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世说新语》读有感

时间:2023-08-17 18:02:07 文/阿林老师 读后感学文网www.xuewenya.com

《世说新语》读有感1

  古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世说新语》就像无数宝藏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世说新语》叙事简明,精炼生动,为小品文之典范,词汇之丰富,远远超过其他笔记小说,对后代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刚开始读《世说新语》,总是囫囵吞枣着看,有些字词的意思也不是很了解。后来,作为“小书虫”的我被《世说新语》中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所吸引,看得越发仔细起来,遇到不懂的词句也会耐心的查《古汉语词典》。大部分文言文不仅有趣,而且也带着许多道理呢。

  其中,“德行”篇中有一篇文章让我记忆犹新: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世说新语》读有感2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本书。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不少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今天,我读了《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这则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的反对。王朗不解地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华歆最后答应了。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又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世人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作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王朗的表现更贴近喜欢的答案。但是,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那个想抛弃那个人的真正寡情人却是王朗!关键时刻,心里只想着自己,没有责任心,太自私。而华歆,虽一开始拒绝,但一旦答应了就坚持到底,这说明他既是一个重诚信、守承诺的君子,又是一个遇事深思熟虑、稳重靠谱的人。

  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就是说,只有合理的的承诺,才有实现的可能。承诺之前必须深思熟虑,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轻易许下承诺;而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负责到底,因为承诺即意味着责任。

  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华歆一样才行,做一个有责任心、敢担当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世说新语》读有感3

  假设你刚乘上一艘足够大的小船,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请求与你同船,你会怎么做?一定很为难吧,不答应呢,自己的良心过不去,答应了呢,自己的安全又不受保障。在《世说新语》中,两位古人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华韵,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要搭他们的船,华韵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幸而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船却因为太重而行驶缓慢,王朗就想要甩掉那个人,华韵说:“我当初为难的就是这个呀,既然我们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就不能因为情况紧急而丢下他。”便依然带着并帮助着他。世人就凭借这件事来判断它们的优劣。两个朋友,对同一件事的选择竟截然不同。

  世人都认为华韵优,王朗劣,都认为华韵急不相弃的言行很值得颂扬。的确,华韵不轻易向别人承诺,既然承诺了就一定做到,这种品德真的十分高尚,所谓“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就是说的华韵这种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体现在行动中去,并且敢于承担因此付出的代价。华韵是真正的君子。可是华韵也有缺点啊,他不应该这么优柔寡断,不是吗?再说王朗,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断言王朗是小人。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王朗也是一心想要帮助别人的,只是他也没有想到会有匪寇跟来,而他后文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不过是出于生存本能而已,并且没有真正的做出这件事。试想,换做是我们,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华韵那种境界呢?我们能够做到王朗这样,有一个救人的初衷,也是很不错的了。王朗后来想法的错误,不可否认。在刚开始时如果华韵,王朗两人没有携带那个人,也许他还有生存的机会,但若是后来华韵,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他一点生存的希望也没有了。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学会选择并且真正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既要像华韵那样信守自己的诺言,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又要下王朗一样有一颗本质善良的心。既然做不到真正的君子那样,那就退而求其次,既考虑他人的心情,又考虑自己的处境,做一个善良而不失智慧的人!

  《世说新语》真的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又回到文章开头,为什么不在愉快的邀请别人上船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警惕呢?初二九班姚思羽?

《世说新语》读有感4

  对于《世说新语》,我的印象一直是很囫囵的。犹记初中课本曾选取两则,一是《咏雪》,这篇熟些,尚能背诵几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大抵记得提问的是位老人家,答得好一些的是位有才华的女子,然而个中人物关系是分辨不清了。另一则就更模糊些,拢共登场几个人物也记不得了,

  借着这两篇的浅显痕迹,于我心中,对《世说新语》的长久印象便是本记人志事的小说集子,颇有些趣味,偶尔提及定会跟上一句得了空想去看看,然而这个"得了空"究竟在何时,却又遥遥无期了。

