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秤
1.多媒体课件演示:两个小卡通人物,一个举着一包红枣,另一个举着一包膨化食品。两人争论不休,都说自己的东西重。
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来比一比,哪个物品重些?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办法,得出结论:掂一掂、称一称。
3.师生共同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4.认识秤。教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充分感知。
[说明: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根据称一称活动的需要,很自然想到秤,让学生在需要中学。]
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
1.活动体验,初步感知。
掂一掂1千克红枣的重量,体验1千克。
掂一掂不够1千克的膨化食品的重量。
比一比,掂两种实物重量的感觉。
学生实践后交流体验的结果。
[说明:通过掂一掂、比一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1千克重量的大小,有利于1千克概念的形成。]
2.观察秤面,认识秤面上的数字刻度。
根据秤面上的数字刻度,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概括:如果称某种物体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如果指着2,就是重2千克
3.教学试一试,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小组活动:分工合作,轮流实践,交流体验。
活动一:称出1千克大米,装进袋里,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用心好好体验。
活动二:称出1千克鸡蛋。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重1千克,再称一称,然后数一数,拎一拎。
4.介绍千克的符号:kg,板书:千克(kg)
[说明: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体验空间,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经历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触觉感知,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加快概念的建立。]
三、巩固概念、拓展应用
1.出示标有净含量的袋装食品,让学生观察外包装,交流从包装袋上获得的数据信息,然后再掂一掂,称一称。
比较净含量和秤得的重量,理解净含量的意义。
2.借助多媒体播放乘坐电梯的录像实况,了解电梯和货车的载重情况。
3.看秤面上的刻度说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3、4题)
4.阅读课本32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说明:练习让学生经历了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巩固概念的同时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吗?
2.课后实践活动:
(1)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千克。
(2)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说明:把课堂里学到的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现实生活中,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社会性,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同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同学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天平 、弹簧秤 、小蜗牛、盐、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
同学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同学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同学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同学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协助同学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同学的猜测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同学始终怀着丰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买的蛋卷7 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叶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
生4:我姥爷卖药材用的是天平。
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和用法)
(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客人,瞧!是什么?
生齐声说:一只小蜗牛。
师: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同学脸上洋溢着喜悦,齐声说想)
师:那么我们选什么秤来称呢?
生:天平。
(教师示范操作,同学纷纷下位围观)
师:瞧!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生:l。
师:对!这只蜗牛重1克,1克究竟有多重呢?请你们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同学兴趣很高,纷纷掂量、猜想)
生1:1克。
生2:2克。
师:到底是几克呢?请各小组称一称,看看谁估量的最准。
同学操作活动,稍后,就有同学“耶!我们猜对了!重1克”。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们一起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轻哟!
师:1克真的是好轻。大自然中象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生l:一小块橡皮。
生2:2粒黄豆。
生3:1个扣子。
生4:1个小发卡。
生5:两块石子。
生6马上站起来补充说:必需是小石子,大石子1个就够了。
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假如多一点或少一点,请你取整数)(学们纷纷称方便面、数学书、文具盒……)
(三)在操作交流中明理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1:300克
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看质量标注:500克。
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
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同学掂量)
师:假如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
生:不行!重了。
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秤的用法?
(同学介绍)
师:来!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书)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
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
师:你能从你的资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有的称,有的忙添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
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身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同学相互传送,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师:掂过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1:1千克有点重。
生2:1千克的物品拎时间长了胳膊有点酸。
生3:他们大小不一样,都是一样重。
生4:都是1千克重,但有的物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师:为什么呀?
