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学与问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12 18:15:09 文/王明刚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学与问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学问)

  师:你怎样来理解学问这个词?

  师:知识、文化、科学等等这些都是学问,那再看老师加上一个字,(板书:与)再来读。

  生:学与问。

  师:学与问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23)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读了课题你有要问的吗?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看看这几个词语能难倒你吗?

  (出示词语)

  师:谁来读?

  师:仔细观察观察红色的字,这是新字,有没有需要提醒的地方?

  (生说说。)

  师:生字词理解得这么好,那么课文是不是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呢?找同学来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课文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听,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三)、精度课文。

  师:那么学与问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动动笔把给你启发的句子或段落用直线画出来,写写自己的体会。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说说这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体会。)

  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你用它打开知识的殿堂了吗?你用他开始铺路了吗?

  师:从大家的读中我知道你们得确是受到了启发,还有那里也让你受到启发?

  哥白尼的故事让你有什么启发?

  你再读读第二段,结合课文和哥白尼有这样的伟大成就。你又从中领悟到什么?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你能说说你遇到过哪些问题吗?那么你遇到了问题怎样解决?

  能者为师啊,怎样理解?

  还有哪里给你了启示?

  读了沈括小时候的故事,看了沈括的成就,你又受到了什么启发?

  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并且要学会去观察去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正如书中所说:学问学问……

  现在谁能说说学与问到底是个怎样的关系?

  学与问是密不可分,是相互补充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学和问就像我们的两只翅膀,你们有了吗?想要吗?你来读读吧!

  有了翅膀就该飞了,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问题吗?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就是学和问。现在老师再送你们一把金钥匙,(出示:问到底(陶行知)

  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

  你若不问你怕它,它一被问它怕你。

  你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

  师:来拍拍手,放松放松,咱们一起读。

  师:这就告诉了我们,我们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师:同学们。课下你在搜集搜集还有哪些名言警句给你启发,还有哪些名人故事让你受到启示,记录下来好交流,好吗?

  师:好,下课。

学与问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故事,明白“问”的重要性。

  2.理解关键词,结合补充的名人名言,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读故事,明白“问”的重要性,渗透从小养成勤学好问习惯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明确观点

  1.齐读课题。

  2.揭示文体。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学与问》这篇课文,知道了这是一篇说理文。说理从字面理解,就是“说明道理”。说理文呢?(就是借文章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主张。)

  3.《学与问》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来说理的。那么,他提出什么样的观点呢?(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过渡:这样看来,“问”很重要。请大家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让学生了解说理文的基本特点,由此揭示课文的中心观点。还通过问题强调“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精读,逐层解读

  1.自由朗读§1,交流。

  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1)这里作者把“问”比作什么?(“金钥匙”和“铺路石”,连用两个比喻,告诉我们“问”与知识相关,与成功相连,进一步说明学习知识离不开“问”,取得成功也离不开“问”。)

  (2)指名读,齐读。

  2.读§2-3,思考:作者用哥白尼的例子告诉我们什么?

  交流。(哥白尼勤学好问,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板书:勤学 好问

  (1)有谁了解哥白尼的?学生交流。

  (2)出示§2,请大家自由朗读,说说读过后你知道了什么?

  a.从“经常、问这问那”看出问得多。

  b.从“缠”看出一定要问清楚,(用一个词)即刨根问底。

  过渡:我们看到小哥白尼喜欢刨根问底,有着不懈探求的精神。小哥白尼,你愿意缠一缠么?(出示小哥白尼的问题)

  c.指名读。

  (3)小哥白尼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意在理解课文上的“……”)

  渗透学法:你看,一个省略号,就能引发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读书,就是要抓住字、词、句、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

  (4)哥白尼小时候勤学好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如巴尔扎克说的,出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指名读。

  (5)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指名读,突出“问”字。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找一找,作者还告诉我们什么?

  (1)交流。

  a.“能者为师”学生交流字典上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这段话中,找到什么叫“能者为师”。

  相机渗透学习方法:同学们,理解一个词语,我们除了请教字典这位老师外,我们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到词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解释词语的方法。

  b.由“能者为师”你想到了哪些句子?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你现在明白了“能者为师”的道理,请你再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想一想,谈谈体会。(知识不仅是学来的,更是问来的,要向那些能给我启发,给我帮助的人请教。)

  4.默读§段4,作者用沈括的例子,又想说明什么?

  (1)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齐读。板书:问思结合

  (2)沈括的疑问是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a.指名回答。追问:对于“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很远”的问题,为什么他还要自己去找答案呢?

  b.小结:古人云:(出示)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光学习,不去思考,则会导致迷惑。勤学好问加上思考,才是真正的“学”、真正的“问”。

  (3)沈括其人。

  介绍沈括: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出色的工程师、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音乐、医药等无所不精。

  你觉得沈括是个怎样的人?指名说。

  (4)正是因为不满足于别人给的模糊解释,积极地用自己的眼光

  去观察,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思结合,沈括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们现学现问,再读一读§4,找一找有什么疑问?

  预设:

  a.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理解。

  师:大伙想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指点:问。问谁呢?——能者为师。

  交流:抓住“始”和“尽”这两个词语,然后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b.了解《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c.山上的温度为什么比山下的低?(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

  相机表扬,渗透学法:真棒!同学们,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当别人也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上网,拜电脑为师,这也是很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4)师:同学们,你们看沈括学习的时候有了疑问,多观察,多思考,后来才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这时候,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齐读,再谈体会。(学习知识除了勤学好问,还要问思结合,在实践中寻找真理!)

  过渡:是啊,同学们,你们看,无论是哥白尼小时候的好问,还是沈括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这些都是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这样啊,更能够说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5.确实,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课文最后一节总结了“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1)出示§5,自由读,指名读。

  指点:把红色标出的词语,“(既要)学(又要)问、相辅相成、只有……才……、勤学好问、真正”读得更好些。

  (2)练读。指名读。

  (3)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提问题、及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意思等方法,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的真正含义,适合引入名人名言,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引导他们对名言的积累、感悟,丰富了课堂,促进学生内化。

  三、总结,升华理解

  1.课文学完,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来一步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的:摆事实,讲道理(板书)。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2.送名言。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做愚人。

  3.考考大家“活学活用”的本领,出示小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给他以指点,使他茅塞顿开。)

  (1)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这位智者,我就是这家的老二,你该如何帮助我呢?

  (2)学生写一写,交流。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还要注意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教学末尾注重点明说理文常用的说理方法,与课始照应,突出说理文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送名言有利于学生升华自己的认识,说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道理,渗透从小养成勤学好问习惯的意识。

  四、延伸课后

  课后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勤学好问的名言摘抄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同学和朋友。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摆事实

  勤学+好问+问思结合=学习的主人

  讲道理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事例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说理文,重在首先明确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又是如何逐步来说明这个观点?采用了什么的写法?所以,在本课中,注重对说理文一般特点的渗透,再结合课文内容,“以教导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设计理念】

  本课时第二课时。根据“生本”理念解放学生的“学”,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以教导学”,先让学生了解说理文的一般特点,再结合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质疑,尤其是适时引入名人名言及渗透学习方法等方式逐步理解“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一中心观点,让学生明白“问”的重要性,渗透从小养成勤学好问习惯的意识。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2023-08-18 03:16:28

暖心青年节祝福语集合60句2023-08-22 13:09:04

关于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8 02:36:17

分享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2023-08-23 21:44:07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2023-08-18 03:16:28

关于春日的教学设计范文2023-08-28 02:36:17

分享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2023-08-23 21:44:07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