  时隔经年,而今翻阅这本书,除了多些魏晋南北朝、刘义庆及其门下共同编纂的基础概念外,所悟与彼时大约也有些不同。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读《德行》里的这则故事,实在很有感触。彼时彼人的言行举止,搁在今天,竟毫无突兀,这确是对西晋的一份莫大的欣慰,也是对今日一份沉痛的悲哀了。为端送烤肉的侍者送去烤肉,平等态度背后折射的尊重何其宝贵。论等级,自西周行了礼制宗法的制度后,便尤为分明了。到明清时期,以至森严苛刻的地步。由此向来,这份平等便更显得宝贵些。然而细辨,"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溯其源头,貌似尊重的举止其实来自优越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顾荣从未认可侍者与自己处在平等地位,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对侍者的怜悯和同情。

  这似乎是一个不足之处,然而四顾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竟连这略显浅薄的怜悯同情也做不到,毫无自知地腆着脸露出笑容,漠视端送烤肉的侍者终日不知肉味,清扫大街的工人未曾拥有过汽车。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侍者"们就理应体验"侍者"们的生活,自己就理应享受自己的待遇,有条泾渭分明的线无形横亘在他们与侍者之间,偶尔哪个心肠好的留意了,像千百年前的顾荣一般送去一盘肉,而后他们仍是他们,侍者仍是侍者。有什么改变的?不过是终于知道了肉的滋味。甚至还有谁油光满面地窃窃嗤笑,比起把同情错当尊重的"顾荣"们,这些人更可怕,然而从西晋到今日,这些人也一直都存在着。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对《世说新语》的称法,"名士的教科书".

  一次或许是无意,两次便可见本性。我敬重这位管宁先生,能这样坦白利落地说出"子非吾友也".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有些擦肩就过了,有些却必须同行一段,而同行的时间长了,便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沟壑。虽然自制力各有不同,但大体而言,人是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的,玩乐环境下能坚持认真学习的必比自习室里的少些。

  所以结交良友,交到志不同道不合的劣友及时一刀两断,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这是千百年前的道理,千百年前便有人做到了,不由扪心自问,我待如何?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作为记载汉魏至东晋逸闻轶事的志人小说,其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虽短短几笔,却都气韵生动,跃然纸上,把各自的独特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实乃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没有足够的学识对此做出惊世骇俗的言论,只是照着内心的想法写下这篇文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世说新语》读有感5

  刘墉的《世说新语2》之教育秘笈,在我的闲暇空余终于读完了,但久久地让我回味其间。娓娓道来的教育秘笈就像与读者对话,许多的困惑也随之渐渐明朗。书中对“新新人类”的理解,我亦颇有感慨。“他们可能动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他们的观念灵活、转变得快、适应得快。”一点没错,就拿我女儿来说,看似动作很慢,起床时叫来喊去的,但是对社会的进步事物说起来让人又另一种看她的眼光。她学了法语后,了解了一些法国风情,就餐时,便侃侃道来;去了趟日本,就会告诉你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一点点的不适应;有时还时不时地评论一下某些社会现象。这就是“新新人类”。当然,书中谈到的很多的观点,我都很赞同。我自己也是教师,但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好像自己的教育方法越来越局限了,方式越来越单一了,因此,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常常思考自己的教育成败,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寻求适合我孩子的教育方式。读了这本书,对我颇有启发,中国的家长对孩子太多的设想和规矩,于是束缚了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当然或许是某个衡量的标准,使家长没有办法选择,只有听之任之。想想现在的青少年犯罪,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网络问题少年,我们做家长的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需要我们家庭的帮助和协调,是非常需要与学校老师经常的沟通。有的家长常常认为学校老师如何如何,却没有问问自己的责任尽到了没有,总是以为,孩子到学校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个体成长的空间是极其重要的,能够暴漏出他内心深处最底层的东西。

  现在我教育的观点在逐渐改变,教育的方式在逐渐改变,我发现孩子又愿意与我走近了,常常把她的喜怒哀乐告诉我,我欣喜万分,这是对家长的信任。——书中谈到的“年轻人要有探索的权利”“子弹准备好”,我极其赞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累积的过程,为自己储存一种能量,为自己积淀一些知识,为自己储备一定的能力,到机遇降临时,你便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大显身手,而非有了合适的机会,只能望此兴叹。文中又谈到来太原发生的事,让我这个太原人引以自豪,尽自己的能力为别人做一点点事,就是储备生命的价值,也是造福子孙后代。我想到了原来的一位年轻的同事,曾帮助那些特困家庭的孩子读书,几次辗转去山区看望那些孩子,那么,她的这份爱心,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孩子,也会成为有爱心的人。教育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充满了魅力。

  掩书沉思,我们的家庭要太多地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生理和心理),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一种和谐,要启发他们把知识变成技能,把思想变成视野,体味与珍惜成长中的困难,明确自己的前行目标,无论如何,只要不断坚持,总有实现自我的一天!

