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反思1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
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对于我们面上中学,大部分是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
(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2) 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 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
(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
(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学生也懒得配合了。
(6) 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 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 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建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高中教学反思2
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式教学中,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以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课堂上,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可是,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
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
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
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再次,教师用的赞赏不能太多太滥,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就让学生鼓掌。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高中教学反思3
美术课是培养我们学生审美观和道德情操的一门很好的自然学科,它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要求学生在美术方面有多么大的成就,但是最起码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要掌握,这也是高中美术课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到我们的社会和学校,小到我们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把美术当成副课,而且从学生上学开始就有这种思想,认为美术课学不学无所谓,只要将数理化语外学好就行。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因为每一门自然科学课程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本人根据多年的美术实践教学经验反思如下,有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首先要运用直观体验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高中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以欣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来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会阻碍学生兴趣的培养。所以我们必须在美术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在进行美术色彩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颜色,虽然学生对于各种颜色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对于颜色之间的变化规律和调配方法并不清楚,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出颜料自由调配,让他们自己来体会各种颜料之间的变化规律,也可以给出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用颜料调配出来,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颜料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地也得到了锻炼。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我们不但要求具有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更要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材钻研、课件设计、教学方式上下大力气进行研究,总结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了解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就是要处理好专业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高中美术特长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和其他学生相比,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要重一些。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压力增大,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专业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就会思想崩溃,造成学生专业、文化两耽误。所以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时常地帮助学生减轻思想压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心理上真正认识到文化和专业之间的关系。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学生要及时地和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流。
总之,高中美术教学要求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让学生因为有“美术”而快乐。
高中教学反思3
作为一名教师,自然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它更是体现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最佳途径。正因如此,任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经常接受校内外领导、同事的听课调研、视导和选拔。于是,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等等应运而生。
笔者作为一名资历甚浅的青年教师,在短短几年的教学工作生活中,也经历了各种汇报课、优质课的磨练,并从中不断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业务水平亦得以提升。在此,欲将自己的一点拙见提出,与广大青年教师共勉。
时间证明:在多数情况下,青年教师精心准备的‘精品课’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确可称之为‘优质课’。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老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除去知识储备,业务素质之外,更多的教师摆在自己的心理战术上,记得张洁在 《我的四季》一文中曾对自己的过失捶胸顿足,那青年教师如何让自己的优质课亮起来,而不至于湮没无闻呢?
首先,我们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更确切地说,是心理弱点。
青年教师刚刚离开校门,走上教学岗位,满腔热情,总向往海阔天空,能有一番大作为,一味的梦想得到一个好结果,恨不得马上脱颖而出,得到领导的赏识,学生的认可。但正是由于这种求胜心理过急,期望值过高,所以,一开始就给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踯躅而行。在这种心理压力下,我们往往刻意的表现自我,‘用一节完美无缺的课展示自我’似乎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然而,青年教师本身教学经验不足,当接到听课通知后,听说很多领导听课,顿感焦虑、害怕,尤其是期限非常短时,更是担心‘砸锅’,手足无措,开始处于一种紧张、惧怕的心理状态下。
听课时,若一切顺利尚可。但假若突发事件来临时,青年教师便头脑失灵,不知如何应对,立马有‘全盘皆输’的想法,以致影响自身水平和创造力的发挥。更有甚者,会产生‘破罐子破摔’之念。此时的课堂便会变得沉闷、紊乱,而教师的表情也会顿时转阴,情绪低落,从而导致整堂课的失败。而在心理上,一次的失利让他变得越来越在乎他人的评价,给自己蒙上一层阴影。一旦面对听课者,往往就自惭形秽。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自己处于自己所铺设的阴影之中而不能自拔。
那么,青年教师究竟应如何把心里调适到最佳状态,以使自己的课成为真正的优质课呢?
首先,应该认真研究自己,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优势树立信心。但前提是必须具备较硬的业务素质和知识储备。平时,应多向老教师请教,多听课,也多请别人听自己的课,评自己的课,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切记闭门造车。有丰富的知识做后盾,我们方可指挥若定,而不至于方寸大乱。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接到听课通知时,我们要坐下来,静下来,认真备课。在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翻阅相关资料的同时,不妨权衡下例问题:用哪种教学思路?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有无必要试讲?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镇定自若。
课堂是我们的舞台,而不是行刑之处。在这舞台上,我们可以尽情地把一个光芒四射的自我展示给学生、领导和同事。既然我们有自己的长处,就不要羞于示人,而要让它亮起来,成为你最耀眼的地方。
但是,一个教师,无论备课多么细,都不可能得到每一位听课人的认可,课堂上也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其实,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交流过程,整个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难免出现不尽人意之处,这是正常的。当突发事件来临时,一定要沉着、冷静,注意自制和灵活控导。那种因小失大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此为戒,结合实际,认真反思,对症下药,让自己能收放自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注意教学改革,让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成为真正的优质课。
当然,以上冗言仅仅是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一家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高中教学反思4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针对普及高中教育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将教材内容的问题化。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认真详实备课,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点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经常查阅相关学科书籍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网上搜索寻找资料,借鉴教法。
利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摆脱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我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在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探索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如将PPT制作的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活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可谓声色并茂、图文并举。目前我正在积极探索网络型课件制作,使校园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网络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可见,作为*的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是很必要的。此外,学生课堂活动也是我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如历史辩论、历史小短剧等。总之,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学生活动,都需要教师甚至是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详实的备课,才能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激发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历史学习的社会意义,唤起学习历史的热情,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
1、针对教材的枯燥无味,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搜集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尽量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历史故事中灌输着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传递人文精神,树立起民族气节和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老师讲的轻松,学生们学的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2、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创设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抽象的变具体,制作优秀课件、剪辑影像资料,丰富学生的试听感受,渲染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课堂气氛的关系很大。有提问而又得当,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往往一堂课的重点部分通过一到两个高质量的提问就能解决。而这一到两个提问往往能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所以教师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把自己精心设计的这一到两个提问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从中悟出提问的技巧。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跃进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
五、结合学生的实际,将知识整合
在教学中,我往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 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使学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 教学效果。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学就是适应于自己,又适合学生的 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分数提高的教学。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 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 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中教学反思5
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自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2、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3、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对比、评价。 “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求知的无穷乐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现在进行时,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的不断实践,追求这样的一种境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和合作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素质。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温馨父亲节祝福语32条2023-08-11 11:19:46
父亲节给爸爸的短信祝福2023-08-24 04:45:51
精选母亲节祝福问候语大汇总69句2023-08-15 01:56:29
我批改作业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反思2023-08-13 15:25:32
我批改作业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反思2023-08-13 15:25:32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2023-08-22 22:24:40
关于我的一家教学反思2023-08-19 20:24:37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8-23 17:32:0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27 03:55:5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2023-08-15 2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