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题调研报告1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两化” 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精神和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及时分析研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民工就业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思路,确保全市农民工就业稳定,我们于20xx年8—9月在全市开展了农民工就业形势分析的专题调研。
一、全市劳务开发现状
(一)基本情况
20xx年1—9月,全市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8.11万人,同比增长2.73%,其中男94.83万人,占59.98%;女63.28万人,占40.02%。按年龄划分:16—20岁 16.14万人,占10.21%;21—30岁28.29万人,占17.89%;31—40岁86.25万人,占54.55%;41—50岁23.74万人,占15.02%;50岁以上3.69万人,占2.33%。按文化程度划分:不识字或仅识字的12.99万人,占8.22%;小学38.83万人,占 24.56%;初中58.23万人,占36.83%;高中及中专文化44.66万人,占28.25%;大专及以上3.4万人,占2.14%。按区域划分:省内89.14万人,占56.38%;省外68.73万人,占43.47%;外派劳务0.24万人,占0.15%。省内除就地就近转移在资阳本土的外,其余主要分布在成都、德阳、绵阳等省内大中城市,省外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按工种划分:加工制造业51.31万人,占32.45%;建筑行业55.56万人,占35.14%;服务行业25.58万人,占16.18%;其他行业25.66万人,占16.23%。
(二)农民工就业形势
从农民工就业现状和形势分析看,我市农民工就业呈现出五个特点、四个转变。
1.五个特点
(1)就业从事行业多样化。农民工就业相对集中,省内是就业重点。从事行业多样化,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但主要以建筑业、服务业、商业、农业为主。从总体上看,体力劳动型输出仍占大部分,靠脑力劳动实现就业的相对较少。
(2)就业形式以血缘、地缘和业缘为主。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工就业以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聚集,有组织输出的不到劳务输出总数的一半,大多数农民工就业方式仍然是自找门路、投亲靠友或者通过劳务市场中介。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他们为了生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及业缘为纽带的聚集现象。
(3)劳动报酬差距大。据调查统计,我市外出农民工收入高的达到5000元/月,低的不到1000元/月,差距主要来自于青壮年劳动技能型和老年体力型之间。劳动技能型务工人员,其工作相对稳定且收入较高,而老年体力型务工人员,其工作不稳定且收入低。
(4)年龄及性别结构差异明显。从年龄上看,外出农民工中,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青壮年约占70%,是劳务输出的主要对象。从性别上看,男多女少,男女比例达到6∶4。男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技术工人、生产工人、建筑工人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女性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依次为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一般职员及办事员。年龄差异和男女同工不同酬,是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5)文化素质整体较低。调查显示,约69%的农民工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素质的差异,决定了这些农民工只能从事靠出卖体力的简单而繁重的脏活、累活,且工薪待遇低。另外,由于文化素质不高,行业歧视、地域歧视甚至人格歧视时有发生。
2.四个转变
(1)由低收入型向高收入型转变。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经过逐年技能提升培训和多年在外务工积累的实践经验,找工作相对容易且收入逐年增加,这部分农民工年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月收入大都在2500元以上。个别专业技术过硬的农民工月薪上万,安岳籍农民工高级服装设计制作师谢宗体年薪百万。我们在XX县八庙乡龙井村和吉庆村走访了20位务工人员,通过调查了解,20xx年1—6月份,日均收入为70—80元有12人,90元以上有8 人,日均收入约为88元;20xx年同期,这20位务工人员日均收入为60—70元有6人,70—80元有11人,90元以上有3人,日均收入约为80 元。20xx年年初以来,农民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2)由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由于新农村建设、工业开发、城市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实施,加上招商引资和回引创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由过去多是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田,到现在转变为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年底回家团聚。
(3)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大部分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村青年特别重视实用技能的学习培训,以前依靠体力劳动干粗活的农民工,通过培训和多年的实践操作,逐步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砖工、焊工、装饰装修工、电工、缝纫工、家政服务员和厨师等新型农民工,技能型农民工比例大幅度提高,有各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型农民工越来越多。
(4)由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过去招工要去宣传甚至做思想工作。现在外出务工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和追求,是新兴职业。而且随着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工作,政府引导、部门组织、中介参与、职业培训、安全护送、维权服务等多措并举的劳动保障体制不断完善,农民工上规模、成建制的转移输出增多,全市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民工就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民工就业形势判断
20xx年,我国经济增幅放缓到6—7%之间,对我市劳务经济的影响不大。由于我省特别是我市的经济发展迅速,第三、四季度用工需求量增加。预计,到12月底,全市转移输出的总规模将达到160万人以上,比20xx年同期增长1.6%以上。但,春节回乡过节的农民工中,估计将有3万人不再外出务工,其中2万人将就地就近就业,0.5万人将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之后重新就业,约0.5万人暂时失业在家。预计,20xx年,全市转移输出总规模将与今年基本持平,但劳务收入将稳中有增。
