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读书笔记个人领会1
生命,尊严,死亡……阿图葛文德的这本《最好的告别》的标签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确,死亡离我们很近,是每个人终将走过的宿命。但,我们要怎么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身体里大多数细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还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当最后一个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影响力;相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家臧克家先生笔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更突出一个人的贡献。
这本书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先告诉,无论是从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上,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为了让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顾未必对患者真正有用。在这一部分作者期望说服读者,并不是活得越长的人生越有意义,以及现代医疗设施,比如手术,化疗,很多时候并不能延长生命,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本来就难以一概而论。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观点,试图说明幸福感让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而在医院治疗的方式显然无法让人幸福。
接着作者从美国现有的制度,或者说存在的机制,提出让病人活得更好的两种可能。在有活力的疗养院里,病人们能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接受临终服务,让一个人在临死的最后时间里尽可能舒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方式,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运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病人尽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说到想要的生活,其实真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第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种生活不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这也是疗养院的困难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难讲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容易导致的结果是,病人总觉得不满意(毕竟身体每况愈下是一个事实),更难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尤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类似于“有什么可以替换的东西”,但我喜欢管这个叫生命的判准,或者底线,理解为一个人决定最想做的事情,最无法割舍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这一点,自己尤不知道,何况是在危机时刻做决定的家人们?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治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开始思考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还是不知道。我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有一点可悲的。
所以,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好好学习,出好作品吧。这样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说出,自己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好的告别》读书笔记个人领会2
《最好的告别》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美国养老的发展趋势。几十年来,从救济院到疗养院,养老外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在人生的终点到来之前,什么是最重要的?“有一个觉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鱼一样。”这样的问题逐渐引起关注,改革人士们不断探索出不同的新的养老之路,例如辅助养老机构等概念得到提出和践行。在传统的养老院当中,安全生存作为第一要务,“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在这些新型的养老机构当中,老人可以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而不是像在机构中被各种规则所约束。例入引入儿童,动物,植物,“用两条狗,四只猫,一百只鸟发起的革命”,“抗击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无助感”,让老人们的价值感得以体现,使其心灵得到滋养,实现最大可能的自主,免于强迫和限制,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中,书写自己生命的故事。
第二部分讲述了如何面对人生尽头。医学在面临这样的状况,是放手,还是全力救治?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故事的诉说,让我真切感受到人生终点是多么艰难。“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理解和接受人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是需要勇气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去面对——不光是自己,还是家人。在这一刻,选择是多么的艰难。
这是一本非常严肃的书,作者采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引用实证研究结论,尽量客观、科学的陈述事实与阐述观点。但同时,那一个个脆弱而真实的生命时刻,也常会人泪光闪现。
《最好的告别》读书笔记个人领会3
《最好的告别》我陆陆续续看了五天,写下的读书笔记过千字。作为一位照顾老人长达十年之久的亲人,最后写读后感时下笔时甚是躅踯,唯恐写污了这一本著作。
作者阿图·葛文德,祖籍印度,居住于美国,职业是一名医生,家中的父亲身患癌症,通过亲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从心理精神方面对老人的衰老至死的历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养老医疗临终护理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这本书让我们能清楚的知道老人在老去时,不光有健康需求,更有尊严需求、亲情期盼、临终安宁希望。
养老:
书中很是鄙弃那些传统的养老机构,甚至称之为集中营,四五人甚至七八人一大间,个人毫无私人空间,毫无半点隐私可言,对老人的心灵精神的摧残更甚过于肉体的摧残。
提倡新型的养老方式,比如家庭式,比如独立式,让老人拥有足够的隐私和单独的空间,但又能得到充足的照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老人,拥有尊严,精神饱满,寿命大大增长,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能留在自己家里,能安稳舒适的生活,但这就需要亲属付出极大的耐心和代价了,这也是往往很难达到的。
我的父亲双目残疾了好些年,七十岁后又脑梗中风甚至出现了老年痴呆,别人劝说送去养老院,以免辛苦。但我还是坚持在家居家养老,因为我知道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对他最舒适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压力固然是山大,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劝君莫要等到: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医疗: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
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我带父亲看过无数次病,大多遇到的都是第一种,家长式的,直接开药给你,也不对你病情作出详细说明,也不会和你分析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也不会和说详细说明服药后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观察反应。