生4:轻的东西就多一些,重的东西就少一些。
师: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竖大拇指)。
师:请各小组同学拿身的书包、凳子,先估计一下有多重,再来称一称。(小组活动,并记录下估计的重量和称出的重量。)
(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应用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 88页第一题。
2.出示健康秤,同学们排队称一称,并记录下自身的体重。
(五)教学:说一说你在这一节课中有什么 收获。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3
教学内容:
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2. 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
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二)探索新知
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刚才我们通过抱一抱和掂一掂都可以大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轻重,那么要知道物品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
(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5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2.认识秤。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
(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
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弹簧秤:把物品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品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品的质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品的质量。
3. 简单介绍天平和盘秤的用法。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台天平和一个台秤。老师简单介绍天平各部分的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砝码……(边指边说)
师: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先在左边的盘里放上要称的物品,然后在右边的盘里放上砝码,直到天平的指针在标尺的中间为止。这时天平平衡表示两端的质量相等,计算出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的标尺指示的刻度的和就是左盘中物品的质量。(边操作边介绍)同学们桌上的天平,老师已经调试好了,在使用的时候,右边放砝码,左边放物品,打开红色的砝码盒,里面有一个小镊子,一定要用小镊子来夹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如果用手直接拿会腐蚀砝码。现在用小镊子夹取每个砝码认识一下每个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分组认识砝码。
师:现在老师把1克的砝码放在台秤的盘里,看看秤的指针有什么变化?
师:指针所指的位置就是1克。现在同学们每人选不同克数的砝码,看看指针的位置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砝码的质量。
4. 认识克。
(1)称一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台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台秤或天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称和质量做好记录。看在3分内哪组同学称的物品最多,哪组就是优胜组! 学生分组称物品。
(2)说一说。你称的这些物品的重量。
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师边说边板书:克——g)
(3)掂一掂。
师: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把你们刚才称的1克的物品拿出来,比如一枚2分的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什么感觉?
(4)找一找。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物品体会1克的质量太棒了!
(5)猜一猜。
师:同学们不要称,猜一猜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大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猜完之后再称一称看对不对?
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汇报。
(6)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任选3~4件物品合在一起,先估一估它的质量,然后再验证估计得准不准。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小组内验证,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5. 认识千克。
(1)教师介绍。
师:刚才有的组的同学称的物品合在一起的质量达到1000多克甚至20xx多克,在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要写很多数,如果不注意还有可能写错,是不是不方便?怎么办呢?
师:我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非常聪明。结合课前的调查知道,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表示。非常好!称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作单位的,千克用kg表示。(师边说板书:千克——kg)
师:同学们刚才称的盐一袋是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一袋牛奶是250克,4袋牛奶也是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大家掂一掂两袋盐或4袋牛奶,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3)找一找。
师: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也就是2斤。那么在你周围还能找到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千克?
(4)拎一拎。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
学生有的把几个小组的盐都收集起来拎一拎,有的把书包称一称再拎一拎……
(5)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质量。
6. 教学1千克=1000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那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多少克才是1千克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想办法验证!
(三)总结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20页的图。
师:说一说下面物品的质量各是多少?
(1)指导学生看第一个秤面上的刻度。
师:从秤面上看这个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东西? 两个鸡蛋重多少? 一个鸡蛋重多少呢?
(2)第2小题生自己做。
2. 教科书第20页“练一练”的第2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
3. 教科书第20页“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重些?
4. 单位用错的日记。
师:老师这里有一篇日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早晨,我在2千米高的床上起来,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4
教学目标: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重点难点: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5
教学内容:
千克、克的认识。
教学要求:
1、 使同学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 使同学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同学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标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坚持平衡。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假如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时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
(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同学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观赏别的小组。
(以上视同学的表示发给一个信封,同学不能当场打开)
3、同学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身是怎么购物的。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1)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7
教材简析:
认识千克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5~38页上的内容。教材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物体轻重的概念,再认识各式各样的秤,接着引出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的建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然后通过观察秤面和相关的物品,认识1千克,再让学生试着称1千克的大米、鸡蛋,拎一拎、数一数,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
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
教材还结合认识千克,在你知道吗?栏目中,介绍了旅客乘坐火车或飞机时可以免费携带行李重量的规定。
设计理念:
1、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2、在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流程:
一、 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1、感知轻重
(1)播放录象故事:一天,妈妈和小明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妈妈拿了一袋红枣,小明拿了一袋膨化食品。小明对妈妈说:这两袋食品,哪一袋重一些?