因此,今、明两年,我市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劳务经济将持续平稳发展。但,由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将给我市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加了市内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二是农村矛盾、问题、不和谐因素增多,社会管理成本增高,难度加大。三是部分农民收入减少,特别是农民现金收入减少,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商品购买力。四是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新的压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量加大。
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民工就业工作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稳定输转规模,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巩固和拓展输出规模。以巩固现有规模为基础,坚持“立足西部、巩固南部、拓展东部、扩大海外”的思路,进一步畅通渠道,多管齐下,培育劳务输出新的增长点,扩大技能型农民工输出比重,实现输出劳动力由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化。
二是抓好劳务市场组织建设。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劳务公司、劳务中介、劳务经纪人等市场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水平,从而提高劳务经济效益。
三是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力度。以“1+4+2” 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继续实施“农民工人才回引工程”。在突出抓好工业开发和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
(二)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一是培训项目为载体,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大力实施劳务精品培训战略,积极抓好劳务“品牌培训”、“企业在岗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劳务扶贫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培训项目的实施,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工从“就业——稳定就业——选择性就业——充分就业 ——体面就业——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二是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劳务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全市通过联合扩张办职教、吸引社会力量办职教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职教规模。进一步加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农村未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或劳动预备制培训的覆盖面。
三是进一步加强劳务培训基地建设。重点改善6个省级劳务培训基地的硬件及软件设施,打造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增加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
(三)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思路,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搭建创业平台。
一是提供创业培训。各县(市、区)依托劳务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创业培训”和“农村青年技能培训”等项目,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回乡农民工实施创业培训。
二是搭建融资平台。大力发展会员制担保机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全市已有的3家会员制担保公司。进一步整合就业系统小额担保贷款、工会创业小额贷款、团市委小额信用贷款、妇联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融资需求,让他们成功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三是搭建创业平台。积极为回乡农民工建立创业园区,为回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条件和平台。在目前已有的50个农民工创业基地基础上,再兴建一批农民工创业基地,进一步拓宽创业基地覆盖领域。
四是搭建政策平台。继续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见》(资府办发〔20xx〕14号),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回乡创业政策扶持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四)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抓好农民工权益维护,坚决杜绝和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伤害农民工利益的事件。
一是大力推进农民工参保。推进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
二是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农民工持居住证和在居住地已就业相关证明,享受子女教育、住房租购、医疗卫生等多种服务,从制度上逐步让尚未落户的农民工享有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是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四是不断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五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继续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充分依托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村推进建立儿童活动场所、托管机构等关爱服务阵地。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丰富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六是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民主政治权利。进一步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落实农民工的民主权利。加强农民工基层党、团组织建设,注重在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团员,积极引导农民工参加工会,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民工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农民工工作的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强市、县(市、区)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增加编制,落实人员,保障经费。进一步建立健全镇(乡)政府农民工工作常设机构和专兼职岗位,充实工作力量。加强县(市、区)与镇(乡)两级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提高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落实相关责任。
