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时间:2023-08-24 14:30:30 文/阿林老师 教学反思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篇1

  《苏州园林》是叶老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文字通俗易懂。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又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如果上课反复地讲,势必会使学生兴味索然,因此必须另辟蹊径,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认识到此文的深意所在。所以,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培养自学能力中的质疑解疑能力”。教学方法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从“有疑(”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语文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创新方面主要体现有: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料,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将问题归纳分类,要求学生按一定范围集中提问。这些问题主要涉及课文的难点、疑点及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体现出质疑的层次性,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综合”这一更高层次上质疑,鼓励学生打破“陈规”去思考,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方位认识,多层面分析,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事实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篇2

  在我们小榄这里,学生们平时可以看到园林建筑,但是,能深入地欣赏,那还不算,大多只是从表面看看罢了。其实,如果细心地欣赏,你会有惊喜的发现!

  中国园林是极富传统文化意蕴的,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所以,教这篇课文时,我认为本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学说明文,还要让学生学会用鉴赏者的眼光来看园林,再进一步从细处来观察,从传统艺术来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园林、保护园林、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苏州园林》虽然是介绍“苏州园林”,体裁是说明文,但是语言简洁、生动,很有一种“图画美”,给人美的感受。我认为,教学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苏州各名园的图片和资料,深入了解。上课时,再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传统说明文学习时的单调、乏味一扫而光,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唤起了他们的美感,沉醉在美好的事物中。教师趁势让学生列举祖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学生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说,课堂气氛活跃,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使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去说明,怎样适当运用说明方法,还不够具体,学生在这些方面比较薄弱,对学生的具体训练少了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还不理想。我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讨。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强化说明文的有关知识,使学生逐渐对说明文加深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断进步。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篇3

  课堂案例

  (一)学生说:“我感受不到《苏州园林》的一丝美感。”

  《苏州园林》的教学已近尾声,照例,我又询问学生还有什么要说的。沉默一下之后,一个男孩子举手了,一发言,却是石破天惊,他居然说他没有在这篇文章里面感受到一丝美感。《苏州园林》虽然是一篇说明文,可它是一篇谈苏州园林之美的说明文,是大作家叶圣陶先生的经典之作,怎么不美呢?就上课的情形和孩子的学习反馈来看,我还自认为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成功的,他们对于说明文的阅读把握也是挺到位的。可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附和,纷纷表示也有此感。他的问题、大家的表现让我一惊,然而我又实实在在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

  此时,我的脑子飞速运转,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顺利完成了,这个问题要不要展开?这个问题较复杂,会不会把握不住?然而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打击他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乘机引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于是,我决定还是解决这个问题,先摸清状况:“你们所说的无美感究竟是指文本无美感还是苏州园林无美感?”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最后答案是两者都有。问题的症结弄明白了,多花费些时间做些额外的事或许也有价值。可是具体怎么做我心中确实也是没有谱,孩子们已掌握了说明文的知识要点,他们不认可的是作者的行文风格,而这恐怕不是靠我生硬的灌输就能扭转的思维。适逢救命的下课铃声响了,我也趁机宣布下课,请同学们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下节课再讨论。

  (二)学生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保留我的观点。”

  回办公室的路上,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一看,是学校为了迎校庆,正在整修教学楼前坪花坛,那花坛外围是一溜整齐的四季青,中间是一整块碧绿的兰草,中心是一棵挺拔的小松树,看得出追求的就是西方园林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再一想,教学楼后坪花坛风格却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几竿修竹,凤尾森森,几株木槿,高低错落,绿草茵茵,极具清幽之美。念此,脑中豁然开朗,此乃极佳的教学工具。

  又到上课,先给孩子们十分钟去看看学校的前后两个花坛,请他们回来后告诉我哪个更美。孩子们自是欢呼雀跃的去看了,回来都迫不及待的告诉我,当然更喜欢后坪花坛。他们的理由也显示出他们已具备初级审美趣味,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也有一定理解。于是,我趁热打铁,问他们叶圣陶先生是不是也持这个观点并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聪明的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文章中的段落:叶圣陶先生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时就是用“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我再追问,除了这点美之外,作者还介绍了苏州园林具备的哪些美,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经过一番挖掘,大家又找到了许多文段,顺带也回忆了我们家乡很多美丽的景点。看着大家心满意足的样子,我问他们:“苏州园林到底美不美呢?”此时是异口同声:“美。”而经过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无形中也有所提高。

  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美不美”没有解决。

  我又开始提问,这样美的园林你们认为怎样写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用写景的记叙文最好了,并且文中要夹杂大量的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用优美的语言来衬托美丽的园林。对于这一点,我深表赞同。观点得到认可的孩子们对叶圣陶的文章越发挑剔起来,觉得他写得实在是太朴实了。我引导他们回顾旧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你们感受到的苏州园林之美是不是作者的文章带来的?经过一番梳理,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叶圣陶先生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有一百多个,而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再用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且这篇文章是为一本影集写序,所以文章留有余地,目的就是要使人不断回味和思索,也想亲自到苏州园林观赏一番,去领略其中的美景。至此,孩子们即使不是很欣赏叶圣陶的这篇说明文,至少也得到了一个知识:写作目的不同,读者不同,那么作品的表现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篇4

  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我摒弃旧传统“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先创设情景导入,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从2—9段中找出含有“图画”的句子。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但这有一定的难度,对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否会完成,我心里没有底,但总想试试,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学生很聪颖,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为这10个句子标上序号,分组讨论,找出说明整体、局部、细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各自的说明对象,从而解决每段的中心句。第二课时学生配乐选段朗诵,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已是水到渠成了。

  课堂结束之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课文的结尾是否画蛇添足”,想象“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会写什么?”;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美”,学生纷纷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学生笔下的校园美五彩缤纷,虽然稚嫩,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已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就是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待于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教学反思:

  说实话,我上《苏州园林》这堂课,准备很仓促。开始选这篇课文上试教课的时候,征求周末流动学院的指导老师的意见。老师就指出,我选这篇课文上公开课不太明智。因为这篇课文不好上,难上出另人满意的效果。最终我还是选这篇课文,其中有别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我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别人觉得不好上的课文,我要试试看。

  今天在初二(6)班上完了这堂课,但由于组里开会,没来得及评课(这是一大遗憾,没有听到老师们对我这堂课的建议和意见)。自己回过头来想想,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难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上,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2、能结合课文引用一些课外古诗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4、教学过程较为流畅。

  但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外,自己总结如下:

  1、时间有点赶,我设计这篇教案的时候,初衷是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同样的,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2、陈策说我这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导语,二是引用刘国正的诗,来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总的特征。但我觉得我还是没有很好的利用这首诗,从回答问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如果我当时能适当展开一下,说说这首诗的意境,可能会取到课文和诗歌相得益彰的效果。

  3、课堂中讲到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的时候,学生当中产生了争议。有人认为作者采用的是空间顺序,有人认为是逻辑顺序。课堂这时候也活跃起来。我知道,这是学生还没真正理解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概念和它们的作用。可我当时也只是简单交代了一下,没有去更深的挖掘。

  当然课堂的不足之处远不止这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深在此山中。”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篇5

  自十月份中旬以来自己就着手准备《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讲解,至11月x日下午于学校智慧教室进行汇报展示,准备时间有近50日之久。如此长的时间去备一堂课按照常理应是可以调整出一节让人满意的课堂,但事实却与之大相径庭。27日下午展示课后我们语文组内老师进行了评议,提出建议与改正方法。会后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挫败感。

  一堂全力以赴的课最终以这样的效果结尾确实不甘,最初备课过程中组内老师早已对我的课堂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设计确定后初期试讲有幸教研员张老师去听了一节试讲课,课后给出了严厉的教导,展示课结束后的评课会议上学校王波老师又是对我所上的课堂进行了批判。诸位前辈的教诲仍萦绕在耳边,回味这一路的备课经历不禁心酸,心生挫败。不是因为被批评的伤心而是想不透为什么自己构思好的想法为何在课堂上呈现不出来。直至周末张老师向我们推荐李华平老师的一篇文章《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自己方如醍醐灌顶。失败原不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而是出发时方向已经错了。

  这堂课中自己远达不到李华平老师所指出的“所上语文课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丛林中”的层次,但确确实实是“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道,失却了语文教学的味道”。课堂的设计使自己不自觉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先入为主的教学思想,自我个性化解读的炫耀使得课堂面目全非。

  这堂课的设计想法起源于暑期的培训作业,在征求课例研究内容时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尝试探究说明文在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改进。个人感觉讲解说明类文章时,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理解性把握说明文的知识方法。但现实教学中因文体特征学生对此类文体兴趣不高,很多教师对说明文只是以简单的知识点讲解为主,学生也只能是生硬记忆,造成有辨识能力而无确切的理解感受,造成在说明文学习上愈行愈远。所以讲解过程中应做到不要以学生初始兴趣来定位文本的教学而是以科学正确的文本教学来调动学生兴趣。这一想法提出后组内老师鼓励我可以进行尝试,并确定我成为课题的实验教师。是以自己沉浸在这个想法之中,力图呈现这样的效果。

  如李华平老师所言,语文课的偏离往往始于老师课堂之前是否已存有“成见”。文中讲到“简单地说,就是读者的自我意识在文本解读中的恶性膨胀,用自己的感受或者观点代替对文本本身的细读。抱着一个“成见”(早就有的观点)去读文本,用这个“成见”去解释文本,并用文本中的话来证实自己的“成见”。这样一来,解读文本前已有这个“成见”,读过文本以后,还是这个“成见”,这个文本就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唯一可用的价值就是作为引出解读者抛售“成见”的“引子”。自己在研读《苏州园林》文本之初就已经确定了文本解读的方向,我要在这篇文章之中解读出说明文章中存在的人文性色彩。为此在课堂上自己步步为营,设置情景带着学生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去走。而如此经典的文章在自己的手中就成了一个引出自己理解的一个工具。个人的解读完全代替了学生们与文本对话后生成的理解。个人的偏执也使得课堂教学失去其最本真的意义。想想自己确实悲哀,而对被我生拉硬拽上完这堂课的学生来说确实可怜。

  静下心来再去整理自己的备课材料时,发觉自己在备课准备过程中所准备内容和侧重方向多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真正的关于文章的解读,知识性的讲授的部分自己却没有足够重视。想来也太可怕,语文课不是炫耀个人解读的平台,也不是为达成自己目标而进行的尝试。当我们在想给孩子们呈现什么的时候也应该先想一想,通过语文学科知识这一阶段的孩子应该接受的是什么;沉醉于个人的解读时是否应该想一想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语文学科规律而大部分都能获得你的这种解读。自己所谓“深度”的发掘,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灌输,扼杀了学生们自己思考的空间,课改的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倡导从何体现。语文课想来我们讲的是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不是呈现自己的成果,我们给予学生的是过程的陪伴而不是终点的召唤。语文课,不必这么难,也不止于这么简单。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8-25 12:49:13

公园、春天、难过的教学反思2023-08-18 22:18:32

除夕祝福语汇总95句2023-08-25 14:41:09

母亲节祝福微信问候语摘录35条2023-08-14 22:49:05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8-25 12:49:13

公园、春天、难过的教学反思2023-08-18 22:18:32

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2023-08-25 19:53:3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8-23 17:32:0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8-27 03:55:5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2023-08-15 22:29:01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