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读后感1
作为一个育龄四年半的新手妈妈,这几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发现大部分育儿书籍都有一个好的共性,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当初成长中的缺憾,进而在自己的养育过程中,尽量去避免产生重复的缺憾,给孩子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们的孩子》是拥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将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全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
全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与改变”。
0—12岁是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教育就和建筑一样,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阶段,孩童时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这个时期。童年时期孩子的成长将会影响将来一生的性格。
在我们曾经的孩童时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够听见我们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难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更别说能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那里总是不被理解的,大人们总是希望还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来成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的得不到理解和回应,长大后总是会暗暗想着,等我们养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改变。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发现孩子在我们面前其实天生属于弱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按照大人自己的意愿来帮助他们决定一些事情或
者说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这种时候父母和孩子其实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听见和理解,似乎又在重复着我们当初成长的轨迹。佐佐木正美认为,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能够看见孩子行为,要能够听孩子行为背后内心的述求,最后才是改变。改变自己的姿态,改变自己的行为。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乖巧听话,但其实每个宝宝性格都不同,他们的成长轨迹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是有它自己的过程的,我们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维护孩子们的童心,给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们的童真尽可能的保持的长一些。这个阶段,能看见孩子们的行为,能听懂孩子内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才是我们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养育
等孩子们跨过童年时期,进入青春成长期,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接触的更多,也是自身习惯和观点培养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更多的和这个社会接触,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时期,其实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线,孩子们开始勇敢的探索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也会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父母们在旁边更多的应该是用引导孩子们树立一些正确的观点,放手让他们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优点我们需要用放大镜去看,而孩子的缺点我们要不动声色的去引导。
第三部分: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养育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甚至会伴随一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性格会更稳定,更能温和的去爱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力给孩子完整的爱,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爱,家庭的氛围和对彼此,对孩子的爱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长的充足的养料。我很喜欢佐佐木正美老师在书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好像自己成长中的缺憾,我现在发现了并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么在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成长的缺憾也是一种弥补。
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关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内心的沟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满满的爱意,像呵护一朵花儿一样去呵护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能滋养着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养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从现在开始,去认真的看见,倾听和改变,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2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来看看美国版的故事。这书用全美各地五组孩子真实的故事描绘了这样一种阶级差异:
中上层家庭的孩子:
有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高档社区,邻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亲赚钱,母亲全职在家陪读书、培养兴趣爱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学们刻苦努力,激烈竞争,父母参与学习、锻炼、社交等重要活动——申请上好大学,父母提供机会体验不同职业——大学毕业。
穷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无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集贫穷、冷漠等为一体的社区,邻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穷人——父亲坐牢或失踪,母亲无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还要照顾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学校也是脏乱差,大多数学生不是打架闹事就是无所事事——高中退学或毕业从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学校、社区各有其责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来都会回到或与“家庭”相关。如果出生在穷人的家庭,面临的就是人生路上种种机会不平等,而个人努力在改变命运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减。