(2)猜一猜:你认为哪一袋重?
(3)议一议:那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吗?
(4)试一试: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
(5)质疑:看来物体有轻有重,怎样才能知道物体具体有多重呢?这就要用到秤。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巧妙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1) 说一说:你曾见过哪些的秤?它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 电脑演示各种秤。
(3) (屏幕上出示台秤)介绍:在生活中,人们秤一般物品时都使用台秤。
3、认识千克
(1) 介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2) 观察: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么?
(3) 说明:秤面上的数可以表示所称物体的重量,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
(4) 操作:在台秤上放上一袋红枣,指针指着数字几?
(5) 提问:你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这袋红枣重1千克。
(6) 找一找: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
4、试一试
(1) 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
(2) 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质量。]
二、 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巩固练习
(1)买蔬菜
①继续播放录象故事:小明和妈妈又来到了蔬菜专区,买了白菜、冬瓜、芹菜、南瓜。
②(出示图)小组讨论:你能根据图上表示的意思说一说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你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③看了这几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买水果
①继续播放录象故事:小明和妈妈又来到了水果专区,买了西瓜和菠萝。
②(出示图)小组讨论:你能根据图上表示的意思说一说西瓜和菠萝大约重几千克?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 买大米
①继续播放录象故事:小明看到超市的一边堆着几袋米,他想知道一共重多少千克?可以算一算。
②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买东西、称东西的过程,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2、拓展知识
(1) 理解净含量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①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②净含量表示什么意思?
③说明: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2) 理解载重量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①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
②载重量表示什么意思?
③说明:净含量是指能负担的重量。
[把知识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3) 听你知道吗?
三、 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四、 课外实践活动
1、到商店里去看一看,了解哪些物品重1千克。
2、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8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单位的基础上,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估量物品的质量。
3、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估量物品的质量。
设计特色:注重突出学生的活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去体验、感知,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含义。教学立足于现实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可以运用于生活。
教具准备:
天平、盘秤、盐每组2袋用黑袋包装、每组1袋重1千克的沙子、每生自准备1个苹果、1个2分硬币。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做手指操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活动活动小手,老师教你们做做手指操好吗?真不错一下就学会了,相信你们呆会儿会把最棒的一面展示出来的,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一、生活引入,感知轻重。
1、谈话: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的手特灵巧,现在再来考考大家的反应,一起来判断老师说的话是对还是错。注意了:
教鞭长,粉笔短;
男同学多,同学少;
老师高,这位同学矮;
老师轻,这位同学重;
师:果然聪明!看来生活中的物体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高有矮,还有轻有重。
2、汇报老师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在超市收集了一些物品的轻重(出示挂图)
一袋饼干重110克、一盒香皂重180克、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一听奶粉重900克、一袋苹果重2千克
师: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轻重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物品的单位是克,有些是千克。
师:真能干!生活中说物品的轻重就是物品的质量。孩子们发现的克与千克就是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与千克。(揭示课题)克和千克是全世界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克可以英文字母g来表示,千克用kg来表示。
师:有关克与千克你还知道些什么?大多数小朋友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对克和千克比较陌生是吗?不过我相信通过呆会儿的学习,你会与克和千克交上好朋友的。
二、感知经历,加深认识。
1、掂一掂
师:到底1克有多重?1千克又有多重呢?请看,这是一个2分币,请你也拿起来像老师这样轻轻地掂一掂,掂过之后,你的感觉怎样?(很轻)孩子们,这个2分币大约就重1克。说明1克怎么样?
师:再看,这是一袋重一千克的沙子,请你也放在手里轻轻地掂一掂。小组轮流掂一掂,感受感受。1千克怎么样?
