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3、理解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以及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用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初识议论文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所列举事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以“三”引入,激发兴趣:
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你知道哪些与“三”有关的故事?哪些与“三”有关的成语或名言?
2、读课题,指导“诞”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发现多少个“三”?
2、汇报交流:
⑴三个故事三个人物:分别简单说说是哪三个人三个故事?
⑵三个地方三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没漩涡
⑶三百多年:说明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对比发现:
三个例子,三件事,三个人!大家仔细读文,老师这里有一张表,你们能对照着书填一填吗?(表见后)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课文中哪一段话可以概括你们刚才的分析?
3、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概括这一段的内容,是哪一个词?
4、分别说说每件事例中的“微”和“著”分别指什么?
5、这一段中有一个“?”和一个“!”,它们分别指什么?
6、从“?”到“!”的过程容易吗?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从这些描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7、三位科学家用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
人物
发现的现象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找到的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
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
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敏感地意识
一连串的问题
许多实验
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奥地利医生
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
百思不得其解
一连串的疑问
反复的观察实验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四、小结关系,明确写法
1、联系三个例子的相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2、用不同事例说明同一个观点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3、你还知道哪些事例能够说明他的观点?
五、拓展练笔,巩固写法:
1、选择其他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观点;
2、选择另外一个观点,再用事例去证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 、“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5、引导学生认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验导入
1、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实验,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们必须用敏锐的眼睛观看,用睿智的心灵去倾听,用聪慧的脑子去思考。
从你们“哇”的一声中,老师知道你们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师板书: “?”那谁来?好思考的好孩子,只要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就一定能找到真理。(板书:真理)正如一句名言说得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今天我们就与作者叶永烈一同走进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许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家默读课文,想想本文有写事吗?如果有的话,写了谁的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不是记叙文而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事例,就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读(课题)。为了证明这个重要观点,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那我们按顺序来说说都写了谁的什么事呢?
4、指名反馈,教师相机板书
他们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板书:横线和叹号)
5、这里的“?”号和“!”号,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拉直”又指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呢? 此时在你的心中也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我们就来通过学习第一个事例来解决你心中的疑问,把它拉直变为叹号。
三、精读事例,感受精神
1、(看大屏幕)根据表格,我们看看谢皮罗教授,从普通小事中,看出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探索,最后找到了什么真理?下面同学们自由地,轻声地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中发现答案的。
2、反馈:
(1)谢皮罗教授从洗澡这件小事中看出了什么问题?指导朗读。
每一次都观察,每次观察到的情形都是一样的。谢皮罗教授从普通现象中看出出问题,(随机板书:看出问题)并且能够预知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为什么每次观察的情形都是一样的呢?在谢皮罗教授心中也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2)接下来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号呢?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3)师幻灯出示这句话,要求:现在你们发挥一下想象,这个谢皮罗是怎样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的,谁说?
谢皮罗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假设不同情况,进行反复实验和研究,其实我们联系上下文,知道这句话就是解释了第二段中哪个词的意思?追根求源(师随机板书)
(4)是啊,反复的实验和研究之后他终于把 “?”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随机板书:找到了真理)
1962年,他发表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谁来读读?指名读课文
(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明白了第二自然段中的问号和叹号的意思了吗?