除了高考,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机会不平等是哪种程度?希望在它成为下一个“无可挽回的生育率”问题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现。寒门难出贵子不只是寒门的悲哀,也关系所有孩子的机会公平,关系增长、民主、道德、稳定等等那些为人们所珍视的东西。
没有人可以置身之外,当有人在庆幸自己的孩子并非出生寒门的时候,有人正在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次非洲救济之旅以增加申请大学的资本。快读完的时候,突然想起前两年听到的“打破社区隔离”的提议,尽管它在各种抵制声音中迅速淹没,但如今才看出,它原本应该是一种机会再分配的尝试:没有贫富隔离,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们的孩子,像从前一样。
全书的论据以定性为主,同时引用了大量来自其他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对这类问题的关心。以下是书中一些对为人父母来说有意义的论据:在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母亲中,约三分之一选择了做全职母亲。全美境内,4%的孩子主要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或照看……而这种隔代抚养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层社会。
我们绝对是*隔代抚养,母亲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认知能力的表现上也存在差异……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岁时就已经存在;即便对儿童早期教育进行投资往往成本不费,但这种投资所产生的实际回报率大约为6%至10%,超过了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
作者引自诺奖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别让它成为无节制买买买的理由。不论学生自己的社会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成就的学校因素是学生群体的社会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学,尤其是中学同学是谁,很重要,匮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群众人的主要特征并不是野蛮或落后,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会关系。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困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们呢?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3
这两年,关于孩子起跑线的讨论越来越多,反映了大家对社会分层越来越焦虑。对大多数父母来说,无论什么出身,想必都愿把最好的给孩子,当然也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这本耶鲁法学院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写的《我们的孩子》一书以访谈的形式比较了美国中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差别,读书过程中,结合自己和平时接触的父母们的教育方式,深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社会阶层确实已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克林顿港的切尔西和大卫
切尔西家属于美国的中上层阶级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条件优渥。对于切尔西的母亲来说,养育孩子是她的头等大事,她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学习上从不间断对孩子的督促,每年的生日派对也会为孩子精心准备,而且,她还会在学校里为孩子挺身而出,投身到学校事务中的热心程度远非其他家长所能及。此外,她还鼓励孩子平时做兼职,暑假做暑期工,让他们明白“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孩子们从小就确定了上大学的目标。
大卫出生在下层社会,没有完整的家庭,没受过像样的教育当然也就没有像样的工作,过着焦虑、孤独、毫无希望的生活。
作者提出“这一代人的收入分配可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机会分配”,“父母的财富对社会流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笔财富相当于非正式的保险,允许孩子们承担起更多的生活风险,有机会寻求更丰厚的回报。”
案例二本德镇的安德拉和凯拉
安德拉出生于上层阶级家庭,他的父母关心他的成绩,支持他培养兴趣,为了他的就业动用社会关系为他提供指导,成长于这种宽裕的家庭环境,安德拉本人性格也是开朗乐观,对自己的家庭始终感受着异乎寻常的温暖。
凯拉出生在不完整的下层阶级家庭,贫困、流离、无人关心的生活环境也造成她抑郁的性格,甚至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恶意。
案例三亚特兰大的德斯蒙德、米歇尔和劳伦、伊利亚
这个案例,作者选择的均是黑人家庭,主要是为了控制研究对象受到种族这个变量的影响(美国人做研究确实严谨),通过这个案例作者想看看不同阶级为人父母者的教育模式。
德斯蒙德出生于上层黑人家庭,拥有双亲的关心,他母亲的理念是“父母必须时刻准备着,为子女提供支持,给出建议,传达理智的答案。”
米歇尔和劳伦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她们的母亲凭借自己的奋斗也能为几个儿女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她的教育理念则是“重服从而非自由成长、“抽打”而不是讲道理、关注人身安全而不是语言能力”。
伊利亚成长于新奥尔良和亚特兰大的黑人贫民窟,被父母所抛弃,生活在难以想象的暴力中,成长过程谈不上教养和监护。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婴儿的大脑如要得到健全的发育,就需要成年人耐心和细致的关照。再如父母如果同孩子关系融洽,平时周全呵护自己的子女,那么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韧性,能够缓冲原本可能会把青少年击倒的压力。还有从孩子七岁开始就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技巧,比如分工合作和倾听他人谈话、培养他们的社会信任度,未来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的社会机遇。
作者也提到了在美国上层阶级家庭更多采用“精心栽培的教育”,上层阶级的父母同他们的子女有着更平等的关系,更愿意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出于内心愧疚而改正自己的行为;相反,下层阶级的父母则更容易采用体罚的手段来达成管教的目的,动不动就是一顿抽打。
案例四特洛伊中学和圣安娜中学
这一章比较的是美国不同阶层的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作者提出基于收入差距的居住分隔,已经将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不同的学校。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都特别用心地为孩子挑选最优的学校。由此,作者指出:你的同学是谁?你和哪些人一起上学?这是大问题。
首先,学生如果来自于富裕、高知的家庭,则他们也会把父母作为资源带入所就读的学校。
其次,有钱人家的孩子还能把家长的财富带到学校。(还记得北京某个小学一次兴趣活动,某位小学生的父亲开直升机去学校的事吗?)
