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喝”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喝水”的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学习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实践中感悟“乌鸦喝水”的过程,并用“渐渐”说句子。
2、学习本课的生字。
三、教学课时:1 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实验用品: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
2、电脑课件:乌鸦喝水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乌鸦)课文里就介绍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读了课文你就认识它了。
2、板书课题: 19.乌鸦喝水。
(二)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组织同学给生字组词,并互编考题来识记生字的字形。
*.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组员生字识记情况。
*.小组齐读。
2、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甲同学带读生字并组词。
*.另三位同学出题考大家:本课偏旁相同的字是哪两个?做动作猜字、猜字谜等。
*.同组的4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或读最喜欢的段落。
*.同学们从音量、感情、音准、流利程度等几方面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细读课文,领悟课文的道理
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
2、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 1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句: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
*.请一生戴上头饰上台扮演这只小乌鸦做动作,全班齐读第一句。
*.问:乌鸦找到了什么?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小组活动:讨论一下如何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用动作表演一下。
*.学生分头准备后在班内表演。
*.大家评议。
( 2 )请一个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问:乌鸦看到许多小石子,想出了什么办法?
*.教师用装着半瓶水的瓶子和小石子演示乌鸦丢小石子的过程,学生观察过程并说出结果。
*.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体验水渐渐升高的现象。
*.小结并教育学生遇事不要慌张,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乌鸦想出了这个办法后喝到水了吗?
*.(播放课件:乌鸦喝水的过程)学生边看课件边思考: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体会“渐渐”的意思并说一说,然后用“渐渐”说一句话。
*.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4、边欣赏课件边背诵课文。
(四)提升训练。
1、问:假如在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怎么办呢?小组讨论,想出办法。
2、学生分组讨论。
4、教师奖励“智慧星”。
《乌鸦喝水》二次跟进教学反思
马晓梅
如何以学生为本,构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本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1、运用电化教学,培养理解能力。
我在开课之前运用闪光动画软件把 “乌鸦喝水的过程” 制作成动画片。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2、培养求异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我在课末创设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思考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议论纷纷,并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多维的问题。同时我告诉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文里,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捞铁牛》等课文都是讲述人们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学到这样的课文时,要学会提出求异性问题:“还有其他办法解决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样,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求异性问题,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注重自主实践,开展合作学习。
动手能力是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我们必须提倡让学生动手学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应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景:学生亲自动手把小石子投放到盛着半瓶水的瓶子里,并且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感悟水渐渐升高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江苏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重点分析:
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心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教学难点分析: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离奇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因此教学难点的设计便着重在动手写一写这一环节,让学生写梦中场景,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悟出爱的博大。
五、教学方法的分析:
听想议写说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者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者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多媒体良好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写作起来也更流畅。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七、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舒缓情绪。
课前音乐选的是舒缓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适当的课前放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激趣、揭题。
1、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呢?
引导学生从记忆的仓库里回忆小时读过的童话,让学生进行充分阐述。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等。
(2)、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主要从童话的构思、情节、语言方面来说,如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口语化、适合儿童阅读等。问题难度较大,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作答。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教师出示投影,展示课题,明确作者。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七颗钻石》。
(2)、你们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哪些作品呢?
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学生齐读。
3、出示学习目标。
针对初一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目标应简洁明了,即通过童话的学习,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学生能从学习目标的确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欣赏童话,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七颗钻石》。
初一学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便设计了听老师讲故事这个环节,在教师的语言诱导下,学生进入情境,自然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绊(bàn)倒,干涸(hé)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个别字词学生在预习时已掌握,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4、学生表演朗读。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的个体出发,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感悟,通过个别学生有感情的范读,加深学生对童话内容的感知。
(三)、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议一议:小姑娘的水罐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这些变化的呢?