师:来,像老师这样一手放1千克的沙子,一手放1克的2分币,小组再轮流掂一掂,比一比。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通过掂一掂质量是1千克和1克的物品,我们都觉得1克很轻,1千克比较重。
2、找一找
师:好,把1克和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下面我们就用感觉来找一找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请听要求:在你们的桌上找出重大约1克的物品放一堆,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也放一堆。比一比那个小组最快。
师:(指一小组)告诉大家,大约重1克的物品有哪些?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这些物品你们是怎样找的?(通过掂一掂,凭感觉找出来的)其他小组同意吗?究竟它们的重是不是1克和1千克呢?我们可以怎样验证?(用秤来称)
3、称一称
(1)师:是个好办法,要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一称。那么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生答)现在我们来认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出示挂图)说说在哪见过?
(2)师:现在我们就用秤来称一称找出的这些物品。这是一粒花生米,应选用什么秤来称?(天平)这是一架调好的天平,在使用天平时,把物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物品的质量和砝码的质量相等。花生米太轻了,我们不需要使用砝码,只要移动标尺就行了,(师演示)看,平衡了,说明花生米的质量就就1克。
(3)师:我们再来验证这袋物品(黑色包裹的两包盐),放在天平上合适吗?为什么?那选用什么秤?(盘秤)(出示盘秤并介绍如何认秤)
师:来,看看这包物品到底有多重?演示(板书:1千克)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自己的估计能力怎样?(4)师:其实,这袋物品里还藏着秘密呢?请你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盐)有几包?(两包)你能猜一猜1包有多重吗?(500克)你怎样知道的?你真善于观察!掂一掂,500克的感觉怎样?
师:一包盐500克,那两包同样的盐合在一起是多少克?(板书:1000克)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看来1千克和1000都是这袋盐的重量,它们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合表示?(=)1千克=1000克(范读)
4、估一估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一刀砍”的本领吗?(没有)就是有一个卖肉的屠夫,他卖肉时不需使用秤。如果你需要1斤肉,他眼瞅一下,一刀砍下去就是一斤;需要2斤,一刀砍下去就是2斤,不多也不少。厉害吧?你想不想练就这样的'本领?那我们也来练练吧。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9
教学目标:
1. 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
2. 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3. 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与计算。
4. 培养估量物体轻重的意识,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弹簧秤、盘秤、字典、书包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还学会了秤的使用方法。) 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1克有多重?(出示一枚2分硬币)
2.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字典。这本字典好重啊,看来里面包含了很多的知识,谁能估测一下,它有多重呢?
二、探究新知
(一)千克的认识
1. 我们刚才都估测了一下,现在让我们用盘秤来秤一秤,看看到底有多重呢?(把字典放到秤上),出示课件。 老师的字典是0g吗?请你说一说。
2. 1000g与0g刻度重合,这本书应该是1000g。
3. 这里1000克我们还可以表示成1千克,千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重量单位。用英文字母kg表示。
板书:1千克=1000克 1kg=1000g
4. 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停顿)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读1千克与1000克的区别)
5. 我们已经知道1克和一枚2分硬币差不多重(出示硬币,让学生感知2分硬币是非常轻的),那1千克有多重呢?(抛一抛字典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字典非常重) 请几个小朋友们掂一掂字典的重量,感知一下1千克的重量。 (让学生掂一掂小组内放置的1千克的常见物品:几本数学书、几袋糖、几包瓜子、几只苹果等。)
6. 那两本字典就是多少千克呢?也就是多少克呢?
[板书:2kg=20xxg] 3千克是多少克?4千克呢?
(二)填写合适的单位
1. 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我们到底该怎样使用它们呢?
