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孤独之旅教案四篇

时间:2023-08-19 02:04:17 文/黄飞老师 教案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孤独之旅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

  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读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初步把握鉴赏小说的一般原则。

  知识目标

  1. 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 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 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 点拨法 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情节,领会标题含义。品味语句.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感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配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真巧,今天刚刚是我儿子的生日,年年生日年年过,真不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成长意味着什么。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三、整体感知

  1. 学生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1)注音

  轩(xuan1) 嬉闹(xi1) 凹地(ao1) 雍(yong1) 掺杂(chan1)

  胆怯(qie4) 撅(jue1) 给予(jj3 yu3) 觅食(mi4) 撩逗(1iao2)

  (2)释义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

  驱除:赶走,除掉。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2. 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你阅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1):小说中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3):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生(4):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3. 学生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语段, 这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是在孤独的背景中展开的,人物语言并不多,请同学们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 (生读课文,勾画人物语言。) (课件展示) 我不去放鸭了,1. 我要上岸回家…… 2. 我要回家…… 3还是分头去找吧。

  4. 这每一句话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呢?老师想以第一句话为例, 告诉 同学们怎样赏析人物的语言,其余三句等会儿由同学们自己赏析。 赏析人物 语言要注意两点:

  1联系相关内容。如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样的状况下说这些话的;、言为心声。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心情、心理。也就是不能孤零零地只看这句话,一定要关注说话的背景。

  5. 共同赏析这三句话背后的人物心理

  (1)屏显第一句:A读、思。B师屏显背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放鸭之前杜小康的情况。小说中这样写到——(课件展示。)

  1.油麻地的孩子,念书都念到六年级了,都还没有一个有一条皮带的。他们只能用一条线绳来作裤带。杜小康才读一年级就有了一条皮带。棕色的,油汪汪的样子,很有韧性,抓住一头,往空中一甩一收,就听见叭的一声脆响。

  2. 油麻地一般人家的小孩,一年四季,实际上只勉强有两季的衣服:一套单衣,一套棉衣。中间没有过渡的衣服,春天天气已经非常暖和了,还只能将冬天的棉袄硬穿在身上。秋天,天气已经很凉了,只好将单衣硬穿在身上,缩着身子去抵抗凉意。 杜小康却有一年四季的衣服。一年四季,完全可以根据天气的冷暖来增减衣服,来加以很好地调节。因此,一年四季的杜小康,身体都是很舒服的。

  3. 大约是在杜小康上四年级时,他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了。因为,他有了一辆自行车。虽然这只不过是一辆旧自行车,但它毕竟是一辆自行车,并且是一辆很完整的自行车。当时的油麻地,几乎没有一辆自行车,即使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也没有一个有自行车的。

  4. 杜小康的成绩还特别好。因此,杜小康一直当班长。C师提示:家境富裕时父亲对他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可是现如今他就要离开疼爱他的母亲,离开熟悉的校园,到陌生的遥远的芦荡去放鸭,他愿意去吗?。生回答出杜小康是一个不能体贴父亲,只想着自己的杜小康。 一个不懂事、任性、爱撒娇的杜小康。 :一个过惯了富裕日子、不能吃苦的杜小康。

  (2)看,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们读出了这么多内容。好,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 中讨论赏析其余三句话,用“一个 杜小康”这样的句式,批注你 的赏析结果。记住你的结论一定要能在文章中找到语言依据。 (生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A一个想家的杜小康B是一个懂点事的杜小康。C叙述理由,读刚到麻油地一段和做梦一段的确,在这里杜小康几乎找不到人交流。小说这样写杜小康父子干巴巴的对 话:“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饱了。”“就在河里洗 碗?”“就在河里洗碗。 ”“困吗?”“不困。 ”孩子喜欢热闹, 喜欢丰富, 课此时杜小康却仿佛被世界抛弃了般饱尝着寂寞、单调。 请同学们采用改换 人称方式,将文中的“杜小康”改为“我”,自由朗读课文第29段。让我此时的孤独比刚离家时要深百倍,浓千倍,他吞噬着年幼的杜小康,他终于 在晚上,做梦看到母亲后说出了这句话。但你们怎么读出懂事的? 师预设:没说“我不去放鸭了”,也没说“上岸”。 他虽说想回家,但是不说放弃自己的工作、责任。 他不像第一次那样任性了。 是一个知道要面对困难的杜小康。

  (3)看来此时的杜小康虽然幼稚,但在逐渐成长。那么第三句话呢,你们读出了

  一个怎样的杜小康?通过赏析A“分头“B”吧“后面的句号,为何不用叹号和问号C不同方式的读,看出杜小康内心地平静平缓,这是一种在暴风雨面的成熟 D继续找杜小康成熟的段落 预设:课文第37 38段写““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杜小康啊,在危急时刻,紧要关头,杜小康勇敢地担当了本属于父亲的责任,他

  真的长大了,成熟了 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杜小康的表现说明什么?还有文中恶劣的环境描写语句段落—引出侧面描写手法表现人物E读。读出平静

  6. 引入结尾:短短的四句话就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历程。家道中落,

  年幼的杜小康饱尝了物质生活的单调、精神生活的痛苦, 可他最终用稚嫩的 双肩扛起了这一切。我们可以说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旅!作家曹文轩这样说——(课件展示)

