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融入个人情感的基础上巩固用词习惯。
3、理解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藏收学生玩具的用意事例及学生请假的“缺人”事例。
2、生字卡片。
重难点、关键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经过。
2、联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
3、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朱德记”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前些天,班上xx同学的悠悠球被老师藏收,现在请他讲感受。
2、上周班上另一xx同学因感冒缺席,请学生围绕他的空位讲讲那次上课的失落感受。
3、今天,我们还将认识藏缺事件的另一人、事,出示问题: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二、学生猜答,了解朱德历史背景。
三、围绕“藏”和“做”学习课文。
1、大家用铅笔做〈画〉根扁担在书上,快说;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
2、扁担弯了没有?〈出示朱德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的投影。〉
3、组织学生讨论:从“弯”、“满满”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组织学生思考: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引思句子:“战士们想朱德同志那么辛苦,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教师指导理解“翻山越玲”。
5、引导学生擦去书上画的扁担,换写一句“我”把扁担藏到哪个地方的话。
6、引导学生体会“山高路陡”,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
7、朗读提示:在想象的基础上用读表达出来。
8、一个“藏”字,让你谈体会到了什么呢?这些也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
9、小结:真是“藏中见真情”啊!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藏〉
10、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11、解释“连夜”、“赶做”的意思。
12、升华主题:〈1〉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2〉朱德做扁担又让你感到他怎样?
四、巩固字词。
1、教师一句一句地带读一遍,学生再试着背读一遍。
2、抽读生字卡片。
五、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1、日记一则:写学生的悠悠球被藏,xx同学缺席,课文朱德的扁担被藏三件事。
2、交代隔天上课前老师会提问日记里各件事缺藏后分别要怎样做。
板书设计:
朱德的扁担
藏——战士们对首长的关爱
做——朱德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朱德的扁担》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人物单元中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本文表面看来是写扁担,其实是通过叙述与扁担有关的感人故事,来赞颂朱德总司令不畏艰险、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文中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来映衬朱德形象,对其挑粮动作的描写更是生动传神,同时还配备了与之相吻合的插图。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朱、攻、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围攻、坚守”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文结合,话说扁担,引出人物形象
1、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宝贝。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出示扁担图)看,这是什么?(板书:扁担)
(1)“担”在这里是轻声(板书dan)谁来准确地读一读?
(2)人们常常用扁担来干什么?对,人们用扁担挑水、挑粮食,所以可以说挑“一担粮食”。
2、挑粮食的扁担不是很普通吗?怎么会成为宝贝,还藏在博物馆里呢?可真奇怪!别急,请你再仔细看一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上面写着三个字“朱德记”,这是朱德在扁担上做的一个标记,(板书:朱德)告诉大家这根扁担是朱德的。
(2)听说过朱德吗?他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示朱德图)瞧,他就是朱德,多么威风,多么神气!
3、朱德和扁担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板书: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感人的故事。
(1)齐读课题。
(2)点拨:这根扁担可不是别人的,是朱德的。再读课题。
二、充分诵读,形象板书,了解故事背景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
(1)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 朱德 朱德同志
(2)粮食 生产粮食(就是种粮食) 储备粮食(就是储存粮食,把粮食存起来慢慢吃)
(3)坚守 围攻 粉碎 敌人 红军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
3、词语读得有滋有味的,真不错。接下来再请同桌一起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4、读了两遍课文,你已经读懂了什么呢?(简单交流)
5、红军为什么要挑粮?请再认真地读读课文1—2小节,边读边想。
6、在江西有一个地方叫“井冈山”。那里群山环绕(板画山),一座座高山连绵起伏。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叫“井冈山根据地”。(板画“红旗”)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也来到井冈山,(板画“红旗”)这两支队伍合在了一起,(把两面红旗合在一起,板画一面大红旗)胜利“会师”,不久就成立了“红军”。
7、书上第一小节是这样介绍的`。
(1)谁来读一读?(点评:你把刚才学的词语都读准了,真会学习)
(2)谁再来读一读?(点评:你把句子读通顺了,真不错!)
(3)读了第一小节,你还知道了什么?
