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精选11篇)

时间:2023-08-18 11:09:59 文/刘莉莉老师 读后感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1

  曾经很小的时候,自己总会疑惑,不停地追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年少的好奇推动着自己不断思考,寻找着答案,而父母也从来都是善意遮掩事实本来的真相,虚构一场惊心动魄富有传奇色彩的出生之旅。一个孩子便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当我们享受着生命带来的律动时,我们不经会想我来自哪里,我怎样来这个世界,真的是父母口中从天而降的宝贝吗,追根溯源我们来源于一个人世间最单纯物质:受精卵,一切看似简单而普通的生命,其实历经着的是分裂,增值,生长,出生的艰辛历程。

  只有医生知道的事情太多,产科医生更是站在生命保卫的第一线,有悲伤的,喜悦的,众人所知的荣耀,不为人知的苦楚,作者以自己作为产科医生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轻松愉快的口吻,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生命诞生的整个过程,也诉说着自己在医院的所见所闻,医生这个可爱的群体,让人钦佩让人欢喜。

  女性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中承担孕育、养育、教育等诸多角色,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一位母亲对待健康问题的观念都直接影响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从小女孩到青春期,再到成年、中年、跨越更年期最后到达人生的暮年,女性的一生都在发生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从幼稚青涩到懵懂不谙世事,从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慌张到中年的沉稳和沉重,从更年期的焦躁和困惑到老年面临日益衰退的体能和精力以及生命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完全无法预料的种种变数,他们的身体和精神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经受考验,但是往往有太多的女性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基本的保护与护理常识,未能突破家教与社会的束缚,当精神与身体再无承受之力,悲剧也会相继发生。洁身自爱,与父母良好地沟通,才能让年轻得心能够更加成熟与稳重。

  作者也以一个医生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生命诞生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惊叹孩子的出生是一件多么不易的苦力活,一个健康的孩子的诞生总是牵动着医生与他的父母的内心,每一个环节医生也不能有半点马虎,露盆,出产,脐带的结扎,胎盘的摘取,婴儿的护理,或许是长久以来电视剧红留给大家的印象只是孩子的医生哭闹便是整个过程,这样便让天下的父亲都以为生孩子是个简单的活儿,其实不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医生熟练的技术,每一个环节中的出错都可能导致一失两命,所以,无论何时,医生都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他们用他们的双手确实托起了我们生命的开始,并且一直保卫到老。

  这本书以轻松的语言描绘出实习医生的成长历程,理论与临床确是千差万别,年轻的医生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必须不断地提高,这当然需要老一辈以及群众们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无数次得批评与教训,让他们用血得教训去成长领悟,每个年轻的医生在成为专家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太多的艰辛,为了拯救生命,他们也不得不付出不得不去努力。

  回观现实,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对这个群体多持神秘感,再加上近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大众一提到医生甚至不寒而栗,人们与医生之间产生了隔阂,长期的误解与埋怨下,杀医事件频发,整个社会对医生这个崇高的群体曲解与仇视,再加上媒体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怜悯倾向,让社会并不能真实地接近和了解这个有血有肉的医护群体,医生是一个鲜活的群体,不管白天黑夜,每一天他们都在前线为救死扶伤而努力,他们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走在学医的道路上,路漫漫,需要你马不停蹄得向前奔跑,我热爱这项崇高的事业,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尽管这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高付出的职业,但是救死扶伤,致力于改善医患关系的使命依然明朗。此时,指尖流出的心声是最诚挚的情感,我很怜惜与钦佩在工作岗位上日夜付出的医生,我也热爱这个群体,当一代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之后,相信未来一切都更加美好。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2

  在朋友的推荐下,最近这段时间把《只有医生知道》这本书看完了,作者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张羽大夫,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非常真实地反应了协和医院医生的工作状态,从技术到医德,从临床思路到操作细节,无处不透着协和精神,让人敬佩,让人仰慕,读完之后,感触颇深,收获颇多。

  首先说产房,产房是女人最危险也是最温暖的地方。作者也是用协和妇产科各种案例来叙述顺产和剖腹产、预产期的算法,以及怎么辨别真临产和假临产,还有生了孩子家属们的反应……有悲伤的,喜悦的,众人所知的故事。