2. 出示题目: 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克或千克)填写在括号内:
(1)圆规重35 ( )
(2)书桌重10 ( )
(3)足球重350( )
(4)鸡蛋重65 ( )
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学生反馈结果。
(手势校对,1表示克,2表示千克,说说理由)
(让学生搬一搬书桌,感知差不多与10本1千克的字典一样重的重量。)
3. 小结:我们已经知道了1克与1千克大约有多重,那么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比较2分硬币和一本字典的重量的大小,去估测实际物体。
(三)秤重
1. 出示:实物书包。
估一估它有多重呢? 现在我们来秤一下,看谁估得准。 你们仔细看,它不正好是整千克数,怎么办呢?这个指针这样的指向,我们该怎么读呢?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 小结
书包的重量是2千克900克,读作二千克九百克。 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用g来表示。
3. 我们在进行换算的时候应该怎么想呢?请多个同学说一说。
(先把2千克换算成20xx克,再加上后面的900克就是2900克了。)
4. 小结
把不是整千克数的重量换算成克,先把千克换算成克,再加上后面的克就可以了。
(四)小练习
1. 师:现在我们有这两样物品,已经秤好了,请你读一下,并用两种方法表示。(书上第3题,独立完成)
2. 学生看图片交流。(说一说换算的过程)
二、克和千克的计算
现在让我们看图片,出示课件。 你们能根据图片说一说吗? 把600克橘子放在重320克的篮子里,合起来共有多重?计算并在秤面上画出指针。(独立完成) 汇报。
(1)320g+600g=920g
(2)秤面9的数字再往上两小格就是920g了。
板书课题:计算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5000g=( )kg8kg=( )g6kg800g=( )g5kg200g=( )g450g+320g=( )g980g-450g=( )g
师:请小朋友说说我们在换算千克和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完成书上第6题。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掂一掂,估计一下每样东西的轻重,把估计的值填入表中,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际测量。 被测物品 估计的轻重 实际的轻重 数学课本 铅笔盒 数学练习册 新华字典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无法使用秤精确地去测量物体的重量,那就只有靠我们小朋友自己估测,并要尽量把重量估的最接近。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0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
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
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 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5)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C、千克与克的关系。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一袋精盐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现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盐是1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一袋腌制盐和两袋精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加上什么符号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但单位不同)那么现在你说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呢?
小结:克与千克有着这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脑筋急转弯
出示练习十八的第五题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红的体重是35Kg。( )
(5)一箱苹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
2、称一称
同学们,称体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单位?(千克,人比较重)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我们来称一称吧!
请三名同学上来,猜猜谁最重,谁最轻。分别称出体重,找出最轻和最重的。
老师建议:希望瘦小的同学不要挑食,过胖的同学要科学饮食,人人争取有个健康的身体,好吗?
4、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一头可爱的小猪,紧接着来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还下了一个大鸡蛋,它们来是想让你们帮助它们解决一件它们的烦心事,你们愿意吗?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们的体重给弄混了,你们能为他们找到合适的重量吗?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概括: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除了今天认识的克与千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吗?(可以向学生介绍斤、两、公斤、吨)
(五)课后实践
同学们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体重,再问问妈妈你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制作一个自我小档案,体会一下妈妈养育你所付出的艰辛,让我们用成绩来回报父母。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1
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㈡能力训练点
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㈢情感教育点
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盘秤、有奖竞猜的物品、一个1角硬币
(学生用)六人一组:10个1角硬币、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盐、苹果、饼干、石头、米、花生米、果冻等......
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好吗?
生:好!
师:我们去看一看。
1、观看课件演示:(熊猫森林超市开张情景)
咦,什么声音,这么热闹?
噢,原来今天是熊猫森林超市开张的日子。
2、课件显示(超市内部场景)
师:好,我们进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出看到的商品名称、质量、有数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4、请打开课本P86页。
二、认识称。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来称。
师:那么你知道哪些称呢?
生:(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
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
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
师:大家真留意身边的事物。
三、感觉体验,形成质量观念。
1、认识1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1角硬币)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生:1克......
师: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请看屏幕。(播放录像)
师:你们真棒,一枚1角的硬币约重1克。请大家拿一枚1角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现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乒乓球、小发夹、药片、小螺丝、纽扣、图钉......
师:你们真利害能找到这么多大约1克的物品,那你还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吗?
生:......
师:大家真聪明,找到这么多以克为单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师:请大家从篮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看哪一组找得最快。准备开始。
师:大家都来感觉一下。
2、认识千克
师:刚才第二小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现在我们再来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准备开始!