(4)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板书:敌人)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他们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们(板书:攻)敌人可狡猾了,他们分布在山下的好几个地方(板画)把红军团团围住,这就叫“围攻”。(板书:围)敌人要围攻,红军就要“守”住井冈山,(板书:守)而且要牢牢地守住,这就叫“坚守”。所以,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倩。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朱德、扁担、同志、带领、部队、会师、生产、草鞋、敬爱”等9个词语的意思。
3、仿照例句,把有“更加”一词的句子补写完整。
4、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3段。
教学难点: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三、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朱德画像、朱德的扁担图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习课文1、2段,学会写“德、扁、担、记、志、部、产、茅、
挑、争”这十个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
教学“扁”,注意不要写成“肩”。
教学“担”,扩词。
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教学“挑”,注意右半部分笔顺:Jy5l扎兆兆。
(2)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记。)
(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教学“德”,字形:朱德爷爷一心为人民,我们记住右下是“一心”。
记,在这里是作记号的意思。学“记”。
(3)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
(4)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2、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5、学习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1928年井冈山会师
简介背景:(看插图)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
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2)轻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①看填空回答以上问题:
a、(),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b、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非常难走。
②(看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山高路陡?
②引读:可是——
大家都争着去,说明什么?
(3)朗读1、2自然段。
6、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
德:左让右。
扁:内赂宽。
挑:竖弯钩比掀更高。
部:立下面一横左长右短。
茅:注意右下不要添一捺。
(2)将今天学的生字各写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本的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段,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跳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2、学会第3段有关字词。
3、能有感情地熟读第3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扁担、朱德、同志、部队、挑粮
(2)课文1、2自然段讲了什么?,在,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虽然山路又远又险,可是()。
2、教学第3自然段:
(1)(看插图)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①走在最前面的是谁?
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②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先指名有一句说一句。再指导学生按顺序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
②书上是怎么写的?读1、2句。
朱德爷爷当时已经40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④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一块儿”、“满满的”。)
(2)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⑦轻声读后面的课文。划一划,哪些句子告诉我仍答案?
②谁能用上这些词,用自己的话说说。
大家想太累劝藏因此又找来
②指导朗读。
“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
指导读出后面“不料”的语气。
④引读:大家见了——
大家心里怎么想?
口头填空:大家见了,心里想:()。从此,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3)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齐拍手念)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3、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有关生字:
鞋:左右相等。
戴:左下“”写得扁小些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2、指导背诵课文第3段。
3、完成有关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带()记()桃。
戴()纪()挑。
(2)听写词语:
带领会师草鞋敬爱
2、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1)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总结填空:
部陪,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一块儿()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的高尚品质;我们()。
3、指导背诵第3段:
(1)自由读第3段,想想哪几句话写了同一个意思?
(2)同桌互相讨论课堂作业本第3题。
(3)根据第3题的提示,自由试背第3段。
(4)指名检查,齐背。
4。指导完成作业:
(1)课堂作业本第4题:
①读题,三个句于里都有一个什么词?“更加”可以换什么词?表示程度怎么样?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文投影片。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因为文章篇幅较长,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告诉了学生朱德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的有关知识,还让学生查阅十大元帅的资料。上课时,我让大家把查阅到的十大元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重点,在教学时我先提问“朱德是怎样挑粮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说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由此产生对朱德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抓住“一道”、“一块儿”这两个词语,体会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接着,我让学生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我先让他们在小组互相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总之,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从而体味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的一二两个自然段。
3、指导书写生字:守、攻、必、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部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所学生字。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教读:扁担的“担”是轻声
你见过扁担吗?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2)仔细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扁担上写着“朱德记”三个字
(3)“记”就是记号、标记,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
对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疑问呢?
小朋友真会提问题,就让我们来读课文,从文中来找一找答案吧
2、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根据学情,指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几个重点词:
井冈山根据地、粉碎、储备、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岭、劝
(2)四人小组轮读课文,同学间互相正音。
(3)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4)生交流自己读懂的;
(5)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自己读书就能获得这么多的知识!你觉得课文哪一段写的最有意思、读下来让你脑中的问题最多?(引导学生质疑)
(6)指名读第3段,其余人边听边想:读了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会质疑;a: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
b:朱德同志为什么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
c: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 ”三个字?
