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

时间:2023-08-26 09:10:07 文/马振华老师 教学设计学文网www.xuewenya.com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简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

  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⑴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⑵ 指明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篙、棹”。)

  ⑶ 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⑷ 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⑸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⑴ 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⑵ 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

  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⑶ 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

  (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油画棒画创作媒介的特点、创作手法,能够让学生学会利用相关工具和技法创作出一幅表达自己心声的油画棒画。

  2、学会画简单的油画棒画。

  教学重点:

  了解油画棒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段。

  教学准备:

  1、笔:铅笔——宜选取软性铅笔如2B、4B等铅笔用于所画对象的轮廓勾形;蜡笔——有十二色、二十四色、四十八色等,初学者选用二十四色为宜。

  2、纸:宜选取普通素描速写纸,易着色,不易将纸涂坏。

  3、其他工具:橡皮、刮刀、削笔刀、画板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句: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去做工,大脑去思考。

  用手不用脑,学习学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展示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会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有灵气、招人喜爱的小宝宝、小动物呢?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分析的方法,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观察对象,从而发现他们的特点(如长鼻子象、大耳朵兔、长颈鹿)。但应切忌教条式地给学生太多框框限制,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及画中所表现出的意趣,宜鼓励他们正确观察后大胆下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

  2、了解油画棒画的基本勾形,类似于速写。标准的执笔方法可使蜡笔不易折断。正确的涂色方法易使所画对象色彩饱满、自然、生动。

  3、掌握油画棒画的作画步骤:①我们画各种物体形象,先要把各部分归纳成不同的基本形,在进行组合描绘。步骤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大后小,先外后里,先上后下。可以先用铅笔打稿,再涂色,也可直接用蜡笔(或油画棒)去画。

  画人物形象时,多从正面去表现,可把头部画成正面,四肢和躯干等画成侧面。

  画动物形象时,头部可以画成正面或侧面,四肢、躯干等画成侧面。

  画风景建筑时,从正面、侧面都可以描绘。画交通工具时,要多从侧面去描绘。

  观察分析比较对象(抓住特点);②确定画在纸上的位置及大小(大小适宜,位置偏中);③勾形(从整体至局部,从有特点的部位到其他部位);④涂色(注意色彩的过渡、重叠,不能涂到轮廓线外);⑤勾线(用深色笔加强外轮廓,调整画面)。为了使画面上一些浅色或者重叠的物体形象更突出,就需要用颜色把各部分的轮廓勾画出来。勾线前,要先平涂好各部分的颜色,再用深色蜡笔(或油画棒)勾线,这样画面既干净又美观。如果采用彩色水笔勾线,要先用深色彩笔勾画出各部分的轮廓线,然后平涂蜡笔(或油画棒)色。反之,会因为蜡笔色的蜡性,而不好勾线。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

  2、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讲读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国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导预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狗叫) 叱(大声责骂) 倾(斜) 顷(短时间)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思考“思考一、二题”。

  三、研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词: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

  6、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们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三”):

  “一时”,同时。

  “忽”,“忽然”突然发生。

  “既而”两事相继发生。

  “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

  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会”(适逢) “厅事”(大厅、厅堂) “施”(放置)“闻”(听见) “奋”(卷起) “但”(只) “虽”(即使)“走”(跑)

  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块)抚尺 两(个)儿

  百千(个)人 百千(条)犬 百(只)手

  百(条)舌 百(张)口

  9、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⑴ 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长。者:代词,代艺人。

  “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于:介词,在。厅事:厅堂、大厅。

  “一桌……一抚尺而已”。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已”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

  “众宾客团坐……无敢哗者”。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但:副词,只,仅。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喧闹,声大而杂乱。

  ⑵ 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

  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研习课文二、三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第二部分(2~4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2、学生翻译第2段,然后师生订正: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远远地听见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着有一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遥:远。巷:胡同、里弄。吠:狗叫。惊觉:惊吓而醒过来。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过了一会儿,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拍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孩子含着奶头还在哭,妇人一边拍着,一边哼着哄他睡觉。另一个大儿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既而:时间副词,表示一事过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过了一会的意思。啼:放声哭。亦:副词,也。前一个“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后一个“乳”是名词,奶头。絮絮:连续不断地谈话。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哼着哄他睡觉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的啼哭声,大儿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叱骂大儿子的声音,一齐发出,各种维妙维肖的声响全都有了。当:值,在。是:此,这。叱:大声呵斥。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着颈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好极了。以为,认为是。妙绝:“绝”,极,副词,引伸为少有的,没有人能赶得上。