师:找得好快啊!这是一包500克的盐。(500克)
师:一袋盐500克,那么两袋呢?(生答师板书:1000克)
师:我们在验证之前一齐来认识盘称。我们一齐来观察一下。(观察盘称认识盘称)
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把两袋盐放在一起,用盘秤称一称。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学生操作称量)
生:1千克
师:1000克里面有几个1克呢?(1000个)
师: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个重呢?(相等)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师:老师想到超市买几样东西你能帮帮老师吗?(能)
[要求:请各组合作帮忙称出1千克的物品]
学生汇报:我们组称了6个苹果是1千克......
师:通过称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六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生:我发现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
生:我发现虽然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但是他们的重量是一样的。
师:你们的发现可真多!谢谢大家的帮忙。
师:现在我们每人轮流掂一掂,试一试这1千克的感觉,各小组也可以交换物品试一试。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1千克很重。
生:我觉得1千克比1克重多了。
生:我觉得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真的吗?好了,我们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师:感觉怎么样。
生:1克很轻,1千克很重。
生: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称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86,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熊猫老板很想请大家去他的超市帮忙,你愿意吗?听听熊猫老板的要求吧?(想成为我的职员可不容易,要经过三关的考验。勇敢的小朋友请来吧!)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1、书P88页2。
2、书P89页4。
3、书P89页5。
第二关:判断提。(学生用动作判断)
(1)一个1角硬币重1克,10个1角硬币重1千克。()
(2)5千克比5000克要轻一些。()
(3)小明重25千克。()
(4)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第三关:亮亮去春游写了一篇日记请小组合作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改正。(课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两个,150克重的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和脖子长达3克的。
五、有奖竞猜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这么好,老师想送些礼物给大家。请看,想要吗?
师:呵呵,都想要,不过,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个小组猜对了奖品就是你们组的!
(每组一分物品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出重量。)
六、小结。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2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并且明确要比较物体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休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设计理念:
1、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自感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多次实践又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再次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台秤或弹簧秤、天平、两袋盐等物品。
学具准备:
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两位跑得快的同学到台前做“背人跑步比赛”的游戏(被背的两人轻重对比明显)。让大家估计谁最有可能赢?为什么?
小结: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相互说一说。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一)称学生的体重
1、师:要想知道某个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呢?
2、让学生观察带来的体重计,观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称物体的质量呢?想好了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随机介绍kg是千克的表示符号。
3、让一组学生轮流站在体重计上,秤出每一位同学的体重,并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每位同学的体重。
4、让每一个学生统计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学分别有几种,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统计,如用“正”字来表示,或用其他方法来表示。
5、让每一位同学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质量的同学,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别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组统计的情况合在一起,成为全班同学体重的统计表,再让学生提出一些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减法口算练习。
(二)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1、称一称。把自己小组带来的两袋盐放在台秤或弹簧秤上称一称。
学生生观察秤的指针指向几,老师指出1千克就是两袋盐的质量。
2、掂一掂。再把刚才称的盐放在手中掂一掂,边掂边用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并说说掂1千克的感觉。
3、估一估,你们再掂一掂身边的其它物体,能找出哪些东西重1千克吗?估计后再把这些物体放在秤上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
4、猜一猜。师拿出1袋棉花和1袋铁钉,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说明理由,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以实践来证实,请2名学生分别称一称。
5、质疑:这2袋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物体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6、小结:刚才我们大家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体的质量有多重,可我们看像这些(举起一枚硬币,指着衣服上的钮扣和学生带来的鸡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笔、橡皮等),比较轻的物品怎么知道它们的质量呢?
