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读后感1
一个人的性格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尤其是在童年与少年时期形成的性格,几乎会伴随人一生。再长大不过是加深这些已成形的性格在人们身上的烙印而已。成人后,我们可以通过养成一些好习惯来改善我们性格中的缺陷,但我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形成的性格。人们通常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只要你读过与“九型人格”相关的心理方面的书籍,就会发现,一个人形成某种性格的原因大都可以在童年或少年时期找到答案。
读过《简爱》后,我更加确信这一点。从九型人格分析,简爱应属1号性格——完美主义者。对于这个心理学名词,我们不能顾名思义,片面地将其理解为追求完美的人。
完美主义者事实上是指这样一种人,他们在童年时期只有做对了事才会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赞美,他们只有拼命让自己变得优秀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足够的爱。这个“大家”通常是父母,当然也可能是其他人。于是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爱总是和成功优秀搭界的,别人喜欢的是取得好成绩的他们而不是他们本身。他们永远觉得这世界没有无条件的爱和快乐,爱和快乐都需要努力去争取。他们总是对自己说,等我做完-X我就会快乐,等我得到-X我就会快乐。他们很少收获纯粹的快乐,因为他们认为一切都建立在努力之上。(啊,曾几何时,我就是这种人)
长大后,他们虽然脱离了父母,但是他们自己已在心中建立起一套监督系统了。这系统就像一把戒尺时刻高悬,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习惯性地用这系统检验他们所做所有事的正确性。他们通常会因为要做正确的是而放弃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
简爱正是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典范。她时刻用来监督反省自己的系统不可谓不严厉。这和她童年的经历以及少年时的成长历程密切相关。
在她很小的时候,由于舅母对她心存偏见,她在那个大家庭里受尽白眼与欺侮。没有人尊重她,爱护她,她得到的只是虐待。在那个家里的种种经历是她灵魂深处自卑的根源,长大后的她那么自尊,是因为她曾经那么自卑。从那时开始,她想要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后来她被送到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在那里,要得到老师的青睐就必须有优异的成绩,得体的举止和良好的教养。她做到了,并且做的非常出色,于是她得到周围人的好评和尊重。等她离开寄宿学校,她已经长大成人。但那种只有做得好才会待到尊重的想法已经深深地烙在她心里。
她的性格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已经形成。自卑与自尊是她性格的两大主流,并且最终导致了她那自省式的完美主义性格。
其实,童年时的自卑一直都没有离开她,童年的经历对人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当她受到她误以为是女主人的管家太太的热情接待时,她受宠若惊,感到非常不自在。在获知管家太太的身份后,她才真正坦然地接受了那热情。其实,这正是她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只是她从未意识到。
她对罗切斯特先生说,“你以为我贫穷,矮小,不美,就没有灵魂吗?你错了......”这段我们引以为经典的名言与其说是出于自尊的心声,不如说是源于自卑的呐喊。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是不需要用如此铿锵有力的演讲来获得尊重的。简爱过度的自尊一度让她宁愿隐藏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也不愿向他吐露心迹。若不是在树林里邂逅了罗切斯特先生并有了之后的谈话,简爱恐怕永远不会对他表露心中的爱。“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尊严故,二者皆可抛”是简爱至高无上的原则。
一旦有什么东西与这原则产生冲撞,不论她多么喜爱这东西,她都会义无反顾地将其割舍。当她获知罗切斯特先生还有一位合法妻子时,尽管这是一个精神失常的疯女人而罗切斯特先生也从未爱过她,尽管简爱深爱着罗切斯特先生,她还是选择离开他。这是完美主义者典型的为了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舍弃内心真正需求的表现。我为什么说这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呢?因为简爱选择离开的决定正确与否,读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这决定是不够理智的。如果简爱肯与罗切斯特先生进行敞开心扉的恳谈,告诉后者她心中的真实想法,那么简爱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己的离开带给彼此的伤害。
完美主义者愿意接受他人合理但不合情的要求,不管他们的内心多么不情愿。表哥圣约翰让她学习印度语言,尽管她对这门异常枯燥的语言很不感兴趣,她还是认真学了,因为这样会得到表哥的肯定。
按照这个逻辑分析,简爱应当答应表哥的求婚然后跟他到印度传教才对,可是她拒绝了,而且立场坚定。这是简爱性格中的矛盾吗?或许你会说,婚姻大事,岂容他人摆布,任何人站在简爱的角度上都会和她作出同样的选择,这当然不无道理。但事实上,这是完美主义者少有且珍贵的遵从自己内心真正需求的行为。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者不到紧要关头很少流露此种宝贵品质。
在读过《简爱》后的一段时间里,笔者曾经将简爱当作自己的精神偶像,相信不少读过此书的朋友有过类似举动。本人本来就有完美主义倾向,又以简爱为榜样,可想而知内心有过一位多么严厉的批评家了。后来我发现这么活着实在太累,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中国先哲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难能可贵了,因为有多少人真正做到曾子所说的“三省”呢?
