后皇帝的政
务实在繁忙,朱元璋曾有一段时间每天要处理奏章二百余件(让同学看书本的
17页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明成祖当时是很辛苦的,而在丞相废除
之前都是由丞相来协助其处理的。
(二)明成祖:内阁制的设立(板书)
师:皇帝忙不过来要怎么办?怎么做才能处理好国务呢?(1分钟)
生:找帮手,帮助皇帝处理
师:找哪些人做帮手呢
生甲:找一些对皇权构不成威胁,又能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文人
生乙:找太监帮忙
生丙:组织一个不参与决策,不职掌行政权的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还真多,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明成祖他又是采取什么措施来
加强他的皇权的?
师:相信大家通过预习已经知道明成祖是通过设立内阁来加强他的君权的,那么
这个内阁制度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内阁制度的一个发展情况。1、 内阁制度的发展阶段:(3分钟)
(1)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
(教师解释)殿阁大学士:朱元璋起初任用一些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
(教师解释)内阁大学士: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于文渊阁处在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师:我们通过下面的图来看看内阁政治地位的演进情况(展示图片)
2、内阁政治地位的演进情况:(3分钟)
师:分析图表 并且解释票拟权(也称票旨,是内阁大臣草拟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使用)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内阁的地位是在逐渐上升的,那么究竟是丞相的权利大还是内阁的权利大?我们再通过下面的表格来看.
3、丞相制度与内阁制度的比较:(展示表格,叫同学回答问题)(3分钟) 相同点:帮组皇帝处理政务
不同点: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内阁的权利在明朝虽然很大,但是相对于丞相而言,内阁的地位却是下降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皇权的加强。但是到了明朝后期,随着内阁的权利不断增强,统治者担心内阁会威胁其皇权,就派一些司礼监太监去监视内阁成员,(如我们平常看到的东厂、西厂),而宦官的参政,也成为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有关明朝宦官专权的人物和史实,大家要是感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自己看看书上18页左边上角的资料卡,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去了解。
教师过渡:我们已经学完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一下清朝的君主专制是如何强化的。
二、军机处的设立(板书)
师:清朝建立后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内阁制。清初的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他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学士入值,参与政务。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最后集权于皇帝。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雍正皇帝是时,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强皇权的?我们也先通过一段材料来看(展示材料) (2分钟)
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师:同学们刚刚已经阅读完了这段材料,那老师问大家,军机处设立于何时?它设立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钟)
生:雍正年间。直接原因: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对,那么军机处的职能又是什么呢? (1分钟)
生:由单纯处理军事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军机处不是“决策”机构,它只是将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师:大家刚刚已经回答出来了,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就是跪受笔录、秉旨承办。以切都命令都听从于皇帝。既然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这些,那么大家告诉我军机处都有些什么特点呢?(5分钟)
生:简、精、速、密
师:回答的很对,军机处的特点有很多,我们可以简单的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简、精、速、密。这里的简指的是军机处的机构精简,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张图片看出来。(演示图片并对图片进行解说)这里的精主要指的是人员精干,有官无吏。速,则是讲这些人都是由皇帝自己亲子提拔的,办事效率高。最后一个密,则是讲的军机处地点比较隐蔽,一般处于宫廷的内廷之中。军机处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大家想想,军机处得设立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生甲: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乙:加强了皇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生丙:达到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顶峰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军机处的设立确实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同时雍正帝在奏本外,还命令地方官员密折奏事,以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清政府就是在军机处和密折制这两种制度的合力之下,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教师过渡:通过建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我们可以看出到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并且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清政府为加强他的中央集权究竟采取了何种措施呢?同样先请同学们再预习一下本节的第三部分。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板书)
1、基本原则:(板书)(3分钟)
师:首先先来看一下基本原则,这部分内容不是重点,所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一下(组织学生阅读课本)
清政府处理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清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什么?有何职权和作用?
