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1
初读《目送》,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心灵触动,仅仅是有种不明所以的缓缓升起的想让人叹气的忧伤。正如序中所说的“看见”,我也只是看见了她的忧伤,只可惜啊,这忧伤,仅仅在我的心外。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还正值年少吧,路并没有走多久,也没有走多长,一开始同行的人大多都还在身边,那些不小心走失的亲爱的人,都已经在我不懂珍惜的时间中渐渐忘却,所以无法理解作者对于“舍”、对于“伤逝”的落寞。
我曾经是多么相信我拥有这世上的每一个永恒美丽的瞬间啊,可现在已经离别将至,我不得不对那个自己说再见了。而我曾经多么相信我们一直能到永远啊,可没想到,竟连一瞬也没有。
面对紧闭的门与空荡的街,我从不曾感到过,或是说没有意识到过,已经有人与我渐行渐远了。但现在回想起来发现也有一些永不再见的人仍在我心中停留,他们的音容笑貌都还在记忆中,但记忆却是一条光线明灭的长廊,最初欢声笑语,最终形影寂寂,如此反复,他们也仅仅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耳边响起悲壮深刻的音乐,我才知道那是在暗示我我们已经离别很久了,他们留给我真实的东西只会是一个萧索空寂的背影,或许,就连一个背影也没有。
在这突兀的当下,我终于想起了他们对我说的最后一句——“不必追”。于是,终于开始了不曾明白过的失声痛哭。
哭声渐歇的日子里,我渐渐意识到,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而所谓的父女母子朋友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合上书本,在这哭声渐歇的日子里,我看见了另一面的我自己。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2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此刻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
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述,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应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能够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可是更多的时候,你仅有你自我。你才是你自我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3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目送》里的一个经典语句。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写了父亲的病逝,母亲的老去,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
读《目送》,最令人感动的是龙应台写“儿子的离”这部分内容。我们是否曾和文中的“儿子”一样,从儿时的依赖转为最终的疏离和排斥?但你可知,在你每次拒绝母亲伸出来的双手时,她是多么的痛心和悲伤。
或许,随着年岁的增长,你变得逐渐追求独立,对于母亲每天的叮嘱与关切,你开始不耐烦,开始拒绝,并毅然转身,但你可能不知道,每每你给她一个自以为潇洒的背影时,她那双目送你的眼里却蕴含无尽的伤痛;当你拒绝她为你特地准备的夜宵时,你可能不知道,她只能对着那双满是烫伤疤痕的手发呆。
你不清楚,你也不会了解,当你与兄弟朋友在外面野时,她可能正在家里抚摸着你儿时依偎在她怀里的那张照片发呆,可能在一遍遍地热着饭菜,倚着门框等你回家。
她会失望会伤心你的改变,但她不会放弃,因为你是她的责任,是她一生的责任!就像龙应台一样,对于儿子的离,她给予的只有目送,她知道,不能太约束儿子,她只能给予儿子鼓励,护送他的成长。
我们也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现在也正是父母“目送”我们,最为我们操心的时候,虽然你的一声“爸、妈”便是他们的责任,但作为子女,如果懂得父母为我们无私无怨的“目送”,那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就不应该也不要让他们一直目送着我们的背影,请转过头,看着岁月里他们日渐苍老的容颜,回应他们一个温暖的笑容。
请大家都读一读龙应台的《目送》吧,学会理解,学会感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悔之已晚。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4
品读目送时,不知不觉地就会进入到文章中,随着作者的脚步感受人间的真情。她写的文章既有女儿般的柔情、细腻,可又不失坚强。读来就如同作者正守着一杯茗茶,与你徐徐道来生活中细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又无时无刻不触动你心弦的故事。亲情,友情……
文章第一个故事,是写作者送儿子去上学。可是如今儿子早已长大,思想也开始成熟。不再是那个若干年以前拉着妈妈的手,怯生生地用两颗纯洁的眼眸小心地试探着这个陌生世界的孩子了。而如今儿子也只是勉强忍受母亲的柔情,不再如同刚上小学时,一步三回头地不舍得望着母亲。在儿子过安检时,只给这个为他操劳了一生的母亲留下了他那清瘦的背影。
可当年,作者正值儿子这个年龄,让父亲送到学校时,也一样的最后留给父亲的仅是一个背影罢了。文章最后写到:不必追。这句简短但又富含着深意的一句话,如同一块硬物,触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是对生命即将消逝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对待生命的高度理性。
母亲,这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是母亲陪着我们成长,包容我们的过错。也是母亲在我们最累的时候安慰,陪伴着我们。
作者的母亲已经老去,神志也开始不那么清楚,可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儿女的爱。就好像她宁愿忘记自己是谁,也一定要记住儿女的面孔和名字。即使再心碌,也不要忘记回家看看。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孤独的身影,正痴痴地等着你回家和他们说说话。老人只要儿女能在身边,还有什么可想的呢?