二是加强农民工统计监测和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统计调查抽样方法、调查手段,充分利用联网数据,全面、系统、准确地采集农民工统计信息,掌握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变化趋势,为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依据。
三是引导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核心价值观。强化法纪教育,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倡导农民工勤于学习,不断提升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养成爱护公共环境、讲究文明礼貌、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农民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是努力营造尊重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进行文艺创作,开展农民工文艺创作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的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各级各部门创造的鲜活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关于专题调研报告2
按照市政府的安排,5月9日至16日,**县组织由常务副县长周大曙,分管教育副县长马志列挂帅的教育发展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查。调查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了县一中、二中、生源学校、西竺山中学等,召集部分公办学校校长、民办学校法人代表、教师、学生家长、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县辖30个乡镇(园),人口78万,总面积20xx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356所,其中县属学校7所,乡镇中学20所,中心小学21所,村小224所,教学点7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民办学校6所。在校学生99648人,其中小学生50728人,初中学生35082人,普高学生11616人,职高学生2222人。共有教职工8260人,其中在职教职员工6426人,退(离)休教职工1834人。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20xx-20xx年的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分别为13595万元、13563万元、16620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194元、1260元、1420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三年分别为8820万元、9137万元、10199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分别为65%、67%、63%,分别比上年增长3%、4%、8%,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财政总支出分别为36%、32%、29%。
2、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共有教职工8260人,其中在职教职员工6426人(含在岗教师5791人、未聘分流教师635人),退(离)休教职工1834人;在岗教职员工中,高中教师601人,初中教师2136人,小学教师2635人,行管及工勤人员349人,局机关干部70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1148人,大专学历2512人,中师学历1708人。在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1757人,36岁-45岁的1920人,46岁以上的1695人。中学高级职称230人,中级职称2623人,初级职称2519人。
3、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其他地区办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县先后对县五中、城关五小(现生源学校)、县二中、县职业中专实行“国有民办、校长领办”办学体制改革。实行“校长领办”以来,几所改制学校抓住发展机遇,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强化管理,内活机制,均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一是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民办生源学校由原来仅100多学生的小学发展到有小学、初中、高中近1600人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县二中投入1000多万元,三年学校净增资产600多万元,学生由改制前的20xx多人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人;县五中筹资近500万元投入学校建设,学生由改制前的800多人增加到现在3000多人。二是教师待遇不断增加。几所改制学校均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在确保教师基本工资足额发放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了教师的福利待遇。三是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县二中高考成绩三年三大步,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去年本二以上上线为113人。县五中去年达到了40多人。
4、教育收费不断规范。坚持“标准不涨、范围不超、项目不增、程序不减”的“四不原则”。每期开学前,县电视台均要公布学校收费标准,同时各校悬挂永久502人,而这35岁以下的502名教师中,分布在县城的有128人、农村集镇320人,在农村村小很难找到年轻教师。以我县大南湖乡中心学校为例,全乡67名教师,30岁以下的教师不到10人,村小教师基本是40岁-50岁的教师。这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上是以前转正的民办教师,他们在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显得很吃力,很难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我县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物理、化学等科目教师严重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师范院校毕业的英语等学科教师。每年到外面也很难招聘到这些学科的教师,很多学校不得不采取教师“中途改行”、“赶鸭子上架”等办法来解决专职教师不专的问题。目前,全县初中英语教师欠缺23人左右、物理教师欠缺14人左右,化学教师欠缺13人左右;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欠缺25人左右,音乐教师欠缺10人左右,美术教师欠缺12人左右。三是师德水平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受市场经济大潮等因素的影响,极少数教师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出现了不敬业、不爱岗,只讲报酬,不讲奉献;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打牌*等现象也严重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