  书中讲到子宫肌瘤,其实女人中40%都有可能长肌瘤,有的是良性的,不影响吃穿住行,甚至可以伴随女人一生,但有的就不行了,这章主要就是讲述那些肌瘤,还有肌瘤的分类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前如何与病人沟通。

  一个妇产科医生仅仅在诊断和技术上做到熟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妇科疾病可能引起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且事先有所准备,及时作出积极的处理,任何事情都是双向性的,我们并不是在单纯的布施或者救赎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医生在救治救治病人的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撑船渡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也在摆渡自己顺着灵魂指引的方向,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只有医生知道》中还刻画了几位好医生的形象,值得我们学习,印象最深的是行子宫切除术中,冷教授切完瘤子后说:“看着没什么大问题,我把瘤子拿出去给家属看看,告诉他们手术做完了很顺利,别让他们在外面等太久,否则家属也会很着急的。”冷教授是个做得来大事又十分注重细节的人,一般患者麻醉恢复到彻底清醒,送回病房和亲人见面至少还要半个小时,早一点儿给等候在手术室门口的亲属看标本,送给他们手术室内平安顺利的消息,并减少家属们等待和内心焦虑的时间,应该说这种紧张和焦虑情绪,对手术室外即使完全健康的家人来说,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是隐形杀手。医生的很多工作细节书本上是没有的,执业医师的执业章程中也从来不会涉及。但是协和的教授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不为别的,其实就是一种对患者的尊敬。

  在番外中,作者主要讲述她当初怎么进的协和,一看协和就觉得绝对是个殿堂级的,里面的人各个都是大神。讲述着她的人生生活。

  当然整本书远远不止我写的这些,包含了很多的生活例子,生活中的小事件,看着书你仿佛就能看到一群鲜活的医生护士从书中跃出来,跟你慢慢讲述女人的身体,妇科的病理,医生的日常等等。看书的时候,时而大笑,时而欣慰,时而惊叹,时而哀伤,时而感动,时而愤怒,时而无奈。似乎就像在过自己的人生一样,如临其境。前一刻还欢声笑语,下一刻风云变幻。

  很喜欢张羽的这段话:我是一个好大夫,也立志做一个越来越好的大夫,挚爱亲朋是我做好每件小事的动力,我追求清新的思路,善良的心地,还有宁静的心灵,为人生快乐,身心自由,养家糊口的同时献身让自己心灵满足的工作。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3

  距离读完《只有医生知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实具体的内容dou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却还是想要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首先是关于读书,在阅读《只有医生知道》的时候,我读的是电子版,电子版的获取无疑有几大好处,第一点就是省时省力,免去了买书的时间,每次翻开,一定是上一次看到的地方,非常方便;第二点就是电子版比起纸质版来说还是要便宜一些的。但是电子版的阅读也还是有一些让我觉得不方便的地方,运用电子版的同时,我就抛弃了纸笔,电子版让划线功能,查找功能,储存功能都变得方便无比,但抛弃了纸笔的我却失去了用纸笔再次思考的过程。因此,在时隔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让我再回想阅读过的书,让我再找一找当初读书时的感受,就只能在我的阅读记录当中翻找那关于一段段,不连贯的,语焉不详的句子。

  接下来,我便想要告诉你我在这本书里所读到的一些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妇科医生,因此讲述的内容大多都是她在工作当中所经历的,所见识的一些事,虽然在作者有详有略的讲解当中,为我们摒弃了大部分恶,可是,医院,早已打碎每个人的伪装,善恶交织在那小小的手术室门口,人性在那小小的过道处展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未婚育的女性,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容充斥着对未来的担忧与害怕,我的母亲在我出生后的这数十年间,从未觉得我的出生有什么不好,她把我视作她这一生的延续,虽然以我的年龄,实质上还不能理解这种感受,但我却知道,我的存在对于她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可我在读书的时候,只要想到自己的未来将会在那小小的手术室中,等待着一个陌生人以及那个陌生人的一家来决定自己的手术方式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打心底里害怕。

  因此,我特别想知道,那些步入了婚姻殿堂的女性,或者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性,是否知道她们未来将要经历的这些,是否还会义无反顾地步入这样的生活。

  当然,从我母亲的经历来看,我母亲一定是觉得值得的,我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要会没有我的陪伴,虽然这陪伴当中也包含了吵吵闹闹,也包含了令人心痛的争执与误解。