《目送》以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走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告诉我们要独立,要坚强。因为: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于是,我读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话。一下子,眼泪就像决堤了一样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那“不必追”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我知道,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却没有了最亲的人,庭前花开却失去了驻足欣赏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你额前的伤疤出自何时来自何处,你,可以这样想象吗?
感谢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穷尽我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爸妈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6
就我而言,父亲为了赚钱养家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与爷爷奶奶分别,来到南京,每年也就只能回家一次,留给爷爷奶奶的只剩下一间孤独的老房子。曾经的父母有我们在身边,即使一天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一起坐在沙发上闲聊家常,也足以温暖他们的心灵。而今我和哥哥上了大学,家里就只剩下父母二人。他们则只能用工作化解自己的孤独。劳累了一天之后,他们却会坚持每天晚上准时坐在电话机前等待我的电话,如果我因为忙碌而忘却,他们则会等到忘记了睡觉的时间。
我的家现在也好似只剩下了一间空洞的房子,因为我们都离开了,父母也就离开了,因为见不到我们的地方对他们而言也失去了它的意义。从上大学以来,父母就总是来到我的学校看望我,而我却总是很忙,虽然相见的时间真的很短,但是哪怕十分钟,也能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慰藉。“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读完《目送》,我流泪了,被这种父女、母女之情、对孩子的不舍却依然狠心放手的亲情和对亲人去世的无可奈何深深地触动。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7
春花、夏日、秋月、冬雪,岁月极美,美在它必然的流逝,最终留下来的,仅有我们独自一人。
儿子的独立,父亲的衰老,这使龙应台的文字吟唱着对生老病死的无奈,本文以六次目送,慢慢绽开故事的花苞。第一次目送华安上学,望着华安上学时稚嫩的样子,龙应台是多么怀念啊!可否记得?你第一次上学时的模样?当生命刚开始时,我们对父母产生了巨大的依赖,父母却希望我们独立。外界不断变化,我们被外界各种各样的压力束缚起来,真正变得独立起来,我们开始渴望成长。于是,有了第二次的目送,龙应台目送华安消失在街头,他们就仿佛站在河的两端,华安头也不回地离开,而龙应台只能站在另一岸,默默地注视,挽留的语言吞进了肚子,手也放下。因为她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是注定要离别的。
她明白:所谓父子母女不过是望着对方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不见。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那深厚的爱,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内心最柔软的情感,就如同姑姑对爷爷那样,每次见到总会带来一袋又一袋的零食和营养品。可那又怎样呢?爷爷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一种陪伴,我不记得姑姑们寒暄的语言,却依旧清晰地记得姑姑在时爷爷眼睛里闪出的如星辰般明亮的光和她们离开时爷爷眼底的不舍与落寞。我曾问过爷爷为什么不让姑姑留下来或让她们来多陪陪你呢?爷爷总是笑笑,说:“我知道她们忙,没关系,她们还记得我就好。”听到这儿,我不禁为爷爷感到悲伤。爷爷的房间里依旧有着姑姑小时候玩坏的玩具,每每爷爷看到那些玩烂的玩具,眼里总是充满了希望的光芒、当春节来临时,爷爷是最开心的。因为姑姑们总会打电话给他,爷爷多了一份温暖,少了少了一份孤独。
世上的父母,所有的思念都是围着孩子,没有再比这思念更深沉的热烈的东西。孩子却迫不及待地想离开,只不过是想追求更多的美好。父母一次次的目送,孩子渐行渐远。
那些周而复始的目送,现在想起原来都是热泪盈眶。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8
每当我想起父母,我脑海中放映的第一关画面是一个周末下午。妹妹在厨房里风风火火地捯饬着蛋糕和烤箱,母亲又在一旁喋喋不休,说什么:“你把厨房搞得这么乱,等一下还不得我收拾!”种种。
我不管,幽幽的一只手臂撑着厨房门框,一人给了3个字:继续做;我收拾。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被你们这样扼杀的。(小声嘀咕)
要是我再高阶点,我会这么做:拉着母亲的手,要拉住,这才是重点。开始了,妈,您看啊,现在学业那么繁重,妹妹好不容易找到点兴趣换换脑子,咱应该庆幸着孩子没学傻不是,应该支持嘛,再说了,厨房炸不了,顶多乱成一套嘛,等妹妹弄完了,我去收拾行不?