5、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切入口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要想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坚持要和大家一起挑粮,为什么要在扁担上作记号?咱们就必须要来仔细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a自由读第一段,看看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
(2)根据生的回答,随机讲解“会师”(并随及简介背景);
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儿就是指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主席带领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了。这时队伍壮大了,战士们多高兴呀!
(3)引读第二句:读了这一句,你看出什么来了?
(红军所处的位置很危险)
(4)想象一下:山上的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指名学生说。
b学习第二自然段:
(!)边读第二自然段,边用“——”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可在重点词下做记号。
(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
联系生活:我们去杨舍玩,大约走4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一个来回不到这么远的路。
“山高路陡”: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生体会山的高、险。
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 ;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 ;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
……
(4)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
(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对呀,一个“争”字就告诉我们大家了。
(6)、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
6、小结:通过学习这二段,我们知道山高路陡,挑粮路上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们却无所畏惧。今天,小朋友们通过自己认真读书,已经解决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处咱们下节可再来学习。
7、学习3个生字
朱、志、冈、守
8、完成课堂作业,书写生字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8个只认不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学习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第1自然段,这里有些词语谁能来读读?
2、出示词语:扁担布匹官兵仍然严密封锁日理万机
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
2、认识朱德的扁担。(课件出示:有一排扁担,其中一根上刻有“朱德记”字样)
师:这些扁担是当年红军战士用过了,你能发现哪根扁担是朱德用的呢?(生答)我记得课文中也有这三个字,请大家快速打开书看看吧!
3、生读。(课件出示相应句子:“为了防止……三个大字”)
4、师:原来他是为了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
5、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
6、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
7、全班交流。
①生答:战士们怕他累坏了。
②请大家再自由地读,把你们的想法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
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
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
①“朱德同志常随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一天往返50千米。”
a、什么是往返?在课文中往返指从哪到哪儿呢?朱德一天这样往返多么远的路?50千米那是多少?
b、读来读读这句?
c、男生齐读此句。
师: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还从哪里知道朱德挑粮十分累?
②句子“根据地周围地势十分险要,上山下山十分难走。”
a、大家爬过山吗?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险要?
b、课件出示图片(朱德挑粮走过的画面)这山,这树林,这哪是路啊,朱德在这里行走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c、指名说,再读此句,女生齐读。
③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被他甩得老远。”
a、从这句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挑粮很辛苦?(满满的)
b、老师这里有一筐米,它满了吗?(没)老师再倒些,满了吗?呦,好重啊,你们帮我抬下去,(把二名男生上台)告诉大家什么感觉?(太重了)
④出示整个2自然段。(重点词语做上记号)
⑤指名读,齐读。
3、联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
a、请大家再读第二自然中的前2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b、师相机出示“奇缺”卡片,齐读。“奇缺”是什么意思?
c、出示视频画面:井冈山被敌人围困的画面。
4、再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
a、再看看朱德是怎样挑粮的,再齐读最后一句,我们看文中插图,挑粮多累了,可是朱德脸上却是笑咪咪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座之间互相商量商量。
b、齐读第二自然段。
c、过渡:除了挑粮累,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累呢,看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
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
a、谁把找到的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
b、出示句子“四十开外的的人……怎么办?”
c、朱德是军长,他有哪些工作做?相机出示并解释“日理万机”齐读此词。
d、齐读句子,再读,把担心、心疼读出来。
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
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
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a、没了扁担,朱德会怎么做呢?你们听(播放后面部分录音:“没了扁担……三个大字”)
b、出示朱德挑粮的视频画面。
c、想象:如果你就是藏扁担的小战士,看到朱德又在挑粮你会想到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挑粮,看到朱军长走在前面,你会怎么做?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师
4、小律动:手指操。(十个小手指握握手,上拍拍,下拍拍,翻个跟头拍拍手。)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官”、“甩”
a、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用尾巴向右甩)
2、范写“官”
3、学生书写生字。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水墨画美丽的夏天优秀教学设计2023-08-18 14:41:43
又见风筝飞满天综合实践教学设计2023-08-17 01:30:45
四年级下册燕子优质教学设计2023-08-18 19:24:00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精选十五篇)2023-08-22 05:36:26
水墨画美丽的夏天优秀教学设计2023-08-18 14:41:43
又见风筝飞满天综合实践教学设计2023-08-17 01:30:45
四年级下册燕子优质教学设计2023-08-18 19:24:00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