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教案
一、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作家巴金对落日的两段不同描写:(读)
A
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了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巴金《鸟的天堂》
B
远处有一带青山,斗大的太阳正向着山边慢慢地落下去。它的平时的射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金色光芒也已经渐渐失去了,变成了一面红得像丹一般的大圆镜。它愈走下去愈红,而它所放出的红光,更扩大起来。蓝天已被染红了一角,青山的顶也带了灿烂的红光。离太阳不远的几片紫色和淡墨色的云被日光烘托起,成了特别的颜色,还镶上一道宽的金边。太阳只剩下了一半,却是更大更红,到后来终于完全落下去。霎时间万边金色霞光渲染了半边天。山哪、树哪、云哪、霞哪,都打成金色的一片。
——巴金《灭亡》
明确:两段文字都在写落日,但两段文字在描写力度上明显不同。A文字相对精炼,但我们读下来还是觉得有神韵,特别是最后一句“只留下了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B文字把太阳落山的过程写得富有层次,抽丝剥茧,不惜笔墨力求细致入微。
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观照,我们引入今天的写作话题: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同学们能说说什么叫用墨如泼,什么叫惜墨如金吗?
明确:首先,惜墨如金追求言简意丰,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板书:言简意丰一字传神);用墨如泼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也在所不惜(板书:穷形尽相(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细致入微)。
其次,这是写作时的两种表达技巧。
第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没有好坏的差异,只要各得其宜,就能各尽其妙。
二、惜墨如金
思路:用墨如泼:1、描写2、记叙
一、描写
思路:①多角度多层次观察自然,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②渲染手法
讲解过程:
师: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体现在写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先来看朱自清《绿》中的一段文字。
那醉人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杂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朱自清《绿》
师:这段文字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描写。同学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梅雨潭的绿的?
明确:1、作者用比喻、排比、通感、比较等手法从形状、触感、色泽、颜色深浅等角度来写“绿”。
这样我们就引入在描写上用墨如泼的第一种方法:①多角度多层次观察自然,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
下面请同学来展示你用这种方法是如何写老树“古老苍劲,大得惊人”的。
实践演练:《银杏》(图片)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
——《老树》
要求:用200左右字按照1的要求进行描写。
请两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范例:老树树干粗大,虬枝盘曲。树皮布满褶皱,这些褶皱似乎在向我们诉说那些曾经的岁月。它的枝干造型奇特,有的俨然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这些枝干又如无数的大手把绿叶向四面八方无限地送出去,如巨大的伞一样,几乎把整片蓝天都遮住了,只有丝丝缕缕的阳光像碎玉一般从摇曳的缝隙中漏下来。树下几位老人或躺或坐,随意聊天,惬意享受这难得的阴凉,仿佛这是一个完全与外面那个世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师:在描写上用墨如泼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可以②运用渲染手法。所谓渲染,是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铺叙、形容和拱托,以突出描写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方面,加强艺术表现效果。渲染的具体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夸张、层递、铺陈、烘托等。
北朝著名的叙事诗《木兰诗》,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时,成功地运用了渲染之法:“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些诗句运用铺叙手法充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合乎情理,真挚动人。
实践演练:《疯狂球迷》(图片)
铺叙是渲染的具体手法之一,也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所谓铺叙,即充分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
多方铺叙。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二是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
比如,你观看了一场足球比赛,如何在笔下再现足球场看台上因进球或获胜时的那种热烈、火爆的场面?
