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小学语文蜡烛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18 15:34:13 文/李盛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小学语文蜡烛教学设计

  篇一:《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 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以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其中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

  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面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2.自由朗读:读懂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问: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4、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3.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4、通过这么反复的描写,表达了老妇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第二课时

  一、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

  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九、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三、布置作业: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文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篇二:3、蜡烛公开课教案

  在第二次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

  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苏联有一位作家叫做——西蒙诺夫,把这个故事作为通讯写了下来。

  《新闻两则》——新闻,消息。

  《蜡烛》——通讯

  异:消息——概括性报导事实,通讯——完整详细报导事实。消息语言简洁朴实,通讯讲究文采,语言形象,鲜明生动。

  同:以叙述为主,议论少。

  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苏联有一位作家叫做——西蒙诺夫,把这个故事作为通讯写了下来。这篇通讯的题目叫做——蜡烛。

  二、.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李商隐<巴山夜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字音字形: 1、拂晓(fú xiǎo)6段:天快亮的时候

  2、瓦砾(wǎ lì)8段:破碎的砖瓦,

  3、地窖(dì jiào )9段: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

  4、鞠躬(jū gōng)41:对人表示恭敬的礼仪

  5、颤巍巍(chàn wēi wēi)41:颤抖的样子

  6、肃穆(sù mù)42:严肃恭敬。指人的态度、神情很庄严等。

  1.速读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明确: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埋葬苏联红军烈士)南斯拉夫,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1992年-2003年间被塞尔维亚征服之各小民族纷纷独立建国,此国家逐渐解体。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诃拉耶夫

  起因:五个红军要去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而其中一名战兵(契诃拉耶夫)牺牲在必经的一块方场上。

  经过:老妇人掩埋士兵

  结果: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喜烛点在苏联士兵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一层(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布尔格莱德实际上已经拿下来了,这是从红军的角度上说的,指的是苏联红军已经快把德国赶出去了布尔格莱德)

  第二层(2-7)士兵牺牲的原因和过程,为下文老妇人的深情举动做准备。(我们看看战争状况怎么样——第2段只有一颗树还没有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敌人炮击方场上的情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表现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既渲染了气氛,也为下文战士的伤亡和牺牲做了衬托。

  第7段——敌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战场上环境的危险,为下文做铺垫。。)

  正是因为环境太凶险,连长接到命令军,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这时候不必搬契柯拉耶夫的尸体,明天攻下桥后搬。(班排连营团师军团长、军团长、有军团政委、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政委(毛主席)、总司令(朱老总)中央*、军委)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0)交代残酷的战争造成的老妇人可怜的生活经历。(第9段,老妇人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地窖,入口是——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老妇人为什么住在地窖里——战争,是战争使她没有容身之所,对战争无比憎恨)

  第二层(11-27)老妇人埋葬士兵的过程。当她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决定去埋葬这位红军烈士。14段——可是附近一带——砸死了,环境描写,写出了老人孤苦伶仃,也暗示战争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17段,“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轻轻——老妇人对战士牺牲的痛心和疼爱;交叉地——使英雄保持英雄的姿态,体现老妇人对烈士的敬重。这一段有很多动作描写——穿、翻、看见、理、弯、坐——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接下来写老妇人两次”休息“,23段路并不远,一共不到10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3次。她已经筋疲力尽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描述细致,老妇人每一步都很吃力。25段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安葬烈士的仪式很具体。28自然段——老妇人摸出揣在怀里的东西——两个词语相互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蜡烛藏的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嚞拿出来。说明她很珍惜这支蜡烛。课后习题第二题的第一问: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

  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2.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这一层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18、20、24、30段),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突出了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

  发现烈士并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这一部分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们找不到烈士的尸身,后来战士们发现了那个坟堆,还要燃着的蜡烛,他们知道战士是被埋葬在这里了,然而战士们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34段——这时候指当红军占领了那座桥的时候。40段的这时候——红军战士围着坟堆静默的时候。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战士的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了,插在那老地方。——动作描写,老妇人庄重而郑重的动作表现了她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 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一方面表示老妇人是在极其虚弱的情况下埋葬红军战士的,表现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歌颂了苏联红军对他的体贴和关切。