《世说新语》读有感6

  见微知著乎?以偏概全也!三国之管宁,避乱世于草莽,身平平易近以终老;华歆,登高堂至宰辅,为高官传清誉。

  “割席决绝”这个故事,世人耳熟能详,讲得即为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现常被用来暗示,不成以与志向不不异的人结交为伴侣。

  故事中,管宁见了金子“挥锄与瓦石不异”,世人褒赞有佳。而华歆拾起来,知道是一块金子

  后也随手丢弃,不也浮现了他不在乎钱财吗?世人又何为贬损?何来“志分歧道不合”之说?又两人同席温书,见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华歆之所以出去看热闹,也只能声名他念书注重力不集中,概略也并不能够切当地评判他的人生志趣吧。

  管宁、华歆、炳原皆为三国名人,有“一龙”之称。华歆是龙头,炳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管宁与华歆又为同窗交好,既是伴侣,管宁又怎会只因为好伴侣出去看了一下热闹就闹绝交,这难免让人在看文章时引起思疑。是管宁的“小题高文”?抑或是世人的“以偏概全”之说?

  简直,文中金块象征着财富,轩冕象征权力尊贵。因为社会时代的身分,魏晋时代文人普遍崇尚清谈,一部门文人尤显得挺拔独行,守着“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傲世姿态,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如斯,管宁成就了超逸之名,华歆畅达仕途反而流俗。管宁成为了正面的道德品行典型,华歆注定要蒙受士人的不屑。

  然而,管宁饱读诗书后年夜白了世情,从而选择全身远祸,还乡做了蓬户士,与华歆的满腹经纶用于经天纬地,施平易近以惠政,事实孰浊孰清?据记实,华歆不仅为官清廉,而且为政清明,颇有治国安邦的高策良谋。且功就之时,他不计前嫌,不萦私怀,屡荐旧日故人管宁出仕,年夜有让位以贤之高态,其实让人感佩。华歆如斯德才兼备之人,后世的声誉却一向因“割席”而受累,实在令人扼腕!

  两件很小的工作,足见士年夜夫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之严。见微知著,确有可取一面,但仅因小事就武隔离交,认定华歆对财富、官禄心神驰之,难免难免以偏概全。管宁因伴侣一二细节不合适自己做人尺度,便决然与其绝交,难免难免苛求于人。须知:

  守一身之清当然可嘉,然忍浊染身,辟世之清,更堪一表!

  评:本文从故事细节中透析人道,从社会根源处寻找尺度,陆续串的质疑,惹人反思。“见微知著”仍是“以偏概全”?作者不雅概念光鲜,笔锋犀利,强调辩证周全的看待问题。在传统的文化中寻找“出生避世”与“入世”的最佳注解。说话精警,着文言华彩。

《世说新语》读有感7

  古人最看重三件事,乃德行、言语、政事。其中,德行第一、言语第二、政事第三也。在《世说新语》中,故事之精巧,难用言语表达,鲜活人像,跃然纸上,智慧且精简。若想知其中缘由,且让我们细细品味之。

  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观念往往决定着人们的言行。它们非但能感动冥顽不灵者,还能惊天地而泣鬼神,于冥冥之中散播道德的种子。一眼望去,似乎古人各有不同,而那些以德为重的,却往往惊人的相似:谦虚谨慎者,喜怒不形于色。生活俭朴者,为官清廉,不汲汲于名利。人际关系上,提倡慎于待人接物,不轻易褒贬者。亦比比皆是。

  周乗,字子居,汝南安城人。天资聪颖,高峙岳立,非陈仲举、黄叔度之俦,则不交也。而其智者,却曰:“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其人谦虚有礼,对贫寒且睿智之人敬仰且尊重,可见修养之高。

