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网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8-24 04:07:26 文/莉落老师 读后感学文网www.xuewenya.com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读后感1

  最近几天,一直徘徊在佐藤学教授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本书中。细细品味时,感觉自己像是在听课,听一名资深教育家在谈日本这个教育强国的教学特色——富有挑战性的合作学习。书中那些精致深刻的语言,细腻描写每所学校改革和活动的场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和活生生的课堂实例,令我耳目一新。

  书的作者佐藤学教授是一位日本教育研究专家,是一位“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同一线教师合作,直面学校改革的挑战。认真阅读这本书,一定会让你的教育活动充满思考的习惯,充满灵动的气息,充满辩证的味道。

  作者在书中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所谓的“优质学校”是怎样的学校?学校改革的目的何在?是否仅仅是比别的学校更能“上好课”而已?佐藤学教授认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最大限度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学生怕读书,不想读书,并不是因为教师不够努力,而是谁也没有承担起实现每一个学生学习权这种责任,为此,作者提出“合作”的概念,提倡年级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课堂里构筑“合作学习”的关系,共同承担起实现每一个学生学习。

  佐藤学认为课堂上的“学习共同体”最典型的方式是小班额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区别于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佐藤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强调渗透人文精神。从人性的高度看的合作学习,不是我们传统观念中老师安排好生辅导差生“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而是建立在深入心灵的倾听与对话基础上的合作,是一种自然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交响乐式”的和谐关系。教师不仅要对知识层面上的合作进行引导,还必须对如何开展顺畅的交流与沟通进行点拨。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那样:“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书中所描述的“合作学习”不是强强联手的模式,而是弱弱相帮的姿态。所以,“合作学习”可以称之为“互惠学习”,书中幸子之所以这么着迷英语,是因为她期待用自己的力量来支撑有着沉默寡言弱点的高志;高志之所以轻声细语地回应幸子的问话,是因为他想回报幸子对自己的一番好意,这种彼此之间好意交换的“互惠关系”,造就了两个人的“合作学习”。这个案例让我感受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所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是教师应该着手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是一种和谐交响的课堂。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给予我很大的启示:“精彩”并不是指教师“上课”的优劣,而是指每一个儿童自由自在地、有个性地参与教学,形成了以“倾听关系”为基础的管弦乐般地交响。这是多么令人向往、令人着迷的课堂啊!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生命的独特色彩,学习力上必然存在差异。精彩的课堂应该是激扬学生生命,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促进有差异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对话,开展自主自由的合作与帮助,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是所有以人为本课堂教学改革的真谛,与我国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殊途同归。他们都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能真诚地面对教材与儿童,教师应立足于将服务意识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全体学生作为服务对象,把在情感上使学生热爱学习、在素质上使学生全面提高作为服务内容。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更强调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对学生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赞美,少一点苛求多一些宽容,师生关系更为和谐,教育教学效果自然更加理想。

  这样的和谐美好的课堂无疑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对学校提出了挑战,书中告诉我们真正做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还是凤毛麟角。因为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前,自身必须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掌握其精髓。无论是铃木雅彦老师讲授的“四边形的等积变形”,还是菅野哲哉老师的“学习生命、感悟生命”,他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巧妙设计问题的基础之上有目的、有方法的组织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多次设置富有挑战性问题,才使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与启发,达到互助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而这些成功的取得,取决于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组织。因此,要使合作学习成为高效的课堂,教师要不断提高组织课堂的能力,备课时除备教材、备教学过程外,更重要的要备学生,对学生的分组必须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并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优势互补”原则进行。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合作是件快乐的事,比我好的,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应帮助,小组成员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学生只有建立了这种意识,才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此外,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注意教学形式的变革,给学生动眼看的机会,动脑想的机会,动手做的机会和动口说的机会。教学前小组的分配要合理,事先安排好组长,根据学生的特长有所分工,讨论前应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再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还要不断提出由浅入深的问题来挑战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上进心会让儿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进步,感到同伴认可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交给学生,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创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读后感2

  看完这本书,有一种井底之蛙出井观天的感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切切实实的进行了很久的学校教育改革。并多已卓有成效。

  特别是看到日本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并在本世纪初就已有了一定的成效。心里着实有些感到危机。一个多世纪前,就是因为明治维新,日本强大了,而使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浩劫。也正是这种危机感使我有了详细地看完这本《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动力,甚至看了第二遍。教育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业,我们每个人都该重视。在十九世纪就是因为人家的教育和科技强于我们,才有八国联军进北京,列强瓜分中国的悲哀。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我们要带着谦虚的态度,“师夷长技以制夷”。

