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读《教育学》有感

时间:2023-08-17 06:00:52 文/莉落老师 读后感学文网www.xuewenya.com

  读《教育学》有感1

  这个暑假,阅读了北京师大檀传宝教授的教育著作《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受益匪浅,现择其一、二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本书是檀传宝教授记录自己以往的讲座,包括:德育的概念与理念,德育实践建言,大时代的德育,公民教育的鼓与呼共四辑。重点讲授了德育的重要性,并针对不同层面德育实效的提高提出了系列建议。

  檀教授由小的德育讲到大的德育,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进行了分析。德育就是人的道德思想品格。它与人的心理健康、政治教育、经济生活、法制教育有区别,但又紧密联系。这些方面对道德品质有影响,而德育又能促成各方面更好发展。德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檀教授还指出,现在的德育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强制灌输。谁对谁错,必要立场坚定。即使思想不通,生吞活剥也要生硬接受。但是,道德教育者如果肯多花费些心思,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审美化的改造,道德教育或许也能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人的歌谣。这时,德育再进入学生的视野,学生还会有如被填鸭式的不适感受吗?总之,轰轰烈烈的,大张旗鼓的德育“灌输”必须回归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

  世界上如果有一个最高美的话,那应该是教育之美!美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学校艺术学科教学所承载的责任,更多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审美化改造。将显性的艺术审美教育和学科渗透式审美教育以及隐性的环境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合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当然,作为学校教师,思考更多的则是如何实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让德育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些审美手段,就可以使我们的德育变得有趣、生动而美妙,相信用审美武装的德育过程,其境界一定是美好或是美丽

  教育教学活动的审美化,并不是很远的事情,而应该是在当下,如果我们愿意,马上就可以!正像檀传宝教授所说:我们需要有一个“我欲美,美斯至矣”的勇气和实践。

  读《教育学》有感2

  寒假期间,在区、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倡导“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中,我积极投入到此活动中。在本次活动中,我有幸读到一部“告诉你如何把普通孩子培养成天才的教育圣经”——《听教育学家讲故事》。读了此书,我是茅塞顿开,深深体会到教育的内涵和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

  本书避免了那些教育方面的枯燥理论和无味说教,以简短生动的名人故事现身说法,以精辟使用的哲理感悟启迪心灵,以经典深刻的教育名言表达观点,把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摆在读者面前。整部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从教育、爱心、美德、赞赏、学习与思考、独立勇敢,梦想导航等方面讲述故事,阐明道理,给人以教育。我对每一章、每一个故事都认真阅读,悉心聆听了每一位教育学家讲述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感触颇深。一个个故事启迪我们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如何教育孩子。我有以下感想:

  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一些孩子,他们不是天资不聪明,而是缺乏正确的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可以走遍天下的孩子;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一辈子都会让人操心的孩子。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做起。“培养习惯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都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读这部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书籍,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讲诚信、友爱心;教育孩子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

  2、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习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专著读书、专注写字、专注听讲,告诉孩子“一心不能二用”;教育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二、尊重孩子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毛姆说过的话,心灵的世界需要尊严的支撑。尊严能给人自信,更能改变命运。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和家长要做到尊重孩子,不要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更要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

  1、尊重孩子的选择。爱默生曾说过:“尊重孩子,不要过分以家长相待,不要侵犯孩子的单独活动。”教师和家长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审视孩子的行动,评判孩子的是非,给孩子以充分的尊重。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那会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的价值观得到了认同、赞可。尤其是在是非概念不明显的选择上,大人在这里只需扮演“一位协商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

  2、尊重孩子的情感。大人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它既能够帮孩子树立自信,也能摧毁孩子的自尊,使他们变得自卑。自信的孩子更能适应社会压力,而自卑的孩子则恰恰相反。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成为孩子的欣赏者、参与者、知心朋友……

  3、赏识每一个孩子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布鲁姆

  那位天资不聪明却以高考状元身份进入北大校门的孩子和那位支持、鼓励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伟大的母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孩子的天资是有区别的,但能够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而一直坚持不懈的孩子,即使没有很好的天赋,也一定能获得成功。那位母亲的鼓励,使自己的孩子走向成功。所以,老师们、家长们,多一些赞美之辞吧,这样会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正确的教育方法