再次,同辈压力,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压力,也是促成优异学业表现的重要推手。
在比较富人家孩子和穷人家孩子大学入学比例后,作者也说了“穷人家的孩子仿佛在脚踝上绑着千斤巨石,越往上走,越步履艰难。”
案例五邻里社区
这一章主要是讲的不同阶级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孩子的影响。美国上层阶级的父母通常都拥有广泛的“弱关系”(在不同的社交圈子里都有非正式熟人),这种广泛的社会网络处处保护着他们的孩子。而底层社会的人们缺乏有用的弱关系,在寻求社会帮助时所能依赖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邻居。
有钱人家的孩子能获得更多、也更有价值的非正式指导,这种非正式指导更加剧了穷孩子和富家子之间的见识差距。富家子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通向机会之路的种种制度,而且游刃有余地运用这些制度为他们服务,穷孩子往往就不得其门而入了,因此错过了向上走的机会。
作者在最后从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帮助穷孩子迈开双腿,追赶人生路上领先的富家子弟。
读完本书,对作者的很多观点我感同身受。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我出生于一家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但好在父母勤劳节俭,愿意供子女上学,我和姐姐都顺利取得了高学历(我硕士毕业,姐姐博士毕业),也在二三线城市立足了。有时候我也会想若我出生条件再好点,命运或许也会大不一样吧,不过我知道在父母的能力范围内,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对他们我唯有感激。
通过观察我的同事,我也发现,出生较好的同事们的人生路也几乎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比如出国留学、毕业后安排进一个比较好的单位等。自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她们早已对规则谙熟于心,利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更容易踩住职场中的上升机会。而出生一般的同事大多都是“埋头拉车型”的,可能干了更多活、承担了更多的任务,却始终在原地徘徊,真的是印证了“穷人家的孩子越往上走越步履艰难”这句话。
尽管“步履艰难”,可我还是想鼓励自己:努力吧,差距也是可以缩小的。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4
帕特南教授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那个时候,白领和蓝领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各个阶级之间融合度比较高,没有很明显的阶级分化,机会也相对平等。有钱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穷人家的孩子如果努力上进,就会实现阶级的跃迁。那个时候,在家族聚会中,你会看到教授和蓝领正在谈笑风生;商人和从事服务行业的人言笑晏晏。
后来,随着经济的衰退,阶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富裕人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于是他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都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普通人家负担不起昂贵的学费,只能上一般的学校。孩子们从一出生,就被分在了不同的阶级里。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努力,但他面临的难题要比富裕人家多太多:怎么申请大学,要读哪个专业,面试的时候要怎么做才比较得体。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找到这许许多多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多方打听、做出很多努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从父母亲戚那里得到了准确的指导。
好容易大学毕业了,穷人家的孩子又碰到了另外一个严峻的考验:找工作。富裕人家可能早就给孩子安排了不止一个好的实习机会,而穷人家的孩子却要从那些不怎么好的机会里面,去花时间甄别寻找相对来说不那么糟糕的那个。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不够努力和优秀,而是因为缺乏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前几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寒门再难出贵子》。讲的是几个在同一银行实习的大学同学,因为家庭背景不同,后来的职业生涯也有了很不一样的开篇。家里社会地位高的早已进入保险箱,内定为银行的正式员工;家里经商的早已看破实习规则,因此并不妄想留在银行,而是积极寻求和银行合作的商机;家里条件普通、甚至贫寒的孩子,没有在这次的实习中得到工作或者赚钱的机会。
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和阶级,确实影响深远。比如一个很有物理学研究天赋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人脉很广,那么他会得到很好的培养,甚至以后可能会成为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如果他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阶级,那么寻找一个能在专业方面指导孩子的人都难,更别说后续的培养了。有时候,不是因为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够聪明,实在是父母拥有的资源太有限。即便他们倾尽所有,也不一定能提供给孩子所需要的帮助。
出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等级,必然会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眼界产生重要影响。很多事情背后隐藏的规则,富裕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听父母说过,所以他会欣然接受着一切,也会知道怎么去顺应这些规则、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这些规则;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规则的存在,他们又拿什么去教导孩子呢?富裕人家的孩子可以早先接触到高科技的东西,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去家乡以外的地方开阔眼界,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当富裕人家的孩子们讨论伦敦巴黎波士顿的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有在一旁默默倾听和暗自羡慕的份。
随着财富和资源分配的倾斜,贫富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阶级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之前,各个阶级之间隔得是一张网,现在,阶级之间隔的是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实现阶级跃迁的机会越来越小。