教者可从小问题着手提问:七颗钻石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学生很快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即七颗钻石是从水罐里变出来的,顺水推舟问:水罐是个怎样的水罐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会变,也可能是神奇,教者均应予以肯定。(学生针对投影上的问题思考、讨论,学生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调动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及时解答。如有的学生会问:小姑娘凑上水罐想喝水的时候,这时如果过路人没有出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如果小姑娘不愿把水给过路人怎么办?此时教者要联系童话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从水罐不断的变化中明白童话的情节是曲折、离奇的,它从现实生活中来,又经过作者的想象用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四)、拓展想象,写梦中场景。
由于初一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过度和适应期,心理上对这些情节精彩、感情丰富的童话是很喜爱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也就容易得多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写梦中场景这一片断的训练。教者在简单小结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后,立即提出新的要求,根据童话的特点,将童话《七颗钻石》的梦中场景补充完整。
1、教者出示投影,指名个别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梦中的情景。
为了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设计课件时,配设了相应的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迪丽娜》,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投入写作。教者在学生写作时,巡视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点拔、指导。
2、学生朗读习作片断。
学生朗读时教师或学生作旁白,可依时间的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习作进行赏析。教者对好的习作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1、体会句子的含义: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教者可先提问学生:作者为何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可从钻石的价值来说,也可从作者的用意去阐述,明确作者以七颗钻石为题,是因为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七颗钻石一样在空中闪现着耀眼光辉吗?学生只要能回答出大概便可。然后打出投影,出示题目,从文中最后一节来展开,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远放射光芒,向人间遍洒爱的光辉。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者出示投影,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同桌或小组交流。教者对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师总结。
1、投影展示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2、教者总结(在爱的奉献的乐曲声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一颗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七)、布置作业。(二者选一,出示投影。)
1、排演《七颗钻石》课本剧;
2、给童话故事画插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未来社会的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在这一环节上,教者放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去充实和完整课堂内容,学生通过排课本剧、画插图等形式对童话内容作补充,演课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里有导演、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这个过程不单单让学生记住了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以爱心为中心,辅以小姑娘水罐的变化,充分体现爱的主体。
九、设计感想:
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地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七颗钻石》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课 题: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正确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
重 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难 点:“一二一”旋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合理引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今天谁过生日吗?”引入新课。
2、聆听: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跟随音乐模仿各种 动物的动作。
师生交流:音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进行二拍子律动。
二、学唱歌曲:方法:师生演唱接龙、生生演唱接龙、分小组演唱。
1、学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生唱前面一句,教师唱后面的“一二一”。
2、师生交换演唱。(目的为了检查学生掌握了难点的情况)
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一次。
4、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演唱一次。
5、歌曲情绪处理:
师生共同总结:欢快、活泼、体现玩耍时尽情欢乐的情景。
6、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与创造:自主创遍、升华体验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创遍歌词。并进行歌表演游戏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增强语势的作用。
2、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散文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
2、培养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锻炼理解分析能力。
3、体会文章带给读者的感情认识和理性思考。
三、德育渗透点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象力。
【重点、难点】
1、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贯穿朗读训练,并以朗读带动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和领悟。
2、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由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教师引导。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
3、讨论分析,把握文章。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并了解有关散文的知识:
80年代的散文侧重于“自我”经验的“自由”书写,从对社会主题的呼唤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方式追求作者的“个性”,简言之就是注重“自我表现”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被称作“新散文”或“朦胧散文”。
2、播放课件(幻灯片)(图片:安塞腰鼓):
问:有何感觉?
二、重难点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
2、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一边跟读一边在课本上用符号记录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
3、讨论本文的感情基调及朗读技巧:
文章气势恢宏,句子铿锵激越,表现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要有豪情,音韵铿锵有力,细节方面注意摹仿录音,把握重音、音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全文描述了一次看安塞腰鼓的过程。文章由此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设影(课件)显示:
一、1~4自然段 表演前
二、5~27自然段 表演中
三、28~30自然段 表演后
6、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话,你会用哪个字?