  每一个人,无论什么身份,无论有多少资产,可,当他或者她因为各种原因躺在手术室里的时候,又都是一样的,都一样的无力,都一样的无助,都一样的恐慌。

  但我的妈妈,用爱战胜了一切,哪怕是对于尚未出生的我而言,也用了满满的爱意而将我孕育。

  也许,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只有医生知道》可以告诉你,你的未来将要经历的一些事,你可以避免经历的一些事,你避免不了的一些事,甚至还有那去除了伪装的人性,但,即便要经历痛苦,即便要经历那些人性当中的不堪,你,我都站在这里,这就是人生的明证:爱的力量令我们无所畏惧。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4

  我害怕看医生,尤其是在大医院。究其原因,一是怕麻烦;二是怕花钱;三是怕医生。但是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我现在正在实现它的路上。将来的我将转换在病人和医生的角色之间,我相信这种模式能帮助我在这两个角色之中都做得更好。

  还是想先讲讲我身边的医和患。

  一次去附二医的儿科做导医,无意间在走廊上听见一父亲牵着孩子骂骂嚷嚷:“什么医生,进去没说几句就开始写病例给配药,什么病你看清楚了吗?!真想当场给他一拳!”站在病人的立场,似乎是该给他一拳,但是站在医生的立场呢?有过临床经验的系解老师曾在课上告诉我们,熟练的医生从病人外现的病症和简单的问答中就可以知道问题所在,毕竟看同一个科的病人的病情都是差不多的,医生早已见怪不怪。但是病人自己就担心个要死。而另一方面,在做导医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医生每天需要看的病人量。就我去的儿童内分泌科,就三个医生,从早上到中午门口一直挤了一大堆人等着看,医生哪里还有时间听你唠叨呢?

  书里说,医生和病人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一语中的。

  不敢说社会要怎样,大家要怎样。就我自己,我会牢记老师的话——系解老师的话还有后半句。“但是不管多熟练,该问的还是得问,不管多疲倦,态度还是要保证。给病人一个安心,也给自己一份安全。”

  另外我很想说一下书中刚成为实习医生的作者和主治医生车娜。一个认真小心,一个自信干练。好期待将来的自己也可以一步步的成长。毕淑敏说要“提醒幸福”,柴静说要“做更好的自己”,希望我可以一直做快乐的赤子。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5

  张羽,一个早有耳闻,带着好奇心看完她的《只有医生知道》三本合集后,写本篇读后感之前才翻看网络照片的时候,才一点一点将她的文字中流露出的干练,思维缜密的女医生和眼前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墨客联系起来,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3篇。

  我对医学的了解非常有限,当然,也曾经懵懂地跌跌撞撞地走了好大一圈弯路,要不是自己身体有什么异样,坦言,我是不会主动找医学方面的书来看的。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可收,好在亚马逊强大的Kindle支撑着我,不知道省了多少书费。

  因为是妇产科专业人士,笔者三册书从最初如何踏入协和到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仅介绍了医生所收治的种种病例,为广大妇女提供第一手妇产科知识,还从医生从业者的角度,剖析了看似不人道的种种内幕,其实都从一定层面反映出体制的诸多弊端,对比了一些先进地区的医学理念,更凸显出人性化医疗的重要性。

  诸多案例不再一一介绍,只想把有利于我们进步的人生观和医学常识笔记分享一下,应该足够能够引起人们对这套书的好奇心了。

  1、使用天然食材,学会辨识食品标签,是一门大学问,如果养成习惯,清楚自己吃进去的食物到底是什么成分,有什么营养价值,杜绝不健康饮食,女性将终身受益。

  2、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开剂量谈论毒性,这是最基本的科学素养。生育的天性会让你变得更加智慧的完美,前提是你要善于学习。

  3、在你过度使用身体的时候,它不再一味沉默和无条件支持,而是动辄发动一些小的抗议或者干脆大罢工。

  4、开启一段不同以往的人生旅程后,你会发现,每一个全新的日子,都是对一个人过去全部积累的考核。面对新的生活,每一天到底过得怎么样,也是过去全部修行的映照。

  5、如果你曾经真心地努力过,辛苦过,付出过,脚踏实地生活过,此刻都会彰显和回报予你,让你在各个方面多一分游刃有余,少一分捉襟见肘。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6