你能像下面这篇习作一样写出球迷们的疯狂劲儿吗?(读)
疯狂球迷(节选)
球入网的那一刹那,“噢……”的一声,整个看台都沸腾了。输球的一方大骂守门员的呆笨。有的人脸涨得通红,歇斯底里地叫喊着,脖子上绽出了青筋;有的人攥紧拳头,用脚使劲地跺地,仿佛想把那股子情意和不满踩进地底去……‖赢球的一方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人脚下仿佛装着一根弹簧,不停地往上跳;有的人仰天大笑,笑得全身发颤,笑得脸上肌肉收缩在一起,隆起老高;有的人使劲舞动着大彩旗,“呼隆”一下盖过你的头顶,又“呼隆”一下掠过你的耳际。‖整个人群就像热分子运动,让人想起集体出巢的蜜蜂,想起锅里翻滚的稀粥。每个人都扯着喉咙朝赛场喊,亢奋的、愤怒的,尖嗓门的、哑嗓门的,平日能言善辩的、沉默寡言的,此刻都提高了16度,整个和在一起,沙嗡沙嗡地响。那响声被支离成千百万的分子,充斥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如山呼海啸,铺天盖地,震耳欲聋。‖每个人的血液都在激烈地奔涌着,每根神经都在高速传递着亢奋的元素,每个细胞都憋足了劲在扩张,每个人只管将心中的狂喜、怨气、兴奋、惋惜一古脑儿倾出个来……
教师讲解时注意:
一、作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状写“沸腾的”看台。首先细致地描绘渲染输球、赢球两方球迷各自的表情与行为;接着展开联想,以“热分子运动”、“出巢的蜜蜂”、“翻滚的稀粥”作比喻,进一步地渲染喧嚣的场面;然后铺写各色人等和在一起发出的响声,以及那响声充斥全场的广度;最后想像每个人生理、心理、情绪上的激烈的反应。
二、作者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来铺叙。如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既有点上的细描,又有面上的勾勒;还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反衬等修辞方法。
读完这个片断,我们不能不叹服作者行文之细密,表达之细腻。这种细密、细腻的感觉,主要在于作者善于多方铺叙,因而将足球看台上热闹喧嚣的场面描写得如此震撼人心。
二、记叙:
思路:①铺垫②繁复
讲解过程:
师:这种使用多方铺叙来渲染以达到穷形尽相之妙的写法在刘鹗《明湖居听书》中也有淋漓尽致的发挥。
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的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弹了一枝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鏦鏦弹起。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
写作指导《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公开课教案2,
师:节选部分第四段作者写白妞说书之妙,用的是多层次铺叙,“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写其声之悠远,用“傲来峰、扇子崖、南天门”写其高腔之无穷,用“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写其音调之婉转,用“弹子上天”写其音色之灿烂,用“花坞春晓”写其声音之妩媚。其次作者用通感、比喻、排比等手法,来写白妞说书的妙处。
当然同学们也发现了,能传神地传达出白妞说书的这种“三日绕梁”之妙,还不仅仅在于作者对音乐的这种极致描写,用墨如泼的能事。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白妞出场前,作者还提到一个男人的弹弦和一个姑娘的唱书。作者记叙这两位对白妞说书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白妞的出场或者说书作铺垫的。
作者先让与白妞相关的琴师和黑妞亮相,用这两个次要人物作为铺垫,以至于有人误以为黑妞就是白妞。先写次要人物的优秀,再写主要人物的更加优秀。层层铺垫,造成山外有山、叶绿花更红的表达效果。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篇文章《漫长的等待》来看看在记叙时如何极尽铺垫之能事做到用墨如泼。
漫长的等待
好容易,长长的六天从教室里穿过,从饭碗上走过,从我的身边溜过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我体会到了与初中完全不同的高中学习生活。我对这一转变还不适应,因此六天显得特别难熬,我也更加的想家。今天星期六,我要回家了!
早上第四节后,我冲出教室,外面,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中飘过一缕缕轻纱。花坛里花儿迎合着蓝天、白云、微风,正热烈的开着。而我,甚至没有向这美好的世界多瞄一眼。心里只想大声喊道:可以回家了!
我冲下楼梯,冲过食堂,胡乱抓了几口,又冲回寝室。寝室里,大家都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太兴奋了!大家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很快的,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胡乱收拾起东西来。突然想起,“呀”,大家吓了一跳,“我忘了打电话了!”
于是我背上书包,拎起袋子,又冲出寝室,慌里慌张的跑下楼梯,我慌里慌张的跑下楼梯,险些滚下去了,以世界吉尼斯的速度跑到校门口,心里在祈祷千遍万遍,希望那棵深绿的老梧桐下不要出现一个人影。可远远的看见一个长辫的女同学握着话筒靠在树上,我的心猛的一沉,缓缓的走近电话亭,站在那女孩的身后。
将就着等吧,只有她一个,我安慰着自己。旁边的她甜蜜的声音一个劲儿的往我耳朵里钻,我还隐约的听见那边传来的令人心醉的关切的问候:“什么时候回来?”“要妈给你买什么好吃的?”“要老爸去接吗?”这一声声更勾起了我的思念,我真希望马上把IC卡插进去,然后把六天来的一层又一层折折叠叠起来的心情,化为一句句娇语送到父母的`耳畔。也许在电话旁,我的妈妈正有一针没一针的打着毛线,也许我的爸爸正一口接一口的吸着燃到尽头的香烟,也许┄┄想到这里,我的心不禁像火烤那样疼痛。我焦急的在旁踱来踱去,那一分一秒对我来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我站在她旁边,两眼紧紧盯住那连通我与家之间的桥梁——话筒,真恨不得把它给抢过来。嘴里不停的催着:“求求你快点!快!快!快!”眼里也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期盼的光。
她被我盯得全身上下不舒服,轻轻的告诉我:“传达室里也有一个电话┄┄我还有几句话┄┄”一听,我的心凉了半截,传达室肯定也没我的份。唉,打个电话也不能遂愿。
我放弃了对这话筒的希望,心急如焚的赶往车站。在东门车站,我终于打通电话了,我兴奋地大叫:“老爸,我今天回家啦!”