5、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目前,我县职业教育与当前市场需求间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配备上。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县职业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很难有效对学生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教育。想改善职业教师队伍结构,但苦于县财力有限,无法保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二是办学方向上。目前,我县职业教育大体方向还基本停留在学历教育阶段,适应不了形势发展需求,不能满足“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的要求。唯一出路是调整专业设置,办学方向对准市场。而解决这一问题,根本是师资,关键是资金。三是基础设施上。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如果没有先进的设备设施,学生就无法接受到与社会和市场衔接的先进技术教育。近几年,我县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设备设施虽有更新,但由于资金投入上有限,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另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也很缺乏,学生如果局限于关门学习,不多参加社会实践,也很难掌握到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
6、外部环境欠优。尽管我县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县教育事业的若干意见》(汉发[20xx]10号文件)中明确规定“未经党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负责人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对学校进行检查、收费、罚款,否则视为“三乱”行为。”但收效不明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也还存在一定问题。
二、加快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市“教育20条”精神,促进城乡教育健康发展,特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重点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县(市)教育投入力度,解决农村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同时继续落实财政保教师工资、转移支付保危房改造、杂费保运转的“三保政策”。
2、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化解教育债务的办法。农村教育债务不能无限期由学校承载下去,债务剥离不能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是否可以考虑采取“国家投一点、地方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
3、加大教育发展的规划力度。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教育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教育的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学校布局调整上,要摸清生源情况,宏观统筹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协调发展。
4、理顺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议教师的招聘、职评、档案管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主责。在教师招聘上,要以满足教育发展的正常需要为根本,及时足额补充的师资充实教师队伍;在教师培养上,与地方高等院校采取“订单培养”做法,解决优秀师资招不进来的问题;在教师培训上,解决教师培训经费不足,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编制部门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编制专门用于教师培训提高。
5、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自学,并出台一定奖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教师成长提供一个坚实平台。同时,加强农村边远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在职称评聘、工作待遇上予以适当倾斜,建立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服务制度,逐步解决教师布局不均的问题。
6、鼓励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投资办学,加强对民办教育指导与交流,逐步建立公民办师资合理流动机制,做大做强民办学校。同时,着力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强化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7、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力度。采取“政府送一程”的办法,突出职业教育,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扶持,在就业上指导。同时,大力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科目设置,注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8、加大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力度。要高度重视涉及学校检查收费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制止职能部门对学校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给教育发展一个良好的空间。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特别是网吧治理问题还要加大力度,文化部门要把好审批关,现有学校周边的网吧,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
关于专题调研报告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城乡差距突出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新常态下,一方面农民增收传统渠道受到挤压,一方面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又带来新的契机。开展农民增收新业态专题调研,其意义在于: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城乡产业新变化,着眼助农增收新途径提出政策建议,引领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大趋势。
专题调研所指的农民增收新业态,界定在与农民传统增收门路相区别,消费市场新需求、新物质装备、新技术手段等带来的产业功能拓展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形态,为农民实现增收带来新门路、新空间。从各地实践看,表现突出的有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社会养老、农村文化创意等5个产业。以此,明确了农民增收新业态专题调研的范围和重点。
4月15日至5月30日,省委农工委、省发改委、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民政厅、商务厅、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扶贫移民局、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等12个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农民增收新业态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新业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调研认为,在“四化同步”的大背景下,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农民收入的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新业态加速涌现、竞相迸发,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源。