  课外书我们多少都有读过,但像这样一本有趣而又特别的书读的还是少的,书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或者说是张医生幽默的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看这本书应该会有不同的感触。书的开始以楔子《精子的圣战》一篇来讲述生命孕育的神奇过程,张医生把精子与卵子比作人,讲述精子与卵子姑娘的输卵管壶腹部洞房,受精卵在子宫的十月常驻,常说的出血和流产是怎样一回事,以及女性该如何看待这些生命孕育过程的异常,又该做些什么来应对。

  在第一篇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书本只能讲给医学生理论,老师只能教给实习生概念,或者分享他们自身也是非常有限的经验,而一个真正会看病,能治病,并且能够敏锐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临床医生是无数病人用鲜血甚至是生命调教出来的。这些话很像今年夏天我去医院见习时,我的导师冯老师说的话。在见习的第一天,他就跟我们讲,不要总坐在医生办公室里翻书,书上内容都是些理论,多去病房跟病人聊一聊,病人才是最切合实际的教科书。作为一个医学生,我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会成为一名医生,张羽医生在书中讲到的那些真实案例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临床思维的指导,如何与病人交流,如何让有难言之隐的病人开口讲实情等等,这些都是临床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正值20岁这个对很多事情似懂非懂的年纪,即使身边都是医学生,但对别人偷食禁果之事多少有所耳闻,而故事里那些女孩的经历无疑是一个用鲜血写出的教训。作为女性,我们有义务保护好自己。所以这本书既是医学生和初入临床的医务工作者的一本临床工作指南,又是广大女性朋友的一本百科全书。

  除了谈论女性的身体和医疗问题,书中第四篇还单独讨论了医患关系问题,这的确是当今社会医疗行业的一个突显问题,更是决定医疗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哪里都会引起注意。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医患矛盾断然不是医或患中一方点火燃起来的。相比之下,病人终归是个“弱者”,在被病魔威胁时多少会有些慌张与恐惧,在遇到不能理解的医学问题时,便会选择不相信与拒绝医生采取的措施,面对这种病人,医生应该耐心地用最通俗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那么如何做解释就是一门学问了,病人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加上身患疾病,心里总是缺乏安全感,医生是最能给予他们安全感的人,所以医生的言谈该是亲切的,让病人感受到那份关怀,他们自然会放下戒备,聆听来自医生的专业指导。

  带着“双重身份”读完了这本书,引发了我的双重思考,我觉得书的封皮上那段话讲的很好:大医治未病,很多悲剧本来就可以不必发生,很多幸福本来就可以常伴人生。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7

  医生在很多时候给社会大众留下的印象多是严肃、冷酷、一丝不苟及不苟言笑的,可是当我翻阅《只有医生知道》这本书后,作者用老辣的文笔和真实流畅的叙事颠覆了我们对医生的这一固有的印象,此书作者的文笔非常独特,带有很大的趣味性,并且充斥着许多医学上的知识,让许多的读者既能从中汲取到我们所不熟悉的那些关于医学上的知识,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对医生这一特定人群的`行业有一些更为深刻的了解。

  只有医生知道的事情其实太多了,其中产科医生可谓是站在生命保卫上的第一线,他们往往会经历更多或悲伤或喜悦的故事,也会体味到很多人体味不到的心酸苦楚,作者以自己一名产科医生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相对轻松的口吻,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生命诞生的过程,同时穿插着其在医院内的所见所闻,让我们走近医生这个特定的群体,让我们去了解他们的伟大和不易。

  女性承担着为人类社会繁衍后代的责任,她们往往承担着养育者、教育者等多种角色,女性的健康状况或者说一位母亲的健康状况往往影响着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慌张到多年后的沉稳和从容,经历更年期的焦躁困惑到老年面临的体能衰竭等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变化,她们的精神和身体都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种种考验,但是往往有太多的女性对自己的身体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与护理常识,并且无法冲破社会和家庭的束缚,当精神与身体再无承受的能力,悲剧往往就会会随之发生。只有洁身自爱才能够使家庭更和谐和稳定。

  本书以轻快的语言描绘出实习医生的成长过程,理论与临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年轻的医生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自身的技术和心态,这需要经验丰富的前辈的带领以及病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无数次的经验与教训让他们得以迅速地成长,每个年轻医生在成为专家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这只为了拯救人们的性命。

