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3 11:04:34 文/张东东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

  教材解读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觉得,此文体现语文人文性一面的应该是季老对母亲,对祖国深沉的爱,而语文的工具性一面则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是最理想的课堂。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奔丧、弃养、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可见一斑、怅望灰天”8个词语。

  2、熟读课文,体会季老的爱母之心、爱国之情,传达“爱国应从爱母亲做起”的道理。

  3、凭借阅读经验找到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并从中体会文章传递出来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落实“从关键词体会情感”等阅读策略,培养语感。

  教学重难点

  从关键词句中体会文章表达出来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预习作业

  1、自学课文生字词,感情得体的出声朗读课文,读流利。画出你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或自己想办法解决,或上课时设法提问。

  2、作者怀念的是谁,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我对她们同样的怀念?

  3、用横线画出我怀念生身母亲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用浪线画出课文中体现我怀念祖国母亲的词句,写下批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母亲》,谈话:孩子们,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随便聊聊)

  谈话,导入,检查预习1

  季羡林,一代国学大师,今年七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同学们知道,他生前最悔恨的是什么吗?(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赋得永久的悔》)

  简要介绍季羡林生平。(可以幻灯出示资料及照片)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说到了故乡、母亲,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魂牵梦萦的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篇《怀念母亲》(板书课题)

  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疏通词句(即完成预习一)指名说说,你觉得他们读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情感?)引入“怀念”,进入第一板块。

  第一板块抓课文主线,完成预习2

  1、理解“怀念”(明确“怀念”是过去经历的一些场景、声音、事件在脑海里的回味,其主要是对过去记忆的一种内心体验)

  2、品读“怀念”。“我”怀念的是谁?母亲是指谁?(生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课文中哪个关键词可以读出我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怀念?(学生自由表达预习时的收获)

  关键词句:……不知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也频来入梦。(理解“频来入梦”,可结合下文中日记日期的频繁,下文中“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

  第二板块品思母之痛,完成预习3

  读“频来入梦”这一句,引入“思母之痛”(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为什么”,我们来帮他看看为什么!)

  1、出示第二自然段(我六岁离开母亲……数十年如一日)自读,说说读后的感受。(抓住几个量词:只待了几天、只活了四十多岁、痛哭几天、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体会作者心中的痛与悔)

  2、补充《赋得永久的悔》中的几段,加深这种感受(在季老的另一篇文章中,他详细的记叙了和母亲的点点滴滴,我们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3、学生快速浏览上面的三个片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母亲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我”,可是还没等“我”有迎养母亲的机会,她就已经走了!这,怎不是“我”心中永久的痛与悔啊!(引读:我痛哭了几天,……数十年如一日。)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就因为这样,母亲频来入梦!

  第三板块品念国之切,完成预习4

  远在异国他乡,孤寂的“我”频入梦中的除了生身母亲,还有祖国母亲,这又是为什么呢?读读季老的日记吧!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1、自由品读日记,谈谈体会。

  2、关键词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浓浓的糊在心头。理解:他因为什么感到心里酸酸的,有点凄凉?(可联系上下文)既然思念是凄凉的,有为什么这凄凉与普通的不同?甜蜜的是什么?浓浓的味道是哪些往事?(来个小练笔吧!写写季老会想起故国的什么)

  学生练笔,之后交流。

  这些凄凉的、甜蜜的往事交织在黄昏的暗夜中,浓浓的糊在“我”的心头,“我”的心又怎能平静!“我”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怀念故国的心声!(引读:11月18日……这种思念是如此的真切!11月20日……时间越久,思念越深,甚至窗外的风也会触动我敏感的神经!11月28日……)

  第四板块融合情感,升华情感

  1、日思夜想,想念母亲,想念祖国,那样强烈的情感始终贯穿了季老厚厚的一本《留德十年》。我们所读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就像季老所说“可见一斑”。(理解“一斑”)他在《寻梦》中这样写到:(出示《寻梦》开头与结尾两段)齐读

  2、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面影?你又看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指名说说)

  3、再读这几句(将它们改写成诗的形式出示)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怀?