(一)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正从传统“农家乐”模式向度假养生创意等新的模式转变。20xx年,全省农民旅游业人均纯收入704.5元,同比增长13.3%。一是规模大。全省乡村旅游业总产值达到1340亿元,占旅游业的27.4%;国家部委认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8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1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XX县(市、区)64个、示范乡(镇)村748个,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3572家,乡村旅游经营户10万余家。二是覆盖广。全省有乡村旅游业助农增收致富的村3500个,有1000多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受益。三是形态多样。在农旅融合上,呈现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形态;在林旅融合上,呈现出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等形态;在文旅融合上,呈现出创意农业、乡村艺术等新的形态。
同时也发现,乡村旅游业总体上还处于粗放式经营、排浪式消费、低层次发展的阶段。普遍表现为“农家乐”的形态特征,经营主体以传统农户家庭为主,消费方式以传统的“喝茶+打牌+洗肺”为主,消费特征以“一顿饭、一日游”和“节假日、花果期”等排浪式、短时性、季节性消费为主,低标准、低水平和模仿性、重复性特征明显,“留得住、住得下”的度假型、康养型消费少,短时性、季节性消费让目的地不堪重负,农户“赚了吆喝不赚钱”。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产品消费市场细分,个性化、多样性消费趋势明显,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带来巨大空间。调研发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要集中在产后净化、分类分级、干燥、预冷、储藏、保鲜、包装等环节,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市场需求,又明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农户带来了更大收益。目前有三个特点:一是渐成趋势。全省766个专合社、 22.5万农户参与农产品初加工,年储藏保鲜烘干能力已达190万吨。二是增值明显。通过冷藏保鲜、错季销售,水果亩平增值50%左右、蔬菜亩平增值60%左右、薯类增值1倍左右、中药材增值2倍左右。三是带动产业升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强化了“市场端”的导向作用,倒逼提升了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生产,明显提升了产业质量和效益。
同时也发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总体覆盖面不大,农产品初加工率很低,初加工设施设备造价高、普及率较低、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突出,设施设备“用半年、闲半年”,季节性特征明显,综合效益不高。
农村电子商务业: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农业和农村,以“互联网+三农”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电子商务,正在改写农村商品流通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较其他业态起步虽晚,但势头迅猛。20xx年,全省农副产品通过网络销售260万吨,销售额超过126.2亿元。有四个特点:一是进入门槛低。经营主体进入电商的门槛低,很多农户只要登录现有平台注册网店,就可实现通过电商卖农产品。二是交易成本低。供应链中的所有组织在“第一时间”从互联网上获得信息,提高了交易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据统计,电子商务从订货到售出物流费用比传统模式低40%左右。三是模式多样。仁寿、资中、安岳等地探索形成了“电商集聚园区”、“物流+万村千乡示范项目”、“电子商务团队服务”等模式。四是爆发式增长。赶街网入驻XX县,仅用3个月时间就建成31个村级网点,今年第一季度就实现交易3035笔、总金额18.7万元。
同时也发现,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居住分散、运距长、公路交通条件差,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颈颈突出,留守农民文化素质和网络应用技能差,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制约因素。
农村养老服务业:人口老龄化加快为农村养老服务业带来了广阔空间,公益性养老服务难以满足需求,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悄然兴起,农村养老服务业已经起步。如,XX县整合飞龙镇宝塔山村闲置农房,改造成3500平方米、100 个床位的龙祥养老公寓,已接纳53位老人入住,农民房屋租金户均1万元/年。XX市XX区社会资本兴办的万鸿颐养园,50个床位全部投入使用,二期700个床位预订一空。农村养老服务业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特征初现。不同于一般性的养老服务,经营性养老服务业开始出现、逐渐兴起,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特征开始显现。二是服务质量较高。经营性养老服务,无论从住宿、文化、娱乐设施等硬件看,还是从护理、康复等软件看,大多优于公益性养老院。三是市场供不应求。良好的空气、阳光等生态条件,近年来交通、安全饮水等工程加快实施带来的便利,让农村养老服务业对城乡老人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四是发展空间很大。据测算,20xx年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人将达到2600多万,占总人口的33%,农村养老服务业前景广阔。
同时也发现,农村养老服务才刚刚起步,从全省面上来看,产业业态的形成和经营主体的出现,还处于“星星之火”的初始阶段。受传统居家养老观念的影响,很多老人和家庭接受还有个过程,推广普及尚需时日。
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既传统又现代,新主体新形态加速孕育。当前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表现在农民演艺、农村传统手工艺、古镇古村营运、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方面,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很大。如,XX县农民演艺团队发展到97支,演员3000多人,年演出1.6万多场次,收入达8000多万元。青神竹编小资源做出大品牌,开发出平面、立体、套绘3类8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远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xx年全县竹产业产值13亿元,带动3万农户增收4亿元。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主要特点有:一是形式多样。如,以手工工艺品开发为主的青神竹编、绵竹年画等产业,以农民文艺职业化演出为主的XX县农民演出、岳池曲艺等产业,以农业与文化创意融合为主的成都温江创意农业与花卉园艺、大邑安仁博物小镇等产业。二是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富集,川剧、皮影、唢呐、舞龙、扭秧歌、赛龙舟等民俗文化资源,蜀绣、蜀锦、竹编、年画、漆器等工艺资源,是培育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沃土”。三是需求旺盛。农民群众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同时城镇居民到农村休闲、体验,带来巨大的文化需求。