寒门再难出贵子,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因为寒门享受的资源和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5
本文主要灵感来源于《我们的孩子》一书,但本质灵感则来源于自身,以及对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认为美国的“阶级差异”(文中若涉及中国时,则用“阶层”代替。)已经达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是什么,正是本书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学研究的前问题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无疑会受到“严密思维”的指责:
1、基于数据的研究存在困难——数据不能排除例外;数据本身的'内涵不明。
2、基于案例的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读过于主观。
作者开篇和结尾注释部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但从这些个案出发,我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导出普遍的结论?”,书中也不仅一次提醒读者注意:此现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实写照。“当然,克林顿港,只不过是美国千千万万个市镇中的一个小镇而已——但正如我们将要读到的,克林顿港在过去半个世纪所走过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个小镇上的孩子却有着迥异的命运,并不是特例。虽然克林顿港上演着一场工业衰败地带的故事,但它却不仅仅只是这个故事。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从俄亥俄州的本德镇到亚特兰大,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橘子郡到费城,这个悲凉的故事正在美国各地的社区内到处上演。”书中综合运用了大量案例和数据,二者的结合更具说服力。
所以,对书中所描述的“一道社会藩篱正在成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顽疾:孩子们的阶级出身。”的信任度,随着文字的展开,逐渐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现如今,教育愈加成为了导致美国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们的知识经济中,教育是一类稀缺的资源,也是一种基本上取决于父母之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
也许,正因为这个前问题的难度系数,使得今日之中国的社会学实证研究很难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而仅仅通过政府公布的数据或者新闻发布的案例,其说服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这并不是社会学学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实证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和耐心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而我们的社会资源远没有美国丰富,毕竟,仅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基金支持就是我国目前难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国阶级差异的定义
本书采用了一种“广角镜”的方法,此与通常所采用的“后视镜”方法存在差异,后者在社会学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种后发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异,需等到人到中年时期才能盖棺定论,而作者的“广角镜”则以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视角,横纵对比孩子的“未来”,正如作者所言:“本书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研究进路,避开了传统的“后视镜”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观察过去30年来在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出生于其中的家庭,他们所接受的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他们成长于其中的邻里社区。我之所以选择以上社会领域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这些经验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
书中划分阶级的标准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虽然教育和收入正变得高度相关,但我主要还是选用教育作为本书衡量社会阶级的指标,首先是因为在大多数调查中的收入计量都会掺入很多“杂音”(容易出错,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还因为,即便教育和收入两类数据均可得,教育通常来说也能更准确地预测孩子的未来。”因此,作者将研究对象的阶级进行了三分:“最上层的三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最底层的三分之一则是高中及以下,中间的三分之一则接受过某种高中后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国,读书一事成为主流似乎仅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缓缓拉开序幕,半个世纪不到的时间内,抓住时代脉搏的人和固守传统(而所谓的传统只不过是建国之后的特殊情况,古代的传统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差异越来越大。当下,政策以外的产业(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开拓者无不是高学历者,但我们似乎还存在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详情见拥有499位世界500强高管的知乎),遮盖了读书的效用。但我更相信,当下之中国,读书的效用远还没有能够达到划分阶层的标准,但我同时也相信,不远之后(最多不超过两代人)的中国,这一划分标准将同样适用。
三、几个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
作者在书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阶级的家庭结构、为人父母、学校条件、邻里社区四个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同阶级的家庭在其所占用的可用以养育孩子的经济收入上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上层阶级“在抚养下一代时,他们事无巨细,不计时间和金钱,无微不至地关心。”,但下层阶级“经济资源难免捉襟见肘,成长环境又如此艰难乃至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做父母的怀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有时候也无济于事。”