《简爱》这部传世名著在帮助人们升华人格,引导人们自尊自爱方面无疑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更让无数自卑的心灵找到自我的价值。这也是该书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即便是简爱也存在着一定的性格缺陷,最明显的就是那个在完美主义者中极具代表性的不足——为了做“正确”的事而忽略内心的真正需求。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去“责备”简爱,因为一个人性格中的优点与缺点都与其成长历程密不可分,可以说,成长决定性格。而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往往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在干什么呢,他们正着力于“培养”完美主义性格的孩子。表现好了鼓励鼓励,或是给予物质奖励。表现不好了,拳脚相加者有之,恶语责备者有之,冷漠相向者有之,不赞一词者亦有之。当然不排除有开明的父母在孩子失败时给予安慰鼓励。但不论哪一种行为都向孩子传达了一个信号:你只有变得优秀,我们才会喜欢你。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外国教师与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父母谈话,大意是,应当偶尔给这位总得A的学生一个B或者C,然后父母以行动告诉孩子,即使孩子得C,父母也是爱他的,父母爱的是他们本身,而不是他们的成绩。如果孩子认为他们成绩不好,父母就不会爱他们,那么当他们成绩不好时,他们就会做点别的事让父母有理由爱他们。这位外国教师的小女儿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功课总是得C认为父母不再爱她,为了“重新赢回”父母的爱,可怜的小女孩决定让自己变得更苗条,结果她得了厌食症。所幸发现及时,在父母的帮助下,小女孩很快被治愈了。这也是这位教师和那个优秀生家长谈话的原因。
什么时候,中国的父母也会有这种觉悟呢?
简爱读后感2
在西方文学作品里不谈上帝,就如同中国人写的武侠小说里不谈“侠义”二字一样几乎不可能。作为经典小说的《简爱》当然也不能避免。
特别之处在于,宗教在《简爱》这部小说里扮演了一个奇特的角色。大部分时候,宗教是做为爱情的对立面出现的。小说用整整十章来写了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庄园见到罗切斯特之前的生活——也就是简爱的成长史。舅妈为了让她讨厌的简爱离开,把简爱送到了洛伍德学校,而简爱也借此躲开了舅妈毫无人性的虐待。但是很明显简爱是离开狼窝又入虎口,她在学校过得并不愉快,因为长相不漂亮,而且被舅妈说了很多坏话,所以被定性为顽劣不化的学生,以至于绅士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如此形容还是小女孩儿的简爱:“上帝开恩把和我们大伙儿一样的模样赐给了她,没有哪一点残缺的地方表示她是个特殊的人。谁料想得到,魔鬼已经在她身上找到了一个仆人和代理人?然而,我很痛心地说,这确是事实。”在信仰上帝的西方人看来,一个小孩子被比喻为魔鬼,是一个无比巨大的侮辱。简爱肯定不会觉得这种打着宗教旗号的侮辱很有趣。
即使没有这样的偏见,宗教在简爱看来依然还是一种索然无味的东西。在学校里,她觉得生活很枯燥,食物经常烧糊难以下咽。正如学校的主人,那位绅士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所说:“我教育这些姑娘,并不是打算叫她们养成奢侈放纵的习惯,而是要她们吃苦、忍耐、克己”。这样压抑人性的宗教苦行僧般的教育宗旨与简爱的天性显然是相悖的。
因为对宗教教育的厌恶,简爱学习《圣经》时感到索然无味,但她还是凭借天生的聪明智慧把那些文字背诵下来,好作为将来谋生的手段。她甚至常常反对《圣经》中的教条,比如对《新约·路加福音》第六章第二十七至二十八节中的一句话,她就表示过强烈的质疑。那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她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简爱反驳道:“那么我就该爱里德太太(虐待她的舅妈),这我可办不到;我还该给她的儿子约翰祝福(经常欺负他的表兄弟),这也不可能。”可以说,虽然还没有经历过人世的沧桑,但是爱憎分明的简爱凭借自己的天生智慧早早的看透宗教教条当中不合理甚至虚伪的部分。后来即使面对真正献身宗教的圣约翰,简爱也敢于大声拒绝那种苦行僧般的宗教生活。
