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的世界读后感【1】
过年期间因为长假,我又一次重温了电影《钢琴家》,并在网上搜索了该影片的相关信息:这是一部讲述世界二战期间,波兰一位著名的犹太钢琴演奏家在德国纳粹占领华沙之后直到苏联红军解放波兰之间求生的故事。这部影片是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Wladyslaw Szpilman本人二战回忆传记拍摄的,影片男主角Szpilman的扮演者()则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第()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正是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下,我从卓越网上购买了这本原版传记 The Pianist (因无中文译本),希望能从中读到比电影诠释的更多的信息,并渴望能真切感受到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那段黑暗时光。
首先在正文开始前,一段来自Szpilman儿子Andrzej Szpilman的序言,让我也深受触动。Andrzej的父亲从未与他谈论过曾经经历的二战岁月,也从未和他谈论过自己的家庭以及其他的亲人。当Andrzej12岁时,一天无意中在书架角落发现了这本书,然后才从书中了解到为什么父亲不愿意谈起他的过去,为什么自己没有爷爷奶奶。这段艰苦黑暗的岁月对于后人或许仅仅意味着历史教科书里的几个篇章,甚至在当社会日益俱进的发展中会被逐渐淡忘,但对曾经亲身经历的人来说却意味着再一次掀起伤疤,再一次面对那血淋淋的伤口。这本书写成之后就没有再版过,直到50多年以后,当局出于历史学习,让后来更多的人记住二战才得以重新面向读者。
整本书共计189页,Wladyslaw Szpilman经历的黑暗时光(1940~1945)就浓缩到这短短的189页文字。从德国占领华沙,到一步步残害犹太人,到德国战败前大量屠杀犹太人的时间里,Wladyslaw Szpilman作为一名犹太人,却在波兰犹太人聚居的地方活了下来,并让未经历过战争的青年了解到这段历史,在战后继续自己的生活,从事自己的事业,仔细一想,是多么不易和珍贵的事。
读完整本书花费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因个人时间安排的关系没能一口气读完,但在每次开始阅读时都让我一直有种强烈的震撼以及深深的同情,透过Wladyslaw Szpilman的文字仿佛自己也亲眼目睹了一场二战故事片,书中的情节与电影的片段相融合,给心灵带来更猛烈的冲击。
书中带给我的有难以想象的震撼以及对战时人性泯灭的不理解:在犹太集中区ghetto一处角落是无人居住的,那里四处血迹斑驳以及人们拖走尸体后留下一道脑浆的痕迹;德国纳粹杀害幼年孩童时似乎倾向喜欢抓住幼童的头撞向墙壁;只能容纳20万人的ghetto集中区却居住着40万的犹太居民,他们本也拥有波兰国籍,也属于华沙的市民,却被德国入侵者赶到这样的区域居住,并且需要在右臂上佩戴专属犹太人的标记;疾病流行时,每天成堆的尸体堆在街上,死了的人不会得到葬礼,因为严寒、贫穷让其他的人对死人身上的衣服虎视眈眈,人们也不会去关心死人是否会有葬礼,因为第二天早上会有垃圾车像回收垃圾一样将尸体运走并烧掉。是什么让这些人变得那么冷漠和无情,是战争还是人性使然?