对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作者指出“在绝大多数研究中,我们都能发现为人父母的规范已经表现出了一项普遍的阶级差异:高知父母致力于培养自立、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让子女自尊自强,有能力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往往把目光投向纪律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定下的各种规矩。”对于祖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者悲从中来地说道“简言之,如果把祖父母这一代辈的因素考虑在内,则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阶级鸿沟就会进一步扩大。”
教育事业的伟大之处或许在于:“美国公立教育系统之创设,其出发点就是要给所有的孩子,无论他们的家庭出身,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的阶级差异,功夫在诗外,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学校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学生在校外的生活。”。
这对于想要通过教育实现上行流动的美国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并且——“对于出身底层的穷孩子来说,上大学变得更容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好大学也变得容易了。”——此种水涨船高的现象存在于任何经济有所发展的地区。更何况“读好大学总能让人距离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统计这类大学的录取率,实际上阶级差距近年来在扩张。”,而美国大学的机制(“被大学录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学毕业证则是另一回事。”)进一步拉大了阶级差距的鸿沟。
但作者认为,最为可怕的却是:“在成绩好的穷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终能从大学毕业,反而是成绩差的富家子会有30%拿到大学文凭,家庭出身压倒成绩成为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只能宣告美国梦已经破碎,作为其核心理念的机会平等已经不复存在。”
反思中国,家庭经济对孩子的影响差异乍看起来的严重性未达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书中所言,经济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方法养育孩子,而“上层阶级家庭的社会关系网放大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资产,进一步确保了他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认为互联网的加入会改变阶层差异的国人甚至忘记了互联网的发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国。
“但问题在于,有同样的机会上网,并不意味每一位网友都可以从网上获得同样的收益。”、“上层阶级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复杂的数字信息处理技巧,他们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上检索信息,如何评估网上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在施展这些信息处理技巧时,他们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会支持。当这些孩子运用互联网时,他们更有能力收获我们当下数字化经济和社会的红利。反过来说,即便下层阶级的孩子有着相同的上网渠道,但他们也缺乏数字时代的头脑,无法利用互联网来增加他们的人生机会。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互联网看起来是在扩张机会鸿沟,而不是闭合。”
四、我们能做什么
任何提出严峻问题的人到达此点,想必都只能给出一个抽象而又宽泛的回答,作者也没能逃出这个魔咒,但作者承认解决方案之难寻的同时,认为揭露问题:“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穷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们不那么同情出身卑微的穷孩子的困境,我们原有责任,但现在却被抛之脑后。”才是这项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对这些穷孩子置若罔闻,就有违我们最发自内心的宗教和道德价值观。”;政治方面:“阶级之间的机会鸿沟不仅会危及美国的繁荣,而且会破坏我们的民主,甚至是我们的政治稳定。”。基于此,下一代的孩子们就不仅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们的孩子”。
具体的解决方案绝非一朝一夕可达成,但每一个问题必须首先被意识到,然后才是不断探究解决的过程。我有幸在十几年中,看到了山村和乡镇,县城和省会,看到了三面环山和国际都市的不同之处,而其间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经超越了书中所言的阶级差距。
我们的境况更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而不是当下之美国,可是,指数爆炸的后发国家除却经济增长的爆炸之外,问题的爆炸增长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又不得不令人担忧当下我们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学还处在一个非常稚嫩的时代,但我们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却“老有所成”,至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和美国人一样“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自我奋斗。”而此种信念多半是过于突出“个体性”,而将“我们”所遮蔽得过于严密。
更何况本文也会出现书中所言的现象:“吊诡的是,这些最新的研究发现却只会进一步拉大阶级之间的差距,至少短期看来如此。原因很简单,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获知上述研究,也许是自己读到了,也许是听到别人转述,也因此更会在教育子女时亲身实践这些研究的指导......只有爱是不够的,爱的花朵未必能结出成长的果实。”
反躬自身,是否读研就代表着实现了上层流动,这是一个只能“后视镜”的问题,但若将自身置身于“广角镜”,那么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多么不舍或不愿,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只是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粟,唯有随波逐流尔。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新员工鉴定表上的自我鉴定范文2023-08-14 01:30:47
林海雪原名著读后感2023-08-24 23:24:42
函授自我鉴定(精选7篇)2023-08-27 12:17:35
韩语专业的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2023-08-22 02:27:44
林海雪原名著读后感2023-08-24 23:24:42
寄辛者读后感700字2023-08-12 05:47:02
读朝花夕拾有感精选十五篇)2023-08-21 14:38:3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