之所以说宗教在《简爱》里被表现得有些奇怪,那就是简爱虽然讨厌宗教,但是在她内心深处,诚如大部分英国人一样,对上帝是非常虔诚的。这并不矛盾。简爱在学校最好的朋友海伦·彭斯临终前的平静安详一定给简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简爱去探视海伦时问:“我死了以后,我还会看见你吗?海伦?”海伦回答道:“毫无疑问,亲爱的简,你也会来到那同一个幸福的地方,由同一个万能的天父接待。”这段对话给简带来了潜移默化的终生影响。因为简爱对爱情几乎就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她始终把爱当做自己一生最大的宗教信仰,始终听从自己灵魂的声音,对残废的罗切斯特更加爱恋,这几乎就是一种宗教般的献身精神。
而罗切斯特对待爱情也同样如宗教一般虔诚,前文提过,他把自己所经受的爱的磨难一直称之为“上帝的考验”。
如前文所说,甚至在关键的时刻,真的得到了上帝的天启,听到了千里之外罗切斯特对自己的几声呼唤。这一点被一些批评者所诟病,认为这是情节中不合逻辑之处,是作者故做怪诞,是哥特式小说的不良作风,实际上我认为这恰恰是小说的精华所在。虽然这一情节有些荒诞,但是读者读到这里无不为罗切斯特和简爱的真爱动容。这一刻,真爱和上帝站在了一条战线,这对苦命鸳鸯终于得到了上帝的帮助。作者是想塑造一段心目中最崇高而伟大的爱情,而在她看来,只有不违背上帝旨意的爱才是最崇高的爱,如果得到上帝的帮助,这就是一个见证,是天国之父对尘世之爱的最高奖赏。
小说的情节安排疯妻在一场自作孽的火灾中摔死,是一场偶然事件。但也是作者借上帝之手,把简爱和罗切斯特爱情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个障碍加以排除。在代表上帝精神的伦理道德和代表人性真实的爱情之间,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当然,这么种安排对疯妻未必就是公平,好在作者将疯妻子之死安排为自作孽,不可活。这样也就避开了良心的不安。最后罗切斯特竟然成为了一个残废,作者一方面想借此歌颂简爱在爱面前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也许是为自己代替上帝做的这一安排隐隐不安。所以最后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结局不能说是十全十美——罗切斯特成了一个残废人。但是十全九美已经可以称为圆满了——这一切都离不开全能的上帝。如果没有对上帝的信仰,没有彼此为对方不计利益的献身精神,如果他们之间的爱带有一丝的功利色彩,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绝对不会如此忠贞不渝。
可以这么说,在夏绿蒂勃朗特看来,为了爱人奉献一切,本身就是爱的内涵之一。这一点上,爱与宗教有了类似之处。爱并不是圣约翰那类人眼里低于宗教道德的人生观,相反,爱的奉献与宗教献身精神应该是同样崇高和伟大的。
简爱读后感3
之前在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里面讲到关于读书的事情。在讲到英国文学的那一章节里。有提到关于爱情方面的小说。我特引原文来“勾引”一下大家对这个课题的延伸,说不定哪天得造化出一个文学上探讨爱情的天才。“年轻时不爱看此书,完了,感情上爱情上看不懂《简爱》,是个老大粗。对《少年维特》,《简爱》,《茶花女》,《冰岛渔夫》,这几部爱情小说,如果看不懂,不爱看,那是爱情的门外汉门外婆,而且我可以判断他是个坏人,没出息。”我也是受了木心先生的“勾引”,加之自己在爱情上的门外汉的自觉,遂欢欢喜喜的读了这几本书。我在今天的篇幅里,特别对《简爱》进行一些自己读后感的总结,算是一个给年老的自己留个念想。
爱情是个谜,只有留给那些懂的解谜的人。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现实的生活里,过的并不平顺。他早年失去母亲,一生过的穷困艰难。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学校都并未有改善过生活。三十一岁写《简爱》,轰动文坛,三十八岁结婚,三十九岁因病去世。这里得提到她的妹妹,也是文学上造诣颇高的,写过《呼啸山庄》,至于是谁自己去看。
书中讲到了主人公简爱的两段感情纠葛。描写的细腻入微,人物的心理感情变化十分到位,把在恋爱里的人的形态都呈现的一览无遗了,把人还原成了一个人,真实饱满的人。我想这是解读爱情的关键,但了解它却不是为了能把握爱情,或控制爱情中的关系,这是一种广博深刻的眼光,不然自己显得容易迷糊。
当然我想,我读这个书,并不总是要读爱情这个课题,也不总是需要仰视作者的观点,没有思考的吸收,仿佛她讲的每个观点都是真理似的。至少她在年龄上与我也不相上下。我只把她当作一个好友来交谈,把她所认识的爱情故事讲给我听。(大家要听我讲爱情,其实不大可能,希望你进到书中去品读。)