因为全书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我能更真切地体会到Wladyslaw Szpilman当时的心情。当德国纳粹先从分离波兰人与犹太人,建立犹太集中区,到随意杀害犹太人,到大批杀害犹太人,犹太平民百姓与犹太中产阶级以及其他为求生存出卖同胞的犹太人,当中甚至包括曾经的朋友,百姓的无助,在严寒与饥饿中挣扎;中产阶级的茫然,即使战争时期也同样专注自己的物质享受;至于那些出卖同胞成为德国纳粹帮凶的犹太人,引发我深深的同情。因为他们在为德国纳粹做事时,只能选择麻痹自己,将曾经的朋友送上开向集中营或者毒气房的火车。作者这么说道,战争结束后,这样一批犹太人才是最需要不断祷告和忏悔将自己从曾经的罪恶中解脱出来。
战争的过程中,谁也不知道战争何时才能结束,英法美是否真的有向德国宣战,德国纳粹是否有一天会真的杀害自己。伴随着受战争迫害的人们,除了严寒,饥饿,疾病还有每天无止境的紧张和惶恐,大脑无时无刻不绷紧,精神始终处在崩溃的临界线,人们在每天的担惊受怕中又始终保留了一丝的侥幸,或许英法美真的向德国宣战了,也许德国纳粹不像别人说的那么残忍,也许他们不会杀害自己,因为杀死一个平民对他们来说并没什么特殊的意义。即使就在死亡的前一秒,人们都还始终抱着这样一丝侥幸,仍旧相信有美好发生。
我们作为后人,作为战争的旁观者自然知道二战结束于1945年,可作为亲身经历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每一天都是煎熬。
作者Wladyslaw Szpilman尽管被一名尚有良知的犹太警察从即将被送往集中营的途中救了出来,但正如他所说,还不如死去。至少这样能和父母在一起,这也正是他们一家人选择留下的原因。之后的日子就是不断的躲藏,求生,不仅生理上还有心理上。与饥饿抗争,与疾病抗争,与德国纳粹抗争。
在知道苏联红军已经进入华沙时,Wladyslaw Szpilman还是得继续隐藏自己,直到波兰完全解放。在一栋被炸的楼房中,一天正从隐蔽处外出寻找食物的ladyslaw Szpilman被一名德国军官发现了。而这名军官出奇的并没有伤害他,反而是对战争抱有同情,并为Wladyslaw Szpilman送去食物和毛毯,帮助他度过严冬,直到德军撤退。
但这名德国军官被苏联红军俘虏,而Wladyslaw Szpilman二战结束后重回波兰电台继续钢琴弹奏事业,尽管他尽全力希望能找到这名曾经给予他帮助的德国军官,但因为战俘营的转移,直至最后,Wladyslaw Szpilman也仍然没能得知这位德国军官的名字。
战争真的太残忍,它将人性中最丑陋,最罪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即使在战争结束后,带给人们的也是无止境的伤痛和悔恨。
有时,我想战争其实没有对错,仅仅是人们的信仰与立场不一样而已,只是战争是以一种最原始最残暴最直接的方式去证明自己信仰与立场的正确。
我庆幸自己可以不用像Wladyslaw Szpilman经历这样的岁月,也庆幸自己因为阅读了Wladyslaw Szpilman的经历从而获得了人生进去前进的勇气和对身边人事需要拥有的同情及善良。
钢琴家的世界读后感【2】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钢琴战曲》,并在网上搜索了该影片的相关信息:这是一部讲述世界二战期间,波兰一位著名的犹太钢琴演奏家在德国纳粹占领华沙之后直到苏联红军解放波兰之间求生的故事。这部影片是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Wladyslaw Szpilman本人二战回忆传记拍摄的,影片男主角Szpilman的扮演者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正是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下,我从网上购买了这本传记《 The Pianist》,希望能从中读到比电影诠释的更多的信息,并渴望能真切感受到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那段黑暗时光。
首先在正文开始前,一段来自Szpilman儿子Andrzej Szpilman的序言,让我也深受触动。Andrzej的父亲从未与他谈论过曾经经历的二战岁月,也从未和他谈论过自己的家庭以及其他的亲人。当Andrzej12岁时,一天无意中在书架角落发现了这本书,然后才从书中了解到为什么父亲不愿意谈起他的过去,为什么自己没有爷爷奶奶。这段艰苦黑暗的岁月对于后人或许仅仅意味着历史教科书里的几个篇章,甚至在当社会日益俱进的发展中会被逐渐淡忘,但对曾经亲身经历的人来说却意味着再一次掀起伤疤,再一次面对那血淋淋的伤口。这本书写成之后就没有再版过,直到50多年以后,当局出于历史学习,让后来更多的人记住二战才得以重新面向读者。
整本书共计189页,Wladyslaw Szpilman经历的黑暗时光(1940~1945)就浓缩到这短短的189页文字。从德国占领华沙,到一步步残害犹太人,到德国战败前大量屠杀犹太人的时间里,Wladyslaw Szpilman作为一名犹太人,却在波兰犹太人聚居的地方活了下来,并让未经历过战争的青年了解到这段历史,在战后继续自己的生活,从事自己的事业,仔细一想,是多么不易和珍贵的事。
读完整本书花费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因个人时间安排的关系没能一口气读完,但在每次开始阅读时都让我一直有种强烈的震撼以及深深的同情,透过Wladyslaw Szpilman的文字仿佛自己也亲眼目睹了一场二战故事片,书中的情节与电影的片段相融合,给心灵带来更猛烈的冲击。
书中带给我的有难以想象的震撼以及对战时人性泯灭的不理解:在犹太集中区ghetto一处角落是无人居住的,那里四处血迹斑驳以及人们拖走尸体后留下一道脑浆的痕迹;德国纳粹杀害幼年孩童时似乎倾向喜欢抓住幼童的头撞向墙壁;只能容纳20万人的ghetto集中区却居住着40万的犹太居民,他们本也拥有波兰国籍,也属于华沙的市民,却被德国入侵者赶到这样的区域居住,并且需要在右臂上佩戴专属犹太人的`标记;疾病流行时,每天成堆的尸体堆在街上,死了的人不会得到葬礼,因为严寒、贫穷让其他的人对死人身上的衣服虎视眈眈,人们也不会去关心死人是否会有葬礼,因为第二天早上会有垃圾车像回收垃圾一样将尸体运走并烧掉。是什么让这些人变得那么冷漠和无情,是战争还是人性使然?