  有些孤独, 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 我们要成长, 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师: 而杜小康这一段孤独的旅程成为了他以后人生道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当遇到困难挫折,他都会想起。所以孤独并不可怕,困难并不可怕,挫折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它们就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大作家巴尔扎

  克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最后老师把作家曹文轩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青铜葵花》)

  (歌曲《隐形的翅膀》响起。)

  四:布置作业

  活动与探究

  1. 收集整理有关“磨难”的名人名言,并选择其中的一二则作简短的点评。

  2. 请以“成长的脚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五、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鸭群

  环境:芦荡 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孤独之旅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启发、激励、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努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愉快的课堂教学。

  2、训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学会倾听,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学生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一些小说篇目的学习,以及本单元第一篇小说的学习,对小说体裁的特点、三要素等方面的知识已初步感知,只是对本文这样大量运用环境、心理描写的'作用还缺少了一些认识,同时,九年级学生对这类涉及青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感兴趣。

  【教材分析】

  本文是九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二篇小说,自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本文注重环境描写的学习,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结合杜小康的成长,探究题目的深刻含义

  2. 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奋发进取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并理解题目的深刻内涵;

  2、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情节,领会标题含义。品味语句.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感悟。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启迪智慧

  同学们,你们正值十五、六岁,可谓是花季少年,在你们成长的岁月里,快乐和幸福充满着你们的生活,可是,人总要长大,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而来,每个人面对孤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孤独是尖锐的针,刺痛脆弱的心灵;有人说孤独是财富,是历经磨砺后铸就的坚强。可是,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路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的一段孤独生活吧!(板书课题:孤独之旅,作者) [设计说明]:曹文轩小说恒久的主题之一,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因此在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和“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整体感知,理解孤独

  1、在上节课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时,老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师归纳:这篇文章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而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文章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一说每部分的内容。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设计说明]:在学生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本。这样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为接下来深入文本做充足的准备

  三、走进心里 品味孤独

  1、杜小康在离家放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这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里?

  (学生自主阅读后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心理活动的发展:(找学生朗读。)

  杜小康经历了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感到恐慌;在暴风雨的洗礼后变得坚强、长大了。

  [设计说明]: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解读。文本细读的过程是在对语言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互动。解读文本时,要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力图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探幽发微,以此彰显语文的味道。

  四、走进环境 造就孤独

  作者成功的展现了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其实,我们在分析文章时不难发现杜小康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那么,让我们走进小说的环境,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⑴ 有关鸭群描写: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⑵ 有关芦荡描写:

  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广阔的背景和舞台;为下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烘托人物形象。

  [设计说明]:在较多的环境描写中,笔者有所取舍,抓住描写暴风雨这一段文字重锤敲打,通过文本细读,促使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五、教师解题 诠释孤独

  主人公杜小康在家道中落被迫辍学随父亲去放鸭后: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孤独之旅教案 篇3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

  作者及工作单位

  绥德实验中学 学员姓名马莉娜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七-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紧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各种表现人物的方法,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也已具备不错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生活阅历,但对于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的准确把握等有一定难度的鉴赏小说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加强。另外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这部作品上世纪90年代和农村生活的背景,如理解有困难可以给孩子们适当的介绍。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通俗易懂又精美传神的句子。

  4、学习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人物刻画的妙处。

  2、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孤困难的勇气。

孤独之旅教案 篇4

  学习重点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鉴赏小说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

  2.以虚拟的小说空间,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其人生体验。

  3.以文观己

  [自读程序]

  一、导入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课文学习

  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掌握自读提示中列出的词语。

  2.再次浏览课文,以小说三要素“人物十环境十情节”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

  例:可概括为少年杜小康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3.如果你是这部作品的作者,你可能会给它取什么名?你喜欢小说现在的题目《孤独之旅》吗?为什么?

  请学生找出体现“孤独”的语句,并注意体会。

  4.读小说第二部分,品味杜小康在这场暴风雨中的表现。选出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品评他“长大了,坚强了”的形象。

  5.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

  三、结束语

  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

  一部好小说,它之所以能感染人、打动人,往往与它成功的描写刻画分不开,因此让学生学会欣赏玩味小说中的精彩之处,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无疑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是大有裨益的。

  大千世界,百种世相,千般滋味,人尽其一生也不可能一一感受体会。要使自己有一颗丰富敏锐善感的心,学习小说并试着体会主人公的人生滋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它源于真实火热的生活,这篇表现少年成长的文章,对正处于成长黄金期、关键期的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触发,那就让他们尽情表达。)

  导语既要涉及文章内容主旨,又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两遍略读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了解了小说内容,以这样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既回顾了小说的相关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这两问重在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给予他们自由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体会“孤独”二字。

  这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对描写进行分析品味的能力。

  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讨论、交流。

  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我会系鞋带了含反思2023-08-20 14:45:47

小班健康教案水果教案2023-08-12 13:41:33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范文2023-08-10 15:40:39

幼儿园小班问答歌教案2023-08-22 03:20:34

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我会系鞋带了含反思2023-08-20 14:45:47

小班健康教案水果教案2023-08-12 13:41:33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范文2023-08-10 15:40:39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10 20:35:16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12 04:35:17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2023-08-25 06:33:44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