唯独在广州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时,副主任医师叶医生详细的对我说明了病情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并推荐了几种用药方案,和我共同商量用哪种方案,并详细交待了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让我仔细观察。经过我仔细观察积极反馈,配合医生三次用药调整,父亲的老年痴呆奇迹般的得到了控制并有所恢复,幻觉消失,认知提高。
经过亲身所历,解释型的医生最适合病人的康复,病人听过解释后心理的担忧才能降低,亲属只有明了原由才能更清楚的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应,医生才能根据反馈作出医疗方案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
死亡:
对于死亡来言,人出生和死亡都是不避免的,何不坦然面对呢?在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让老人尽量舒适的过世,让老人在临死前的一段享受亲情幸福安乐,这才是一种人道,也是完美的结束。而不是插满管子痛不欲生的在病床上苟延残喘,这是对老人最大的摧残,也是对亲属心灵和经济上莫大的打击。
我和父亲有一个约定,在最后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在病情危急时,一不切喉二不插管三不开胪,不再过度医疗,让他安然的过世,最后骨灰洒入大海,追随他最敬爱的周总理保卫祖国边疆,延续他最为自豪的身份:解放军空军一名军人。
《最好的告别》读书笔记个人领会4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最好的告别》读书笔记个人领会5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颠覆了以往我对衰老与死亡的观念,引起了我对衰老与死亡的深思,让我受益匪浅。
衰老与死亡——一个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但作者阿图·葛文德却勇敢地创作出有关这个话题的作品。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他说出了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却不敢说出的话,这本书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承认我们会衰老与死亡这一事实。这是感人肺腑的作品,它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性,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通过细致慎重的考察与运用其专业知识,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写出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发挥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一)衰老
文中讲述了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在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们好好锻炼,好好保护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能延迟衰老,能够避免各种慢性疾病,好好地活到老去。但原来不是,在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开始衰退,这种衰退具有不可抗力。即使,我们有一个多余的肾、一叶多余的肺、一副多余的性腺,以及多余的牙齿,终会有一天,备用的一个关节也受到损坏,备用的的一条动脉也已经钙化。当我们不再能够继续损耗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彻底耗竭。在年老时,我们终会死于某种疾病。
作者指出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喜欢避开衰老的话题,这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无人敢真正去批判的现象,这样的想象使我们都活在长生不老的幻觉里。然而,罔顾事实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一个社群,我们应及时采取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措施,但我们没有,这使我们遮蔽了本来存在的、可以改善个人衰老体验的机会。
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老年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难以治愈康复。承认自己“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我认为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个人衰老体验上面,而不是放在如何完全治愈老年病上面。对于老年人,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体及其变化,警惕营养、药物、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尽量让老人少吃苦,注意生活细节。如老人容易摔跤,一摔跤就容易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预防他们摔跤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我们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的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
(二)老人的独立
作者描述了他的妻子的祖母爱丽丝,在退休后,即使失去配偶,也没有依靠家人或养老机构,依然保持完全独立的生活,她跟朋友去健身跳舞,她会修水管,自己剪草坪,经常为家人缝衣服、织围巾等,她热爱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看起来棒极了,这也是我对我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的美好幻想。我经常认为,其实每个人都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生活,即使到老,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政府给的一些养老金,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健康,都可以好好地自己一个人活到老去。
但故事后面发生了转折,也许不能说是转折,而是注定。爱丽丝渐渐变得步履不稳、记忆衰退,失能、失智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即使爱丽丝极度不想到疗养院,由于她身体的衰弱,她也无可奈何了。
看到爱丽丝进入疗养院的情节,我原本的幻想都被毁灭了。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人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到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那时候,我们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将无法维持独立生活,即使不想依赖任何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了。我们要在变老之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三)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
由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敬老、养老、孝道的价值观和情感模。我一直都认为,我们应该对老人进行家庭养老才是孝敬他们最好的一种方式,把老人放到机构里,孤零零的,无亲无故,是一种残忍的养老方式。但是,看了《最好的告别》后,我的观念再次被颠覆。
路·桑德斯88岁的时候身体很衰弱,也不肯去疗养院,他的女儿谢莉为了照顾他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原本谢莉认为,把他接到家里照顾,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事实证明不是。路的生活习惯与谢莉家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不同,许多个夜晚,路让家里的人无法入睡。随着年龄与身体衰弱的增长,路在90岁时已经失去洗澡所需的平衡和灵巧,除此外,路的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谢莉的责任有增无减。除了要照顾父亲,她还需要照顾家人,上班工作。谢莉几乎到达崩溃的地步。她觉得自己的神志在弱化,她想当个好女儿,她希望父亲安全,也希望他快乐,但她也想要一份可以控制的生活。
看书的时候,我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当中,看到谢莉的窘况,我不禁想到,我对父母的承诺。我曾对我的父母说,无论如何,在他们年老的时候,我都会照顾他们。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年轻人的生活需求的不同,我认为路与谢莉之间的这个矛盾,最终还是会有的。在出现这个矛盾的时候,我也是会和谢莉有一样的想法,我想当个好女儿,我希望我的父母安全,也希望他们快乐,但我也需要一份可控制的生活。但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年老的父母?如何能让他们快乐安全,又能使自己有可控制的生活?