因为全书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我能更真切地体会到Wladyslaw Szpilman当时的心情。当德国纳粹先从分离波兰人与犹太人,建立犹太集中区,到随意杀害犹太人,到大批杀害犹太人,犹太平民百姓与犹太中产阶级以及其他为求生存出卖同胞的犹太人,当中甚至包括曾经的朋友,百姓的无助,在严寒与饥饿中挣扎;中产阶级的茫然,即使战争时期也同样专注自己的物质享受;至于那些出卖同胞成为德国纳粹帮凶的犹太人,引发我深深的同情。因为他们在为德国纳粹做事时,只能选择麻痹自己,将曾经的朋友送上开向集中营或者毒气房的火车。作者这么说道,战争结束后,这样一批犹太人才是最需要不断祷告和忏悔将自己从曾经的罪恶中解脱出来。
战争的过程中,谁也不知道战争何时才能结束,英法美是否真的有向德国宣战,德国纳粹是否有一天会真的杀害自己。伴随着受战争迫害的人们,除了严寒,饥饿,疾病还有每天无止境的紧张和惶恐,大脑无时无刻不绷紧,精神始终处在崩溃的临界线,人们在每天的担惊受怕中又始终保留了一丝的侥幸,或许英法美真的向德国宣战了,也许德国纳粹不像别人说的那么残忍,也许他们不会杀害自己,因为杀死一个平民对他们来说并没什么特殊的意义。即使就在死亡的前一秒,人们都还始终抱着这样一丝侥幸,仍旧相信有美好发生。
我们作为后人,作为战争的旁观者自然知道二战结束于1945年,可作为亲身经历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每一天都是煎熬。
作者Wladyslaw Szpilman尽管被一名尚有良知的犹太警察从即将被送往集中营的途中救了出来,但正如他所说,还不如死去。至少这样能和父母在一起,这也正是他们一家人选择留下的原因。之后的日子就是不断的躲藏,求生,不仅生理上还有心理上。与饥饿抗争,与疾病抗争,与德国纳粹抗争。
在知道苏联红军已经进入华沙时,Wladyslaw Szpilman还是得继续隐藏自己,直到波兰完全解放。在一栋被炸的楼房中,一天正从隐蔽处外出寻找食物的ladyslaw Szpilman被一名德国军官发现了。而这名军官出奇的并没有伤害他,反而是对战争抱有同情,并为Wladyslaw Szpilman送去食物和毛毯,帮助他度过严冬,直到德军撤退。
但这名德国军官被苏联红军俘虏,而Wladyslaw Szpilman二战结束后重回波兰电台继续钢琴弹奏事业,尽管他尽全力希望能找到这名曾经给予他帮助的德国军官,但因为战俘营的转移,直至最后,Wladyslaw Szpilman也仍然没能得知这位德国军官的名字。
战争真的太残忍,它将人性中最丑陋,最罪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即使在战争结束后,带给人们的也是无止境的伤痛和悔恨。
有时,我想战争其实没有对错,仅仅是人们的信仰与立场不一样而已,只是战争是以一种最原始最残暴最直接的方式去证明自己信仰与立场的正确。
我庆幸自己可以不用像Wladyslaw Szpilman经历这样的岁月,也庆幸自己因为阅读了Wladyslaw Szpilman的经历从而获得了人生进去前进的勇气和对身边人事需要拥有的同情及善良。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心态决定成败的读后感范文2023-08-25 19:44:03
陈情表的读后感2023-08-20 10:01:11
曹文轩根鸟读后感500字2023-08-27 23:53:57
西游记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2023-08-12 10:16:12
心态决定成败的读后感范文2023-08-25 19:44:03
陈情表的读后感2023-08-20 10:01:11
曹文轩根鸟读后感500字2023-08-27 23:53:57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