“静”
7、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三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8、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以动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
9、当你朗读第二部分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投影显示:亢奋、惊心动魄、震撼
10、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往作者的思想感情、修辞方法上考虑。
11、我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味、燃烧的热情,你怎样理解文中的几句话?(课件:幻灯片)
12、本文除了这些精典的语句外,还大量运用对比。有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分别举例说明这种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四、总结、扩展
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作者刘成章浓厚的黄土高原情结,他认为自己的散文创作是黄土地的赐予。正如作者所说:“我生长在陕北的山沟,我想让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拢”。刘成章的散文从“我”落笔以自己亲身的体验,血肉的感情,燃烧的心肠,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你能感受到他对人生的反思,对社会的理解,一种独到的感受,一瞬间即逝的灵感,一种哲理,一层诗意,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的写作、人生思考有所裨益。
五、作业
写一篇心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创新训练】
通过本文主题,你对生命又有什么新的认识,请说给大家听。
【实践训练】
1、课余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的描写出来。
2、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昆虫。
【主要教法】
直观教学,互动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
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绘画,制作出有关蝈蝈的形象,以便学生直观的形象理解,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其他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色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拟人
蝈 生动
蝈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课题:绿色蝈蝈。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学生交流有关蝈蝈的文章与图片,学生整体了解感知蝈蝈。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 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⑵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研读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师生在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师: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学生设疑:
1、蝈蝈的叫声非常的优美,但是蝈蝈的发生器官与人的发生器官有何不同?
2、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四、课堂练习
1、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研讨与练习1。
五、小结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在课堂中,学生设疑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今后要继续保持着一个环节。
六、作业
1、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2、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3、读一读、写一写。
七、预习指导
1、预习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2、搜集登月的有关资料。
八、课堂回顾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
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法设计:
第一4人小组:陵墓雕塑
a同学:广泛的了解。分配任务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
b同学:真实的感受。分配任务去真实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所在。要求课堂上谈感受。陵墓雕塑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真实感受、参观过的学生并不多,课本的图片对于雕塑来说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就失去了真实感。
c同学:负责提问题。从本课内容出发,设计3-5个问题,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回答。
d同学:课后写小结。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各抒己见,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学生:直观感受,思考。
教师:请学生谈原因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二)导入主题:
[陶俑]:
■ 秦始皇兵马俑欣赏: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b同学谈参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学生:a同学介绍陵墓雕塑艺术成就。
■ 汉代俑
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陵墓地面雕刻]:
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南朝陵墓雕刻欣赏 结合旅游经历谈谈石兽雕刻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小结:
请c同学提问。
教师最后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积累谚语,体会谚语中包含的道理。
3、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和多种形式,热爱民间文学。
4、按要求搜集资料,在搜集中培养分工协作的集体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找到一本章回小说
教学流程:
1、基础练习
A形近字组词
第一组的词语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组完成的快。
第二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
B读两组句子给句子排序
要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然后排序。
二、日积月累
1、自读自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
3、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谚语
请学生在小组内熟读这些谚语。
互相学习
看谁一口气背的多
三、知识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短文。
从中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四:收集资料
收集谜语,谚语,歇后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
1.以卡片检查生字。(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
二、逐段理解,品味感悟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明白王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读文。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说说王二小是怎样放哨的?(一边放牛,一边警惕地望着远方。)
一边……一边……在这里指什么?(指王二小同时做两件事:放牛、放哨。这么做,既不耽误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
(3)句式训练:一边……一边……
(4)为什么敌人要王二小带路呢?(敌人出来“扫荡”迷了路)
(5)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6)思考: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顺从”是什么意思?王二小真的顺从吗?从哪个词看出来?(装着)王二小为什么要“装着”?