是否是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当初我们做错事的时候,母亲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这样苦口婆心的唠叨我们。都说养儿才知父母嗯,我养个妹妹就知道了,一股莫名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龙应台女士的这部作品啊,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目送》之伟大从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其实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很苦恼的,因为很少有同作者共同的经历,但不乏是一趟荡涤心灵的旅程。
我的生活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这是现阶段的我认为与父母相处最好的态度,在拒绝的时候,照顾好父母的存在感,并给个理由。无大难,无大爱。人生百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慢慢懂了,龙应台如此,我们亦是如此。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9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为母亲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母亲的第一个反应是“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儿子却认认真真地说:“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自己吃。”
家是什么?有父母在、伴侣在、儿女在的地方,就是家。家的存在,是成长的催生剂,“躲在书房里的小姐”做了母亲后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可以在十分钟为四个孩子端上色香味加营养到位的食物。家的存在,也模糊了家庭成员个性的意识,特别是女性,即使如龙应台这样的公知人物,“等孩子大了,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变成了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
人生有太多的意外,再怎么顽执,躲不过生老病死之自然规律,“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这是《目送》书里《山路》一文里的一句话,也是作者在叙写亲情的基础上,对生命和人生的最真实的体验:哪怕是我们还能彼此拥此的现在,我们也必须找到自我,素颜修行。若没有这份独自承受人生的勇气,我们无法安放生命中一次次的“伤逝”和“舍”,做不到火葬场的炉门前对父亲的最后一次目送,当不了给失忆母亲带来温暖的“雨儿”,为儿子送行时控制不了“母亲的深情”。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话在《目送》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掩不住抹不去的是内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和感伤,第二次却是透着一种毅然的勇气与放手的决定。
花开花落,缘此同一。我们在一次次目送里强了力量,有力量去接受生命发酵的苦,有力量去等待出走后的归来,有力量为拥有的那些人那些年,一直向前,做自己。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10
人的一生有限,不可重来。但往往会有人说,时间太少,来不及做。每个人都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事,一生过得精彩,不后悔。其实这没有答案。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方法不同,努力程度也不同。所以导致结果也不同。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这是来自书中的原文,作者的这段话,不知打动了多少人们的心。但作者想要表达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大道理。
当一个人的一生步入中年,年轻时所追求的名利、地位、金钱都身在何处?但平静下来才发现,自己的父母已渐渐的老去,年轻时答应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已烟消云散,允诺要把他们接到身边来住的话语已抛在脑后。自己的孩子已慢慢地长大,不再愿意呆在家里,想要自己出去探索,独自飞翔。所以现在回想以前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少时间和日子花在了根本记不得在做什么的事情上。为什么不花一些时间与父母一起聊聊天、说说话。不多花一点精力陪孩子一块玩耍。反而把时间放在工作里,放在手机上,放在发呆中。
想让自己的一生不留遗憾,其实不是挣到许许多多的金钱,不是得到多高的名声和地位。反而是与家人们一起谈天,一起玩耍,来一趟说走就走的美妙旅行。我相信,这一定是会永远记在脑海中的回忆。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的陪伴在家人朋友们身边,好好的珍惜当下的时间。让自己的一生不留遗憾!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11
《目送》是一位伟大作家——龙应台姐姐写的。这本书写了父亲的逝去、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及离去、还有朋友那深深的挂念、兄弟之间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写了在人生道路上的失败和挫折,堕落和失足,生死和离别。深邃、沧桑、堕落、失去……
曾经她目送儿子上小学以及儿子的逐渐成长,她是都么舍不得啊!她目送着父亲的老去和父亲的逝去,她还是那么舍不得。但是,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亲人总是不能陪我们一辈子的,他们也会有老去和离去的。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该放弃的决不挽留。”意思是,不管你有再好的东西还是最宝贵的东西也会有失去它们的一天,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一切。
小时候,我总是不珍惜拥有的,因为我觉得只要我开心就足够了。可是我错了,如果我们等到失去了才后悔的话,那我们永远都不会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就更别说那宝贵的生命了。
先前我看过一本书——《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也是同一个道理:珍惜现在的一切,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天蓝色的彼岸》中主人公因为和姐姐吵架而失去了生命,可等他死后在发现姐姐很爱他很爱他。
人世间有太多的美好和不满,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同学们,这本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迪;珍惜亲情、生命,以及身边的一切。让我们沉静下来懂得做一个珍惜爱,理解生命的人吧!
