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听名家诵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播放视频等活动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喜欢中国古典诗歌。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
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
2诵读全文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
“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
二、幻灯介绍白居易及写作背景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重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原是玄宗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玄宗看中,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中。后被立为贵妃,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加上杨国忠为非作歹,朝政日渐败坏。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与杨贵妃等匆匆逃亡,行至马嵬坡,羽林军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三、幻灯片展示,检查预习情况
回眸( ) 凝脂( ) 云鬓( )骊宫( ) 鼙鼓( ) 城阙( )千乘( ) 花钿( ) 萦纡( )旌旗( ) 龙驭( ) 踌躇( )马嵬( ) 悄然( ) 耿耿( )霜华重( ) 衾 ( ) 临邛( )绰约( ) 玉扃( ) 参差( )珠箔( ) 仙袂( ) 迤逦( )飘飖( ) 凝睇( ) 人寰( )擘 ( )
四、放录音诵读欣赏,并要求学生概述课文内容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五、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层赏读,内容把握
第一层: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内 容:玉环超凡姿色和李对她极度恩宠——入宫、得宠、杨家显赫——交代长恨之因,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
思 考:
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答:运用夸张和对比,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答: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第二层:渔阳鼙鼓动地来—魂魄不曾来入梦
补充材料: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六郡附之。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用白绫让其自缢。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内 容:
马嵬兵变 贵妃缢死
入蜀及归途的思念 ——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 揪心的“恨”
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第三层: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
内 容:方士招魂 仙山寄情 —— 浪漫主义手法 —— 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解 题:
长恨歌
谁恨? 李隆基和杨贵妃
恨什么? 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为什么恨?“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怎么表现恨?入蜀道上——归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思 考:分析玉环被杀后李隆基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景物描写)
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
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用月色和铃声给予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悲痛的心情。)
4、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这两句景物描写刻画了人物什么心理?
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
5、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处景物描写又表现了玄宗什么感情?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表现了玄宗夜间被
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鲜明地
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
6、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焦急与迫切
内心的悲哀、凄伤、酸楚、
痛苦、委屈、感激
贵妃凄美寂寞哀怨的情态
7、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把“钿盒金钗寄将去”,以表心迹,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恐怕皇怀疑不信, “殷勤重寄词”,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证。托物寄情。(叙事见情)
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
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
二、主题分析
1、教师提供写作背景,然后再分析主题。《长恨歌》主题的三种典型观点:
讽喻主题;
爱情主题;
双重主题。
你认为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附录:写作背景
①《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②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2、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
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三、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选背喜欢的句子
3、课外阅读《长生殿》或《梧桐雨》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22:13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17:15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2024-06-08 12:13:44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10:50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8 12:07:58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8 12:05:17
实用的犟龟教案三篇2023-08-14 23:45:10
文言文教案汇总8篇2023-08-22 22:31:48
水中班环保教案2023-08-11 19:24:37
关于新学期教案2023-08-26 14:37:05
实用的犟龟教案三篇2023-08-14 23:45:10
文言文教案汇总8篇2023-08-22 22:31:48
水中班环保教案2023-08-11 19:24:37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2023-08-10 20:35:16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2023-08-12 04:35:17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2023-08-25 06: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