如果照顾不了老人,就把他们送到疗养院吧。但是这又违背我一开始的想法。不过,疗养院有专业护理,比我们自己照顾老人也是要安全很多。但是,目前大多疗养院只注重对老人的身体护理,由于想更好地管理,让老人每天准时几点起床,准时几点洗澡吃饭,其实说是疗养院,却更像监狱。大多疗养院毫无生机,疗养院变成了一个只是寄存失智失能老人的寄存处。
修复健康,也需要滋养心灵。人在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丰富和充分的生活。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青年、中年,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为何到老年就不允许他们追求有价值的生活呢?老人也是人,虽然年老了,但是他们与年轻人有着同等的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更何况我们现在追求的有价值的生活,也有他们年轻时做出贡献的一部分,我们更加应该给老人这个权利予以尊重。如果社会一直不给予老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的尊重,有一天我们也会老,那么到时候我们将会自食其果。我们也不希望我们会被剥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老人希望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观念。
我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都没有绝对的好。对于哪一种养老方式比较好,我们要先询问老人的意见。而在我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老人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考虑把老人送到疗养院,但前提下,要选一个老人喜欢的疗养院,一个有生气的疗养院,并且在老人身体可控情况下,空闲时,把老人接回家两天,让他感受一下家庭温暖。
(四)放手
作者通过描述好几个末期病人的故事,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的事实。一旦绝症病人处于末期,即使医生们都知道病人治不好,但医生们仍会对病人采取一切“积极”治疗。化疗、放射、切除各种身体部位,怕自己做得太少对不起结果。这样的做法看上去给病人及病人家属带来了希望。但是这一切让病人疲惫不堪,最后的日子只能在监护室度过,然后离世。病人的离世,也让原怀有希望的家属,产生更大的悲痛。
对于末期病人,我们应压抑住过度医学治疗的冲动,考虑在什么时候停止治疗,诚实面对垂死的窘境,更多地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尽力帮他们实现其最重要的愿望,从而避免过度的技术干预增加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
恋生怕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当你处于生中,你亦与死同行。接受死亡与衰老的事实,能使我们更好地活着。人生无常,《最好的告别》让我更加珍惜时间与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让我明白,对待他人应有同理心,多站在他人角度来想,尽量减少他人的不舒适度。除此外,我们也应对生活中的社会制度与现象多思考,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1205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3:24:24
集美大学和徐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7 03:20:17
江西高考排名13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3:16:15
福建高考排名115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3:12:58
山东高考排名4963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7 03:09:54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7 03:05:49
天气冷的经典说说2023-08-20 04:01:28
浪漫七夕,关于在情人节向女朋友求婚的甜蜜爱情句子合集2023-08-21 13:02:05
军训间的心得体会2023-08-13 18:09:39
青年节送给儿子的祝福语大全2023-08-24 07:42:03
去年的树读书笔记优秀领悟九篇2023-08-16 21:13:24
认识水大班主题活动方案五篇2023-08-15 22:05:24
万历十五年寒假读后感600字7篇2023-08-14 21:38:14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2023-08-13 21:24:26
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2023-08-27 19:08:39
骆驼祥子一至三章读书笔记800字五篇2023-08-20 06: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