有些路啊,真的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12
继《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又创作了这本《目送》,之前也有品读过龙应台的文字,她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又仿佛像妈妈的手,轻轻的抚摸着你的脸。
“目送”,它的含义是什么?生命中总有许多人被时光带走,或者失落在天涯,或者用死亡划开彼此的界限,像龙应台这样还活着的人,就不免要遭受一次次的离别,一次次的悲痛。 目送,是送别离去的亲人和友人,也是送别过往难忘的记忆和美好的时光。 在送别时,我们总要睁着眼睛,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离去……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大学,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她父亲的时候,也就是说她和他今生缘分也就终止了。
作者只是摘了生活中几个片段来写,但其中流露的情感让人魂牵梦萦。你的心处处处被这种真实的文字牵动着。 看着龙应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迎接与目送。突然发现,自己对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亏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们对我们的一次次目送……
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且行且珍惜!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1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是我认为《目送》这本书中的精华所在,因为它让我感触颇深。
爸爸步行送我上学时,我素来是一到学校就进门,从来不跟爸爸道别,我似乎能看到爸爸那落寞的眼神。
记得有一次,我到了学校门口,回头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同学到校了,好一起走到教室。也就是那一次,我的心好像颤抖了,我的坚强也沦陷了。我看见爸爸还站在那,看见了他那憨憨的笑容。我想,他以为我是专门回头看他的吧……我恍惚了,眼神也变得逐渐空洞起来,并僵硬地向爸爸所在的方向挥了挥手,在心里呐喊:爸爸,我爱你!
就好像我们的家长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我们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我们用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
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自觉。有时我就想,如果没有父母对我的督促,我是不会取得现在的好成绩的,总是他们在帮助我。
现在逐渐长大了,明白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们不能只依赖父母,成长的路漫漫,父母又能陪我们到几时?如果我们不学会自己坚强,那么我们的路也许就不会走的那么远了。
父母在为我们铺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走好这条路。
父母一直都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们,仿佛我们即将要创造奇迹。
爱就像是雨露,浇灌我们心灵的种子;爱就像是小船,我们乘着它乘风破浪;爱就像是翅膀,我们拥有它,就能直上云霄,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14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写的,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父亲的去世,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和离开,以及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兄弟之间的患难与共。她描写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堕落和失误,生与死和离别,深刻,沧桑,堕落,失落……
曾经她看着儿子上小学,看着儿子逐渐长大,她舍不得啊!她看着父亲的老去和他的离去,她还是那么舍不得。但有些路只适合一个人走,亲人不可能永远陪伴我们一辈子,他们将不得不离开老去。
莎士比亚说:“不管多好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失去,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总有一天会离开。即使是最美丽的梦,总有一天也会醒来,应该放弃的永远不要挽留。”这意味着,不管你有多好、多珍贵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它们,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总是不珍惜我所拥有的,因为我认为只要我足够快乐。但我错了,如果我们等到失去了才后悔,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更不用说宝贵的生命了。
我以前读过一本书,叫做《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珍惜现在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没有珍惜。在天蓝色的彼岸,主人公因为和姐姐吵架而失去了生命,但是当他死的时候,他发现妹妹非常爱他。
世界上有太多的美丽和不满,但那有什么用处呢?同学们,这本书给了我们太多的人生启迪,我们要珍惜家庭、生命和身边的一切。让我们静下心来,做一个懂得爱、懂得生活的人。
有些路,真的只有一个人走……
阅读《目送》读后感600字15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这便本书从一开始告诉我这个道理。无论如何即使是现在你至亲的人们还是要目送这你一个人单行到最后能自己成长。
这整本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的书中,《目送》这篇文章便让我看到了将来我的父母和我的影子。我仿佛身临于那个华安背着小书包与母亲对视的茫茫人群中;仿佛置身机场看到母亲紧紧依偎着那个有些排斥深情的少年,和他再没回头时母亲的失望神色;又似乎能感受得到那个凝重、难以轻快呼吸的车间氛围和那颗难以被爱去打开枷锁的心。每每看到这里,便想到了那个自己。那个曾经放学看到父母便兴奋地呼喊着冲入他们的怀中的我。那时的我,用最纯净的心吝啬地汲取着他们对我的爱,毫无保留地表现着自己。后来也就是现在,纵然他们再想拥我入怀中,无非被我推开或是不情愿的靠着。真情并非在表面流露,心里的那种小叛逆便抑制着原先的热情。我知道那似乎是冷淡却依旧没法改变这样的自己。或许有一天会成为华安青年时的模样,但我却努力成为让人舒适的人。这或许就是成长吧,但在我独立的路上,我会回头去看看他们,或许那时他们也正注视着我。
后篇文章是父亲和她。这又是另一种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父亲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切和照顾却依旧觉得十分愧疚不能给她更好的生活。而子女即是在父母垂垂老矣之时,能不惧困难去守护在他们的身边。这是别的无法去替代的爱。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死去,而我们只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去回报他们的对我们的满满的亲情。直到最后目送着他们离去,盼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还不能用一生去感受这种极致的深情,但我一定会用这跳动且温暖的心用一生去目送着。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精选幸福读后感作文700字合集七篇2023-08-23 20:45:05
名人传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2023-08-12 01:41:52
大学生我为评估做贡献演讲稿-1200字2023-08-26 17:41:24
离婚读后感2023-08-13 02:41:44
精选幸福读后感作文700字合集七篇2023-08-23 20:45:05
名人传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2023-08-12 01:41:52
离婚读后感2023-08-13 02:41:44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