  4、总结:苦苦的追寻啊!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声声地呼唤啊!只为得到一个美丽的微笑!一次次流泪,只因“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次次流泪,只因无法归故国!季老的心中始终回荡着这样几个字:母亲!祖国母亲!课后去读读季羡林的其它作品吧,再次体会一下这种魂牵梦萦的情感!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生我的母亲、一位祖国母亲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是幸福无忧的,在父母浓浓的爱和细致的呵护中,对季老这份复杂的感情缺乏现实的体验。加之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设计理念

  《怀念母亲》是一篇散文,季老在写时尽力取“真”,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可是文章平淡的背后,隐藏了更深的“情”。文章最特别之处就是“母亲”这个词中包含着两者──祖国和生母。这两个母亲有什么关系?这种情感如何融在一起?

  本堂课以此为突破点,着重引领学生品味这两种交织在一起的情感。运用“双线”并进的方式,以季老贯穿全文的“梦”为主线,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透过文字的躯体,透视文字的灵魂,加上适当的资料补充,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记忆的闪烁,丰富孩子的认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学生与文本在更广阔的语文环境中对话。

  四、教学策略

  基于上述原因,通过对中心句的反复体会,让学生明晰两位母亲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指导对“终天之恨”的研读,了解“怀念”源于“离开”。“怀念”是不断在回忆中纠缠。

  对生母的“悔恨”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去体会季老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中的煎熬。同时引入古诗词《游子吟》,加深学生感悟。

  对祖国的眷恋,通过默读勾画出魂牵祖国的句子,在读中体会,抄写中感悟。

  最后借第三段两个“不知道为什么”来生发学生对作者、对文章的质疑。解疑的同时存疑,引入《永久的悔》《寻梦》作为课后阅读资料,深入感悟作者之情。

  五、教学目标

  1.识记8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真挚、朦胧、凄凉、频频入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3.品词析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的情怀。

  六、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七、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的情感。

  八、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并阅读季羡林生平资料和相关文献,初步认识季羡林。

  九、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走近季羡林

  1.走近季羡林。

  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认识了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国学大师──季羡林(出示照片及简介)对于季老,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曾经五年级上册学过关于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除了这些耀眼的光环,相信你们对他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交流一下,让我们更进一步地靠近他。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要在看似简单、很随意的聊天中,让季羡林穿越历史的云烟,来到同学们面前,让学生觉得他不再遥远。再者,此文理解难度较大,对作者的认识有助于学习过程中读懂文章的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为学生学习做好初步铺垫。

  2.读题初感情怀。

  (1)看来,季老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去品味他平凡而真挚的情怀──怀念母亲。

  (2)让我们齐读课题,用你的朗读,清楚地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什么。(生读课题)通过读课题,我们清楚地听到季老的心声──怀念母亲!(生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导入上以“未见文韵先有情”,简洁、明了地从读题直接入文,让学生通过二度读题,结合课前的.预习及资料的搜集,情愫自然生发,从而言由心声了!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悟文本

  1.检查预习,梳理思路。

  (1)谁能结合预习所得说说,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什么?

  (2)说起母亲,我们总会想到陪伴在身边的妈妈!这篇散文却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就会有发现?说说你的发现吧!

  预设:文中有两个母亲,一个生身母亲,一个祖国母亲。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去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吧。

  【设计意图】“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本质特点,因此要抓住课文的灵魂部分,提纲挈领。看似巧妙的发现,却能引领学生课堂伊始扣住文章的脉搏,进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2.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1)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由词入篇,感知文本。

  ①识记生词,入文理解。

  A.出示生词,自由认读。

  弃养 朦胧 凄凉 真挚 寝不安席 食不下咽 灵魂不全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B.指名读词,相应理解。

  ②词语填空,把握内容。

  出示填空:我六岁离开生母,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 )。我痛哭了几天,( ),( ),成了一个( )的人。抱( )的我在德国留学十一年,两个母亲( )。

  A.同学们,词语是有情感的,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它相应的情感来。

  B.指生汇报,出示答案。

  师:看得出来,你们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去吧!(齐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已经悄悄地来到了季老的身旁了。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用词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词语,渗透读书方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有创意、趣味、实效。

  (3)抓住文眼,有悟有思。

  ①是什么时候两个母亲频来入梦呢?读第3自然段。

  ②作者到底在追问自己什么?(两位母亲为什么频来入梦?)