  孝乃人之常情,却常难以做到,即便如今,做到之人亦是寥寥,反而古人之孝诸在心中。时时警醒自身。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赢瘦,著重服,竟涕泗流连,见者以为真孝子。其人可谓心善之,孝到也,令人佩服。

  魏晋时代,提倡清谈之风,不仅寓意深刻,还要言辞简洁,举止洒脱,令人佩服。

  言语之高深,欲掌控之,非常人所及,它们非常简洁,论说双方都很巧妙。或哲理深思,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高锋,或气势磅礴,或抓住要害、一语中的。在交谈、辩论中,在侃侃而谈中,显示时人之聪慧。

  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黑白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此话哲理深思,短短几字,便能引人深思,精炼的古文,让我们自愧不如。可见清谈之风下人们对精妙言辞的注重。

  管理者首必重法度、维护法制,重视制度的建立。而封建社会的政治举措少能宽厚待民,即使给百姓以实惠,所谓德政,常常只是亦表面功夫。但总有些人,视金钱为粪土,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

  听事前陶公。作荆州时,令船官悉收集木屑,不限多少,人皆不解此意。后,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为了百姓利益,他也是物尽其用了。

  小小古文蕴藏大大智慧,本著作真乃奇书,让我们透过文字知古人会谈。笔触貌似清浅,却又入木三分。其中的道理,回味不止!

《世说新语》读有感8

  雨越下越大了,密集的雨点落在教室的玻璃窗上,溅起了一朵朵透明的雨花。我终于完成了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抬头看了看窗外,奶奶一定等急了吧!

  我快速整理好书包,冲出了教室。往日喧闹的教学楼突然变得静悄悄的,只听见我的脚步声。我三步并作两步,向学校大门口跑去。只见一把红雨伞在雨中徘徊。那一定是奶奶吧!“奶奶!”红雨伞下,露出了奶奶焦急的脸。奶奶一路小跑着过来,抢过我肩上沉重的书包,关切地问:“芯芯,怎么这么晚才出来?”我刚要解释,奶奶又开始自顾自地说:“肯定是又磨蹭了!我看到你们班里其他的同学都出来了,左等右等就你没出来。你要学学别的同学,这要是你妈妈知道……”哎!奶奶每次都是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发表她的“长篇大论”。“知道啦!就知道告诉妈妈!”我没好气地朝奶奶吼道,打断了奶奶的话,冲进了雨中,身后传来奶奶焦急的呼喊:“芯芯!芯芯!快回来!衣服要湿了……”

  雨肆无忌惮地打在我的头上、脸上、身上,也打在路旁的石榴树上。树上盛开着的红花已被暴雨打得七零八落,鲜红的花瓣耷拉下来,落了一地,好似一个个战败的士兵,无精打采的。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到了《世说新语》中的“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这句话。我想,王祥“抱树而泣”一定也是在这样的风雨天吧,他按照后母朱夫人的吩咐,尽心守护着这棵李树。明知道这是后母有意刁难,却从来没有心生怨恨,最后用他的孝心感动了后母。而我呢?在这样的大雨天,将近70岁的奶奶冒雨来接我,还在雨中苦苦等待了许久,我却对奶奶的辛苦视而不见。她只不过因为关心我才唠叨了几句,却换来了我的大吼大叫!奶奶一定伤透了心吧!

  雨渐渐小了,我的心却大雨滂沱。我忙回过头,急切地找寻奶奶的身影。一把红伞又映入眼帘。只见奶奶气喘吁吁地背着书包,急切地追赶着我。在蒙蒙细雨中,她的身影是那样单薄,沉重的书包压得奶奶直不起腰。一阵风吹起了奶奶那花白的头发,根根白发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我的心一紧,泪水流了出来,落到嘴里,咸咸的,不知道是雨还是泪……

  “奶奶,对不起!”我急忙跑过去,接过奶奶肩上的书包和手中的伞——从现在开始,我要像王祥一样,做个孝顺的孩子,为奶奶撑起红雨伞!奶奶望着我,笑了,满脸的皱纹仿佛瞬间消失了。

  细雨迷蒙中,我为奶奶撑着红雨伞,走在回家的路上。那鲜艳的红雨伞,就像一朵雨中的红莲……

《世说新语》读有感9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许多有深刻意义的书籍,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