(2)讨论:王二小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这句话什么意思?(周围都有八路军在埋伏,敌人被包围了)
(4)(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6)思考:王二小是为什么牺牲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小组讨论,汇报: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被敌人杀害的。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三、指导朗读,升华感情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先自学生字,然后同桌分析字形结构,说说每个字的部首及记忆方法。
2.全班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3.练习扩词,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教师示范指导:
(1)“边、这、进、道”的部首都是“走之”,应重点指导,写时注意:三笔写成、点和横不要连、捺是平捺,不要写斜。
(2)“从”的第一个人的捺变成点。
5.学生描红,临写。
6.优秀作品展示,师生评议。
五、课后延伸,实践拓展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板书设计:
23王二小
小英雄
一边……一边
带路
被杀害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知识教学点】
1、 认知目标: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我”细心照料一只小喜鹊,小喜鹊和“我”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课文描写的内容富有情趣,反映了儿童的真实的生活情景。 重点、难点是:从“我”对喜鹊“小花”的照顾爱护、“小花”对我的感情中,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查找收集有关的资料帮助学习。本篇略读课文讲的又是儿童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去解决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把语文阅读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节阅读课文的特点,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分析课。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从而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解决重难点上,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课件上完成练习,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对动物的关心、爱护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其次,让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以身边的事为例,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学生在“扩展知识”板块上网中查阅相关资料,并回归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探求知识,在实践中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房(能连接到 Internet、学生一人一机):情景导入时应用其广播功能;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应用其监控、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功能;学生示范、作品评价时应用其转播功能。 课件: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根据需求选用学习资源,借助网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及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与分析
一、欣赏图画,激趣引入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就在我们面前:请看一幅鸟语花香的画面。
2、(课件演示)课题画面 12* 鸟情 3、小鸟也有感情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吧!
媒体播放一组鸟类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画面。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向学生展示集音、色、光于一体的课题画面,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 带着问题进入。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整体感 知课文内容。 (课件演示)本课插图 1、(媒体播放)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反馈) (课件点击)喜鹊图 2、学生质疑:这只小鸟为什么和小男孩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展示清晰的课文插图,便于学生观察;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在伴着轻音乐的朗读声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小鸟和“我”的亲密关系。 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三、细读片段,探究人鸟深情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⑴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⑵ 边读边动手把不懂的地方画记号; ⑶ 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发现的问题。 (学生质疑,由学生自己帮助解答。教师适当点拨。)
2、(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为什么“小花”对“我”有如此深厚的情谊? 喜鹊“小花”对“我”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表现在哪儿? (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教师在朗读上加以指导。)
3、(点击课件链接)出示合作探讨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伴随优美的鸟语声机上完成“脑图”练习。
4、(视频转播)学生完成情况。 多媒体展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阅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阅读课文,自疑自答,教师引导点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展示的两个问题正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难点。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步骤,已经基本上能解决。教师重在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这一媒体环节的应用,目的在解决本课的难点:“我”对“小花”的关心、爱护,是“小花”对“我”对我有深厚感情的基础。 应用计算机网络来让学生完成此题,通过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可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视频转播功能,可以将做得快、答得对的习题及时展示给全体学生。
四、点拨总结
1、(点击课件)思考:
⑴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
⑵ 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类应该怎么做?
2、(课件点击)结合学生回答,逐一点击本文板书内容。
3、(点击课件链接)阅读相关的奇闻趣事。 课件出示教师设疑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谈想法,培养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从中受到爱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多媒体的应用,把本课的板书设计一一展现,便于突出本文的重难点,也利于全文作总结。 设计此链接内容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感受人与动。
五、结合实际,升华情感 (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平时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和它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能举例说说吗? 过渡语;人与动物能存在如此深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呢?)说说你们小组的同学是怎样与同学及长辈相处的? 结合实际来谈,进一步体会只要人付出感情,动物也会回报真情,人与动物就能和谐相处。 此题为“情感的迁移”处,通过小组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六、扩展知识与回归课堂 (点击课件)出示网上冲浪题:
1、教师提供几组有关爱护动物的网站学生自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说说你在网上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大家来评议,来总结。 学生借助网络查询、浏览自己喜欢的网站。网上的资料,已把学习扩展到课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飞禽走兽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回归课堂,谈谈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旨在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使其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1、利用课件完成“脑图”。 2、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浏览相关网站。 附“脑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参观学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会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小朋友们,自从我们背者书包走进朝阳校园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校园,爱上了自己的老师,爱上了自己的同学,爱上了有趣的书本,爱上了清脆的上课铃声,爱上了清澈见底的游泳池——刚才我们又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现在,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你的内心吗?