没有挣扎的爱情不叫爱情,任何的爱情都会引领心灵深处的震动。当然在这里,我首先需要排除的是,肉欲的满足和虚荣心的满足,亦或是为了金钱,权力所带来的爱情。在我的世界里,它不是爱情,只会带来真实爱情的流失。我知道,这将招致多少人的反对,因为他们会用各样的现实问题拷问你,这对你是不好的。但后来我明白了,爱情不是现实的,而是超越现实的,它不能用现实的标准来衡量它,因为爱情和现实不在同一个范畴内。但爱情和现实也并不冲突,只是许多的人并非有爱情,就忙着现实的安排和筹备,但终究显得空洞。当然有了爱情,现实也并非遥不可及,现实有了爱情的支撑,走的更加的完满和强劲。
《简爱》里的两段爱情故事读来真是动人心扉,如饮好酒。罗切斯特和简爱的爱情真是非常的曲折精彩。罗切斯特是个极其有钱的人,却被简爱所迷倒,疯狂的爱上了她。简爱的魅力,我认为在于:简爱是个独立的人,在经济上不求别人的施舍,自力更生,在思想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我见许多的人在爱情面前都失去了方向,容易在爱情里轻易的相信对方,或由环境来做主,却没有独立的见解,不敢质疑,不敢询问,只会顺从,像只温顺的绵羊。
在现实的生活中,一个月相亲就结婚的,我相信那里没有爱情,只有交易,门当户对的交易,金钱的交易。简爱敢于质疑有钱的罗切斯特先生,虽然他发疯似的爱着她,最终终于看到了罗切斯特不为人知的一面,还有一个已经疯了的妻子,我还是认为罗切斯特显然是在这里掩盖了事实,不能说骗简爱,也算是在爱情里不够坦诚。关键是,若他坦诚相告简爱,简爱也不一定会离他而去。
但是,作为简爱,她的思想和观察入微帮助了她,使到她没有陷入爱情的漩涡;简爱,她令我欣赏的是,她是一个品质特别优秀的人。善良,勤奋,有才华,有原则。讲到这里。我忽然觉得,在今天的社会里,优秀的品格是否还存在呢?在经济繁荣,社会分工细化的时代里,人们的品格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我一边出于惋惜,一边又慨叹自己。但我知道,有优秀品格的人还是大量存在的,他存在于那些高尚的人中,却不一定存在于有钱或是地位高的人中。品格确实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却不能强行做出,那简直就是一种素养。只要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到许多人身上所拥有。
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注定了她不是一个庸俗的人。这在爱情里,却往往令许多的男子倾心。这个社会里,太多的女子,她们担心忧虑是否门当户对,担心今后的生活是否顺当,担心自己的未来是否辛苦,担心钱够不够多……担心是允许的,但是却把它当作了择偶标准。在《简爱》里,透过罗切斯特的口,我们看到作者,对这些庸俗的女子所带来的爱情是不赞同的,显得厌烦。因为在人有困难时,或是落魄时,她们就逃的远远的,甚至落井下石。简爱,她还是一个忠于自己内心世界,有原则的人。
在第二段的感情里,她的表哥圣约翰,要追求她做妻子。但是简爱知道,圣约翰只不过是想完成自己的愿望,而把简爱绑在自己的身边成为一个工具一样的,圣约翰,自认为自己是上帝所选召的人,要到印度去当宣教士,他的使命感极其强烈。甚至用各样的异象和主的命令来要求简爱,让她和自己一起去印度宣教,而宣教就必须要成为她的妻子。虽然,在书中,我们看到圣约翰是简爱的救命恩人。但是简爱执意不肯成为他的妻子。虽然,她曾经也想成为他的妻子,但是她的内心非常清楚,成为她的妻子并非因为爱她,乃是圣约翰要完成什么主的选召,她不会让自己失去自由的,她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献给主,但是她不愿把自己的心交给圣约翰,这里她非常的明确。
简爱读后感4
《简爱》是以女主角的名字命名的,听名字就可以知道是介绍简爱的一生的故事.讲述一个懵懂的小女孩经历了总总困难到结婚的事.她经过了重重的阻障终于和蔼自己喜欢的人幸福生活在一起.简因为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不过幸运的是受到舅父的抚养,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舅父过逝后,舅妈并不满意简,常常限制她的行动,还曾把幼小的她关进暗房.虽说那不愁吃穿,但她过得并不幸福.后来得到劳埃德的帮助,简毅然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来到罗沃德学习.经过朋友和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当上了教师到处任教,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罗契斯特先生,百经波折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认为简是一位独立,坚强又富有生命力的女性.