  这本书以古文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魏晋时期400年历史中魏晋人的生活方式和当时的社会状况。

  全书分为35章,通过礼法、法制、人文等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混乱和战争频繁及身处乱世人民的生活情况及精神状态。每一章描写都很细致,很是精彩。其中德行篇是我觉得最耐人寻味的一章,那11个生动的小故事充分体现了晋人知恩图报、乐于助人、忠肝义胆等的高尚品质。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荀巨伯访友”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东晋时期,一个叫荀巨伯的人去北方看望他生病的朋友,正巧胡族大军刚好入侵那朋友所在的郡。朋友催促他马上离开,但他却执意留下,不愿扔下朋友不管。大军进城了,胡族大将抓住了荀巨伯,问他:“大军进城了,大家都逃走了,为什么你不逃走?”荀巨伯说:“朋友患病在此,我岂能丢下他苟且偷生!”大将听后惭愧地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竟然侵占有道义的国家!”说完便领兵撤退了。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在危险时抛下亲朋好友,在朋友的帮助下风生水起,却忘记了背后支持他的人......这样的所作所为与魏晋时期的古人“忠直义气”大相径庭,他们选择了光明大道旁的阴暗小路,他们的行为必遭世人唾弃。反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只要学习魏晋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处事见面之法,还有他们其他的高尚品质,大家友爱互助,大街上的乞丐和流浪汉将越来越少,老人在马路上摔倒了,立马有许多的人去将老人扶起......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一起翻开这1500多年之前由古人编写的《世说新语》吧!那一定会让我们收益匪浅。

  《世说新语》不仅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知识,还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的道理。

《世说新语》读有感10

  放下《世说新语》,我的心绪飞扬起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行第一”中的这个故事: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地里有块金子,管宁照样挥锄,视金子如瓦石;华歆则把金子捡起来扔掉。二人曾经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官员乘车经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本跑出去看。于是,管宁割断了席子与华歆分开坐,说:“你和我不是同道中人。”

  这个故事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答曰: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人生太过短暂,认真做好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比如:写一本书;画一幅名画;作一本唐诗宋词……认真做一件事情比马马虎虎做一件事情的付出多十倍,收益却也高十倍。

  在日常学习中,不也是如此?比如,同样做一份试卷,A认真做,40分钟就做完而且也检查完了;B没有认真做,一小时还没有做完,到被逼交卷之时,却发现还有一面没有做完。上课了,老师评讲试卷,A认真听,错误又少,当堂就完成了订正;B错误极多,又不认真听讲,拖拖拉拉,迟迟没有上交订正。渐渐地,A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同学眼中的“学霸”,家长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相反,B呢,成为拖班级平均分的差生,同学眼中的“学渣”。A得到了鼓励与信心,B的潜意识里认定了自己是个差生。小升初,A去了名校,因为老师看到了他的成绩、信心和实力;B去了对口公办,依旧认定其为差生。尽管,这是个新的开始,十年,二十年,一路顺风的A回到了母校;恰好,B也来了。A变成了高薪的白领,正计划着自己未来的发展路线,有了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B呢?或许没考上大学;或许整天抱怨为什么A成功了;或许经历了辞职、离婚,打官司,被解雇,诸如此类……

  为什么十年后的自己会与别人拉开如此大的差距呢?因为别人从小认真,而你呢?从小马马虎虎。那么从何做起呢?从写好每个字,订正好每一张数学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你的收获一定会远远超乎预期!这就是专注的无限力量。

《世说新语》读有感11

  星期六早晨,我在《世说新语》中看了一则精彩的小故事,真是令我难忘。

  谢安的子女大多由谢夫人刘氏来教育,她因此问谢安:“怎么从来不见你教育孩子们?”

  谢安回答说:“我常常以身作则来教育他们啊!”