  3、提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学生口述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人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先写院外远处深夜犬吠声,这是引起本段后文所写一系列声音的缘由。“便有妇人惊觉欠伸”,“便”是时间副词,写出由于“犬吠”引起的“惊觉欠伸”,以“犬吠”到“其夫呓语”表示出声音由远转近,由院外深巷转室内,由大转小。“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写一会儿后,紧接着发出了儿子醒来的声音,大哭声音和丈夫被儿子的哭声惊醒的声音。接着因为儿啼而发出的“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以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的声音。至此,表演出了一家大小相继醒来,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声音由小转大,由简到繁。“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五种声音一时齐发,出现了口技表演的第一个高潮。而且各种声音有因果关系。因“犬吠”而引起妇人“惊觉欠伸”。不久“儿醒,大啼”,而儿大啼引起“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又引起“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4、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5、学生翻译第3段,然后师生订正:

  “未几,夫齁有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没有多久,丈夫的打呼声响起来了,妇人哄拍小孩的声音也逐渐停止了。隐约听到有老鼠(出来活动),悉悉索索作响。有盆碗一类东西被打翻,妇人在睡梦中咳嗽。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几,时间副词,没有多久。倾侧:倾斜歪倒。

  6、提问:这一段,作者描写“善口技者”表演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渐渐进入梦乡的场景。“未几”这一时间副词,承接上段描写表演的声音高潮,表现出这高潮持续了短暂时间,“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表演的响声由繁转简,由大转小,由高潮转入低潮,室内由闹转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进一步表现出室内的静。全家都已入睡,老鼠才敢出穴活动;室内非常安静,才能听到老鼠动作的声音。(这是以动衬静)。

  7、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

  8、学生翻译第4段,然后师生订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地呼喊,妇人也起来大声地呼喊,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一会,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间还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燃烧中的爆炸声,还有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拉倒房屋时,人们一齐用力发出的许许的声音,往外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听不到的。即使一个人长有一百只手,每一只手长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况;即使一个人长着一百张嘴,一张嘴长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一个地方。百千:是虚词,极言其多。作:起,这里是响起来的意思。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无”、“不”两个否定词连用,表肯定。

  “于是众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惶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奋”:本义尽全力举起的意思。这里可译成“捋、挽”。“走”:逃跑。

  9、讲析第4段。

  在这一自然段,作者描绘了“善口技者”摹拟一场突然性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景。

  这一场景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演用火警而引起的人们的惶急纷杂声音(“忽一人大呼……百千犬吠”)。

  “忽”这一副词表现出大呼“火起”的声音来得突然,出人意料,陡地掀起骇浪险峰,构成了表演的又一巨大波澜。

  “夫起大呼……两儿齐哭”,表现出声音由外到内,由少转多,由街坊大呼“火起”到室内一家人强烈反响。“俄而”表时间短暂,继室内一家大小呼喊啼哭,远近街邻被惊起,大人骇呼,小儿哭叫,狗也惊吠。三个“百千”表现出声音繁多杂乱。

  第二层次:火势猛烈的声音(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百千齐作)。

  房屋倒塌,火声爆响,风助火势,表音表现出火势的蔓廷、猛烈。

  第三层:紧张救火的声响。(又百千求救声……泼水声)。

  “中间”、“又夹”等词语的运用,表现出上述许多声音同时发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紧急情景,达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接着用“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这一夸张赞叹语句,以失火、救火作结,衬托出“善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10、指名学生朗读第5段。

  11、学生翻译第5段,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响,各种声响完全没有了。撤掉围幕一看,(里边)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毕:完全。绝:断,停止。之:代指围幕里边。

  12、提问: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这样既与第一段呼应,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具极为简单,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领是全靠一张嘴,衬托了“善口技者”技艺高超。

  提问: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精神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有以下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和动作:

  ⑴ 写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出听众专注倾听的神态,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

  ⑵ 写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进入梦乡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衬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听众的情绪。

  ⑶ 写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紧张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表现出听众已完全被带进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紧张场面中去,忘却了自己在听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场,惊骇恐惧。这是随着口技者卓越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应,作者紧密结合口技表演,写出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衬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写听众的反应也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采。

  四、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自选场景背诵(课后背诵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

  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

  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二、揭示课题

  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

  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五、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生词。

  六、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回家读书情况

  1、抽读。

  2、小组读。

  3、齐读。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1、师述: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2、课堂训练: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3、师述:

  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4、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2、共同评议。

  3、师小结: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选作:

  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五、全课总结

  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及会写的生字。

  2、借助学生自己的识字经验来识记、书写本课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再读课文,能熟练、流利地朗读。从读中巩固生字音与形。

  教具准备

  字音、生字、新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鸟叫声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小鸟,还听过各种各样的鸟叫声!你们听(播放鸟儿的叫声磁带)你们从这些鸟声中听出了一种怎样的心情?(欢快)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学习一篇美丽的课文。

