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守恒量》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动能、势能及能量的概念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
会分析动能与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过程中体会能量守恒。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指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列举实例。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对能量概念的学习
让一位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开头费恩曼的话,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伽利略斜面实验”,通过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有某一量是守恒的”。
认真观看课件演示,用心体会。
帮助学生总结,得出“能量”的概念。
2、对势能、动能概念的学习
课件展示“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通过动画展示,建立势能和动能的概念,并让学生感受到“势能和动能”是可以转化的,但总和是不变的。
认真观看课件演示,用心体会,并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能量的观点,解释“小球”释放后为什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高度。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提出问题:如果不采用能量的概念,用我们以前的语言能否解释这个实验?
这种描述具有什么局限?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点评:教师求追不舍,设置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的欲望。
(三)课堂总结、点评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分析
[例]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反馈练习
1、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恩曼曾说:有一个事实,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是一条定律,支配者至今所知的一切现象……这条定律就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关于在大海中永生优秀教学设计2023-08-21 13:01:5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集合十五篇)2023-08-19 06:16:06
二年级课文丑小鸭教学设计2023-08-27 11:52:51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模板2023-08-17 23:29:24
关于在大海中永生优秀教学设计2023-08-21 13:01:5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集合十五篇)2023-08-19 06:16:06
二年级课文丑小鸭教学设计2023-08-27 11:52:51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