(三)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天平称一称带来的硬币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师称几根粉笔的做法。教师边称边介绍克的表示符号“g”。
2、学生小组进行操作,称硬币、鸡蛋和铅笔、橡皮等物品。
3、交流汇报。
4、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议一议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三、全课总结
看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除了用称的方法,还可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后实践,不断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体或买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称一称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几种物品的质量。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3
一、教学内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 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编排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教材编写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如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材采取了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四、具体内容
1.主题图。
教材第85页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克和千克的认识。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地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
3.认识常见的秤。
教材第86页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秤,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再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但应注意不要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读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就可以了。
4.解决问题。
教材第87页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调查家里买的苹果和鸡蛋的质量和数量,并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素材提出一些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
5.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应给学生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在教学教材第87页做一做中第2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活动时,依次出示大家带来的物品,让每个学生都先估一估,记录下来,再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4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以千克为单位读出电子秤上小数形式显示的重量,并能说出它表示的实际含义。
2. 能力目标:结合对电子秤上显示重量的认识,能进行以千克为单位的名数与克为单位的名数之间的改写。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
克与千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分析:
本课时是在以有的知识经验“千克、克”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重量的表示法,尤其是用电子秤称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电子秤上显示的重量来学习以小数形式表示的重量。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含有重量标识的商品包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小丁丁要考考大家。
1.选择单位
一只鸡蛋重65()
小胖重38()
一只足球重320()
克 千克
2.看卡片口答
1000g=()kg3kg=()g5000g=()kg42000g=()kg7400g=()kg
问:7400g=()kg怎么表示?
3.出示课题
师: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千克、克”。(板书课题)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适当的回顾,对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铺垫作用。通过重量单位的换算题7400g=()kg引起学生的关注,对于用过去的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图
师:我们接下来和小丁丁一起去超市看看。
小丁丁想和妈妈买什么?(鱼)
电子秤上的数你会读吗?
师:含有一个“。”的数我们叫它小数,这个数读作“一点五二八”。
(小数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但这里不需要进行具体的小数教学。只要让学生知道小数点前的部分表示几千克,小数点后面的数表示几克。)
问:你知道这条鱼到底有多重?这个数各部分表示什么?
(小组讨论)
归纳:在1.528kg中,
“1”表示1kg,小点后的“528”表示528g。
所以1.528kg就是1kg528g,也就是1528g。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小数来表示重量。
板:1.528kg=1528g 加课题:------用小数表示
2.师:电子秤上的重量你会看了吗?
出示:一包苹果1.970 一串香蕉2.053
师:
(1)试着读一读,左右说说它们表示的重量。
(2)完成填空。
出示:
________kg ________g = ________g
3.活动
师:拿出你收集的物品重量在小组里读一读,说说表示多少。
反馈:含有“0”的数的读法以及“0”表示的含义。
(生活中有数学的知识,我们又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学习数学是有用的。而且利用学生从生活中收集的材料进行学习,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等的能力。)
4.练习
(书p36/2)
西红柿 西瓜 花菜 1.022 3.500 0.617 问:“1.022”中的“0”表示什么?
说说“3.500”和“0.617”中的“0”表示什么?
(在小数表示的重量中,小数点后含有“0”的数部分学生理解上有难度,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巩固练习。
1.你会用电子秤的表示法表示这些物品的重量吗?
哈密瓜 一袋饼干 一袋面包 3549克 800克 1056克 ________千克________千克________千克
2.书p36/练一练
1.228kg= g5.630kg= g0.099kg= g3886g= kg8102g= kg756g= kg
3.小组活动
4.独立练习
练习册p23/1,2。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千克、克——用小数表示
1.528kg=1528g
读作:一点五二八千克
克与千克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15
1.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体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鸡婆婆的生日,公鸡兄弟俩给外婆准备了两盒礼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着小盒的礼物,弟弟拎着大盒的礼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轻松,而哥哥却越走越吃力。
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猜一猜两盒礼物哪一盒重吗?
谈话:今天老师把这两盒礼物带来了,我们也来掂一掂。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两盒礼物到底有多重呢?(用秤称)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品有轻有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数学学习情境。]
二、 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 认识秤。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秤吧?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盘秤(多媒体演示),上面的盘子叫做托盘,把要称的物体都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有10个数,一根指针,字母kg)
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kg)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就是1千克(多媒体演示),指到几就是几千克。
多媒体出示用盘秤称西瓜、白菜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质量。
谈话:知道了盘秤的用法,我们就可以用盘秤来称一些物品的质量,每个小组都有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你能分别称出它们各有多重吗?