  出示课题:父亲和鸟

  三、 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1、教师范读本课,学生感受,初步感知本课的人物、时间、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说说本课有哪些人物(“我”和父亲)。讲的是什么时候?(“我”的童年)是在一天清晨,父亲与我在树林边。

  三、借助字音,熟读课文

  1、教师出示字音卡片,学生准确拼读。注意“喃”字没有后鼻音,“ ”是直呼。

  2、字音与字形相结合,学生认读。注意与同音字、音近字比较。例:未——味,农——浓,南——喃,吾——焐,恩——

  3、指名朗读,或以开火车形式朗读,对读不准的读音,要予以及时纠正,并鼓励学生加强练习。

  4、自己借助字音,熟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5、指名朗读课文,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1、出示“喜、夜、重”等生字字音,指名读,随时纠正读音。注意“重”是翘舌、后鼻音。

  2、小组合作,分析字形:共同分析每个生字可用什么方法来识记。

  3、小组汇报识字方法,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4、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偏旁组字)让学生熟练认识生字。

  5、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书写笔顺与结构。

  6、学生临写,教师巡查,指正。

  五、朗读课文,巩固字音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尤其是小鸟的爱护、珍惜之情。

  2、能用“快活”说一句话,理解并掌握课后新词。

  教具准备

  1、鸟儿鸣叫歌唱的录音带。

  2、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分组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流利通畅。

  二、感悟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边读边体会内容,并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几位同学朗读全文,大家评一评,读得准不准,好不好。

  3、通过朗读课文,请用“最喜欢┅┅还有┄┄”说说父亲喜欢什么?带着十分喜爱的语气来读第一段话。

  4、找一找,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什么时代?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在哪儿?学生用叙述、平缓的语气朗读第二段话。

  5、自读第三、四段,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句子。

  6、教师出示课文插图,理解“雾朦朦”。自“自言自语”的一句话理解“喃喃”。学着用若有所思的语气朗读这一段。

  7、朗读“┅┅并没有┅┅也没有┅┅”带上自己奇怪、疑问的语气。教师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没看见一只鸟飞,没听见一声鸟叫,爸爸却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8、自读第五、六段,找出父亲说有鸟的根据。教师总结:是因为无风,叶子在动,还有鸟味。指导用轻轻的、生怕惊动小鸟的语气来读。

  9、读读课文第六段,看看我有什么发现吗?教师小结: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指导用疑问的语气来读。

  10、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7——11自然段。老师扮演父亲,同学们扮演“我”,全班共同参与,感受人物对话。

  11、学生说一说“鸟的气味”从哪来?什么时候是鸟最快活的时候?

  12、播放鸟儿歌唱的录音,观察图中父亲说话的神情,引导理解“快活”。同学们试者谈谈自己感受“快活”的时候。在理解感情的基础,用“快活”说一句话。教师适机表扬。

  13、学生自读12——16自然段,说说从这几段中又掌握了什么有关鸟儿的知识。

  14、教师引导理解“为什么在鸟儿最快活的时刻,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15、理解最后一句话,说说我为什么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

  16、男、女生合作朗读关于父亲和我对话的这几个自然段。

  17、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请同学们接力读词语。并学习“雾蒙蒙、热腾腾”说几个结构相同的词语。再说几个与“浓浓的”结构相同的词语。

  三、感情升华

  教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知识?你们了解了这个小秘密,会不会去伤害小鸟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鸟类朋友呢?(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简析:

  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本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

  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的。

  设计意图:

  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正得到放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

  3.抓题眼,引入研读。

  三、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

  1读了课文,索溪峪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野)课文通过哪几方面的描述来写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连游人也渐渐变得“野”起来。)

  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游人的“野”的?

  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

  ①赏析“山是野的。”

  a 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

  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著名字就让人胆颤。”

  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板书: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

  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

  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②赏析“水是野的。”

  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

  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

  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

  ③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

  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

  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返朴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

  4、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是啊。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四、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

  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

  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

  2.合作读。

  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这里的山野、水野,这里的野物“野”性十足,连来这里游览观景的游人也返朴归真,渐渐变得“野”起来。作者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在写景中表达了自己畅游其中的愉快的心情。

  2.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3.课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细细品读,注意体会:他们对索溪峪的感受是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

  六、总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优美的小年祝福语短信34句2023-08-17 17:54:03

三年级一面五星红旗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7 08:33:24

z c s教学设计(十五篇)2023-08-19 14:04:18

温馨小年祝福语汇编57条2023-08-11 10:22:43

三年级一面五星红旗优秀教学设计范文2023-08-17 08:33:24

z c s教学设计(十五篇)2023-08-19 14:04:18

趵突泉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2023-08-15 02:23:05

一年级池上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9 10:17:02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模板2023-08-28 06:26:0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第五册数学两篇)2023-08-19 05:04: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