2、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大山里的一所学校,看看大山里的孩子,也会有一种快乐在心中流淌,他们的快乐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让人奋进。请大家一起读课题。再读课题,读出我们的向往。
真情表白:
我爱校园的————————————,因为——————————————————————————。
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学校 铺路 教室
顿时 春笋 红旗
茁壮 红领巾
拔地而起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读准带音节的字,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长句。`
自学生字:同桌学习,先读准字音,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字意,并找出形近字、
“校”和“郊”
“拔”和“拨”
“铺”和“葡”
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
“顿时”
“茁壮”
“拔地而起”的意思。
读带有词语顿时”
“茁壮”
“拔地而起”的句子
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1、查字词典
2、联系上下文。
交流读书收获。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
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坐落在————————————。————,飘者歌声。——————,荡着笑语。————响起,同学们“飞”进教室。山间的新笋,————,山里的孩子——,———————。
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填空。
根据读书情况,完成填空练习,了解课文大意。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
2、重点指导“铺”“顿”“旗”“笋”字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观看学习。
观察生字,正确书写,
写好“铺”“顿”“旗”“笋”字,区分“拔”和“拨”。
展示交流,取长补短。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能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感受快乐。
教学难点:
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
2、全班齐读全文。读生字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练习用“顿时”“茁壮”造句。
全班齐读全文。
二重点指导
朗读感悟1、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了解了这个学校的哪些情况。
2、学生根据课文提示,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画出学校的草图。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学校很美?
4、课文中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人物,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哪些人在学校干什么,想象出孩子们快乐活动的情景。
5、自由读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6、过渡: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长大才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虽然是山里的孩子,可是一样有快乐的学习生活,就像青青的春笋,茁壮地成长。
7、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展示你读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8、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习最后两句话。“春笋”“闪闪的红领巾”指谁?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哈的?读1、2自然段,了解文中介绍学校的情况。
想象画图,画出学校的方位、环境图,画出学校“门前翠竹掩蔽,屋后山溪跳跃”的美丽景象。
课文中“琅琅书声”表现了山里的孩子勤奋学习的情景,门前屋后孩子们的歌声与笑语在幽静中透着欢乐。
交流,从中体会孩子学习的快乐。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展示自己读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山里的学校环境优美,但条件艰苦,可山里的孩子心中也有远大的理想,他们非常自信、乐观。)
都指山里的少先队员,
他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三、积累运用
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自主练习背诵。在全班展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自主练习背诵。
四、练笔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和山里的孩子一起走进了大山里的学校,感受了他们的幸福生活。难道我们自己不幸福吗?我们也来把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吧。根据提示完成: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缙云山下,嘉陵江旁,坐落在最繁华的嘉陵风情步行街一角。
蓝天下,——————————;
操场上,——————————;
泳池里,——————————;
当———————,顿时,————————。
校园的小树,——————,城里的孩子,——————。
板书设计: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小学生教学设计(精选五篇)2023-08-15 16:14:12
给朋友的小年祝福语16句2023-08-14 06:40:25
人教版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5 03:29:18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学设计2023-08-11 01:22:01
小学生教学设计(精选五篇)2023-08-15 16:14:12
人教版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5 03:29:18
小学语文秋游景山教学设计2023-08-11 01:22:01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