  41段,她又送了一只蜡烛,并且为它点燃,临走是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当然明白红军战士是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在这里战斗,在这里牺牲的。他心里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既表示感谢又表示表达敬意。又提到了黑色围巾——黑色给人沉重肃穆之感。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43自然段,作者特别强调“南斯拉夫母亲”和“苏联青年”这两个国别,表达

  了情同母子的这份爱是跨越国界的,44段也是结尾最后两句歌颂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个蜡烛的火焰不会熄灭——不会熄灭的只是蜡烛的光吗——红军战士的精神之光,是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量过人民的友谊之光。

  四.具体分析

  1.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4)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5)彻夜守坟,陪伴烈士——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2.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3.如何感受《蜡烛》中老妇人这一人物的形象美?

  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是非常感人的。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1)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2)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3)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做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4)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她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示了特别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五.探究主旨

  篇三:蜡烛教学设计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二、整体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2.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

  3.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战士的遗体,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一种无畏赴死的牺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何感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遗体,情同母子;燃起蜡烛,寄托哀思。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如果课堂上时间不足,就作为课外作业) 老妇人形象:

  ——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她的国土上,使她无比沉痛。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她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使她能不怕艰难,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安葬烈士,并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五、讨论烛光的象征意义

  1.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六、课外延伸

  课外查找与“蜡烛”有关的诗句和歌曲、影视作品,体味“蜡烛”各有怎样的寓意。

  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坚贞的爱情或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情。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七、家庭作业

  1.摘抄文中精彩的描写:(1)对老妇人的神态、外貌、动作的描写;(2)环境描写。

  2.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两年后,牺牲的战士契柯拉耶夫的母亲来到这里祭奠儿子的亡灵,并探望老妇人玛丽·育乞西。两位妇人相见,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不少于300字)

  【资料宝藏】

  1.贝尔格莱德解放

  1944年,在苏军配合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贝尔格莱德。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17日,南最高统帅部向德军投降,国王彼得及其政府流亡国外。德国对南实施军事占领。与此同时,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也占据了南斯拉夫大片国土。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坚决主张抗击外国侵略者。4月15 日,南共中央散发《告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书》,号召为祖国的独立而战。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的爆发推动了南斯拉夫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7日,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波斯尼亚、斯洛文尼亚、黑塞哥维纳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在南共领导下,南斯拉夫成立了人民解放统一战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抵抗运动。南共把游击战作为主要作战形式,以共产党员组成突击队,从城市深入农村,把各地自发的起义转变为反对占领者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1943年11月29日,建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执行临时政府的职能。南人民解放军于1944年夏季战役中粉碎了德军的第7次进攻,不久,解放了全国大部分领土。9月28日,苏联军队发动进攻,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相配合,开始了解放南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战役。10月初,苏军和南人民解放军在摩拉瓦河河谷会师。20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打死德军15000人,俘虏9000人。德国被迫从巴尔干半岛南部撤军。1945年3月7日,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联邦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贝尔格莱德成立。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国获得解放。

  2.贝尔格莱德战役

  苏德战争中,苏军为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协同下,于1944年9—10月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发起前,J.B.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40万人,并收复了广大乡村和一些中小城镇;德军魏克斯元帅指挥的“F”集团军群盘踞着南斯拉夫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该集团所属“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约1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13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25辆、作战飞机352架)扼守萨洛尼卡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和公路干线,以保障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

