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乔迁四字对联

时间:2023-08-17 12:38:01 文/刘莉莉老师 对联学文网www.xuewenya.com

乔迁四字对联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

  乔迁四字对联

  徳门集庆,仁宅迎祥。

  祥光北拱,紫气东来。

  春风扑面,福气临门。

  门迎紫气,路得青云。

  天开化宇,人在春台。

  紫薇栖凤,碧宇藏龙。

  龙蟠福海,虎踞春山。

  山河壮丽,家室雍和。

  依和成里,与德为邻。

  厚德载福,和气致祥。

  家传美德,世继嘉风。

  四时吉庆,八节安康。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书香门第,礼乐人家。

  勤俭多福,和睦久昌。

  仁为安宅,德必有邻。

  乔迁对联

  1、 值升平华厦乔迁福禄满堂 遇盛世新楼矗立紫阳高照

  2、 迁新居千门开抬头见喜 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

  3、 迁入新宅吉祥如意 搬进高楼福寿安康

  4、 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5、 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6、 旭日随心临吉宅 春风着意入新居

  7、 栋宇连云子孙愿 华堂耀日父母心

  8、 画栋连云燕子重来应有异 笙歌遍地春光长驻不须归

  9、 美奂美轮启真道 肯堂肯构蒙主恩

  10、 五色祥云笼甲第 三多景福集门闾

  11、 门庭多喜气 家室驻早春

  12、 新春迎新气 福地启福门

  13、 风和新居暖 日丽甲第安

  14、 新居迎万福 仁宅集千祥

  15、 新居焕彩 华堂生辉

  16、 门迎百福 户纳千祥

  17、 千祥云集 百禄并臻

  18、 燕贺新禧 莺歌阳春

  19、 春光入户 福气临门

  20、 福临吉地 春满华堂

  21、 莺迁乃故里 燕贺即新居

  22、 燕报重门喜 莺歌大地春

  23、 松菊陶潜宅 诗书孟子邻

  24、 帘短能留月 楼高不碍云

  25、 阳和辉大地 瑞气霭重门

  26、 五云蟠吉地 三瑞映华门

  27、 芳室芝兰茂 春风桃李新

  28、 远水碧千里 夕阳经半楼

  29、 远山花作伴 近岸柳为城

  30、 神光高照信徒宅 灵火常临圣人家

  31、 五旬圣灵临斗室 八福真道萃新居

  32、 新屋落成欣主赐 高堂筑就乐神恩

  33、 神光照临聿新栋宇 主爱覆庇高筑华堂

  34、 信宅宏开肯堂肯构 恩家作颂仁爱仁慈

  35、 何须玉宇琼楼方称杰构 只要道门义宅便可安居

  36、 宝盖万年在 华厦千秋辉

  37、 祥云浮紫阁 喜气溢朱门

  38、 东风开画栋 旭日映华堂

  39、 借得山川秀 添来气象新

  40、 旭日临门早 春风及第先

  41、 莺迁乃故里 燕贺即新居

  42、 燕报重门喜 莺歌大地春

  43、 松菊陶潜宅 诗书孟子邻

  44、 帘短能留月 楼高不碍云

  45、 阳和辉大地 瑞气霭重门

  46、 五云蟠吉地 三瑞映华门

  47、 芳室芝兰茂 春风桃李新

  48、 远水碧千里 夕阳经半楼

  49、 远山花作伴 近岸柳为城

  50、 眼中沧海小 衣上白云多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7:39:20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9 07:34:36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7:29:27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2024-06-09 07:26:50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7:21:48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9 07:18:34

描写水的妙词佳句2023-08-16 04:45:49

新年新气象激励的对联2023-08-17 17:30:22

商场春节对联2023-08-14 17:22:00

草房子赏析好词好句2023-08-21 04:53:13

新年新气象激励的对联2023-08-17 17:30:22

商场春节对联2023-08-14 17:22:00

有趣对联故事50字2023-08-12 12:22:18

精选春节春联作文七篇2023-08-14 18:33:09

新春联谊会主持稿2023-08-27 14:40:33

小学贴春联作文八篇2023-08-25 16:03:12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