  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最大程度实现学生的学习。保障学生的“学习权”。书中的确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如“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乃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因此书中认为“合作学习”是最好的方式,“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改革中,学生的“学习权”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的激发。

  学校的改革不仅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教师。不仅学生实现了“合作”,教师也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改革不再是流于形式,而是从学校内部真正的“宁静的革齤命”,而且是“永远的革齤命。“合作学习”既不是以往课堂里广泛普及的“集体学习”,也不是“分组学习”。学习,并不是从同一性中产生的。学习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异之中。

  就像笔者所说,在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十年之际,本书对我们的确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而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国情不同于日本。教育制度,考试制度,学校规模,班型大小,社会大环境,家庭结构等等都与之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在书中我注意到在日本,包括校长在内十八名教师的学校就算是中等规模了,班级人数多在20人以下,多的不过是30人左右。而我国最少的也有30多人,多的有50人甚至达70人。

  书中强调“合作学习”,极力反对“分层教学”。但也补充说明“确实,只要是设定统一的教学,’分层教学‘就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第200页)”而我们的教学都是统一设定的。“合作学习”是给了教师和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间,而我们的考试制度是不允许我们的教师任意发挥的。我能够理解“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但这必须是在我们的大环境下进行的。现阶段,我们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适当的引入“互惠学习”,幸子和高志的例子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力。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习。

  再有,我国的家庭教育对教学改革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对其学习效率的左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佐藤学先生说,学校的改革需要坚持至少十年才能见效。我想说,我国的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延长时间,需要“持久战”,而且需要扩大范围,需要发动群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今天,我们看到许多可喜的事。如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许多大学、许多古迹的免费参观,许多名人对教育的大力资助,等等。这些无疑会对孩子们的成长、素质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大学的自主招生也已经对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年中神州大地上不断涌现出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女孩儿等等。这些对祖国的教育显然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我们应该迎合时代的要求,积极的投身于学校的教育改革中去,积极的支援家庭教育改革,为社会教育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适当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读后感3

  读了《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一本书,让我对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堂重组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对公开课这一种教学形式有了不同的认识。

  在我上班刚开始,我一直是对公开课有抵触心里的,认为这只是走走过场,完成任务式的。在看了这本书后,我有了不同的认识,公开课确实是对教师成长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

  作为一名刚步入教师岗位的我是幸运的。学校领导注重新教师的培养,经常让我们去听一些优秀的公开课,鼓励我们上公开课。每一次的活动都冲击着我的旧理念,尤其是一些优质课让我们新教师受益匪浅,总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上完公开课后,教师们各抒己见,点评有的犀利刻薄,有的委婉鼓励,有的沉默寡言,在边看边听边学之时,心中不少想法油然而生。这就是“学习共同体”产生的前奏。

  我们以前说到“学习共同体”想到的都是学生的小组合作或是小组交流,而没有把教师纳入到这个共同体中,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没有将其他教师也看做是“共同体”成员,通常情况下,每个语文老师自己带一个班,就负责这个班的教学,学生也就听这一个老师的授课,久而久之就会有“疲态”出现,学生如此,教师亦如此。而在这本书上讲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公开课,当然,这和我们通常认知下的公开课还是有些许不同的,它将眼光放在了整个学校。

  这个学校的所有教室都是公开的,面向全校教师开放的,这对全体师生都是一种考验。但是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一人计短,十人计长”,你自己上课是感受不到自己的问题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人的意见会更加中肯,你也更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教学上的漏洞,对学生也是更加负责的。

  有一种观点说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但我认为“课”是很重要,但是也要将“公开”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课,避免失真、作秀,上得自然平实,让人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只有将课堂公开了,才能有更多新鲜的空气涌入,这些新鲜的空气会吹散萦绕在师生心头的迷雾,让课堂教学更加有实效性。

推荐文章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8:49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43:53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38:57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4:27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6-06 12:31:15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2024-06-06 12:26:35

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范文(通用7篇)2023-08-18 00:32:29

赵云杀出曹围读后感2023-08-12 13:18:20

竞聘副校长优秀演讲稿范文(精选五篇)2023-08-11 11:46:24

三年级演讲稿模板汇编九篇2023-08-17 12:57:53

赵云杀出曹围读后感2023-08-12 13:18:20

大漠寻宝记读后感范文2023-08-23 15:16:23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精选十五篇))2023-08-18 21:24:45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8-21 01:28:29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8-23 09:07:20

小王子读后感8篇2023-08-10 12:29:23

最新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