3、谢皮罗把问号变成叹号的过程是艰辛的,你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呢?(随机板书:锲而不舍)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教材六班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而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所蕴含的善于观察、不断发展、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玓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主旨,是创新精神公德重要方面。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的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另外本课是一篇进行“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写作方法渗透的有效教材,因而本人在整节课里秉承着“引导学生悟法——得法——用法”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的实践,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领悟的写作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实现读写结合的自然衔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入情入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石蕊试纸、盐酸、碱及重点词句的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揭题质疑。
1、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们都提出过什么问题?发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2、是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叶永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预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
[设计意图]
从学生爱提问题的实际出发,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他的含义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平时常用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学后课件出示:检测训练
(1)读准下列词语。
诞生 漩涡 花圃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启发联系上下文理解。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a、课文主要用几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b、课文主要用三个事例说明只要善于观察,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普通事物中发现真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既符合学生阅读规律,又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自主感悟,体会内涵。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用哪三个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呢?请默读,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2、你对哪个事例感受最深呢?请一边读一边想,自己为什么感受最深?并在重点地方做上批注。
(二)学生自学后集体交流检测。
1、全班交流:你对哪个事例感受最深?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启发、及时指导朗读。)
(1)当学生谈到对谢皮罗教授发现谁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的事例感受深时,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敏锐地注意到”、“紧紧抓住”、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有感情地朗读。并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当学生读到对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遇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的感受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波义耳看到水落在溅上盐酸的花瓣上,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3)当学生谈到对奥地利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发现了眼珠转动合做梦有关的感受时,可根据文中重点词”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这位医生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呢?指导学生朗读。
2、你们明白了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中的“?”和“!” 的含义了吗?请说一说。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却由于他们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就成了“发现”、“发明”、“创造”、“成就”。你知道什么叫“打破沙锅问到底”吗?这说明什么?
(板书:善于发现 不断探索 发现真理)
4、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学生不理解的语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
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2、默读3~5自然段,自学批画:每个事例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个科学家是这样把“?”拉直变成“!”的?
⑴ 自学批画。
⑵ 小组交流讨论。
⑶ 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关键语句。
3、这三位科学家把“?”拉直变成“!”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反复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所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是的眼珠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这几位科学家能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呢?
1、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2、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指名谈体会。
3、句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够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4、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五、总结,导入下节课内容
科学发展史上,像这样的事岂止三个,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课后搜集有关故事。这些真实的事例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 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理解“见微知著”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
2、你们知道科学家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20课,(齐读课题)我相信同学们学完之后会有新的收获。
二、检查预习
先来检查一下字词的掌握情况。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屏显词语,指名读、齐读)
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
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检查学生对“见微知著”这个词语的理解)(这是字典里的意思,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你会有新的理解)
字词掌握了,课文预习的怎么样?
2、课文分几部分内容写的?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
(生答:分三部分:先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接着运用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3、课文用了几个典型的事例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的?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三、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文第二个自然段具体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咱们一起读一读吧。
(屏显: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2、这其中的“?”“!”分别指什么?(板书:?!)(“?”是发现问题,是不断地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拉直”在这是指什么?(把疑问变成真理的过程。)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表述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三个事例
1、课文用三个事例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三个事例,边读边想每个事例中的人物是谁?他从什么现象中发现了问题?“问号”是什么?用“?”划下来;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划下来。再想想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出示课件:
2、事例1:
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事例。
我请一名同学读一下第一个事例。其余同学要仔细听,看他读的是否正确?
⑴这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谁?(谢皮罗)能说的具体点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
⑵他从什么现象中产生了疑问?(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他对此产生了什么疑问?(为什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引读: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
他的结论正确吗?咱们同学今天回家也去实验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⑶谢皮罗教授从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真理,这其中历经了怎样的过程?(到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敏锐地注意、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3、事例3:
过度:第二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又是从怎样的现象中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一过程。
⑴这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谁?它从这一现象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应该怎样读?
⑵由此发现的“真理”是?
⑶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
4、事例3:
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提示的问题,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第三个事例吧。
⑴这个事例主人公是?(据说是一位叫彼得的奥地利医生。)
他从什么现象中产生了疑问?
他的疑问是什么?
⑵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⑶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反复的观察实验)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交流的很热烈,哪组同桌愿意展示一下?)
