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优秀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4、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含义。
2、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去感受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出疑问:青山不老什么意思?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弄明白的一个话题。在课题上加上一个醒目的问号。
(二)自读课文,初步理解青山不老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出示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青山不老什么意思?
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青山不老的?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青山不老。
1、课文中是写谁让这青山不老的?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长还是短?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却干了多少事啊!)齐读此句话,引导同学想象。(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此时你觉得这位老人在你面前是什么样的形象?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无比崇敬的感情读读这句话。
2、绿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对于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晋西北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那么,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呢?大环境:自然条件恶劣;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苦。
3、此时,你认为青山不老仅指树木苍翠,绿意盎然吗?还指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默读课文,迅速在书中找一找。理解重点句“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5、回归课题,理解课题,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6、指导写法。
(四)畅谈感想,深化主题
(课件出示图片)巍巍青山常绿
白发老人沉思
1、面对这位老人,你想说些什么?
2、师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五)课堂作业
1、读记词语。
2、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青山不老优秀的教学设计2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祖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你们想认识他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青山不老》这
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初读,概括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人物是谁,他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检查,反馈。
奇迹: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
高照小学=25亩
几所高照小学=3700亩(148)
我们一起朗读,读出“了不起”。
三、紧扣青山,感悟
(一)希望的青山
老人到底创造了一片怎样的青山?找出描写青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体会。(生自读,勾画,做批注)
出示句子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美丽、充满生机、茂密……)
师:是啊,这是一片美丽、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青山,让我们甜美的读一读。
师:这还是一片怎样的青山?
出示句子2: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坚强、勇敢、生命力顽强……)
男生齐读,读出勇敢、坚强的语气。
是啊,这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青山,更是守住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们生存希望的青山!
(二)险恶的环境
为什么说老人创造的这片青山是一个奇迹?(生默读思考、自由发言)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的确是一个奇迹!(板书环境险恶)
(三)伟大的品性
老人在创造青山的伟大奇迹中,你看到了老人身上的哪些品质和
文章是如何赞美老人的?
出示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他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
齐读。
学生质疑。
预设:1: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2: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解答疑问。
让我们用赞美崇敬的语气再读读这几句话吧(板书山川共存日月同辉)
大家朗读文章结尾,“青山是不会老”的是什么意思?(学生自己说)
四、拓展练习
1、学习小练习笔。
摸着这块石碑,你想_________地对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
看着这片绿意盎然的树林,你想___________对全世界人说________________。
2、交流,
青山不老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来学习课文,能捕捉到文中重要的信息,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导入,以“地球”照片导入,突出中国沙化现象。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
⑵、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
2、反馈交流。
⑴、交流比较难读的句子。
⑵、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
预设点:
a、提到老人:老人的作用,因为老人的存在,青山永远郁郁葱葱;(提到课文的主人公)
b、提到中心:青山喻老人,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艰辛和决心的精神)如青山,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没有因为生命的终结而消失。(表扬:你很会读书,通过一次读书就领悟到了课文的中心)
c、提到老人生活的环境很险恶。
⑶、提出质疑。
预设点:
a、词语的理解:土炕、晋西北(在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它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盘踞(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如臂如股、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淤泥(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b、句子的理解: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同学们,你们提出的这些不理解的句子,其实归结在一起就是要解决课文的重点“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不理解的句子含义就能领会了、
三、利用导读,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
那么怎么来读懂这么多的问题呢?在略读课文中,我们可以借助导读来帮助我们阅读课文,出示导读:
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我们,下面的课文写了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课件显示红色)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注意有的内容需要概括。
2、学生自学,教师适当提醒可以讨论一下。
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预设交流点:
⑴、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抓住两个“全”字体会: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景色之优美。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课件展示)
还允许学生可以与环境的恶劣作一下比较,突出老人的贡献巨大。
这是老人创造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真切地感受一下。
⑵、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通过这些数字写出了老人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通过3700亩林网与杭州体育场70亩作比较,想象老人种树的面积大,这的确是了不起的奇迹。(板书:创造了不起的奇迹)
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⑶、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点拨:指名读一读,学生简单从树的作用角度谈体会。
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
4、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预设:
⑴、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险恶,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呢?(学习2自然段,这段可以放在前面学生读课文后对“青山不老”新的认识时就可以教学)
一齐读一读,观看课件。这些图片出示的仅仅是一般的干旱、霜冻、沙尘暴,更可怕的是:结合注释学习“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读句子,说说解释,老人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的险恶,我们再来读一读。
⑴、我还知道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
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
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读一读。
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读板书“了不起的奇迹。
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
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
交流学生的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前面学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决问题。
⑴、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精神。)
⑵、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
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永远流传。小结并指导朗读: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总结: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读最后一句话。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课文掌声教学设计模版2023-08-26 14:35:50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板书2023-08-24 06:24:19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3:35:15
华夏古韵教学设计2023-08-23 09:37:19
课文掌声教学设计模版2023-08-26 14:35:50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板书2023-08-24 06:24:19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3:35:15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