生:略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改土归流这个内容。
2、 改土归流(板书)(3分钟)
师:首先我们看以下改土归流的原因,教科书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由于土司世袭,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于是清政府就采取改土归流来加强中央集权。
师:可能有同学会问,什么是改土归流,老师就结合课本“知识链接”给大家解释一下(教师解释书本的知识链接)。改土归流指的是指的是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 土司即为元朝时设置的西南地区 少数民族的首领,后由中央派遣 流官进行管理。
师:那么这个改土归流制度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的书上也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老师带领大家来看一下(教师领学生看课本的内容),就不再多讲,我们接下来重点看一下改土归流的意义有哪些?(4分钟)
生甲: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生乙: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生丙: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师:同学们答的很对,改土归流政策的实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堂小结: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峰。明初废除宰相制度,进一步加强皇权,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清朝在此基础上,又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致。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明清的君主专制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并预习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河北高一历史教案3
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 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修改意见
回顾上一课时内容
导入新课: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导入。
【自主学习】
知识点1: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表明,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胜利。
(3)理论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继承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法的空想*及诸多*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
【关于空想*】
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乌托邦”思想)为代表的早期空想*。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更加困苦。这使得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于是各种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勒未来理想社会的空想*理论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迫切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形成诸多的*流派,如被恩格斯“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德意志的魏特林主义。
知识点2:伟大的友谊
1、 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年幼的马克思过着清苦的生活,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在柏林大学期间,参加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给《莱茵报》撰稿,后成为该报主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他更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进一步看清了统治者的丑恶面目。1843年他来到巴黎,巴黎时期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他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直接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并保持密切的联系。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
2、 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的工厂主家庭。被迫弃学从商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1842年,他来到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利用空闲时间和工人交往,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革命实践,恩格斯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用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4、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革命友谊的建立。1842年,恩格斯在科隆《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会面,他们充分交流了思想,在一切理论领域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研究,共同写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点3: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由。
首先,《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和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其党的纲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
其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所取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重难点阐释】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前提和阶级基础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明显地显露出来。从1825年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给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集中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病。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逐渐暴露,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2)阶级基础: 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方面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尤其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并且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如: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起义中甚至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英国的宪章运动则是工人阶级在世界上第一次具有全国性的独立-;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从一开始就做到了英法工人运动结束时才做到的事情,即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同时,各种非科学的*思潮在工人中间广泛流传,也反映了无产阶级与*的密切关系。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①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主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②科学的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历史,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总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意义:
①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 使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合作探究】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早产儿。”试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认识,评议这一观点。
【课堂练习】
见学案“典型例题”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客观条件 经济:
阶级:
主观条件 理论:
实践:
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作业布置
见学案“巩固练习”
河北高一历史教案4
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课前发放本节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课上展开充分讨论,探讨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一、导入
提问: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统一:
六组同学演示:“德意志统一”
利用新闻播报形式列举统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普鲁士完成统一的优势。
学生演示俾斯麦上台,发表演说,阐明“铁血政策”。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两个资料分析“铁血政策”的性质。
利用地图简介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讨论俾斯麦的统一策略对战争的作用,注意普法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最后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探讨德国的强大日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提问: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三、意大利统一:
七组同学演示:“意大利统一”
展示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文化的繁荣。对比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探讨意大利在历史进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学生归纳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的进程、特点和历史意义。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加富尔和加里波第在统一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四、小结全课: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河北高一历史教案5
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之后,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表与图,大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为合理的表与图。
难点分析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洋务运动也不例外。虽然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具有消极影响,但是,它对中国近代历史所起得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慈禧支持洋务派的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新式学校的兴建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以及分析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内探究活动
⑴让学生仔细观看“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张图片,通过比较两者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异同,分析洋务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的后果。
⑵详见“重点突破”。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节 洋务运动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3.洋务派创建的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水师)
4.新式学堂的出现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其影响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历史必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五篇2023-08-14 00:43:53
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023-08-23 16:26:42
初二华东师大历史上册教案五篇2023-08-27 06:50:12
重点数学教研教学计划范文2023-08-19 02:10:52
历史必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五篇2023-08-14 00:43:53
初二华东师大历史上册教案五篇2023-08-27 06:50:12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五篇2023-08-21 07:43:48
高中阶段历史简单高效学习方法2023-08-11 06:19:22
初中历史多媒体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新资料2023-08-22 10:39:33
高效的高二历史学习方法2023-08-21 1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