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后感1
初读《寻梦中华》时,并无较大的触动,直到遇到了阮籍和嵇康两位才子,内心的涟漪才一点点晕开。
广武涧,涧水汨汨,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只听得一声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这声叹息成为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可阮籍并没有因此厌恶尘世,他在一批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文人名士的新坟丛中,憬悟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和极度珍贵,他选择了做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大人”,做一个独特的“大人”。
正是因此,他对官场像游戏般洒脱,对待礼教像仙人般轻视。他为人坦率,洒脱,不拘泥于传统的礼教习俗。就拿他的母亲去世这件事来说吧,他在母丧之日喝酒吃肉,完全不顾礼教,但他对母亲死亡的悲痛,和其他孝子一样,甚至更深。由此看来,他只想活得真实和自在,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再来说说嵇康吧,他是曹操的曾孙女婿,与阮籍是好朋友,和阮籍一样,他也向往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的人生。但他似乎更潇洒,长期隐居山阳,后来在洛阳城外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嵇康活得实在是自由!
对于朋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心理隔阂,也会使他焦灼和痛苦,为此他写了两封绝交信,却落了个“不孝者的同党”的罪名而被杀,但他死得从容,死得淡然。
寻觅中华读后感2
唐代有的开明的政治制度,廉洁的统治者,公明公平的考试制度,繁荣的经济,我没有理由不向往它!
游历完唐代,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宋代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宋代结束混乱,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让宋代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原来是五代十国的汉族政权,而现在宋朝面临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想要打赢游牧民族实属不易,所以宋代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宋朝重文轻武,宋太祖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赵匡胤当时的重文轻武,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会上学读书”。之前的我年龄小,看到这句话时,心里对赵匡胤还有些恨恨的,但现在我读完了《寻觅中华》,发现这句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发展教育是历史的潮流,教育也正是我国已进入文明时代,而其它地区依旧过着野蛮人的生活的原因。就此而言,我们还应感谢他,他的重文轻武思想让文学快速发展,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添色不少。
宋朝的诞生是在战火硝烟之中,它的终结也是同样在战火硝烟中,在每个朝代皆是如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之中总会留下一些属于它们的痕迹,辽灭北宋留下了杨家将抗敌的故事,金灭南宋,留下岳飞抗金的故事。
尽管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也快速灭亡,但两个朝代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始终无法磨灭的。是我们永远追忆的。
与唐朝一样,宋朝也因为重文轻武政策出现了许多诗人,其中,陆游、辛弃疾不久成了宋代,而且也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最爽利,最典雅的抗战话语的营造者,陆游去世时是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个爱国者对国家最后的期盼。辛弃疾的诗亦极壮极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他的舍生取义,这句诗也同样是很多奉献人士的内心独白,尽管这些顶级诗人是这样走向死亡的,但正如余秋雨的观点,是宋代造就了他人万古流芳的人生美学。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不尽的追忆!
寻觅中华读后感3
最近同时在看几本书,其中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系列”的《寻觅中华》。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大师的脚步,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开始慢慢行进。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从一个个经典的天灾神话中,感受神话的伟力其实就是祖先们对于所见所闻和内心愿望的'天真组建。即便只有为数很少的一部分得以长期流传,这也就证明它们契合了民族异代人的共同愿望。这就是华人的“原型”,其铸就了后世华人的性格。终于,我们走近我们曾经引以为豪,也曾经自己否定的夏商周。
我对商代尤其充满了好奇,因为夏朝毕竟还只是一种模糊化的存在(当然我坚信它一定存在而且十分辉煌地存在过),而周朝八百年的历史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在那个史书上记载的春秋、战国,偶尔记得的也只是武王伐纣、百家争鸣、秦王扫六合,其余似乎都“不值一提”。
寻觅中华读后感4
探索着的文化——读《寻觅中华》有感
对文化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政治人物的基本品格。正事这般,忘不了秦始皇所做过的焚书坑儒,忘不了明太祖那对文字的苛刻,以至于大兴文字狱诋毁了中国灿烂的文化。文化,他就站在那儿,束手无策地,既有摧残,又有进取,但跟多的还是丰富的主调。
刚开始接触到这本书时,本以为是对中国历史的一再该书罢了,实则不然,尽管文字的内容像是在叙史,但又是一种如此轻松的表述,兴趣自然来了。慢慢地,我跟随着余秋雨先生寻觅起那不断探索着的文化来。
混乱割据过后,国家慢慢趋向统一,然后又是混战,接着统一,像是谱好的曲子,各诸侯国不约而同地一起奏响了这悲鸣曲。终于,令我着迷的唐朝在这曲子中诞生了!