同时也发现,我省农村文化产业还处在初始阶段,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产业分散零乱、聚集度低,且有庸俗、落后、腐朽的文化产品充斥其中,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不多。
调研表明,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5个产业,尽管无法将农民增收新业态全部囊括,但已经是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农民增收新业态主体部分。这5个产业,从内涵看基本都属于服务业范畴,从外延看尽管还有些相互交叉,但产业形态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已成气候、产业趋势已经显现。抓住这5个产业,就能够抓住农民增收新业态的关键,就能够在开辟农民经营性增收路径上迈出新步子。
(二)共性问题
调研发现,多样化的农民增收新业态,大多尚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初始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不足、质量不高、支撑薄弱等问题。共性问题主要有:
第一,普遍存在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的问题。各类新业态普遍缺乏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农户主要还是以单打独斗的传统家庭经营为主。而新型农场、农庄、农民合作社、乡村酒店、农村电商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滞后,是新业态发展的短板。
第二,普遍存在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的问题。目前,农民主要靠土地租金和就地务工增收,新业态经营参与度不高, “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入股分红、多次返利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能力强的经营模式还比较少。
第三,普遍存在经营粗放的问题。各业态普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是低水平发展,低层次扩张、低档次服务、粗放式经营,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劳动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四,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新业态发展主要还是以地方的'“小敲小打”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自弹自唱”为主。社会资本参与新业态发展不足、渠道不畅,造成新业态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影响其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社区空心化现象突出。参与新业态经营、管理、服务的实用人才严重欠缺,已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难以适应新业态发展需要。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技术人才、农村养老服务业服务人才等严重不足。
同时,各地对农村产业发展中呈现出的新变化、新趋势认识不够,培育新业态的意识没有形成,面上情况不清楚,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新业态的发展主要是市场主体自我发展,缺乏一个统筹协调、引领支持的载体和抓手。
关于专题调研报告4
县“三送”工作组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帮扶结对等形式,切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水东村“三送”组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和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
(一)党的群众路线进基层。自从开展了领导干部下乡“三送”活动,动员全县县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帮贫助困、扶持产业、推进基础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活动,为基层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群众利益,提升了党政工作与群众意愿的契合度。为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贴身利益,我县在各级党政机关推广实施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坚持不定期走访和接访,畅通了人民群众的来访渠道,明白了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了解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近年来,为了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我县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在农村大力推广实施以“大棚蔬菜、特色果业、农副加工”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结构、提高农业效益。
(三)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首先,重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的群众践线,进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开展了“三送”专题培训。其次,重视民主评议带动。以“三送”工作组为单位,每日民情反馈,每周群众调研,对“三送”工作组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及时总结并向上级汇报。三是重视一线锻炼。注重“三送”队员在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方面的能力锻炼,常下基层、常访民情、常解民忧,让干部在真刀真枪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本领。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水东村“三送”工作组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存在部分群众观念陈旧、信访不信法,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采取过激行为反映利益诉求,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造成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及时、全面地贯彻执行,带来发展滞后、缓慢、不科学等后果。
二是工作不够细致、深入。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高、工作作风不实,不愿深入现场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做不好群众工作,导致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不密切,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导致组织和干部公信力的下降。