  回到现实中,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对这个群体既有敬畏也有防备,而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大众提到医生时往往失去了曾经的敬畏与尊重,更多的是怀疑和不解。在对医生的误解越来越最大化的今天,医暴事件频发,大众渐渐失去了对医生的理解与关怀,社会对医生整个群体越来越不友好,让这个有血有肉的群体也越发的心灰意冷。医生也是人,他们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牺牲自己的日日夜夜坚守在挽救生命的第一线上,他们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尊重,需要人们给他们最起码的理解。

  走在这条学医的道路上,长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要做的只能是认真努力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勇往直前地奔跑在这条路上。我热爱这崇高的职业,我也愿意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并为之奋斗终生,尽管前路并非永远光明,充斥着危险与挑战,我也不改初心。此时,指尖流露出的心声是我最诚挚的情感,我很珍惜与钦佩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岗位上付出的医生们,我热爱这个群体,并愿意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我也相信未来的我们一定会变的更好,未来的病人也会变的更好!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8

  好久没有读书,也好久没有写什么了,最近读了一本好书,忍不住写了读后感,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看了协和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非常喜欢。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非常真实的反映了现在大医院里医生的工作状态。书中刻画了老教授的严谨,主治医的精干和住院医的苦逼。但是从上到下,从技术到医德,从临床思路到操作细节,无处不透着协和精神,让人敬佩,让人仰慕。

  《只有医生知道》中写了一些妇科医生对女人的忠告,值得每个女性去关注。书中还描述了什么是好病人,如何与医生沟通最有效,值得每一位病人和家属读,书中刻画了几位好医生的形象,值得每一位医生学习。书中还有不少妇产科的技术技巧,值得妇产科的医护学习。

  书中也写了不少*的医患矛盾,我们医护看了觉得有点儿憋屈,患者看了能否对医生多些理解?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医疗体制急需完善,否则老百姓看病难,医护待遇低还没有人身安全保障,好孩子都不学医了,将来看病更难。

  读完张大夫的书,我对她由衷的钦佩,她不但是个尽职尽责的临床医生,而且在她的整个医疗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我能体会人文关怀的背后她那仁爱的心闪着动人的光辉。例如她会在换药时候帮病人清理胶布印;她会在有冷风的楼道里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为一个讨厌的家属的新生儿挡风;她会为初次谋面的女孩垫付检查费,为她赢得宝贵的时间,挽救了她的生命;她会公正的判断外地误诊的医生误诊有理,不惜欺瞒亲朋,保护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县医院医生(其实这也是对亲朋的保护)……她让我觉得,她很高大。我希望自己和先生都能够成为她那样的好大夫。

  很喜欢张羽的一段话,摘抄在这里:我是一个好大夫,也立志做一个越来越好的大夫,挚爱亲朋是我做好每件小事的最大动力,我追求清新的思路,善良的心地,还有宁静的心灵,为人生快乐,身心自由,养家糊口的同时献身让自己心灵满足的工作。

  书是借阅的,我决定买一本珍藏。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9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张羽教授撰写《只有医生知道》一书,这本书让我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张教授在这本书中从在校学习到临床实习,从实习到工作,从工作到生活等方面向我们讲解了一些浅显而实际的道理。在协和严谨氛围下,从上级领导到临床一线住院医师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进取但又谦虚谨慎。在协和,教授亲自擦去伤口周围粘贴痕迹的可见怪不惊,可是在我们这些基层医院就凤毛麟角了!像张教授那样优秀的进入协和的人通过第一天的简单了解就把自己仅有的优越感抛掉了,把自己打到了谷底,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们这些人怎么有资格傲娇,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呢;怎么有资格不自己加强自我学习,完善自身呢?!我们应该低到尘埃里去,重新树立目标,重新出发,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医学这条博大精深的道路上,若你耐不住寂寞,忍不了委屈,受不了清贫,那还是可以早点抽身奔上自己认为的康庄大道上吧。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10

  这几天不分昼夜地看《只有医生知道》这本书,认识它是在一次翻报纸中看到的,截取了一段写的是生孩子之后生胎盘的事,写得挺专业,原来是协和的医生写的,我觉得这个医生挺有意思,敢把工作中的事写出来就证明她是一个无私奉献者,顶着各种压力就为了给那些不懂行的老百姓传授医学知识,使他们不耽误病情,苦口婆心地劝说不要相信院子里说的,而是要相信院士说的。出于对生孩子那些事儿的好奇心,出于对协和牛医生的好奇心让我去书店找到了这本书!