唐朝,一个繁盛一时的朝代,它孕育了唐诗,涌现出李白,杜甫这类伟人,文化从这又开始高度发展。在谈唐朝之前,我不由得想起北魏来—比唐朝早出现230多年的一个国家。想到它自然是有原因的,北魏有着大唐的基因:
谈及一个国家自然先从领导人说起,孝文帝,鲜卑族,典型的游牧民族,在一番战斗后建立北魏,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接着就是巩固统治这项重大工程了,然而就在这,孝文帝却做了一项重大决定—实行汉化措施!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征服过一片土地,到头来还要顺从当地的形式,真是狼狈。不过,反过来想,游牧文明又怎么会使中原本土的文化丧迹呢?实行汉化必然是历史所趋。况且在孝文帝之前的道武帝也有过汉化的想法,但终敌不过群臣的愤怒,渐而渐之,道武帝变得精神分裂,甚至随手杀人!这般狼狈的死了,但他留下的思想却被孝文帝保留了,而且实现的完美。孝文帝承受住了这些压力,全国上上下下的舆论均当作耳边风,精神意志是多么的坚定!他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以一人之痛换全国之福。这种精神着实令我敬佩。北魏就这样有了大唐的基因,将文化推向繁荣的关键一步。
唐诗是唐朝的标志。论起唐诗就得归功于科举制了,有了它唐诗才得以发展起来。从小我们就会被“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类的诗句。读不懂李白的洒脱,每每读他的诗,字句间都透露着一种思乡感。如此思乡,但不回乡有事为何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李白。照余秋雨先生的观点来看,李白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属于陌生。的确这般,印象中的李白总是被贬,皇帝也不过是把他身边即兴作诗罢了,这并不是李白想要的。也就这般,在大家眼中,李白好像就只会写写诗罢了,也就因这样变得陌生起来。至于杜甫,一个忧愁缠身的人,面对国家的分裂与百姓的灾难也只能默默作叹,安史之乱使得它他整个人都垮了,他变得更加忧愁了,只顾愁了。
诗人的思想总是独特,而朝廷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一直不理不睬,久之,繁盛慢慢走向灭亡,悄无声息地,没有阻拦地,走向灭亡。
文化像水,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还盛得住?之后便是五代十国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又被分割得不成样子。如此这般,文化的发展断断续续,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步履维艰。
寻觅中华读后感5
如果说让我的文章成为嚣嚣尘世的正宗,这个念头我没想过,也从不敢想。我只是想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印证心中的那句:读过,爱过,写过。
读《寻觅中华》,仿佛独自行走在岁月的长河中,从炎黄战蚩尤的激流险滩中逃脱;听到了古神话里的酸甜苦辣;目睹了王懿荣的苦痛煎熬;领略了大唐诗文的稍逊风骚;叹息过文化革命的流短诽长。这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致于现在凭借脑中残留的文字,去问想那一幕幕跌跌撞撞,风霜雨月的画面,都会触目惊心,感叹万分。
因为读过,所以爱过 。
有时我在想,人生何尝不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五千年的缩影,从饥不裹腹的少年,到荆棘丛生的成年,到跌跌撞撞的中年,再到步履蹒跚的老年,人生冷暖饱尝过一路跌跌撞撞实现了他现有的辉煌。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中华文化由浅到深,五千年前谁能料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大,这又使我联想到人生,“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我经常说“我爱中华”,我爱她什么?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不,这些都太显浅。我爱她的文化,不是盛世的点缀,而是黑夜的蜡烛。举个例子,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_,文化被摧残,文人被批判,他们顾不上高谈阔论,总是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 在人生艰难的道路上进行拼搏,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生存条件,同时还要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但他们不会从此埋没,因为他们不会心甘情愿地就此沉沦。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_留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不如说是中华人民意志的体现与文化的不朽。
文章中我们看到丰富多彩的生命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其中最令我动容和敬佩的是司马迁,被百般蹂躏地体无完肤之后,依然身残志坚。他没有因此患得患失,裹足不前,也没有消沉颓丧,迷失堕落,而是以一种重生的心态,一种坚强的意志力,用余生写下这一部宏伟著作,升华了自己,影响了后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为何青松被雪压而倒?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当往昔所有的误会与嘲笑再也不能打击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时,但往昔所有的不幸与负累再也不能动摇我们的人生观念时,当我们终能以一种微笑的姿态回顾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人生历程时,我们也许会感觉到:我们真正生活过——以一种脱俗的心态与激情。这些何尝不是中华民族潜在的内涵,以一种精神渗入每个华夏子孙的血液中,源远流长!
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升华,沉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文字的方式流淌在余秋雨的笔下,同时注入我们心中。
行走在岁月的旅途中,发现:天佑中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6
这本黑皮的《寻觅中华》是上学期吴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书的作者是余秋雨。自从妈妈给我买来后,我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
书中讲述了上至远古,下至近代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介绍了气吞山河的黄帝与和平务实的炎帝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意气风发的曹操、凄凉的曹植、春风得意的曹丕;周游六国四处讲学的孔子;一生执著于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将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国历史梳理的井井有条。尤其是对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新评价,读来让我眼界开阔,感触很深。
三国演义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余秋雨的笔下却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也让我们重新读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曹操的从容大气!难怪余秋雨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曹操一心相当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书中最使我迷恋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活了起来。他的“兼爱”、“非攻”的理论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坚毅的腔调说出来的一样。当我和爸爸谈起余秋雨这些思想时,总能引起我们父子的唇枪舌战,余秋雨大师的思想总是那么有新意,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关于描述心痛情感语录文字2023-08-17 14:07:09
疯狂动物城的观后感作文怎么写一百字以上五篇2023-08-25 03:04:08
爱情幸福温馨语录2023-08-14 14:11:11
范爱农读后感500字小学2023-08-24 12:23:56
范爱农读后感500字小学2023-08-24 12:23:56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范文2023-08-20 16:30:04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00字初二范文2023-08-10 23:05:00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