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1
周志建老师的《故事的疗愈力量》书写进阶版早就开始,而我却一直没有认真看书,听书……
但我知道,只要师傅选的书肯定是好书,我一定要拿来读……
有时,被孩子打扰不能用心读,昨天到今天早上,一口气读的页数相比较有些多,把第一章读完了,中间产生了几次感受,在此记录下来——
当看见,“知识与自我认同,是从社会互动中建构而来的。”这就话,我产生想和群里伙伴互动的冲动,但头脑出现了一个声音:我比他们都差,没人会认真对待和我的互动,或许没人愿意把精力浪费在我身上……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是曾经的感受吗?
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吗?
我不是一文不值啊!
我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是目前自己还未全部发现和看见,我的存在和出现本身自带价值。
想起绿水老师的一个词的提醒:比较。
是的,我从小是在被妈妈和其他伙伴的比较中长大的。脑海中时常浮现一个声音:你看人家谁谁谁……
……
读着读着作者的感受,我突然产生一种遥遥无期的感受。连一个心理学博士都一直有郁闷,不能完全摆脱痛苦,我又怎能达到幸福的终点?……
随后又一个声音提醒我:书还没看完,或许只是书中这部分刺激到你曾经的感受……
不错,我曾经是有那种对希望“遥遥无期”“无望”的感觉……先继续读,后面应该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只有生命可以抵达另一个人的生命。”
“要进入他人的生命,先得进入自己的生命。”
“所有的学习都是从自身的生命经验出发,去发展出一种‘活生生’的生命知识。……”
自问:难道走进一个人的生命,只会用自己的生命经历(经验)去感受另一个生命吗?
自答:多与各种特点的生命互动,去体验多中多彩立体的生命存在……
或许我曾经的种种“痛苦”经历。是为了修炼我对此生命体验的觉悟和感知能力。
经历的痛苦感受越多,越是财富……
《故事的疗愈力量》读后感2
这两天再看周志建的《故事的疗愈力量》,书很好看,一天就看了大半。作者的真实很感染人,就如同他做叙事,不是用技巧,而是用“生命”去陪伴。艺术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一定不是技巧,而是真实。这份真实不是我们追求的那种“完美”,而是坦然揭开自己,完整呈现的那种真实,真实是一个呈现的过程,不只是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想真实,但是能够完完全全的袒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表现希望好的,遮盖不好的,这就不是真实。一个人能完全展开,他一定对自己是完全接受的。接受那些不完美,接受那些不着调,接受自己的不同常理,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绪和世间的一切安排。这个需要修炼。只要能坦然面对接受,缺点就不是缺点,而是个性。
讲自己的故事具有疗愈作用我也深有体会,能把自己看成一个故事,并把它讲出来就已经跳脱出去了,通过回溯过往,看到自己“卡”住的某一部分,把他们认领回来。认领这个词真是太棒了,让人浮想联翩。不再追求完美的那个我,而去努力做好完整的人。
只看过这一本叙事的书,我现在有个大大的疑惑:往往我们感觉差的时候,都带有太多负面情绪。我们被这些乌云困住,好像在脑袋上扣上塑料袋,我们只顾解决眼前的窒息,根本没有能力摆脱内心的恐惧。更进一步的想,大多数人只知当下的烦恼,是没有能力辨识内心潜藏的恐惧和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说自己的故事,好像更多是发泄,真的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吗?
写上面这一句我忽然犹豫了,如果对方是一个不评价、不建议、完全包容接受你的人呢?如果是一个可以吃进你所有情绪的人,那当然是一种疗愈。我们没被疗愈,有时候被激怒,是因为对方根本没有听进去。他耳朵听,可脑子一直在做判断,一直想给你什么建议,他没有体会到你的委屈,你的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一个听者,只能是二次受伤。
我真不是一个好的听者。听别人说自己的事情,我常常是边听边在判断,他遇到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该给他什么建议。其实,说话的人最想要的不是建议,是陪伴,是你能听懂他的难过,了解他的情绪,然后和他在一起面对。
那么我为什么那么想给人建议呢?是想借着建议表达我自己聪明和独特吗?好像是有点。我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听别人讲负面的情绪事情呢?我好害怕那些会传染到我,我好害怕那种伤心无助的感觉。那会让我立刻有一种同感心,想到自己很多难过无助的时刻。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自己,所以在她有苗头的时候,我就立刻躲开。通过给别人建议,让自己有把控事情的安全感。
“你没有办法给别人你没有的。”诉苦的人想要的安全和温暖,我自己没有,只能靠着建议逃脱。
做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这种内心的力量。想要有一种深海般不惊波澜的吸纳,你必须先对自己深海般的发现和接纳。
身体里那些被压抑隐藏的需要和情绪,常年在一个不见光的阴湿的角落,发酵腐烂。你得把他们挖出来,翻到面上,暴晒。这样的土壤更肥沃。你完全有能力把腐烂的水果变成甘甜清洌的美酒。感谢那些生命力那些林林总总的沙子吧,他们是上帝放在你身体里的珍珠。这些“短”最终会成为你最骄傲的“长”。
前一段看了很多自我完善的书,我隐隐约约有个不解,这些智慧让人完善,完善似乎有一个标准,什么样的妈妈是好的,怎么样的行为是对的。可是,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人人都不同,人人都独特。既然那么独特怎么会有一个完善的标准框框呢?
这本书解开了我这个困惑。完善就是让你自然舒服的做自己。独特和完善似乎是一个表里关系,内心的完善是相对统一的,就是自由、安全、喜悦,它可以通过你独特的自我去表现。你可能是巧言的,可能是内敛的,可能是热情的,也可能是保守的,但内心都是舒服的。谁也不会说,我独特因为我内心拧巴。美好的特质有很多,你可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更突出,那就是你的独特。敢于做自己不是独特,而是内心完善的需要。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刘长春大地笔记优秀读后感2023-08-12 10:19:44
毕业生登记表的自我鉴定(精选9篇)2023-08-25 10:53:58
找对象自我介绍2023-08-22 20:30:02
申请奖学金自我鉴定(通用五篇)2023-08-26 04:18:44
刘长春大地笔记优秀读后感2023-08-12 10:19:44
第七条猎狗读后感600字2023-08-14 16:05:15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50篇)2023-08-18 17:45:39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