三是整体制度不健全。虽然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方面作出了探索,取得了实效,但衔接合理、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还未形成,主要缺乏对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在处理群众问题方面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导致全县整体推进群众工作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本文来自,查看正文请使用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关于专题调研报告5
根据市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的通知》精神和市电教馆的要求,对我校电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22个教学班(含三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521人,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45台,在校学生与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的比(生机比)为33.8。我校共有教职工69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17台。我校有网络多媒体教室2个,使用统一规定的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建立了学校办公平台和学校网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图书、VCD、DVD、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信息教育资源应用不足。课程整合不足,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应用不足。例如,现在要求统一纸质备课,导致大量的网络资源,学校信息教育资源不能很好的应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二)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 ]gzu521.com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到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成立学校信息化教育评价小组。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之中,以评促建。
四、下一步发展目标
(一)加强教师的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只有全体教师拥有了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让信息技术更高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信息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强教师用机的投入。目前我校教师机数量较少,配置较低。加强教师机的投入,是信息教育的保证。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校教育资源。
关于专题调研报告6
一是政府各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扶贫开发资源整合机制。政府各相关主管部门安排到贫困地区的各种扶贫资源没有真正形成合力,资金分散、项目重复、多头申报、分头实施、各行其是的问题普遍存在,“整体推进”效果不明显,扶贫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由于资金短缺,致使项目后续管理工作滞后,影响了扶贫贫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如农村道路维护问题、安全饮水工程后续管理和水价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银行贷款门槛较高,贫困户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有效抵押物,普遍存在到户贴息贷款落实难的问题。
监督问责不严。问卷调查显示,40%的认为对干部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造成“庸懒散软”的重要原因;20%的认为对职能部门的监管仍然不力。比如,控违拆违等一些综合性工作,由于各部门之间职责界定不清晰、不明确,导致问题出现后,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无法追责到人、到岗。在追责过程中,对一般干部追责多,对领导干部追责少;对不作为、乱作为等“大问题”追责多,对慢作为、伪作为等“小问题”追责少;重行政问责,轻经济处罚;重经济领域,轻社会领域,对一些“人情第一,感情至上”的干部缺乏问责。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设想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深化改革和有关商务经济发展的精神,紧扣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拓展外经、外贸和消费三大领域,依托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宜昌特大城市建设和枝江中等城市建设四大新增长点,全面推进全市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到“十三五”期末的20xx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4.62亿美元,年均增长12%;利用外资总额7461万美元,年均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年均增长13%;限上企业年新增15家以上,总数达到281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接近50%的水平。
(三)重点工作
1.抓好商贸项目建设工作。抓住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大机遇和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战略,大力招引商贸项目,建设商贸物流大市,到“十三五”期末总投资600亿元的14个重大商贸项目争取全面开工建设。
市政府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对《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建议。市长费高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十三五”期间我市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定位是: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立足枝江,服务荆荆宜,辐射鄂西和渝蓉,建成集现代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区域性市场中心。
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构建“一核,两心,七节点”的大商贸流通体系:“一核”即一个核心商业圈,以民主大道为主轴,向两厢拓展,打造充满现代活力和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核心商业聚集圈;“两心”即在城西新区和城北新区建设中形成城西商务金融中心和城北仓储物流服务中心;“七节点”即安福寺、白洋、顾店、百里洲、七星台、问安、仙女七个镇建设“一镇一品”的特色商贸物流节点。具体措施如下:
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坤泰龙城、久鼎家园、粮食局饲料公司、馨园居北侧平房、中华新村、石油公司东侧原物资局、石油公司家属院、原县医院东侧平房等危旧平房改造项目;完成占地67.6亩的老管厂搬迁及周边拆迁工程,适时启动商住开发工程;按照拆迁改造政策程序有序实施县委东侧、职教中心东侧、百度小区西侧、福源小区南侧、原新兴路小学周边、火车站广场北侧、原电力局办公楼南侧、人行北侧、第二幼儿园周边等区域旧平房拆迁改造项目。