  相信所有在大型的三甲综合医院实习经历的人都能明白,作为一个实习医生是多么憋屈!特别像我这样的只是个实习验光员,记得去眼科门诊实习的时候我碰见主任都不敢跟他说话,我每次都是脸上故意装作没有表情的偷偷观察他的眼神有没有定焦我这,一旦发现马上转为打招呼的微笑。至今我还记得他的名字,这里我就不公开了,行业里都是知道的,我记得后来我在XX眼科医院上班的时候有个金院长(好像是,一个老专家,看着我门口的简历笑眯眯地问我,你认识你们主任xxx?我惊讶地想哇塞,这南北还真是通的哇!院长说他老叫自己老师!)我不禁想眼前这个院长比主任看着和善多了,呵呵!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就更加确定了,做为一个女子就应该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否则有你受的。我之前就是这么想的,想着辞职回老家工作安定下来后找个和我一样工作固定死的,愿意真心和我相处的就行。快结婚了我就越来越害怕面对生孩子这件事,不过我还是下定决心,婚后相处稳定了之后开始把自己培养好准备要孩子,长痛不如短痛,任务完成了事!我可不想拖到最后等自己年龄大了,要孩子又迟迟不来,生孩子又生不出来(只能剖),或者第一胎再出个什么问题,或者再生二胎的时候还是得剖…为了杜绝这些我坚定信念不动摇,一切按照自然规律来,在最适合生孩子的年龄生孩子,做婚检,做孕检,尽量顺产…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篇11

  玛丽·迪弗作为哈佛心理学教授,美国家庭治疗方面的权威专家,在其从业三十多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病例资料,对这些病例资料的详细研究与分类总结,成就了这部《只有心理医生知道》著作的问世。

  这部著作以书信的方式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精神上,物质上、社会环境翔实的呈现于读者面前,二十七封信,总结出复杂的人类社会下独特个体的惨痛或幸运的故事。悲苦自知,有些经历创痛者终其一生没有走出痛苦的折磨,幸运者在他人善意的帮助下能够重归正常的生活。

  在无能为力的自然灾害经绍飓风,洪水,干旱,地震下的命运沉浮又怎能不使心碎悲恸?而消亡于人类自身罪恶之下的冤灵诸如战争,瘟疫,这些横加之祸更是让人痛彻心扉。

  玛丽·迪弗由小处着手,全书将人类社会的故事付诸笔端,致辞力于改善心灵深处的黑暗,虽是微光,这微光却带给读者诸多启示,若人人都能发生微光温暖周身,这社会这世界这地球的环境,是否会变得更好。而须臾的生命是否也更有意义?看似是一本描绘浮生的书,其实更深层地的却是引起这些诸多悲剧的根源。根源不除,安宁与平和,温暖与阳光永远弥足珍贵不可得。

  人与人之间因为缺少有效的沟通导致误会与纷争,国与国之间为了利益的攫取产生战争,这些看似与个体不相连的不和谐,玛丽·迪弗在《只有心理医生知道》敏感提出了互不伤害的真知灼见。若能做到互不伤害,何来书中所述的诸多悲剧?

  《只有心理医生知道》也让中国读者看到国外的心理医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专长来帮助他人。不同的国情不同的视角,《只有心理医生知道》不仅对普通读者具有启发意义,在他人的悲苦里感悟生命健康平安存在的不易,更有对从业者启迪作用,同行本不相轻,为了让这个多难的地球变得更美好而多份善意的期待。

  一个人的力量微薄,所有正向力凝聚便会成为战胜灾难绝望的力量,正如作者玛丽·迪弗所说,“当我们打开心胸,拥抱世界的苦痛时,我们就会变成治疗世界的良药。”当然,前提是你治疗世界前,拥有保护好自己的能力。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西点军校的读后感(精选11篇)2023-08-13 09:01:57

名人传的读后感四篇2023-08-18 17:06:36

文秘自我鉴定范文汇编七篇2023-08-17 07:17:01

管理专业的自我鉴定范文(精选五篇)2023-08-13 04:12:49

西点军校的读后感(精选11篇)2023-08-13 09:01:57

名人传的读后感四篇2023-08-18 17:06:36

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范文2023-08-12 18:22:22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