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如活水源般君子的美德。
2、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虚词的词义并做归纳。
3、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文中重点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文言特殊句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活水源记》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刘基(元)字伯温,晚号犁眉公。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5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明代政治家、诗文家。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刘基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自负一代文宗,被有识之士列为明清散文八大家之首。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包括《郁离子》、《写情集》、《覆瓿集》、《春秋明经》、《犁眉公集》等。其诗作有1301首,词有211首,散文有《郁离子》195篇,《春秋明经》40篇,其他序、记、跋、赋等121篇,其诗“允为明代之冠”,其散文风格是理明而气昌、气昌而奇,自负一代文宗。还擅书画。
三、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石级濡滑,盘散乃可下
2、壁苔阴滑,若被重锦
3、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二)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
1、浸为小渠,因石势为楼,遂借笔而为之记
2、寺居山中,予既爱兹水之清,有君子之德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并注明其活用现象
1、其木多枫、槠
2、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3、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4、乃溢而西南流
5、而澄彻可鉴
6、名之曰活水源
7、有二脊令……鸣而去
8、又爱其出之不穷
四、文章结构及内容分析《活水源记》
阅读第①小节:
问:第①小节可分为几个层次,各介绍了哪些景观?
草——竹金鸡峰——木——枫、槠①小鸟——竹鸡——②有文采③善鸣
前山: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灵峰)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东南山:
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阅读
第②小节:
问:概述活水源流径路线及沿途所形成景观:
始出石罅——浸为小渠——溢而西南流(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
问:概述活水源“初为渠时”的特点
“深不逾尺”“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
问:概括活水源中的景物①石蟹——大如钱②小鲭鱼——色正黑③草——多水松、菖蒲④鸟——大如鸲鹆,黑色赤嘴恒鸣其上(音如竹鸡而滑)⑤二脊令⑥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
阅读第③小节:
问:第③小节主要用了何表达方式,作用?
借物抒怀,表现作者的思想和追求。
五、课堂小结:
活水源之清,之源源不断,之使人依附,之润泽植物,具有君子的美德,作者借景抒情,
表达了自己虽被贬依然保持君子的高尚情操的愿望。
六、课后作业:
1结合注释整理文言实词、虚词.
2熟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活水源记
活水源景情
水清出之不穷,使群动来依泽物,君子之德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经典的文言文教案2023-08-25 04:47:46
小班艺术教案:多变的色彩2023-08-21 16:51:57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毛毛虫教案(通用10篇)2023-08-12 08:17:19
鞋匠的儿子的教案2023-08-21 21:58:13
经典的文言文教案2023-08-25 04:47:46
小班艺术教案:多变的色彩2023-08-21 16:51:57
幼儿园小班好饿的毛毛虫教案(通用10篇)2023-08-12 08:17:19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10 20:35:16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12 04:35:17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2023-08-25 06: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