  正确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走向人生的成功之旅。“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发展,这取决于教育方法如何。”这是日本教育学家铃木镇一的话。教育方法得当,孩子将成才;教育方法不当,会使孩子步入歧途。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应吸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因为爱尔维修也曾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人性化的教育。铃木镇一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就是极具人性味的教育。他没有像一般家长那样一味地注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要求只是“及格就行”,而其它时间鼓励孩子去博览群书,铃木按照父亲的教导,把学习之余的时间全部用在了课外阅读上,因此,他读过的课外书是全班其他同学的十几倍,从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因此,教育应当人性化,不要把学生看作“造分机器”,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2、榜样教育。父母、老师都是孩子的榜样,要想教育孩子应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通过阅读、集体生活等多种方式,多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正面的榜样,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3、赏罚分明。教育孩子应该赏罚分明。孩子做得好,就应该适当奖励;可做得差,就要受到适当的“惩罚”,而且要教育孩子不能因为困难而灰心丧气,要勇于进取,一些成功人士的父母都是这样做的。孩子的知识薄弱,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不及成人,要让孩子品尝各种味道,不能一味顺着他,只有刚柔相济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四、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通过阅读“爱心:支撑生命的力量”这一章,每一个故事都给我以爱的教育,如沐春风一般温暖着我的心田,震撼着我的心灵。《一小时的时间》、《被抛弃的孩子》我深深体会到孩子是多么需要父母的爱啊!

  1、爱需要时间。很多父母总是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其实孩子是需要关怀和呵护的,父母应多腾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给孩子阳光,他们会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生活的幸福。

  2、呵护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块纯洁无暇的画布,他们会用五彩的水笔在上面画自己喜欢的'图画,有成功之处却也不乏败笔之作。要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爱。呵护孩子生命中的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

  3、理解、信任孩子。“劝说比强迫更为有效。”伊索说过的这句话启迪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应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训斥。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理解是座桥”,多和孩子沟通,相信支持孩子,做他们成功的指导者、见证者、欣赏者。

  以上是我通过阅读这部书体会到书中的真谛,我边读边记下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我想,这些名言警句会使我终生受益,会指引我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如何做一名有优秀的教师,我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用这些教育名言激励自己,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们。

  读《教育学》有感3

  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了闻名于世的“解放教育思想”。他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与“储蓄教育观”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并提出了“提问式教学”与“解放教育观”。弗莱雷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有以下启示:教育应当具有政治性,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内容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弗莱雷在第二章中专门论述了教师与学生这对矛盾,批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及作为其基础的“储蓄教育观”,从而揭示了新的教育观“解放教育观”与旧教育观的本质区别,并提出了要用“提问式教学”取代“灌输式教学”。

  弗莱雷认为,“灌输式教学”有其特殊的弊端,即表明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教师是灌输者,是主体;学生是听讲者,是客体。作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用灌输的内容来“填满”学生脑子。作为客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讲,把教师所讲的储存起来。在这种教学中,师生之间没有对话,没有交流。这种不对话表明了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垂直关系,而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在教师的灌输过程中,灌输的内容又往往是远离学生生活经验的、脱离现实的。

  弗莱雷指出,这种“灌输”会导致学生机械地记忆所灌输的内容,会把学生变成“容器”,变成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会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这种灌输式教学充分反映了一种传统的旧教育观。

  对于这种传统的教育,弗莱雷有一个著名的十分形象的比喻。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游泳池管理工作总结2023-08-28 02:34:13

二中年下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2023-08-19 16:03:25

人防办工作总结2023-08-25 23:40:58

酒店前台收银工作总结范文2023-08-21 07:53:48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感悟2023-08-24 01:17:06

我们的节日读后感范文(精选六篇)2023-08-15 07:11:53

读朝花夕拾有感(汇编十五篇)2023-08-16 20:04:00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