[说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秤,唤起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通过对刻度盘的观察,了解了盘秤的使用方法,也自然地引出千克。]
2. 掂一掂。
谈话:刚才我们用秤称出了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一样重,都是1千克。1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试一试。
小组轮流掂一掂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
谈话:(拿出三个盒子)这里有三个形状相同的盒子,其中只有一个重1千克,用手掂一掂,你能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吗?
指名分别掂三个盒子,找出其中1千克的盒子。
[说明: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使学生在感受1千克实际质量的同时,建立了1千克的概念。用掂一掂的方法找出1千克的盒子,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1千克的表象,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称一称。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给外婆过生日,小白兔也想给外婆过生日,它想准备苹果、黄瓜、土豆各1千克,你能帮助小白兔称出这些物品吗?(把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土豆、黄瓜分发给各个小组)
反馈时,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启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小组称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讨论:为什么每个小组称的1千克黄瓜都是3根,而每个小组称出的1千克苹果和1千克土豆的个数各不一样呢?
小结:1千克的同一种物品,由于它们大小不一样,数量也可能不一样。
[说明:先称出1千克的盐和花生仁,再称出1千克的苹果、土豆和黄瓜,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1千克物品的质量,强化对1千克实际质量的感受。]
4. 估一估。
提问:(拿出鸡蛋)能估一估多少个这么大的鸡蛋大约重1千克吗?
验证:1千克鸡蛋到底有多少个呢?怎么办?(称一称、数一数)
谈话:(拿出1个鹌鹑蛋)掂一掂,比较一下1个鹌鹑蛋和1 个鸡蛋哪个重。
提问:1千克鹌鹑蛋的个数和1千克鸡蛋的个数哪一个多?1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
[说明:估计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同时,为估计1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提供依据。这一环节的教学注意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发展估计意识。]
三、 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 估体重。
谈话:谁愿意来称称自己的体重?(称两个学生的体重并告诉学生)
提问:(指一个体重约在前两个学生之间的学生)你能根据前两个学生的体重,估一估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利用轻一些重一些等语言来引导学生估计,并称出第三个学生的体重进行验证)
提问:你能根据刚才几个同学的体重,估一估自己同桌的体重吗?
请一个学生来验证同桌的估计。
要求:知道自己体重的同学,直接告诉你的同桌他估对了没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体重,课后可以用秤称一称。
2. 找体重。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俩去了外婆家,那里有很多动物,他们来到一座小桥边,发现一个牌子(限重300千克),看桥的小松鼠拦住了他们:要想过桥,你们必须去称体重!于是他们一起去称体重了。
提问:限重300 kg是什么意思?
谈话:动物们称出了自己的体重,交给了小松鼠,可小松鼠不小心把数据搞乱了,你能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哪个动物可以过桥吗?为什么?
出示:
老虎 2 kg
大象 70 kg
公鸡 40 kg
小狗 200 kg
小鹿 900 kg
学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说明:估体重、找体重两个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把1千克延伸到几千克、几十千克,甚至几百千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学生还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思维得到了提升。]
四、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提问:你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收获吗?(完成板书:认识千克)
谈话:我们要想真正结识千克这个朋友,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千克录像片断。
[说明:通过欣赏短片生活中的千克,让学生再一次领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回声的优秀教案2023-08-16 21:20:55
自我描述及自我期待教案范文2023-08-26 19:23:56
恐龙教案范文2023-08-11 14:59:36
关于国庆节的祝福语有哪些2023-08-25 00:18:01
回声的优秀教案2023-08-16 21:20:55
自我描述及自我期待教案范文2023-08-26 19:23:56
恐龙教案范文2023-08-11 14:59:36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10 20:35:16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12 04:35:17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2023-08-25 06: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