一是建设一个中心商务区,即城西新区中心商务区(CBD)。在城西新区规划建设中,集中规划引进金融、商业、贸易、信息等服务机构,完善商务办公、酒店、公寓、会展、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形成枝江中心商务区。
狠抓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平安。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对安全工作也没有丝毫放松,始终把安全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一是结合村情校情,进一步制定完善各种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成立各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并不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演练;二是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至每一位家长手中,让每一位学生家长自觉参与到管理学生安全工作之中;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即校长跟各班主任签订,班主任跟学生家长签订,做到责任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四是每一位教师充当学生家长,对每一位学生关心备至,尤其恶劣天气,实行教师分片护送学生制度,深受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二是建设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即礼化路商业综合体和民主大道滨江商业综合体。利用礼化路原枝江宾馆及周边区域,民主大道江边东西两厢老城区,建设两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每个占地在100亩以上,体量在10万O以上,集超市、百货、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民主大道核心商圈的重要支撑。
三是建设三条特色街,即董市老街明清文化街、马店水库生态风情街、团结路IT数码街。利用董市老街及周边区域,修复明清古建筑,形成以明清文化、餐饮、旅游纪念品、影像、书画等为特色的明清文化街。依托马店水库,在水库周边生态圈内,开发以农家乐、绿色采摘、特色餐饮等为主题,集观光、休闲、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风情街。以团结路卫生巷至公园桥头街段为主体,设置IT数码产品大型专业店和专卖店,适当布局婚纱摄影、中西简餐、咖啡茶座等,形成现代氛围浓厚的IT数码街。
四是规划建设四大商贸物流园,即姚港化工物流园、城东农产品物流园、东湖大道商贸物流园、城北工业物流园。姚港化工物流园选址于姚港化工园新老318国道之间,占地1100亩,以化工产品仓储、物流运输为主。城东农产品物流园选址于金山大道近长江路段以东,占地1000亩,以农产品仓储物流运输为主,配以农产品批发专业大市场。东湖大道商贸物流园选址于东湖大道两边,占地2500亩,集五金机电大市场、家居建材大市场、农资大市场、汽车商贸城、医药配送中心、商贸配送中心等专业市场和物流配送为一体,形成区域性市场物流中心。城北工业物流园选址于枝江北站以北,占地1500亩,以工业产品仓储物流运输为主。
关于专题调研报告7
根据市商务局、统计局《关于开展限上商贸企业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为贯彻执行全市商务工作调度会精神,加快推进当前限上商贸企业发展,现就我局会同县统计局联合开展限上商贸企业专题调研汇报如下:
一、限上企业总体情况
2016年止,我县纳入统计限上商贸服务企业31家,其中大个体3家(批零企业17家、住宿餐饮企业11家),15年度退出企业3家;16年完成新增企业6家,净增3家。
二、限上商贸企业退出的原因
2016年度我县退出限上企业共3家:
1、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退出主要原因是经营不善,受拆迁影响停业时间过长,最终导致停业。
2、县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退出主要原因是原股东撤资,场地被收购,单位注销。
3、大别山西庄温泉度假村退出主要原因是生意低迷,场地转让,单位注销。
三、限上商贸企业负增长的原因
2016年元至二月份我县限上商贸企业社零增速总体比较平稳,限上企业经营状况负增长的主要3家(批零1家,餐饮住宿2家):
1、县度假山庄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旅游接待淡季,营业收入较少,营业额有波动,显示负增长率高。一是11月开始放假,只留有10人值班,整体接待水平下降;二是离景区较远,主要接待旅行团团队游客,自驾游游客较少;三是今年雨雪天气多,大雪封路,路面湿滑结冰较长,导致游客减少。
2、县三个农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增长原因是年终接集团订单多,该项收入计入批发额,零售相对减少,造成下降。
3、县名优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瓜片高档茶,礼品精装茶系列,受市场环境低迷和竞争压力过大影响,企业销售不佳。
四、限上商贸企业完成情况
通过这次调研,查阅工商登记注册企业数、到乡镇走访、了解企业规模,初步摸底到3家新增限额企业。
五、措施和建议
一是建议加强政策扶持。我县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少,没有一家规模大、实力强的示范性企业,培育工作难以推动,建议继续加大对我县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政策扶持,给予企业报送人员每年适当补贴,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潜力。目前,我县限上企业大多集中于城区,农村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仅仅只是依靠乡镇当地消费,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开拓农村市场一方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规范农村市场化环境,拓展销路。
三是进一步做好社零总额统计基础工作,对限额以上企业做到应统尽统,做好数据审核评估;加大社零工作统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会同统计部门加大统计工作执法力度,对隐匿不报的企业予以惩处,督促限上企业如实填报。
推荐文章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41:37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7:48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4:24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30:12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6:10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2024-05-24 12:22:31
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主持词三篇2023-08-18 00:31:53
部门年终工作总结(通用五篇)2023-08-17 03:48:22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23-08-19 03:56:40
季度工作总结模板7篇2023-08-16 19:04:59
采油工述职报告2023-08-10 22:23:06
三下乡个人社会实践报告(通用六篇)2023-08-12 23:14:20
土木工程专业实训报告六篇2023-08-10 11:46:39
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2023-08-26 11:07:25
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2023-08-23 20:56:38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模板2023-08-27 12:58:35