5、总结
是啊,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6、同学们,从这三个事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生谈: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师:这些也正是课文想告诉我们的。一起读一读7、8两个自然段吧(生读)。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⑴“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吗?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谈谈你的理解。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 )、( 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
而著分别是指(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发明了酸碱试纸)、( 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⑵见微知著是有条件的,读读下面的自然段,你又有什么启发呢?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生答: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它并不神秘;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
⑶你还能补充这样的事例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 等词语。
2、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从“问号”、“真理”及“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5、引导学生认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几则格言,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句格言(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
2、你还知道哪些格言?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真理),这些真理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座佑铭,指导我们的言行。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格言导入,明确什么是真理,进而导入课题,由熟知到未知,形成自然过渡。】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自荐接读课文
2、请同学们回想:课文中的那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学生自由谈)
学生可能谈及三个科学发现的故事,适时引导:就让我们先从这三个有趣的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开始深入地学习。(请三名同学朗读,针对朗读的情况稍做评议)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注重课堂反馈,关注学生感知课文的兴趣点,顺应学生的思路开始对文本的学习。
三、细读感悟,理解含义。
1、对比阅读三个故事,感悟发现写法特点:
(1)请同学们再仔细默读一下这三个有趣的故事,感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可以在书上圈画或标注一下。(学生边读边思考)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3)师生交流。
(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这三段话的写法是相同的,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阅读法,架设三个科学事例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三个科
学事例表达的共性。】
(5)三个故事写法的共同点,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为我们进行了总结?(请学生找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引导:这里的“?”号和“!”号,它们代表的是什么?(科学家的疑问和寻求到的真理。)你感觉采用这样的符号有什么好处?(用符号代替语言更能让我们形象的感受到由问题到真理的过程)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概括回到文本,感受文本语言的规范、准确以及巧妙使用符号语言所表达的独特效果。】
2、回读三个故事,感受发现真理的过程: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长途中寻找到真理?你能透过事例中的语言文字找到答案吗?
(以下三点可根据学生所答相机调整)
(1)品读“见微知著”
重点句品读: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敏锐……
师:洗澡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谢皮罗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细节……并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这种本领就叫——见微知著。
谢皮罗教授善于从细小的、隐约的现象中,看到它的实质,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同样在波义尔和奥地利医生身上找到吗?
重点句品读:……波义尔立即敏感的意识到……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指导读出对划线词语的体会)
小结:看来要想发现问题,有所成就,首先得练就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能见微知著。
(2)品读“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师:请同学用波浪线画出他们发问的句子。
重点句品读: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系……
师:这一连串的疑问其目的是为了——用文中的一个词:追根求源,或者说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板书:追根求源)
咱们跟随着这些科学家一起发问,一起思考,一起追根求源,请齐读这些发问的句子。(生齐读)
再导读:一个微小的细节,在科学家们的脑海中产生了诸多的奇思妙想,当他们产生这一连串的疑问时,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读出疑惑、激动……)
(3)品读锲而不舍
当他们发现问题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寻求科学真理的过程更需要什么?
重点句品读: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这一奇怪的现象……许多实验。
他百思不得其解……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品读由“疑问”到求得“真理”的过程的复杂性,进而感受课
题的.真正含义。】
3、领悟“!”所蕴涵的情感
(1)当科学家在获得了真理会是怎样的心情?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这个感叹号“!”,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他更洋溢着科学家们怎样的情感?