小的时候遭受亲人的不满与鄙视,她没有因寄人篱下就忍受下去,而是毅然的放弃富裕的生活自己独自一人到罗沃德.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虽然吃穿比以前在舅妈家差很多,但她在这里得到了不得自由,享受学习的乐趣.在那她还遇到了她的第一位好朋友海伦彭斯,海伦教会了简学会忍,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在罗沃德简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受到别人的歧视,但她都没有灰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认可.她虽是一位才学渊博的女性,但是上帝却不赋予她迷人的外表.书中简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还有一句,"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你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们同样是经过坟墓走到上帝的面前."在那样一个时期,她居然敢以一个家教老师的身份和主人讲平等,她还是一名大胆的女性.是的,夏洛蒂勃朗特的两句话,教会了我金钱与长相不是一切,重要的是让心灵得到充实.用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人与人是平等的,无等级之分.简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叔父留给自己的遗产分成了四份,自己留了一份,剩下的分给了三个表兄妹.还有为了帮助表兄放弃自己喜欢学的法语而去学不感兴趣的东西,她的慷慨大方与处处为人着想的心打动了我.在贫穷的小学校教书,在求学的路上遇到的难关在她的不懈努力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面前显得那么的渺小.虽学的是自己感到无趣的东西,但她还是愿意去学,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学有所成了.身为一名高中生所需要的不正是简这份珍贵又热心求学的精神吗我们现在学习不也是这样的,虽然很枯燥无味,我们为尝不向简学习呢,她和我们一样,她能做到的,我们难道不能吗试着抱着某种"目的"去面对那些无趣的确并对我们又是很重要的东西去学习它,我想只要付出努力,一心一意地去学,当然有时也不得不逼自己去学,我认为一定会成功的.
在这我就不多说什么了,要从《简爱》中的人物去深究,我还真做不到,只是对书中的女主角简爱的性格与精神的浅谈而已.我认为我还是无法真正理解书中的某些人或事,也许和我的经验有关.在这我想说的是《简爱》是一本值得我们去看的书.
简爱读后感5
《简爱》是英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主人公简爱身材瘦小,相貌平凡,无金钱、无地位,却有着不平凡的气质和非常丰富的情感世界。她在生活的磨练中,抛弃了女性天生的懦弱与娇柔逐渐养成了坚强独立的个性。她不会在表兄残暴面前甘心被辱,而是据理力争。即使结果不尽人意,却始终如一没有低头;在魔鬼般冷酷的布洛克尔赫斯先生的折磨下,她不会表现出任何恐惧,而是从容的扛下来,独立坚强的活下来。读《简爱》,我为幼年的她所受到的-而悲愤,感同身受般的体会着简爱那幼小敏感的心灵所受的伤害。我也为简爱而倾倒。喜欢她在地位比她高的所谓上流社会人士面前表现出的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喜欢她在面对爱时表现出的的那种自尊自强的精神,心中不禁感叹在距离她所处的年代进步了二百年的现代,又有几个女子有勇气为了自己的尊严而对一个心爱又富有的男子说不呢?简爱就可以!在她的身上时刻闪现着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
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史记鸿门宴读后感600字五篇2023-08-22 03:03:53
发朋友圈的正能量晚安励志语录2023-08-13 10:03:16
五一劳动节适合电商的节日文案2023-08-11 13:30:49
鲁迅藤野先生读后感800字2023-08-23 08:56:56
鲁迅藤野先生读后感800字2023-08-23 08:56:56
陶渊明读后感800字2023-08-21 04:21:53
有关藤野先生读后感的作文2023-08-14 09:50:18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