  这则故事让我很有感悟,谢安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可见父母的举止言谈会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我们,父母为人的准则和好的习惯对我们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也应该多向父母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我的父亲常对我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那时的我并不是很理解,机会只是出现在有准备的人面前吗?没准备的人呢?父亲平时工作认真,严谨细心,做事一丝不苟,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这让我十分敬佩。一天他回来告诉我们他正在准备高级职称的相关内容。晚上,屋里的灯一直亮着,灯光下爸爸正在写论文,他聚精会神地书写着,十分投入,仿佛外面的一切是在另一个世界。他时而认真思考,时而认真书写,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悄悄地过去了,爸爸没有休息,脸上的神情还是那么专注,真是令我震撼。他准备论文,填写表格,总结工作经验,一个个的晚上,一个个周末,他都在仔细认真地准备着。一切准备就绪,他提交了所有资料,一个月后,他又去面试了,最终,爸爸顺利评上了高级职称。一家人都高兴极了。

  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机会总是会出现在有准备的人面前。那些有准备的人总是对生活充满自信,总是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他们注重平时积累,注重赛前准备,他们总是会把握机会,他们是真正有准备的人。父亲以身作则,他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也明白了许多,真是受益匪浅。父亲是我的榜样,我努力向他学习。

  从此以后,我更加注重平时积累,我明白成功是一座金字塔,平时的积累,认真地准备就好比一块块大石块,筑成了一座牢固的金字塔。六年级下学期,我参加了CCTV英语比赛,赛前我认真准备,认真完成英语作文,并仔细修改。比赛时还要抽取几个单词,将他们串连成一篇有意义的文章。于是我自己先在纸上写了很多单词,模拟现场,我又将一些常用词汇进行巩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预赛,复赛,决赛,我获得了苏州赛区一等奖,并晋级江苏省决赛,获得二等奖。我也更加深入理解了为什么机会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面前。

  父亲以身作则,总以他的优秀品质教育着我,让我受益无穷。

《世说新语》读有感12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全书分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则小故事。记述了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两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

  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蕴含着许多道理,和古人的智慧。故事中不仅蕴意深远还描写的非常生动,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把每一件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陈太丘与一位朋友约定中午一起出行,友人没有按时预约,陈太丘只好独自出行,去后朋友才赶来。当从元芳口中得知,他父亲已经出行之后,友人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元芳指责友人不守信用,不讲礼节。友人听后惭愧不已,想去拉元芳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芳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元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爸爸辩护,指责了友人的无礼,但是元方最后连头也不回就进了家门,这又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元方在指责友人无礼自己却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元方应该宽容原谅那位友人。

  世说新语的文章多么令人深思,看上去觉得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是仔细想想又不对,有一篇写道两人一起做事一人总是三心二意最后另一个人都不愿和他做朋友了。这篇则用小小的两件事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也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在看完世说新语后,我对事情的思考变得细致,原本自己做事马马虎虎,现在改进了许多。这本书对我影响重大,里面许多小故事令我难忘。

《世说新语》读有感13

  最近,继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后,我们班又读完了《世说新语》。它是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如果我们从诗的角度对这部中国最早的志人小说重新进行解读,则不难发现,这部以记写帝王将相、名士风流遗闻轶事为主要内容的的古典作品呈现着鲜明的诗性品质,放射着夺目的诗性光辉。

  它由36个主题作为一章的标题,分别是:德行、言语、政治……,每篇里都有数量不定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虽然大多都只有寥寥数语,但却也引人深思。我读的时候,有许多故事都没读懂。故事中有许多人,他们说的很多话看的我云里雾里,可能这就是它的高深之处吧。

  书中经常会用到许多巧妙的比喻,和一些巧妙地回答,这些很多都是在《言语》篇中,其它篇也有不少,因此很容易读到这些小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在这个故事中,邓艾听到文王的问题后,邓艾有一点不满的情绪,但是很镇定,他没有直接回答,直接回答的结果不是得罪人就是自己变成一条摇头摆尾的狗。偏偏邓艾读过一点书。他说:“凤兮凤兮,也就只有一个凤。”这个回答利用了巧妙的比喻成功的化解了那份尴尬,真是了不起。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世笔记影响尤其大。《世说新语》的影响、魏晋风度的风范已深深地扎根于知识分子心中,它所体现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追求。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感8篇2023-08-22 11:28:01

读名人有感2023-08-28 02:52:40

雾里青花泥600字读后感2023-08-17 22:45:07

有关我在读后感精讯文2023-08-23 02:44:18

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感8篇2023-08-22 11:28:01

读名人有感2023-08-28 02:52:40

雾里青花泥600字读后感2023-08-17 22:45:07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