  ③过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以这“梦”为线索,跟随作者探寻这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因由吧。

  【设计意图】问题由学生生发,在学生自读的所惑处设问,以一个大问题统领诸多小问题,犹如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水中,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浪花。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思母”,一条是“思国”。如何做到双线并进?以学生感兴趣的“梦”入手,然后慢慢接近、提炼文章主旨。这条路子是循着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走的,属于“归纳”性质的教学,为整节课的教学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三)走入“梦”中,品味文本

  1.由疑导学,品“失母之恨”。

  (1)领入回忆,初识“终天之恨”。

  ①快速浏览课文,文中哪个自然段叙述了这段回忆?(第2自然段。)

  ②这段回忆留给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③是呀!季老极其伤心,极其痛苦,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终天之恨。)

  (2)层层叠进,品读“终天之恨”。

  ①抓词句──一品“终天之恨”。

  哪些语句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这终天之恨呢?再读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来并想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汇报句子并简单说体会。

  师:读着哪些语句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预设:读着“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体会到季老在母亲去世后连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可见他伤心到极点了……

  师:痛彻心扉呀!

  预设:读着“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句话,我仿佛看到季老只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他是多么悲伤呀!

  师:伤心欲绝呀!

  师引读:你们体会得真好啊!把你们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吧!

  生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生读: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生读: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生读: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读到这最后一句话,哪些词语令你强烈地感受到萦绕在季老心头的终天之恨呢?(出示最后一句: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抓住关键词品读“恨”的情态。

  小结:这真是痛苦到了极点哪!

  ②抓时间──二悟“终天之恨”。

  师配乐读第2自然段:时间匆匆逝去,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些时间上,用心琢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六岁离开,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弃养”;

  生2:母亲“弃养”后季老“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生3:季老成了一个孤儿;

  生4:作者难过,抱“终天之恨”……

  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心中的感受──“恨”。带着这个字去触摸作者的心。

  在这一“长”一“短”之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季老这失母之恨啊!用心读出季老的心声吧: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指导感悟作者心中的悲痛,(课件)引入《游子吟》让学生想象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中都会想到什么?

  ③插资料──三感“终天之恨”。

  难道季老不想陪伴自己的母亲,不想孝顺自己的母亲吗?

  到了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细想他曾许下的愿望:“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激情朗读:还没来得及尽孝,母亲就离我而去,怎能不抱终天之恨呢?让我们用心地读出季老心中那永远的痛吧: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读到这,你已经深深地感受到填满作者内心的终天之恨──是一种遗憾,是一种后悔。愿望还在,母亲却已随西风而去,只留下这终天之恨……

  (全班读)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设计意图】从“终天之恨”一词为辐射点,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一品、二悟、三感,层层叠进的设计,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解决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这样设计的特点在于启发引导,循循善诱,设疑铺垫,步步牵引思维。

  2.触景伤怀,品“思母之痛”。

  (1)回读“梦”境,自然过渡。

  这终身之恨随着作者留学德国而消失吗?不。(出示句子)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读第3自然段。

  (2)发疑引思,日记明心声。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作者内心之痛呢?作者用穿插日记的写法详细地记下了当时的一切,让我们自由读读作者的心声。(读11月18日日记。)

  (3)真情告白,母子诉衷肠。

  ①从房东太太身上,季老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等待,听到了母亲的呼唤!母亲曾经怎样苦苦地等候自己的归来?身处异国他乡的季老此时又有什么话要表白呢?

  ②分两组写下跨越时空的母子对话。一边孩子以“母亲啊”为开头写一写母亲着急地盼望儿子归家的画面,一边的孩子以“儿啊”为开头写一写季羡林此时心中的想法,诉说心声。

  ③学生写话后交流。

  穿越时空的对话

  母亲的心声 儿子的独白

  儿啊…… 母亲啊……

  (4)小结朗读:听着这跨越时空的对话,现在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3个字了:“真想哭”,儿子的千言万语都融在这段文字里──(全班齐读11月18日日记)。

  【设计意图】学生的阅读过程首先是借助文本语言提供的信息,建立一个感观的言语交际场景的过程。只有引领学生置身于这些真实的场景中,才能顺利与文本对话。用真情告白的方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字里行间那浓浓的母子之情就在对话中得以显现。这样设计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景写作能力。

  3.探寻内心,品“思国之情”。

  (1)过渡:就在母亲频来入梦之际,祖国母亲也频来入梦。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从季老的日记中去探寻他的内心世界吧。

  (2)静读日记,读中生疑。

  ①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随着季老来到了1935年11月16日那座德国孤寂的小镇,暗夜渐渐织上天空,我们开始静静地读起季老当天的日记……让我们静思默想,用笔在文字的空白处写下你心中的疑问吧!