(2)师生交流:惊喜、兴奋、激动、自豪……
(3)一个“!”凝结了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当他们走向了成功,回首自己走过的历程时:他们会激动地、骄傲、兴奋……对世人说——(指课题齐读)
让我们也坚定地说——(指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的体会科学家们获得真理后的感受,激发起学生对发现真理的强
烈情感。】
(四)回读全文,体悟写法。
1、请同学们再次感受全文:课题与讲述的三个故事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读了三个故事,你对课题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同桌讨论交流)
2、师生交流,小结:作者运用三个具体的故事证实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让我们更加信服作者想表达的观点。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是今后同学们学习议论文经常见到的写作方法。(板书: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3、出示观点:团结就是力量。请学生谈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请学生自由谈)明确事例的搜集可以来自于生活、书籍、网络、亲历……
4、出示写法借鉴,明确写作方法:
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就是通过列举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观点、说明道理。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典型有力的具体事例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作为典型事例的来源,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书籍……在描述时,要紧扣所要说明的观点,做到描述严谨、重点突出。
【设计意图:学习写作方法,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让阅读为写作服务。】
(五)小练笔。
课一开始,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了几则格言,请你们从中选出一则熟悉的,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用一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设计意图:由读到写,迁移延伸,学以致用。】
教后反思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圈画、交流、汇报、朗读、表达。
本课是一篇进行“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写作方法渗透的有效教材,因而本人在整节课里秉承着“引导学生悟得法——习得法——用其法”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的实践,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领悟的写作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实现读写结合的自然衔接。在“悟得法”环节,紧紧围绕作者如何运用三个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找寻它们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点,同时感受文本特点——发现真理过程的漫长性和所需要素。然后进行追问:读了三个有趣的科学故事,你对课题又有了怎样的认识?自然过渡引导学生“习得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道理)可以使读者更信服所要陈述的观点(道理),然后补充观点:团结就是力量。引导学生寻求相关事例来说明这一观点,通过交流感受事例的来源,明确事例来源的多种途径。最后“用其法”,选取一两个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个自己熟悉的观点(道理),阅读为写作服务,至此,回归初衷。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7
【课文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几句格言,谁来读一读?
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格言?
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真理)
2、今天,老师再送同学们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这也是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
齐读课题。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3、为什么说这也是一条真理?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读课文情况
接力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课文哪些语句形象化地表达了课题的意思?(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
这其中的“?”“!”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板书:?!)
“拉直”在这是指什么?
2、课文通过了几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课文的哪些段落?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分别写了三个什么事例?
3、小组合作学习。
这三个事例中,你对哪个最感兴趣?就认真地读一读那一段。想一想这个事例中的人物是谁?“问号”是什么?发现的“真理”是什么?划下来。再想想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4、以下教学步骤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
你对哪个事例最感兴趣?给大家读一读吧。
事例1:⑴这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对什么产生了疑问?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人物
“?”
从“?”到“!”的过程
“!”
谢皮罗
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敏锐地注意紧紧抓住问号不放、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波义耳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
许多实验
大部分花草受酸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奥地利医生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
百思不得其解
一连串的疑问
反复的观察实验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⑵引读:他认为,在北半球……;如果是在南半球……;而在赤道……。
他的结论正确吗?咱们同学今天回家也去实验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⑶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为什么谢皮罗教授能从这么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也能发现真理呢?这其中历经了怎样的过程?
师:从谢皮罗教授的经历中,你有什么感受?
事例2:⑴这个事例主人公是?他有怎样的疑问?指名读文。说说他有什么疑问。
⑵由此发现的“真理”是?齐读。
⑶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
点击示: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
齐读短语。从这些短语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波义耳曾说:“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过于勤在实验上下功夫。”
师:是的,波义耳也善于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
事例3⑴这个事例主人公是?他的疑问是什么?指名读一读。
⑵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⑶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
点击示: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反复的观察实验。
引读,奥地利医生同样善于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
5、的确,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有所成就。(出示“发现、发明、创造、成就”)
这四个词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是按收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6、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默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
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小结: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7、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你知道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源于什么?用书上词来说说。(如“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谁能用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说吗?一起读一读7、8两段。
(示课件:只要你见微知著……)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就能把“?”拉直变成“!”
透过这个感叹号,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科学家们的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以及给世人的震撼……)是啊,一个“!”凝结了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谢皮罗教授激动地对世人说(指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化学家波义耳骄傲地对世人说……;奥地利医生自豪地对世人说……让我们也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8、课文学到这,相信同学们对课题一定有了新的理解。
你还能说说这样的事例吗?
四、随文练笔
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示课件──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指2名读,稍作评价。
五、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道了文章思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
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小年夜优美祝福语合集42句2023-08-16 08:12:55
小年夜祝福语短信集合26句2023-08-25 23:29:54
小年祝福语锦集50句2023-08-10 10:12:11
小年祝福语大合集51条2023-08-17 06:57:01
教学设计:我给奶奶送阳光2023-08-21 21:57:39
友谊的航程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5 08:03:4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2023-08-20 19:53:41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