  参战兵力:苏军为1个合成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1个机械化军和多瑙河区舰队等,另有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配合作战;南军为6个军另数个师;保军为3个集团军;共约6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47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辆、作战飞机1292架。按计划,苏南军队向贝尔格莱德主要方向,保南军队向尼什、斯科普里方向实施联合突击。 9月28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F.I.托尔布欣)所属第57集团军在空军第17集团军支援下,从拉杜耶瓦茨、维丁地域发起进攻,突破德军在南边境的防御,越过东塞尔维亚山,10月10日从行进间强渡摩拉瓦河;近卫第4机械化军于12日进入交战,协同南军第14军向贝尔格莱德发展进攻,在帕兰卡以西与南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会师。苏南两军并肩作战,14日进抵贝尔格莱德南郊,展开攻城战斗;17—19日在斯梅代雷沃围歼企图退守贝尔格莱德市区的德军二万余人。右邻第46集团军所属近卫第10步兵军在南军协同下,在40公里的地段上进抵贝尔格莱德东北多瑙河地区。20日,苏南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左邻保军第2、第1、第4集团军在皮罗特及其以南地域发起进攻后,与南军第13军、苏军近卫第1筑垒地域的部队联合作战,10月14日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尼什,21日解放克拉列沃,切断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的道路。

  此战,苏、南、保三国军队协同作战,粉碎德军“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大部地区,为解放南斯拉夫全境创造了条件。

  3.二战胜利60周年纪念

  2005年4月,在二战胜利60周年庆典之际,波兰议会4日通过决议,向百万苏联红军,特别是向在柏林胜利进军过程中牺牲在波兰领土上的红军战士表示敬意。

  决议说,没有红军的战斗和牺牲,就没有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灭亡。值此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波兰议会对1945年5月希特勒法西斯失败前所有献出生命、流血和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决议说,在二战欧洲战场上与德国法西斯军队作战的波兰正规军人数仅次于苏联、美国和英国,居第四位。在法西斯占领下,波兰人建立了庞大的地下武装,进行了数百次战斗,其中包括像华沙起义这样有数十万人牺牲的史无前例的战斗。

  同一天,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战场获得胜利60周年,并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盟国军人和死难的平民。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安德烈·达尼索夫在会上发言说,对于欧洲国家和全世界的国家来说,二战都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无论这些国家属于交战的哪一方。

  对于俄罗斯来说,“二战是伟大的卫国战争??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国家的人民为(二战)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将人类从纳粹奴役下拯救出来”。

  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冈特·普洛伊格为德国给其他国家带来的苦难请求原谅。他说:“无论我们在过去60年内,给予了受害者多大的援助,我们都明白,这些都不能补偿他们承受的巨大痛苦。”另外,普洛伊格对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同德国建立友好关系表示感谢。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达恩·吉勒曼说,他的国家同二战有“特别悲惨的联系”。他说:“我们今天在此集会,我们要对数百万战争的死难者说,我们没有忘记他们遭受的屠杀;我们要对战争的幸存者说,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承受的痛苦;我们要对盟军战士说,我们没有忘记他们作出的牺牲。我们没齿难忘。”

  4.国际家庭聚会:伤感又欢笑??

  云集莫斯科的领导人让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显得格外隆重,但在许多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来,这个日子其实具有特别的家庭意味,因为正是那场战争让许多家庭分散各地,前苏联解体后甚至分散在不同的国家。

  沃洛德克维奇家族现在散居在3个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每年的卫国战争胜利日,也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团聚日,那些具有同样血缘却相隔遥远的家族成员们都聚集在一处。

  这种聚会在前苏联是一种普遍传统,2700万苏联人在战争中死亡,几乎没有哪个家庭没有受到战争影响。这是一种集体认同,是哀伤的源头,也是对勇敢和自律精神的共同骄傲。 今年,沃洛德克维奇家族聚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共同观看盛大阅兵式,也一齐在焰火下畅饮。参加者一共15位,他们都是红军战士瓦西里·沃洛德克维奇的后代,包括他的4个子女、7个孙子辈的孩子和4个重孙辈的孩子。

  红军战士瓦西里·沃洛德克维奇于1943年牺牲。

  篇四:蜡烛教案

  3 蜡 烛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 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五、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提示:

  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六、分析文中的描写: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1.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

  ,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七、探究思考: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八、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

  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九.探究主旨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十、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板书设计:

  蜡 烛

  老妇人→炮火→蜡烛→和平

  课后反思:

  篇五:《蜡烛》教学设计

  《蜡 烛》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

  人说“蜡炬成灰泪始干”,但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笔下的“蜡烛”却永远不会熄灭,“泪”于是永远不会流干的!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南斯拉夫老妈妈几乎耗尽了自己所有的心力,才把她的一位“苏联儿子”葬在炮弹坑里。这就是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给我们讲述的一个故事。一位被战火毁掉的家和大半条生命的老妇人,把所有的爱连同一对凝聚着她的爱情的蜡烛,奉献给了一位牺牲了的年轻军人。这位母亲对一个年轻灵魂的抚慰,是世上最博大、最圣洁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佛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

  2、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细节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能力目标:

  1、自读课文,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爱的光明、温暖与力量,体会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增强学生为全人类负责的意识。

  2、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突破方法:这是一节自读课文,所以突破重点的大致思路是“自读全文明确重点,精读细节解析重点,讨论重点升华创新”。

  难点

  体会那位垂老的母亲和已死的军人的万世不朽的生命力,欣赏这写实的战地通讯的悲壮意境。

  突破方法:阅读的实质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所以,学生要细细体验心灵触及文章中某些细节时的波动,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共同品赏这心灵波动的感觉,文章悲壮的意境与不朽的生命力会越来越清晰,真切地融入学生的心灵。 教学方法:

  1、诗情画意导入法:组织学生交流以“蜡烛”为题材的诗词,多角度体会蜡烛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读《蜡烛》,解读一对最珍贵的蜡烛。

  2、自主阅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实践。一是由整体感知到局部品味,训练速读与精读,二是由自我思索到自由讨论,由浅入深地品味文章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诗情画意导入,燃亮心中烛火

  大诗人李商隐有一名句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写的

  是蜡烛,唱的却是伤感。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火,我们来体会一下,

  那是伤感还是幸福。

  二、作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字词学习、预习检查

  1、关于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

  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剧本《我城一少年》《俄

  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

  《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

  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

  者与死者》(《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

  奖金。

  2、关于文学常识: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

  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

  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

  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

  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3、关于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

  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

  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

  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

  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

  怀。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

  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

  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

  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4、关于字词:

  烧灼 桥头堡 地窖 匍 匐 腋 下 拂晓

  瓦砾 颤巍巍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舀 鞠躬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颤巍巍: 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匍匐:Pú fú 爬行。

  烧灼:烧、烫,使烫伤。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5、预习检查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自由精读,品位细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且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评注的形式

  写下来,10分钟后大家交流。

  1、关于动作描写——

  三次写“爬”

  (1)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

  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2)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3)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

  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写“跪”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2)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

  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3)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

  又一支蜡烛来。

  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关于环境描写——找出文章描写环境的句子,想想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1)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

  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

  重伤的爬了回来。

  (2)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

  次间歇。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

  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渲染了当时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

  氛,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精神。

  3、关于蜡烛——找出文章中描写蜡烛的句子,想想看写蜡烛的作用是什么?

  烛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1)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

  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2)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描写蜡烛的作用——蜡烛是文中一个小道具。它虽然小,却是老妇人的宝贝(结婚的喜烛,代表着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贝奉献给烈士,表现她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烛光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关于黑围巾——找出文中描写黑色围巾的句子,想想看,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对黑围巾的描写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2)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3)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4)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黑色的大围巾”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问题探究:

  全班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探究最后一段的含义:

  “这一点火焰”指那微弱的烛光。

  “不会熄灭”、“永远燃着”象征着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五、小结: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细节的描写——蜡烛、炮火、黑围巾

  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作业布置:

  1、课后完成P27练习一、二、三

  2、如果今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你想对为那场战争牺牲的革命烈士说些什么?对今天享受和平生活的同学说些什么?完成一篇作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十五篇)2023-08-14 21:35:48

连续前滚翻教学设计2023-08-21 04:34:5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2023-08-14 22:12:58

有关小小的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2023-08-14 09:16:37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十五篇)2023-08-14 21:35:48

连续前滚翻教学设计2023-08-21 04:34:5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2023-08-14 22:12:58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