  ②此时,你心中有些什么疑问想问问季老?

  预设:

  一般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季老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

  (3)诗中悟情,升华情感。

  ①穿插季老诗词,生读升华情感。

  师:挂在季老心头的正是这飘渺的夜空,这飘渺的思念,在思念中想起了故乡,故乡的朋友和祖国母亲,季老在诗中是这样表达情怀的:

  生读: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②小结,回读“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句子。

  此时,我们也似乎明白,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缘由。让我们把心中的体会融入朗读中表达出来吧!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交流的过程,读者期待与作者的共鸣。本环节中,教师的深情讲述,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补充的文字、图片资料,学生的自思自悟能为学生融入角色、体会情感奠定良好牢固的基础,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的目标。

  (四)总结全文,升华文本

  1.提炼情感,回读课题。

  思之深,才梦之切。让我们带着季老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敬意与爱慕。齐读课题──怀念母亲

  2.延伸课堂,续探文本。

  下节课,我们再与作者一同寻梦,在梦中品味这真挚的情感!

  【设计意图】齐读课题,透过文字的躯体,透视文字的灵魂,让学生在读中再次感悟季老对两个母亲的敬意与爱慕、怀念和崇敬之情。

  (五)作业园地

  1.好好品读季老的日记,让我们也用日记写下自己的心。

  2.读季羡林文章──《永久的悔》《寻梦》。

  【设计意图】“读读作者的文章,写写自己的心”,淡化作业的形式,强调了读、写与表达的有机联系,扎扎实实地“读”,本本分分地“写”,高高兴兴地“表达。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才能被学生所接纳。拓展阅读的安排,有助于丰富孩子的认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学生与文本在更广阔的语文环境中对话。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 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 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季羡林的一篇文章——《怀念母亲》。“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使将近百岁老人季羡林终身遗恨,度日如年,我们也带着终身遗恨,度日如年的心情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季羡林为什么终身遗恨,度日如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

  二、失母之“恨”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a、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词语不懂?b、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看能不能把这一自然段读成一个字?

  3、请你再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语句你看到了这个“恨”字?

  4、通过理解、对比、总结出“恨”最确切。

  5、又一次读这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失母之“恨”。

  三、读日记,解思母之情

  (一)异国思乡——品“糊”字

  1、为什么作者凄凉会少了而甜蜜多了?

  2、此时夜完全黑了,外面完全的静了下来,作者的心是否也跟着静了下来?哪一个词告诉我们?

  3、他的心会怎样活动呢?

  4、体会一个“糊”字。

  (二)触景生情

  1、读这一段,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为什么会高兴得不得了?2、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3、作者看到房东太太这样,他的心会想些什么?

  4、请你拿起笔把你想象到的一位母亲着急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与季羡林此时的心会想些什么写下来。

  5、学生读文,深化思母之情。

  6、串这几篇日记,体会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

  四、梦中寻母

  1、指名读《寻梦》的两个段落,交流读后的感受。

  2、哪一个字注定季羡林看到母亲一定是模糊的。

  3、再来齐读《寻梦》的结尾,感受游子的爱国之心。

  五、总结升华

  1、对读首尾两个自然段。

  2、总结全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教学策略

  课前了解季羡林、阅读《赋得永久的悔》一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引导学生多读、读中感悟和读后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反复品读,升华学生情感,受到思想教育,使其学有所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怀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搜集季羡林生平简介及其相关作品《赋得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

  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出“怀念”的情感。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爱慕。)

  三、抓住重点语句,品读

  (一)品读怀念“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1)理解“寝不安席”“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3)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3、再读整段话。

  (二)研读思念“祖国母亲”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3)有感情朗读。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2)有感情朗读

  “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读。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2)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3)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写法,首尾呼应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学生交流写法。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播放歌曲)

  2、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3、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和热爱,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你最想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呢?

  学生畅谈

  板书设计:

  亲生母亲 —— 悔恨

  怀念母亲

  祖国母亲 —— 热爱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5.4青年节祝福语短信集合38句2023-08-14 22:53:32

表达青年节快乐的祝福语汇编45句2023-08-11 00:14:21

5.4青年节祝福语锦集39句2023-08-27 22:32:45

5.4青年节祝福语摘录57条2023-08-27 11:16:29

海底世界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2023-08-24 23:01:59

幼儿园节约用水教学设计2023-08-21 18:07:41

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动能定理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8 12:18:49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