经过几番转车,眼前终于出现了一幢我再熟悉不过的建筑物,白色的墙上洒满了阳光,在深邃的苍穹映衬下,它显得那样渺小。在众多的建筑物中,它又是那么普通,但是那里有我温馨的窝,那里有无尽的关怀,那里有家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来讲讲作者是如何使用铺垫来穷形尽相地表现等待的心情的?
明确:作者写终于盼到周六放假的喜悦以及忙乱的心情是为下文等待打电话的焦急心情做铺垫的。比如开头的这段美好的景物描写“外面,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中飘过一缕缕轻纱。花坛里花儿迎合着蓝天、白云、微风,正热烈的开着。而我,甚至没有向这美好的世界多瞄一眼。”回家的那种心情一览无余;还有这段文字“于是我背上书包,拎起袋子,又冲出寝室,慌里慌张的跑下楼梯,我慌里慌张的跑下楼梯,险些滚下去了,以世界吉尼斯的速度跑到校门口,……”这些动作神情的“用墨如泼”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慌里慌张”。这种回家的喜悦以及忙乱的心情写得越淋漓尽致,越能铺垫出那个漫长的等待的惊心动魄。应该说,这里的铺垫是相对比较成功的。而这种铺垫在我们同学平常的写作中使用得还是比较频繁的。
师:在记叙中我们还要注意一种“用墨如泼”的方法。我们来看鲁迅先生《社戏》中的一段文字: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谭叫天:即谭鑫培,又称小叫天,当时的京剧演员,擅长老生戏。)竟还没有来。
——鲁迅《社戏》
明确: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我们暂且把这种手法称之为:繁复(繁多复杂)。
在《漫长的等待》中有段写作者在等待打电话时的心理“我焦急的在旁踱来踱去,那一分一秒对我来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们能不能模仿鲁迅的这种繁复的手法,也来尝试着写写在这种特定的环境、条件和气氛之下,所传达出来的作者等待的那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
实践演练:繁复手法写“我焦急的在旁踱来踱去,那一分一秒对我来说,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三、惜墨如金:
师:今天我们同学难得啰嗦了一回,而且啰嗦得相当出色。我们都明白,不管是描写中的多角度多层次或者渲染,还是记叙中的铺垫或者繁复,都是出于文章的表达需要,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今天我们所讲的这四种用墨如泼的方法也仅仅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让我们的表达达到用墨如泼的极致效果。但是,很多时候,出于文章的表达需要,我们不能总是用墨如泼,所以这时我们要考虑惜墨如金。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惜墨如金要达到的效果是:言简意赅一字传神。这也是写作的一种极致境界。我们都比较熟悉《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这个片段,觉得非常精彩。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样几句话:
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武松打虎》
明确: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用“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这里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坠”指沉重东西往下落、掉,此处极言太阳落山之快,这是武松的心理错觉,表现他的怯意,但返回不可能,故“武松打虎”势成必然。这个场景尽管用笔极为精简,但读来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那种神韵已经跃然纸上了。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师:《漫长的等待》中有个细节:在东门车站,我终于打通电话了,……
同学们觉得这句话写得好吗?能不能用精炼但不失神韵的文字修改后,来表达出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那种难以言传的心情?
明确:
范例:在东门车站,我用颤抖的手指将电话卡送了进去,一接通,……
(字数相比原文,增加了10个字,并增加了一个细节:用颤抖的手指。注意“送”。表达效果明显不同,更能表现欣喜欲狂的心情。)
预估:有学生肯定会写得很长,提醒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这里不能再用墨如泼了。否则要偏离中心了。
四、总结:
师:有些同学听到这里,就有点糊涂了,用墨如泼这么好,惜墨如金也这么好,那怎么才能在写作中把握好这两者的标准呢?这里我引入了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一段话:“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是用墨如泼还是惜墨如金,都可以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所以这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否则写作也实在太痛苦了,是不是?我们前面也讲过了,这两者的运用还主要要考虑内容和表达效果的的需要。希望今天我的这堂课可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同学学会写作,爱上写作,让写作真正成为我们表情达意的最好的途径。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中班安全教案防溺水教案2023-08-19 08:13:45
幼儿园儿童节的教案2023-08-15 23:15:41
立定跳远教案范文(精选五篇)2023-08-22 17:48:13
人教版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之轴对称教案2023-08-23 03:41:48
中班安全教案防溺水教案2023-08-19 08:13:45
幼儿园儿童节的教案2023-08-15 23:15:41
立定跳远教案范文(精选五篇)2023-08-22 17:48:13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10 20:35:16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12 04:35:17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2023-08-25 06: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